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安徽都市之中國藥都—亳州

(2006-06-12 00:20:19) 下一個
        亳州市位於皖西北邊陲,黃淮平原南端。西北部與河南省接壤,西南部與阜陽市毗連,東部與淮北市、蚌埠市相倚,東南部與淮南市為鄰。2000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地級亳州市,轄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和譙城區,國土麵積8522.58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麵積的6.08%;耕地60.19萬公頃。全市人口 530.02萬,其中少數民族8.2萬人。亳州地跨東經115°53′~116°49′,北緯32°51′~35°05′,長約150公裏,寬約90公裏。轄境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地勢平坦,僅東部有龍山、石弓山、齊山、狼山、雙鎖山等10餘處石灰岩殘丘分布;整個亳州地勢西北高,以l/9000地麵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由於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曆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窪地相間分布,地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全市氣候處在暖溫帶南緣,屬於暖溫帶半溫潤氣候區,有明顯地過渡性特征,年平均氣溫14.7℃,平均日照2320小時,平均無霜期216天,平均降水量 822亳米。轄區內河流屬淮河水係。主要幹流河道有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

        亳州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上古時,“亳”地屬古豫州,成湯為諸侯時即居於此。“亳”當時寫作“薄”。《漢書·地理誌》有注雲:“亳同薄”。《史記》載:“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商曾幾度遷都,人們將湯所都之地統稱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東曹縣一帶),西亳(今河南偃師一帶)。現在的亳州,係南亳故城域。周代,此地稱“焦”。秦統一中國,推行郡縣製,在此置譙縣,隸屬碭郡。秦末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後,由於一時難以取北麵的彭城,便占踞譙縣。西漢,譙縣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東漢時,沛郡改為沛國。建安未年,析沛國之一部置譙郡,曹操以譙郡一帶為基地,不斷在軍事和經濟上擴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譙郡等地實行屯田,大力開展“軍屯”、“民屯”,促進了譙郡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魏文帝皇初二年 (22l),譙被封為“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兗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 因南兗州地處古南亳近臨,故“遙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兗州為亳州,亳州之名,始見於此。

        隋唐時期,幾次更名,或亳州,或譙郡。明初,亳州降州為縣,隸屬潁州。弘治九年(1496),亳縣又升為州。清初,亳州隸屬江南省鳳陽府。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劃為江蘇、安徽兩個布政使司。民國元年(1912)亳州改為亳縣。民國37年(1948)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縣合並,恢複亳縣建製,隸阜陽行政公署。1986年3月撤亳縣建亳州市,其隸屬關係和轄區不變。1998年2月歸省直接管轄。2000年5月設立地級亳州市。

        經濟建設   亳州物阜民豐,資源富饒,特色突出,經濟繁榮,是全國重要的藥材、商品糧、優質棉、優質煙、優質繭生產基地,擁有藥材、釀酒、果蔬、烤煙、畜禽、蠶桑、礦產等資源和經濟優勢,地方名特優稀產品較多,特色經濟凸顯。

