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崛起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是個世界性的熱門話題。外界的看法不外乎兩種,一是把中國的崛起看成是一種機會,二是將之看成是一種威脅。表現在政策層麵,前者主張要積極參與中國的發展,後者則鼓吹要拖延、遏止和圍堵中國的發展。
國際社會怎麽看中國,當然很重要,因為他們的看法從不同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對華關係。但更重要的是中國本身如何理性地看待本身的崛起。如果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崛起,不僅內部的持續發展會出現問題,而且對中國的外交也會產生不應當有的影響,如盲目高估自己的國力、非理性的民族主義、大國沙文主義等。
目前是單向的經濟崛起
中國的確正在崛起。但到底是什麽樣的崛起呢?現實地說,中國的崛起目前隻是單向的,即經濟上的崛起,而且經濟上的崛起也隻是一種數位計算而已。
中國向外國政界解釋中國是和平崛起時,告誡人們不要光從數位來看中國經濟的崛起。就是說,任何一個小
口這個大背景下,也同樣會變得微乎其微。高速經濟發展已經帶來了許多社會經濟問題。能源危機、環境惡化、社會分化等等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
中國的經濟崛起並沒有帶來軍事上的崛起。經濟現代化盡管為軍事現代化造就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中國的軍事發展不僅受外在國際環境的製約,而且更受中國本身的國際戰略的製約。在很大程度上說,中國是要避免軍事上的崛起。
如果軍事崛起必須避免,那麽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呢?中國沒有文化上的崛起。經濟的崛起沒有造就一種新的文化。相反,傳統文化正在加速度地消失,被商業文化、速食文化所取代。經曆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洗禮的中國
又是多麽的不協調。沒有人會相信,這類努力能夠真正維持傳統文化,更不用說是複興了。
中國的政治在過去20多年來不僅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基礎,而且也通過自身的變革適應和容納了社
證政治平穩轉型,就是個難題。
距離全麵複興仍有差距
從這些方麵來看,中國目前單向的崛起不僅較之目前世界各強國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較之中國本身的傳統也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有很多人把中國目前的崛起視為複興,這是很有道理的。在數千年的曆史中,中國曾經有過
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當時,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水準上,而且在文化藝術和政治上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包括亞洲和歐洲。中國政治和文化的對外影響力,在今天的亞洲國家仍然處處可見。目前人們所說的儒家文化圈,就是中國曆史上全方位崛起的最佳見證。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現代西方式國家的擴張,主要依靠的是軍事上的擴張。但中國影響力的外擴,依靠的是
的動機。也就是說,中國影響力的外擴,並不是中國本身的主動行為,更多的是其他國家的主動接受。
由此看來,中國沒有任何理由對目前的經濟崛起沾沾自喜。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自覺自己落後了,於是拚命“趕超”先進國家。中國是因為“趕超”而崛起。但很顯然,這種“趕超”帶來的崛起是單向的,在數位經濟和崛起之間很難畫上一個等號。可以明確地說,隻有到完成文化和政治轉型之後,中國才能實現真正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