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安徽都市之花園鋼城—馬鞍山

(2006-06-17 14:40:56) 下一個

        在世界四大河流之一的長江下遊南岸,在中國大都市上海與著名風景區黃山之間,坐落著一座欣欣向榮的鋼鐵工業城市。她,就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馬鞍山市。

        馬鞍山市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遊南岸,是安徽東部的門戶,皖南交通要衝,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馬鞍山東臨石臼湖,西瀕長江,南與蕪湖、宣城郊縣相接,北與南京市江寧區毗鄰。轄花山、雨山、金家莊三個區和當塗縣,總麵積1686平方公裏,其中市區301平方公裏;2001年末總人口 120.05萬人,其中市區52.93萬人。馬鞍山交通便捷,205國道、寧蕪鐵路穿境而過,長航碼頭通江達海;寧馬高速更拉近了馬鞍山與南京市的距離兩城行程隻需30分鍾;南京祿口機場距馬鞍山市區直線距離僅28公裏。

        馬鞍山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先後由吳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鹹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徙,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隋開皇九年(589),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徙治姑熟城,此是姑熟為當塗縣城之始。自此至1955年的1367年間,馬鞍山地區均屬當塗縣。1955年8月脫離當塗縣,成立了馬鞍山礦區人民政府,1956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設市,因境內有馬鞍山,以山名市,為省轄市。1983年6月當塗縣劃為馬鞍山市轄縣。

        自然環境  馬鞍山臨江近海,緊鄰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安徽東大門、皖江第一站。內河航運得長江黃金水道之利,馬鞍山港為天然深水良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國家一類口岸,常年可停靠萬噸級船舶。鐵路運輸北接京滬線,東接滬寧線,西接皖贛線,寧蕪鐵路穿境而過。環城高等級公路與寧馬、滬寧高速公路貫為一體,將馬鞍山與上海的車程縮短為3小時車程,極大地拉近了馬鞍山與世界各地的時空距離。城市公用設施配套齊全,自來水普及率,煤氣氣化率、人均擁有電話數、人均占有綠地率等均居華東地區領先水平。

        馬鞍山資源富集,經濟實力雄厚。已探明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鐵、硫、磷、稀土等礦產就有30多種,且儲量豐富。馬鞍山市工業經濟較為發達。國家重點扶優扶強300家企業之一、中國在境內外籌集資金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就興建在這裏。馬鋼擁有亞洲最大的火車車輪輪箍生產廠和國內第一條年產60萬噸大H型鋼生產線。其造紙、專用汽車、化工、紡織、輕工食品、金屬製品、生化製藥、電力等地方工業在市場競爭中日趨完善。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馬鞍山市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人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餘額、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一直名列安徽省轄市前茅。其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逾萬元,躋身全國650個城市的前40名。

        馬鞍山優化發展環境,投資前景廣闊。馬鞍山不僅是安徽省沿江對外開放的重點城市,更是一方極具開發潛力的投資熱土。馬鞍山環境保護連續10多年獲安徽省綜合整治第一名,並榮獲國家建設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多年來在致力城市綜合功能提高,向 “花園式生態園林城市”邁進的同時,特別注重投資軟環境建設,強化優質服務,營造講求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良好社會風氣。這裏海關、商檢等涉外聯檢機構齊備。設立的行政服務中心、利用外資工作辦公室、外商投資項目聯合審批辦公室、外商投訴受理中心等,為外商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期限。麵對中國加入WTO,馬鞍山市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注重與國際接軌,清理廢除不規範的文件、政策、規定,強化服務和政策配套。製定係列鼓勵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來馬鞍山投資的優惠政策,形成了一整套按市場法則和國際慣例運作的工作機製和規則。

        “環境就是優勢,環境就是資本”,“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事事關係城市形象”。全市上下共同打造優化環境、優質服務的品牌。市政府主動征詢外商對改善投資環境的建設,邀請外商為涉外的各個服務部門測評、打分,並及時在媒體上公布,逐條提出整改措施,直至外商滿意為止。對外來投資企業市政府實行全過程、全方位跟蹤協調服務,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據海內外權威機構對中國內陸地區188個地級以上城市投資環境綜合調查顯示,馬鞍山投資環境名列中國內地城市第2名。