        亳州自古就有“藥都”之稱,是中醫藥文化的搖藍,盛產中藥材。自東漢末年神醫華佗開辟第一塊“藥圃”之始,勤勞智慧的亳州人依華佗之靈氣,靠土地之肥沃,借交通之便利,種植、經營中藥材之風日益繁盛,經久不衰,已有2100多年的曆史。在中國《藥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種;其中亳芍、亳菊被列入安徽四大名藥,亳產白芍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5%。近年來全市中藥材種植麵積已發展到100多萬畝,,種植400多個品種,新開發208種,從事種植、加工、購銷中藥材的人員達100萬人之眾,形成近千個中藥材種植專業村。市區內建有全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好、檔次最高的 “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該專業市場年交易額達100億元以上,亳州已是名符其實的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藥業經濟已成為當地富民強市的重要支柱。因此,亳州贏得了“數天下藥都,藥材天地,歧黃事業,此城最古;量人間風采,神醫故裏,醫藥文化吾地獨優”的美譽。1995年,江澤民總書記欣然親筆題寫“華佗故裏,藥材之鄉”,更加提高了亳州名列全國四大藥都之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亳州釀酒年代久遠,自古就是名酒之鄉,如今已成為中國白酒大基地。自春秋起,當地人就用古井甘泉釀酒,此後釀酒業相沿不絕。建安元年(196),曹操將家鄉釀製的九釀春酒(又名減酒)貢奉漢獻帝,被列為宮廷用酒,名揚天下;作為貢品年年進貢朝廷,“減酒”之名威震京師,至明代被正式列為貢酒。九釀春酒即為今古井貢酒之前身。傳統釀造工藝與現代科技凝結而成的古井貢酒,以其“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被譽為“酒中牡丹”,香飄五大洲,飲譽海內外,躋身中國八大名酒之列。其生產廠家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大型一級企業,“共和國500強企業”之一,現其產值、利稅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成為亳州經濟大廈的堅強柱石。以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擁有20 餘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的亳州古井集團,已發展成為集科、工、貿、金融為一體,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製的大型企業集團,“古井貢”已成為全國馳名商標,其品牌價值達3l.33億人民幣。有千年釀造曆史的安徽雙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屬國家大型一級企業,近年來曾創下了安徽輕工業三巨頭之一、全國白酒行業排名第五的輝煌,其主要產品“高爐”牌係列酒,在國內外多次榮獲大獎。      

        亳州是全國最大的黃牛產區,年肉類產量近40萬噸,蒙城、渦陽、利辛三縣是全國黃牛生產縣的前三名,被譽為中國黃牛“金三角”。優質山羊、生豬、禽類的養殖也取得長足發展,以牛皮、山羊板皮為主的皮張年出口數十萬張,各類畜禽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1998年,渦陽成為全省第一個“活豬供港”基地。

        亳州是全國優質農副特產品生產基地,盛產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煙葉等糧油經濟作物。建有國家級蔬菜批發市場,蔬菜水果日最高交易量400萬公斤以上,年交易額3億多元,輻射全國十多個省市,成為蘇、魯、豫、皖交界處100多個縣市重要的果菜區域集散中心、信息傳播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科技推廣中心,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定點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被稱為貢菜的珍稀蔬菜一一渦陽苔幹,經開發產量逐年擴大,遠銷國外市場,渦陽也因此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苔幹之鄉”。

        亳州亦是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基地。現擁有機械製造、釀酒、卷煙、醫藥、紡織、食品、化工、建築建材、印刷等十幾大門類。除上述產品外,比較著名的還有“井中”牌係列食品、藥品和洗滌劑,“安馳”牌微型汽車,“三星”牌化學肥料,“五洲”牌牛肉食品,“富利達”牌織造品,“康賓”牌汽車製動器,“華盛”牌鋁製品,“亞珠”牌金剛石,“永青”牌係列化妝品等,近20種商標被國家、省工商部門認定為“馳名商標”或“著名商標”。   

         2001 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64.07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17.84億元,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30.41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16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1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8元,實現農民 人均純收入1939元左右,城鄉居民儲蓄存款79.24億元。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明顯優化,一、二、三產業的比重4.5:3:2.5;糧經飼種植比達到5:3:2,初步形成糧經飼三元結構新格局。

        國有企業改製取得新進展,渦陽高爐酒廠成功改製為安徽雙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對市屬國有企業金皖酒業的收購,市紡織廠破產重組為豫皖紡織有限責任公司,17家國有中小型企業改製退位。企業產品結構得到合理調整,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野太陽、老八大等高中檔酒;雙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出品高爐家酒、老槽坊等銷售日旺;蒙城五洲牛肉幹生產的牛哥牌牛肉幹遠銷港澳市場。華佗國藥廠、九方製藥廠兩家企業,已通過GMP質量體係認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突出發展房地產業、旅遊業、零售業和中介服務業,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總額70.16億元。

