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娃

臨近畢業,我心急如焚,畢業後的新生活在我心中天天上演,我知道這裏麵幻想很多,但人生能有幾次這樣的期盼這樣的跨越,堅持!
正文

我看過的演唱會

(2006-07-06 10:20:00) 下一個

距離產生美,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而且我發現,對於我和我喜歡的流行歌手之間,最小距離要遠大於一場演唱會中台上與台下的距離. 我看過的每一場演唱會,幾乎都意味著一個終結,從此我就對那個歌手基本上失去了興趣...

我看的第一場演唱會,是在高中,大概2000年,那時候根本不敢想象花錢去看演唱會,所以那場的確也沒花錢. 起因是演出前大量票仍然賣不出去,於是下放權利給某個學生組織,叫他們安排一部分同學去湊數,算是獎勵這些學生幹部平時的貢獻. 我們學校做為市一中,通常總是享受最多特權,因此去看免費表演的學生也最多.

這個如此不賣座的歌手,就是當時貌似大紅大紫的coco李玟. 也是那時候我開始了解什麽叫作"捧紅",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說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名. 媒體的報道絕大多數有主觀誤導性,以及先入為主的優勢,掌握了一部分人的命運. 總體感覺是coco表演得很賣力,算得上敬業,但非常公式化. 是個人都看得出來現場氣氛有點半死不活的狀態,但coco夠強,由頭到尾都很high的樣子,而且還使出渾身解數製造高潮,越挫越勇. 可惜coco有點人紅歌不紅,隻有一兩首歌裏的一兩句歌詞勉強算觀眾耳熟能詳的,於是剛剛出現一個小高潮的苗頭時,歌曲就結束了,又換成沒聽過也不怎麽好聽的,氣氛一下就萎了. 然後就悶悶地看她渾身上下一起扭動,整場都是那個招牌動作和招牌s.

我後麵那排坐著幾個別校的學生,估計是忠實fans,隻要是會的一定跟著唱,很動情地揮動熒光棒,而且還義正言辭地指責周圍我們這些隻顧著看s的人說:"這些人根本都不是coco的飯絲來的...". 一會兒又說:"不如叫前麵那排跟我們一起用熒光棒拚成coco幾個字啊?" 我們裝作沒聽到. 後來,一直沒等到那首我還比較喜歡的“想你的365夜”,我們怕散場後人多擠不上公車就提前開溜了. 剛坐上車,就聽到體育場響起365夜...原來coco也知道拿它做壓軸啊...

本來也對coco沒什麽感覺,所以沒有造成破壞,隻是更加覺得,所謂大紅大紫的明星也就那麽回事吧.

第二場演唱會是高二休學在家那段時間,記得清楚是因為票是石晶給的,一個跟我一樣休學在家的閑人.那場表演匯集了好幾個當紅歌星,是某個公司舉辦的宣傳活動,別人給了石晶的媽媽幾張入場券,於是我就和石晶兩人興致勃勃地去了.

場地比較小,被觀眾席圍在正中間,我們可以清楚看見舞台中央. 主持人就是那種常常在公司迎春晚會上露臉的一男一女,男的激昂,女的更激昂. 他們報歌手名字的時候,總讓人起雞皮,仿佛在說,讓我們歡迎某某市市委書記,陳冠希!
沒錯第一個出場的是陳冠希edison. 他實在跟現場有點不搭調,場上認識他的似乎就我跟石晶,他一出場的時候我們倆尖叫了幾聲,他似乎也朝我們這邊笑了笑,的確是有點壞壞的樣子. 但開口唱了幾句後,我們就開始輪番嘲笑.

第二個是陳慧嫻. 出場前主持人描述得像天皇巨星,我還想會是誰呢. 麵對現實吧,陳那個時候是有些過時了. 不過歌是唱得不賴,嗓音很清亮,比較懷舊. 後來聽朋友說她當年激流勇退是因為耳朵有點聾,挺可惜的. 不認識陳冠希的觀眾其實也不認識稱慧嫻,我覺得他們隻認識劉德華。

全場第一個高潮是羽泉的出現. 我們倆也不算多喜歡羽泉,但那首冷酷到底的節奏感很強,加上兩個人表演容易帶動氣氛,觀眾在那種環境下是比較容易出現假high的...於是我和石晶高舉著雙手瘋狂地尖叫,一邊叫一邊看著對方笑,很有點“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的意思. 我身邊一個年輕男子不解地對我說:"他們這跟唱卡拉ok有什麽不同,我也會啊." 的確,現場是沒有band的. 而此時羽泉中的那個羽凡,就是那個服裝上走“出位”路線的那個,突然向尖叫的我們揮揮手說,"嘿,看到了."我和石晶麵麵相覷,他是指我們麽? 當然羽凡那是友好的表示,但我們反而不好意思再叫了. 那個年輕男子這時候卻有點興奮地碰了碰我的胳膊說:"他在說你們耶,下去送束花吧!"