        經濟建設  2001 年,馬鞍山市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8億元。全市完成工業產值135億元。馬鋼產品銷售取得曆史性突破,率先在全省工業企業中實現銷售收入超百億元;地方工業企業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達到12家,比上年增加5家,全市優勢企業群體開始形成。農業產業化邁出新的步伐。黃池食品公司、江南養殖集團、馬橋水產品營銷協會進入省級龍頭企業行列,當年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放心菜”基地規模擴大,達到3400畝,馬鞍山市被評為全省“放心菜工作先進市”;“信息入鄉”工程在全省率先建成,實現網上招商和產品供銷合同金額4.3億元,創直接經濟效益7200萬元。私營經濟規模擴大,實力增加,10家私營企業進入全省民營企業百強行列。經濟開發區建設全麵啟動,入駐區內的10個項目總投資2.7億元,其中6個項目已投產或即將投產。開發區全年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銷售收入7億元,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開始顯現。2001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2.8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億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0元。

        科教文衛  2001 年,馬鞍山市擁有部屬和市級自然科學研究開發機構5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45萬人,其中高級職稱4519人,中級職稱17725人。每萬人中人才數為 471人,高於全省235人的平均水平。“九五”期間,累計取得科技成果233項。其中,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8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2項,市科技進步獎133項。全市專利申請量710件,居全省第3位。與此同時,“九五”期間,馬鞍山科教興市戰略成果斐然。繼1997年當塗縣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稱號,1999年馬鞍山市獲得“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稱號;馬鞍山市連續兩年(1997、1998)科技進步綜合得分在全省排名第二。科技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成效。星馬公司、山鷹公司兩企業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產業。至此,全市已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全年評定市級科技成果 48項;認定12家民營科技企業。此外,一批市場意識強的科技人員領辦、創辦了科技企業和科技中介機構,湧現出一批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的民營科技企業。民營科技企業達到100家,從業人員1238人,其中100萬元以上的12家。科技服務體係得到進一步完善。建立了科技信息網絡、常設技術市場。7500平方米的科技館投入使用,成立了科技圖書館、專利文獻閱覽室。

        教育事業穩步向前發展。全年財政用於教育支出達1.53億元。普通高校1所,在校學生數為11270人;中等專業學校3所,在校學生數為2418人;技工學校4所,在校學生數為3403人;職業學校11所,在校學生數為2474 人;普通中學62所,在校學生數為6.67萬人;小學262所,在校學生數為11.62萬人。
文化事業欣欣向榮。擁有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29.1萬冊;藝術表演團體3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5個。廣播人口覆蓋率為90%,電視人口覆蓋率為95%。共有有線電視台、站24個。檔案館2個,檔案資料9.67萬卷冊,總建築麵積3138平方米。

        衛生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冊衛生機構為24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50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7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5個,個體辦診所42個。共有病床 3342張,其中醫院、衛生院病床3258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046人。其中:醫院、衛生院4209人,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22人,婦幼衛生保健機構 60人,個體辦診所64人。在衛生技術人員中,醫生2226人,護師、護士1855人。

        體育事業紮實開展。成功承辦了第六屆“國際奧委會主席杯”百城自行車賽和華東地區15城市體育舞蹈精英賽。體育設施日益完善,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在全國九運會上,馬鞍山市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光榮稱號。中小學體育達標率保持較高水平。市區中學體育達標率為 91.5%,小學體育達標率為91%。

        名勝景點   被譽為“江南一枝花”的馬鞍山,地處長江下遊南岸,屬北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山水風光秀麗,自然環境幽美。是安徽省五大重點旅遊城市之一。位於翠螺山麓的采石磯與燕子磯、城陵磯並稱“長江三磯”,采石磯絕壁臨江,集“雄、奇、險、秀”於一體,被譽為“長江三磯之首”,享有“千古一秀”之譽。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此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動人篇章。民間流傳著李白的“跳江捉月”、“騎鯨升天”動人傳說。太白樓與嶽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稱“長江三樓一閣”,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美譽。這裏還有當代書法草聖林散之藝術館、李白衣冠塚、三元洞、聯壁台、赤烏井、三台閣等;當塗青山森林公園是李白的長眠之地,有李白墓、太白祠和太白碑林。為紀念李白,從1989年起,每年在農曆9月9日(重陽節)舉辦“中國馬鞍山國際吟詩節”;市郊濮塘風景區,古木修篁幽深,野趣盎然,是休閑度假勝地;市區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墓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市中心雨山湖眾山環繞,形成了“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景色,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山湖錦繡的美麗景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論在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春天,還是蟹肥菊黃、桂子飄香的金秋;不論是紅荷映日、香樟參天的盛夏,還是銀裝素裹、香雪似海的冬天……熱誠好客的馬鞍山人民恭候國內外各界朋友來馬鞍山旅遊觀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