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育兒二三事

(2006-06-02 10:01:37) 下一個

兩個兒子,占去了工作之外的大部時間,很辛苦,但也有很多樂趣。非外人可以道也。沒有兒女的人可能看到的更多是我們每到周末開著車帶著孩子跑來跑去,畫畫,鋼琴,打球,滑冰,練Taekwondo。。。。。快連氣都喘不過來了。可是平日裏一點一滴的樂趣,卻隻有自己身在其中才可體會。下麵拾些零星花絮與親友共享。  

1。)上火

    一日全家出遊, 開車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後座上的老大大聲喊,“Daddy,那邊有個房子上火了!”我一愣,側過頭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原來有個房子著火了,正冒著煙。 不由長歎一口氣,兒子的中文教育真是失敗!兒子硬是把英文直譯成中文了。 The house is on fire.” “on”=“上”, 所以“上火”,讓我哭笑不得。從此,“上火”成了經典之句,在親友中廣為流傳, 當作抓緊孩子中文教育的警語。

2.)鬥智。

     老二從小就不愛吃飯,且挑食。三歲起為了早上不想吃早餐便開始動了很多的腦筋與我們鬥智。

     先是用最直接也最原始的方法:趁我們不注意,他把早餐倒進了垃圾桶。剛才還碗裏很多東西,一轉眼他說吃完了!明顯有詐。終於在垃圾桶裏找到了他倒的飯,被一頓猛批。

     於是學聰明了--不可留下“罪證”。 吃著吃著,嚷嚷著要上廁所。心想,早上起床後上了廁所,怎麽又要去?不過去廁所總算是合理要求吧。於是說好。隻見他三口並作兩口,把碗裏的飯全部吞到嘴裏,急急奔洗手間而去。過了不到一分鍾,唱著歌從洗手間出來了。老二吃飯最喜歡嘴裏含著,有時一含就半個小時。轉眼功夫出來,他嘴裏的飯全不見了。顯然有鬼。嚴詞訊問之下,隻好承認,飯全吐進馬桶裏衝掉了!寒!

    各種伎倆均未成功,並沒有讓他氣餒。於是又有了新主意。一日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哼著幼兒園學的兒歌,手裏拿著早餐麵包,裝做很不在意的樣子,一鬆手滑到了地上。“Oops! Daddy, 我的麵包不小心掉到地上了!不能吃了!因為媽媽平日講過,掉在地上的東西不可以撿了吃。看著他一臉故作遺憾卻又掩飾不住得意的神情,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這樣的“鬥智”一直持續至今,範圍也不再局限於吃飯了。隻是現在的手腕更複雜更不易識破了。不過每想起他的這些小聰明,還是讓我們忍俊不禁,覺得又好笑又可愛。

3)秉性不同。

    有人說,孩子的性格是與生帶來的,這話一點不假。我們兩個兒子,性格截然相反。

    老大敦厚實誠,大大咧咧,對待物質的基本態度時,“你的是你的,我的也可以是你的。”於是不論走到哪裏,用不了幾分鍾,身邊就有一幫朋友。他喜歡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一起玩,自然大家喜歡和他玩。哪個小朋友哭了,他還會拿自己的“私房錢”在到處可見的“candy vending machine”買糖果分給小朋友,於是在他身邊大家都高興。三年級了, 一天晚上,突然說周五要七點半到學校開會,讓早點帶他上學。一問才知,班上選學生會代表,因他人緣最好, 大家都選了他。之後,隔三差五的,像模像樣的一大早奔學校去開會,也不知道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能開出個什麽會來。。。。。。

         老二的態度則相反,“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也最好變成是我的。”人太精明了,別的孩子就怕,不太敢和他玩。可他有他的主意,他去和大人玩。於是隻要有聚會,他總是大人們寵愛的對象。 一會兒去抱抱這個叔叔,一會兒去摟樓那個阿姨,一臉甜甜的笑容衝著你,叫一聲叔叔,叫一聲阿姨,由不得你不愛,自然他也得了不少好處,口袋裏總比別人要多了許多的糖果。幼兒園的老師喜歡他,叔叔阿姨疼愛他,上學了學校老師也誇他,他倒也樂在其中。尤其是他奶奶, 被哄得暈頭轉向,哪架得住他摟著, 照著臉上一頓熱吻, 嘴裏還不停說著:“我最最最最最愛奶奶了!”恨不得再加十個“最”字也嫌少,把奶奶真是哄到一見了他渾身骨頭都穌。一輩子聽到的“愛”字,加起來恐怕還沒有小家夥一個星期對她說得多。

     於是朋友們笑道:你們兩個兒子走哪兒都不吃虧。民選製度下,你們老大肯定得票高;獨裁製度下,你們老二肯定受賞識。

     不過作為父母,我們到更希望他們能中和一下。老大的全開放式性格自然朋友多多,不過給他買的玩具也總是用不了幾天,不是失蹤就是弄壞,衣服也常是隨手一丟,再無蹤影;老二倒是非常愛惜他自己的東西,仔細有加,可一般他不愛和別人分享,自然也就朋友缺缺了。。。好在日積月累的不斷教導,他們都在一點點地改進。

