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1980年出生的一群孩子們,
感悟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
生於1980的一群孩子們,一直到今天,在他們的世界裏都有一些刻骨銘心的語匯。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在今天,2003年生與1980的一群孩子們的六月,應該有23歲了。如果按部就班地讀書,現在應該是大學四年級,正在人才招聘會的人山人海裏擠來擠去。
屬於他們的那些語匯,在今天看起來,仍然是有一點點的懷舊,就像一場經典的老電影,裏麵有一些與青春、夢想相關的片段。
(一)九年義務教育
1992年,在很多城市裏開始大規模地普及義務教育,那一年這群12歲的孩子中的大部分經曆了這一場聲勢浩大的教育改革。有的城市把小學五年改成了六年,有的城市則把初中三年改成了四年。那年我小學五年級,被老師告知我們的 畢業考實際上已經沒有了競爭的味道,很開心。
那年九月我進了一所重點中學,是很多人羨慕的好運氣,從那天開始就知道我們的初中將有四年那麽長。那個時候幾個小孩子不知道多出的這一年意味著什 麽,直到讀了大學,到大四了,才羨慕起寢室幾個1981年出生的小子,總覺得人家還有更多的時間去嚐試一點什麽,總覺得人家即便是考研失敗了總還有比我們多一年的青春去卷土重來。大學裏的女生,在感歎青春寶貴的同時,開始詛咒多讀的這一年。
因為,生於1981的幾個室友,清一色是享受了八年初級教育的。
也正是因為趕上了九年義務教育的這班車,我們從此被所有人告誡:將來有一天,遍地都是大學生!不考大學是沒有出路的!
注意:這裏用的是“遍地”這個詞,感覺就像滿山的油菜花那麽壯觀!
所以,從升上初中的那天起,我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所謂“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全是扯淡!
(二)高中委培
中考那年,教育計劃適當放寬。所以,很多中考時比分數線差幾分的學生,得以獲得高中委培機會。
我也是其中之一:比省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低了1.5分,自費6000元。在 我們之前和我們之後的學生,都沒有我們那一年花錢多。
我還記得在我後座的那個男生,每天都掰著手指頭告訴我:三年6000元,一 年就是2000,那麽每天就是6元多!每天晚上放學的時候他都會說:今天的六元 錢又沒啦!那時我看著他的眼睛,裏麵有一點點無奈。
直到最後,裏麵攙雜了瘋狂與偏執。
還記得他是我們班裏最刻苦最用功的學生,是成績好得連學習委員都不願意做的學生:因為怕做班幹部影響學習!
那時候,課間我們說笑的時候他總是在埋頭讀書。於是他一路從高一的普通班升上了理科重點班,高三進了高考實驗班。
再以後,高考前夕,他瘋了。
那年的七月,我考上了大學。那時候我想,如果他能堅持到今天,他也該考上滿意的大學的。隻是,那6000元錢把中考失利的他逼到了懸崖邊上。
因為是那時候才知道:他家境十分貧困,那6000元錢是很多很多人湊起來 的。
(三)《花季.雨季》
高一的時候,我們這群人是最早接觸這本由一個中學生寫的書的。
那一年,恰巧我們也16歲。
那時候看那群深圳孩子快樂的青春,有初戀、有郊遊、有豐富的課餘生活和懵懂的日記,很羨慕。
可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摞了厚厚書本的課桌上蟄伏,習慣了這樣枯燥的日子。因為我們知道:高考實行標準分製度,滿分900,對於偏科的學生來說,一 門不好,足以與大學絕緣。
可是我們還是很喜歡傳閱那本30萬字裝楨精美的小說。雖然後來又有了很多很好的校園文學作品,但是再沒有哪一部像《花季.雨季》這樣打動我們16歲的年華。
直到今天,和很多1980年出生的孩子們說起在我們16歲那一年,也就是《花季.雨季》第一版發行的那一年的故事,很多都和劉夏、和王笑天們有關。
那個時候,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做著一個夢,夢見有一天我們也能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一本書,一本像《花季.雨季》一樣有著漂亮封麵翔實內容的書,而事實 上書店裏也確實有了很多這樣的書。但是我們大多沒有動筆,因為,那時候感覺確實是太美好了嗬,所以連自己都知道:從此,很難有一本書,真的打動我們,就像16歲那年的那本《花季.雨季》。
(四)大擴招 1999年我們高三,全國第一次大麵積擴招開始。
那一年,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擴招,好象上大學從此就是一件不費力氣的事情。還有一些人,比如我們的老師,則告訴我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樣的 道理。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蝸牛殼,好象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 麵前如果錯過了就萬劫不複一樣!
