少數族裔學生數將超白人 (9/2006)
30年前,美國公立學校約78%的學生都是美國白人,22%為少數族裔,包括黑人、亞洲裔等。到了2004年,白人學生和少數族裔學生的比例幾乎持平。教育部門估計,按照這個勢頭,再過10年,少數族裔學生的數量將大大超過白人學生。事實上,在加利福尼亞、夏威夷、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新墨西哥和得克薩斯這幾個州的學校裏,少數族裔學生的數量已經超過白人學生。
自去年起,美國聯邦教育部就預測說,全美的中小學將麵臨最大的新生潮。近年來,全美中小學平均每年錄取新生20萬名,其中多數學生的父母都出生於1946~1964年間美國的嬰兒潮時代,另一些學生來自移民家庭。
不過,新生入學潮在全美的分布並不均衡: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新生人數正逐年減少,而南部和西部則不斷增長。以東北部的紐約州為例,該州公立學校的入學率從2002年至今已經下降了6%。美國教育部稱,全美中小學新生增長最快的州應該是內華達州和得克薩斯州。按兩州目前的入學率推算,到2014年,其新生數將比2002年分別增長28%和16%。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
從2003年以來,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2003年212萬,2004年260萬,2005年320萬。2006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為四百二十九萬名。據估計,今年市場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為150萬。另外,中央政府鼓勵大學畢業生參與西部開發,到農村去任職,擔任農村教師,到社區去任職,還有動員大學畢業生當員警、當武警、出任國家安全部的工作人員或者是參軍,一共提供這樣的工作位置有75萬個。如此算來,今年還有200多萬大學畢業生將麵臨失業。
第三億個公民
美國人口普查局於十二日對外宣布,按照淨增人口每十一秒一人的速度,美國將於本月十七日早上七點四十六分誕生第三億個公民。
這一資料基於全美每七秒鍾降生一名嬰兒,每十三秒有一人死亡以及每三十一秒有一位新移民而計算得出。就在人口專家為此展開相關討論研究,眾多移民以及移民權益保護團體強調移民對美國經濟貢獻的同時,美國上下對這一曆史時刻到來的態度也是迥異。
美國《新聞周刊》撰文開篇稱:“就在美國人口即將破三億之際,這個國家似乎並沒有興致為此慶賀。”
曆史上美國人口於一九六七年的十一月二十日突破兩億。當年《新聞周刊》撰文的報導筆調完全秉承著“(人口)越多越好”的信條。文章回憶說,聚集在首府華盛頓商務部大廳內聽取演講的人群更激動地數次鼓掌打斷時任總統林德詹森就此發表的“偉大的美利堅民族”的演說。
當天出生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華裔嬰兒羅伯特吳幸運地成為美國第二億個公民,現年三十九歲的他是當地一名律師。也在這一年美國首次成功進行人類心髒移植手術,彩色電視機開始風靡全國,油價僅為每加侖三十三美分。 而在美國人口突破三億的曆史時刻即將來臨之際,該雜誌卻稱白宮這一次並沒有計畫任何隆重的官方慶祝儀式。兩相對照,意味深長。
《新聞周刊》指出,目前美國一半的人口增長來自於移民。當下入境美國的一千五百萬移民中大約一半都為非法,而非法移民在美所生子女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為美國公民,這便成為美國人口四十年增長近一億人的原因之一。顯然布什政府不願意將民眾的注意力轉移到政府邊境管製失控的議題上。
《紐約時報》對此沒有發表評論,卻在文末引用一句第二億個美國公民羅伯特吳的話“四十年足矣”作為結語,耐人尋味。
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CNN)從社會人口結構的角度分析說,隨著美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現有工作人口的工齡將延長,繳納稅收以及福利的開支也會相應增加。因此移民對緩和人口結構的矛盾有所幫助。
