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筆記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正文

陳冠中:看北京的一百種視角

(2006-06-03 21:21:57) 下一個

《在北京生存的100個理由》徐淑卿、沈帆編(台灣)大塊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8月版 定價:880新台幣

    近

年國內外寫上海的書比寫北京的多,令一些北京粉絲忿忿不平,其實在北京是要看你降落在哪裏,稍轉向就可能找不到北。蕪雜,是因為頭緒線索太多,你的北京可能不是我的北京。我知道十多年前,很多老外直把偏東北的酒仙橋那邊的麗都假日酒店當作是北京的城市中心,而我自己在北京住了前後九年,至今還基本上離開朝陽區就算是出遊———上述地點在不久前大多還是郊區農地。

    我們常看到上海人與北京人的反差對比,但現在誰是北京人呢,隻能再做一個比較,連一個新字都不夠用,且不說三代在這裏的老北京本身就需要細分,民國時期進京的人士是新北京人,1949年以後來的已應算是新新北京人,再排下去,改革開放後進城的和擴市後的郊區居民應叫新新新北京人,至於一些長住北京的外籍人,隻能是“其他”北京人。大家對北京的體驗、記憶與期待是不一樣的,我們真需要大量的論述,才能較像樣地拚出一個北京的臨時圖像。

    來北京玩幾天,然後去西安、拉薩的遊客是幸福的,光是觀光世界級的曆史文物已不枉此行。自命較認真的初次遊客,譬如那些要去逛潘家園或非去利群吃烤鴨不可的文化客,也隻需要翻一下《孤寂星球》或本地《這是北京》每年度編的英文北京指南就夠使了,可能已經是過量了。

    但喜歡文化的重訪者呢?北漂呢?在京住了一段時間,仍沒感到熟膩者,如我呢?我們知道北京就是這樣一個大場域,不管過去與現在如何毀它滅它,不管它有多少不足與討厭,它還是偉大豐盛的,作為基本知識,隨隨便便可數出一百個以上、非知不可的談資,但我們往往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誰來照顧我們這些雜食者?我們應看哪一本書?答案是沒有一本書,你要看的是很多本書。

    台灣大塊文化出版的《在北京生存的100個理由》是為文化雜食者而設計的,如滿漢全席的每一道菜都給你試一小口。《化石》一節十一章,由中軸線寫到北京的海,《天地》十一章,由看不見的隆福寺到沙塵暴的美學,《人》十一章,由清華園和燕園到小腳偵緝隊,《轉變》十一章,由八大胡同到陽光燦爛、動物凶猛的大院,《新》十二章,由新東方學校到北京血拚地圖,《爽》十四章,由北京的香煙哲學到沒有招牌的酒吧,《飄》十章,由藝術家村宋莊到來自他鄉的胡同串子,《隙縫》二十章,寫到紅門雕刻時光盒子萬聖迷笛馬克西姆老莫高碑店潘家園……可見選題之心思,兼顧著經典傳統與當時得令,從文字看,執筆者有地道北京人、學者、北漂與港台文化人,都不是在寫導遊,而是帶功擺姿態的,每人多少融入些個人視角,故不乏可讀性。

    當然,一百篇文章遠不足說遍北京,何況,每群人的“一百”是不一樣的。

    《在北京生存的100個理由》擬出的是喜歡文化的重訪者、北漂、在京住了一段時間仍沒感到熟膩者的“一百”。

    老舍《四世同堂》小說裏有個英國人叫富善先生,是個在京住了三十年、熱愛一切舊的中國文化的“北平通”,“他的眼睛變成了中國人的,而且是一個遺民的”,他最討厭新的中國人和那些到北平來旅行的外國人。今天的富善先生應該看些什麽書呢?薑德明編的《北京乎》和鄒仲之編的《撫摸北京》收集了最多文人寫北京的文章,從上世紀初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相信在北京呆久了的人都會看得津津有味,不過裏麵很多作家是外來的,有些文章讀起來更有點夾生味兒,但這不影響這些文章的可貴,隻是上幾輩的富善先生們和京味遺老遺少,當時恐怕還看不上。

    誰也不敢包辦北京。

    林語堂在《輝煌的北京》中說,才住上十年就說了解這城市,是勇敢的妄言。老向說:“我在北平住三十年了,但是我不能說已經認識了北平。”看北京真是一百種視角也不嫌多。

    北京可寫未寫的更多得是。譬如說,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而我對此間生活一無所知,在北京卻對官場留白,我反問自己還算懂北京嗎?當然不算。

    隻是,我在想,什麽時候我們才有個當代的德齡公主(其實是郡主,1911年就寫了《清宮二年記》),或來個揭北京上流社會底的,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的再世張恨水?奈何就是沒人沒文沒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