也是那一年,走進了大學的我們發現師兄師姐們看我們的眼光都怪怪的,他們說:我們係裏從來沒有一下子錄取這麽多人啊!他們的那聲“啊”和他們的目 光,讓我們覺得他們就像一點點磨出的細糧,而我們就像將就著裝袋的粗糧。
從那一年往後係裏一年比一年招的學生多,從一開始全係的人在一間公共課小教室裏開係會發展到了要到公共課大教室開會,又到了要去階梯教室開會,最 後幹脆把四個年級分兩批開會!可是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恐慌還不止於此,而是 越來越多的人與越來越不夠用的浴室、寢室、自習室、閱覽室……學校不停地蓋樓可是還是追不上學生膨脹的速度。甚至於,越來越多的學生與相對減少的教師 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的大學教育都仿佛是越來越重量不重質了。
可是真正了解大擴招帶給我們的痛楚還是在2003年的這個春天,當我們走在人才市場裏,當我們發現大擴招帶來的是更多人的走投無路與更多的失業,我們才知道了:“飄”,未嚐不是一種選擇。
因為,對於並不缺少本科生的今天,在這些或大或小的城市裏,除了這樣漫無目的地漂泊,我們還能怎樣呢?
(五)假如記憶能夠移植
那一年,這個作文題目使全國掀起一陣對高考作文大討論的浪潮。
我還記得我旁邊的男生後來說起他寫的是要把冰心奶奶的大腦移植給他,要為所有小朋友寫更多好的兒童文學作品,他的這個清純的願望有了良好的收成, 那一年我知道他的語文成績是91分。
可是也是那一年,這個本來可以用太多題材去表達的自由主題,卻讓很多學生作文拿了零分。
於是,我們是在那一年發現了中學語文教育的弊端:無異於八股文的議論文埋沒了多少靈動的屬於青春的思維?!
所以,盡管我們高中的時候還沒有“新概念作文”那回事,可是因為趕上了一場這樣的作文改革,我們中的很多人都還是有一點揚眉吐氣的。
因此,這個詞,在以後被很多次被提起來時,都說是高考曆史上的第一次,我們也就很高興地說:是啊是啊,那是我們那年高考的題目啊!
於是,這個詞,也就從此令我們無法忘懷。
(六)大學:愛情的訓練場
也許,在有知識的殿堂開始“大學”開始,這裏就匯集著有相同知識欲望的男女共同的追求使他們有著共同的話題,知識的充足使他們的氣質在這個社會中 獨立顯眼,異性的吸引讓他們的目光落在了高牆以內和他們一起生活的這些時代 的精英中間。
經過在時代的變遷,我們的辛辛學子在走入象牙塔之際,他們的心理就多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願望“希望能在大學經曆一段難忘的感情。”
但在我們這一代尤為突出,是我們幸運嗎?趕上了中國大學的新氣象,大學裏到處都是成雙入對摟摟抱抱。
在我們班裏最醜的女生都找到了她的愛情,還有我們宿舍裏那個吃飯都得我們接濟的男生也每天瘋狂的追逐著他的愛情。
每個人看著校園裏,情人熱戀的表情,還有那些失戀的痛苦的學姐學弟,更有甚者是為了愛情從十幾樓飄然而下癡情人,我們都不以為然。
我們學校組織看紀實片《劍橋大學聊天的藝術》看完後很多同學感慨萬分,有的憤怒的辱罵我們的大學的腐敗,可是回到寢室聊天的內容依然沒有改變,仍 舊是女人。我的上鋪大表演論,“大學學的是什麽?知識那是付項,學知識奮鬥為的是找個好老婆建立個好家庭,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找個好老婆,大學就是愛情的訓練場。”接下來聽到的就是滿寢的歡呼。
真的是這樣嗎?我隻知道知識使自己的,愛情不是找來的。但在我們這個時期卻有著多層的理解。
(七)考研聽力
2003年1月18日,在全國各地的考研考場上,79.9萬人的考生大軍奮力拚殺。也是第一年,我們趕上了考研聽力被計入總分。
我們這群80年的孩子啊,總是如此毫無準備地趕上很多個第一。
雖然在最後複習的半年裏,我們每天聽大量的英語磁帶,做很多聽力題目。可是我們還是沒有想到,真正到了考場上,題目居然那麽難!
那天,在我左邊的那個男生看看考題,又聽了聽語速極快的錄音,深深地歎口氣。然後,他低下頭,半小時後交卷走出考場。
那一刻,我們都兔死狐悲地看著他偉岸的背影。
可是我們沒有勇氣放棄,我們隻是,很想哭很想哭地繼續作題,那時候我們所有人都覺得被愚弄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一年的考題居然可以比以前任何 一年的考題都難!