        人文環境  亳州鍾靈毓秀,英才輩出。千百年來,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孕育出無數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的先哲名流。道教鼻祖老子以特有的宇宙觀、行知論給後人留下經典著作《道德經》,雖隻有五千言,卻文約辭要,博大精深,提出一個非常完整的哲學體係,被譽為“萬經之王”。一代聖哲莊子,曾為漆園吏,他“喻牛辭相”的故事及王安石 “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後世風”的詩句,至今仍在民間廣為傳誦。魏武帝曹操“煮酒論英雄”、“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使天下多少有識之士為之傾倒。陳思王曹植的“七步詩”,至今讀來仍令人蕩氣回腸。神醫華佗的“麻沸散”是醫學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創的“五禽戲”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習練。巾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膽識、謀略與風采著實令人景仰,其故事更是婦孺皆知。一代聖君商成湯、道教至尊陳摶、憫農詩人李紳、撚軍首領張樂行等,都是這塊蘊才積盛之地的驕子
 
        亳州注重人文環境建設,致力於創建文明城市、園林城市等,城市建設方興未艾,如火如茶。新修的塔樓園林、人物雕塑、街心花園等多達360多個,為古城亳州增添了文化品位。正在開發興建和即將竣工的“希夷文化廣場”、“中藥百草園”、“仿古藥材大街”、“三國攬勝宮”等,都是亳州新的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

        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發展較快,“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順利通過省專家組評估,國家教育部已批準承認。在原亳州工業學校、電大、教師進修學校和幼兒師範四家基礎上組建的“亳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正在緊張評估、籌建之中;全市現擁有國家級重點職高2 所,省示範高中4所;擁有各類醫院148家,其中二等甲級以上醫院6家。亳州還是全國有名的“武術之鄉”,全民性文化、體育活動遍及城鎮鄉村,高蹺、腰鼓、舞龍、鬥雞、戲曲等極具地方特色。

        名勝景點  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給亳州大地留下眾多的古跡和寶貴的文化遺產。亳州現存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餘處;其中省以上保護單位22家,占全省的l/3。這些古跡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處處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花戲樓,戲文遍布,彩繪豔麗,大殿威嚴,戲樓、鼓樓輔襯,磚木鏤雕雙絕,其建築巧奪天工聞名於世,令人讚歎不止。全國道教第一大殿一一太清宮,又名太靜宮,俗稱老子廟,規模宏大,建築輝煌,碧瓦紅牆,紫氣縈回,莊嚴肅穆,氣勢非凡。湯陵丘埠巍然,古木虯枝盤空,蒼碑夾道聳立,置身園中,憑吊先賢,景仰之情油然而生。被譽為地下長城的古隱兵道,雙道並行,縱橫交錯,建築宏偉,相傳為曹操所建,堪稱古代軍事史上的奇跡。當代文史大家郭沫若親題館名的華祖庵,包括有“草堂經聲”、“藥圃流香”、“五禽鳴壽”等八大景觀,廟祠完整,古樸典雅,實為亳州一大勝跡。其它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有占地十多平方公裏,建築考究,工程浩大的曹氏宗族墓群;有金碧輝煌,殿宇寬敞,孔子問禮處的道德中宮;有造型美觀,高聳雲霄的薛閣塔和萬佛塔;有建築巍峨,清幽雅靜的白衣律院及清真石寺;有嵇山之巔,古風依然的嵇康故居;還有市區內明清風格古貌依舊的36條老街、72條古巷等等,名勝遍布,古韻悠然。亳州的曆史人文景觀,與黃山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素有“南黃山,北亳州”之說。1986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goldenstate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讀到你以我們徽州來稱呼安徽,我這地道的徽州人都要替皖北,安慶人抱不平了.安徽橫跨倆條大河(曾經三條),地理,氣侯,文化,方言相差之大幾同南北之別,幾無共同之處.各地自有各自的驕傲。亳州的曆史文化要比我們徽州悠遠甚多。我想你談徽州最好局限於皖南績溪,歙縣,休寧,祁門,今德等地,包括婺源那也是古徽州一縣。我們徽州一樣也有太多的傳承,太多的驕傲讓我夢縈徽州。做夢都想回家看那山水土地,聽那誰也不懂的方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