     做父母的職責,麵對孩子先天的不同秉賦,就在於鼓勵其所長,糾正其所短吧。

4
)吃糖。 

    孩子們的思維常常是讓你意想不到的。我們老二一向以腦子轉得快著名於親朋之間,但有時他的思維之快還是讓人歎為觀止。

    一日到一朋友辦公室。看到桌上有一包藥,藥丸似糖果狀。老二最愛吃糖,以為那是糖果,於是眼睛盯著不肯離去。對阿姨一番慣用“媚功”之後,自然轉到了他的主題,問:“阿姨,那是什麽糖啊?”阿姨告知那不是糖,是藥。問:“是治什麽的藥?” 答:“治肚子疼的,肚子疼吃了就不疼了”。問:“那肚子不疼可以吃嗎?” 答:“不行,吃了會肚子疼的。” 於是,他脫口道:“阿姨,給我吃兩個吧!”朋友一愣,等轉過神,不由大笑起來。兒子的邏輯一點不錯:肚子不疼時吃一顆,肚子會疼;再吃一顆,不就治好了又不疼了嗎?所以要兩顆!

    為了弄到“糖”吃,腦子可真夠快的!

5)分餅幹。

          平日我們一直教育兩個孩子要互相疼愛,互相照顧。兄弟倆人到都能做到,讓我們很感欣慰。一日老二躺在沙發上睡了,我與老大聊天,突然想到平日對他們的親情教育,便想考考他。於是問:“你和弟弟都餓了,可是你們隻有一塊餅幹,怎麽辦哪?” 老大不假思考就說:“我要把餅幹分成兩塊,一塊大一塊小。”我愣了,分兩塊可以理解,一大一小卻出乎我意料。兒子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繼續說:“我知道弟弟喜歡吃餅幹,我把大的給弟弟。他一定會很高興的。”聽得我心裏一熱,忍不住把他摟在懷裏。

         片刻,老二醒了。於是同樣問題問他。沒有立即回答,卻直直看著我的眼睛,臉上先堆起了甜甜的笑,說:“Daddy, 再給我一塊嗎!”經過一番糾纏,知道隻有一塊沒有更多之後,於是也幹脆,說:“我把餅幹分成兩塊,一塊給哥哥,一塊給自己。”算他有良心,還沒有自己獨吞了!於是我又問:“那分的一塊大,一塊小,怎麽辦哪?”答:“那我就再分成兩塊。。。”總之,要分到絕對平均為止,不過總比一個人獨霸要好多了。。。。。。

6)Aspirin

    早上一般是太太送孩子上學,我下午去接。太太一次不在,於是,接送都我一人。早上送孩子去上學是最忙的時候,像打仗一樣急急督促孩子吃完早餐趕緊上車,一不留神,就會遲到。

     這天,與往常一樣催著孩子上車。卻見老二神情有些不同,慢吞吞得。快到車上了,突然說:“我忘了東西。”說罷,轉身往屋裏衝去。從他的神情,我早知他肯定想拿什麽東西,又不想讓我知道,故意到了這時可以支開我,於是便跟著他身後回到屋裏。。。果然我進屋時他從裏麵跑出來,手裏拿著個小瓶子,看到我急忙往書包裏藏。我問:“拿什麽東西?”見已經藏不住了,便隻好回答:“DaddyAspirin。” 起初我還以為他要拿什麽玩具去學校,聽了我不由一愣,問:“拿它幹嗎?”心裏一陣緊張,不會這麽小,就要玩drug 吧。要知道,在美國drug abuse是青少年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盡管兒子才六歲,我還是不由得有些不安。兒子的回答則完全出乎我得意料。

    “拿給我老師。”

    “為什麽?”

    “我老師總是說頭疼。吃了頭就不疼了。”(不知他哪裏知道吃Aspirin可以治頭疼!)

    “老師頭疼?為什麽?”

    “因為我們上課總是很吵,老師說我們不聽話讓她很頭疼!”

   聽了我忍不住笑了。小家夥到還蠻會心疼他老師的  可就是沒有想到,他們課上不吵老師就不會頭疼了。。。。。

     後來家長會時,跟他的老師提起來,老師很是感動了一陣子。。。。。

 

 HTTP://SPACES.MSN.COM/HENRYSONG8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enjoyedmom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可愛的孩子們, 尤其是老大, very sociable 值得我家孩子好好學習! 常說大智若愚, 我看你家老大是大智之人。
希望以後常常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henryson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阿紫!
阿紫紫的故事 回複 悄悄話 兩個孩子真可愛, 你們一家一定很溫馨, 很幸福.
堅持寫啊, 記錄孩子們成長的點點滴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