我還記得,在考場上,作題的我手腳冰涼。那股冷氣,還一路侵蝕到了我的心髒。我的信念,幾乎是在一瞬間就坍塌了!我像很多人一樣,隻是硬撐著,堅 持到了收卷的鈴聲響起。
走出考場,在北京大學的門外,我看見有女孩子在嚎啕大哭。夕陽照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張麵無表情的臉。
第二天,我們的考場裏已經出現了空座位。
全部考完後我們才敢交流考試心得,幾乎所有人都在說:聽力錄音裏的那個男人說話真是不喘氣的!然後又說:第一年計聽力分數,何苦出這麽難的題目?!還有人埋怨:為什麽要把那麽難的一篇短文放在四篇短文的第一篇,為什麽生詞量突然就加大……
那個寒假,碰見很多考研的難兄難弟,都是怨聲載道。
也是之後的那個春天,當我得知自己進入複試的消息後,我的淚水沒有任何警戒地就流出來了:隻有這一年考過研的人才知道,我們,是怎樣度過那若幹個 不眠之夜,又是怎樣的,在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突然就讓我們的夢想重見了
天日!
這一年,大部分學校的公共課分數線都下調到了45分,這個成績暗示著這一年考研分數的慘烈,卻依然無法改變79.9萬人中的很大一部分踏上求職或複讀旅途的命運。
於是,我們中的很多人,在經曆了這麽多個“第一”之後,如此堅強地,一次次跌倒又爬起,一次次,奔波在自己選擇的路上。
(八)尾聲
生於1980的孩子們嗬,就這樣帶著這些聚會時候永遠無法忘記的語匯,在理想淪陷了或者是希望的旗幟高張的時候,都忘不了擦拭一下記憶的舊膠片,輕輕拂去歲月的灰塵,讓它們,就像一枚祖母綠那樣閃光。真的寶石,是敢於正視歲月的滄桑、敢於直麵曾經的失敗的。
所以,我將這些陳年的舊事,作為對逝去的青春的菲薄的獻禮,敬獻於少年時代的碑前。我想,從此,生於1980的我們將更加奮然而前行!
而我,雖能幸運的參加複試,但是還是被無情的打落,我已沒有怨言,我已用盡了我的力量。最後的出路把我飄到了國外。
23歲了,我們80年的朋友,人生的路已經走過了一段精彩的部分,但我們卻還沒有在這個時代得到顯現。我在隨流,你們在社會中奮鬥,他們在實驗室裏摸索。
23歲了,談婚論嫁迫在眉睫,可在這了速成速朽的時代,找一個終身不變的夥伴會是多麽的困難,像王誌文與薑珊的《讓愛作主》看得我們心動,總會感覺那是我們的以後,那是我們必須要經曆的階段“就是婚後青春感情的覺醒”,而我們怕的就是有王誌文的下場。所以我們這一代必須在思索,在尋找。盡管到這時物質對於我們找伴侶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看到無數的婚姻破敗並沒有多數是因為金錢,地位,而是感情的平淡讓人忍受不住。在這時我隻能提醒80年的男女,愛吧!讓我們盡情的去愛!讓我們體驗所有的激情!有一句話說的好“不經曆生死怎能體驗平淡生活的幸福”。所以以下我就不再多說,讓我們愛過之後心裏真正成熟之後經曆過無數感情的失落之後,找一個能在平淡中體驗快樂的人,靜靜的過去此生。
23歲了,所有事業以及人生的夢想,已經在現實中讓你寸步難行。在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降低自己的目標之後,還在奮鬥的人學會了腳踏實地,已經累的無力奮起的人會說他想過平靜俗人的生活。我們這一代既是幸運的又是無辜的,我 正經曆著科學的飛快發展知識的複雜泛濫,而留給我們心理生活的陰影就是 “浮”。
23歲了,我們還要相信自己。80年以前的人們沒有享受過這麽豐富的青春。80年以後的人們心裏的苦與生活的壓力會比我們還重。我們這一代經曆著中國現代的變革雖然沒有戰爭苦難,但我們從小開始就從我們的上輩接受著這些留下的教訓。所以我們這一帶在未來的顯現,會是風采無限的。
23歲,我們相信著未來,我們做我們喜歡的工作,我們活出屬於我們個性的生活,我們仍然期待著愛,我們不會再帶著遺憾上路,我們祈禱著我們的此生不悔。
80年出生的兄弟姐妹,不管我們相不相信佛或耶穌,但我們的命運似乎被主宰著,你會體驗到的。所以現在讓我們祈求“所有80年的人們以後的生活的路越來越平坦,路途中會有人相依有會說有笑,會快樂幸福的走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