不管如何,下周即將發生的這一曆史時刻,將把美國這個全球經濟超級大國推上僅此於中國、印度的人口超級大國寶座。
陸地麵積
水域麵積
美國的失業率為4.2%
女權下的美國 美國的女性為啥不去當“二奶”? | |
喬磊 | |
在“蝸居”中,女主角為了能有個窩,為了生活更好一些,走了一條捷徑,給男人當二奶。“二奶”這個詞流行了很多年,而且在美國也不令人陌生。洛杉磯華人居住集中區就有一個社區被稱之為“二奶村”,據說那是一些國內有錢的男人在美國的金屋藏嬌。 女人靠給男人當二奶才能過上好日子,這邏輯有點令人匪夷所思,難道婦女解放了幾十年、男女地位平等了半輩子,這怎麽一下子就像回到了舊社會男人三妻四妾的年頭。 蝸居之痛廣而言之有兩點,一是人要有個窩為什麽這麽難,不是有人說了嗎,大學生沒資格成為有房族。這話有一半道理,有一半是混蛋邏輯。憑啥說大學畢業生就不能有個窩,連兔子都有個窩,難道人連兔子都不如?有道理的部分是說了實話,大學畢業生就是買不起房,咋地,不信,這是現實。一個社會民眾能不能賣的起房、能不能居者有其屋那可不是小人物說想就能做到的事。小老百姓能想、能作的事隻有一條,我有沒屋,沒屋了我該咋辦?這就衍生出蝸居的第二個命題,蝸居之痛到底痛在了哪,小老百姓不想痛就可能做到不痛的問題。 要有個屋有很多辦法,在這點上男性肯定就不如女性了,為啥,這叫先天不足。男人多了個東西,卻少了個玩藝,老天爺造物主就這麽公平。所以蝸居之痛的第二個之痛就是女性成了附屬品、成了男性世界的玩偶,當然回報也不會低,低了,這男性的尊嚴和價值就沒了。小小的窩繁衍成大道理,馬克思理論的精華,資本論。 在美國,女性很獨立,給男人當二奶的事絕不能說沒有,但這樣的女人少之又少。美國女權運動的結果,使女性在教育和收入上與男性處於基本平等地位,那女性已沒必要靠依賴男人而活著,自然二奶也就不流行了。 美國《時代》雜誌的一篇報道稱,經濟危機中,男性失業率大增,而女性卻較易於就業。這場經濟危機不僅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而且使女性的社會角色變得更加突出。 2009年10月,美國進步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現在勞動力大軍中有一半是女性,而女性在美國家庭中已成為養家糊口的主力,這改變了美國很多事情。該報告和美國媒體的一些評論認為,從1970年到現在,美國已悄然完成了一場“性別革命”,也就是女人當家。 越來越多的美國女性成為負擔家計的主要之人,許多女性將教育視為獲得機會和更好收入的橋梁。更多的女性,不論其背景、階層如何都快速地加入接受高等教育大軍的行列。低收入的母親受益於社區學院的低廉學費,也能接受大學教育。在今日的美國,獲得高中畢業文憑的人群中,女性占了52%。獲得大專學位的人群中,女性占了62%。獲得大學學士學位的人群中,女性占了57%。獲得碩士學位的人群中,女性占了60%。獲得職業性學位的人群中,女性占了50%。獲得博士學位的人群中,女性接近一半。所以說,女性地位的提高源於經濟地位的上升,而經濟地位的獲得,又源於更多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 教育提高了美國女性的收入,但是性別上的不同使得女性在接受各種程度教育後都與男性存在著差距。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所學專業對其職業生涯中的收入有很大影響,即使是大學畢業女性往往是在中低收入的職業就業。例如,在注冊護士中,91.7%的就業人員是女性。中小學教師中,81.6%是女性。在幼兒園教師中,97.8%是女性。 與此同時,女性在一些高收入行業中也占據一定比例。如美國的律師和法官中,36.5%是女性。內科和外科醫生中,31.8%是女性。牙科醫生中,25.4%是女性。土木工程師中,11.8%是女性。電子工程師中,7.8%是女性。飛機駕駛員和工程師中,3.4%是女性。 可以說,現在的美國既不是一個男人的世界,也不是一個女人的國家,這是一個兩性相互合作、持續溝通、共同期待並依據規則對利益平等分享的社會。美國女性接下來的使命是,在收入上與男性徹底拉平,甚至一些領域超過男性。試想,在這種環境下,女性還需要靠給男人當二奶來生存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