最後好像還有斯琴格日勒,不記得背bass了沒有,有的話我就要嘲笑一番了. 抱著個bass不插電不夾band,根本就是在唬人. 春晚和同一首歌好像她都是這樣唬人的...

這場看得挺過癮,很難得都沒有假唱. 估計隻有春晚和同一首歌才有錢有心思事先錄製吧,有時候都幹脆直接放原版cd了,真牛,無人能及. 不過,旁邊那個人說的話倒是有理. 跟唱k一樣的演唱會,的確還不足以稱作演唱會.

真正意義上看演唱會,是來英國之後. 04年的夏天,bryan adams來倫敦做巡回. 我想,為了那首我曾經的最愛,everything i do,還有後來的on a day like today,就花它幾十磅吧. 那天是bryan在倫敦的最後一場,我和豬頭立早早趕到arena,結果還是被眼前的長龍嚴重打擊了,持站票的隊伍排在會場側門已經形成了好幾個s,站票是基於先來後到的原則,以我們能排到的位置加上我們的身高大概就真的隻能在後排"聽"演唱會了.

我們索性放棄了排隊,走去會場正門找吃的. 誰知正門不讓通行,我們站在門口眼巴巴看著坐在大堂裏吃東西的人,這時守門的工作人員說,你們是想去裏麵的餐廳麽?想的話可以從這裏進,但就不能再出來了,等下演唱會開始的時候就從餐廳那邊直接入場. 於是他檢過我們的票,給我們手腕上戴個藍色的標識,就放行了. 我們決定不吃東西,而去尋找那個'從餐廳入場'的通道. 聽起來,這個通道像在餐廳後麵,而且比較隱秘. 於是我們繞到後麵,發現餐廳洗手間旁邊有個門,通過門上的玻璃看見門那邊還有一扇大鐵門,似乎一打開就能看見舞台. 於是,我們戰戰兢兢地推開這扇門走進去,然後去開大鐵門,鎖的. 隻好回頭,不料進來的那扇門竟然自動鎖上了,我們困在兩道門之間出不去了. 真是弄巧成拙. 還好廁所總有人光顧的,我們很快被解救了.

再回到餐廳前的大堂,發現有幾個戴著一樣藍色標識的人在一道臨時護欄前排隊,於是趕緊跟在後麵. 果然,不到一會兒,工作人員收起護欄,人們先是疾走,當一個巨大的舞台突然出現在大堂盡頭時,所有人都不約而同跑起來了,工作人員在不停地喊"no running, no running!" 我們倆衝向舞台,竟然占到最前排靠近中央的位置,靠在圍欄上一邊喘氣一邊興奮地笑. 這時,旁邊一個英國女人突然說,"嘿,這麽巧又見麵了. 啊,你們剛才一定是在找秘密通道對不對,哈..." 原來是剛才那個上完廁所來解救我們的人...

說這些,是因為那場表演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小插曲. 同時也給將來要去倫敦wembley arena看演唱會的朋友一點小貼士.

不過這個意外收獲帶來的興奮隨著bryan的表演逐漸減退了. 我甚至懷疑周圍那些人是不是有磕藥之類的,否則怎麽可以保持這麽長時間的亢奮. bryan已經相當蒼老了,穿著簡單的t-shirt和jeans,很賣力地唱著,偶爾跟觀眾打聲招呼,互動一下. 氣氛很好,幾乎每首歌都是大合唱. 在唱everything i do的之前,他說,這首歌很難,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演繹好...現場版everything很有渲染力,bryan采用不插電,獨自邊彈邊唱,台下安靜地聽著. 我就在那時候心裏感動了一下.

隻是後來越看越覺得像機械的重複,嫻熟有餘即興不足,我們這群尖叫的人對他而言沒有任何區別,他隻是在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唱完這句唱那句,從左跑到右,又跑到左,然後下來跟我們前排的人握手.我握到他的手了,卻沒有一點感覺,他眼裏根本看不見我們這些人,握手隻是為了引起更多尖叫罷了,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 更無語的是,一首歌唱到一半,讓所有歌迷一起反複唱其中一句歌詞,然後比較哪邊聲音大...當然,也不能免俗請觀眾同台表演,而且又是通過尖叫聲來決定...後來我的心情完全脫離了現場氣氛.

這場演唱會換來了我對bryan adams這個男人的徹底失望和幻想的破滅,而且物超所值,他使我對所有喜歡的歌手都產生了懷疑.



我還看過不少演唱會實錄,就不一一評了.
最差勁的是梁詠淇,那麽簡單的歌,她又是跑調又是破音,而且這個人喜歡賣弄她牽強又做作的幽默感,看得我脊背發涼.
最搞笑的是周傳雄,或者小剛,我是服了這個男人. 跟他比,我就算是很不自戀了. 但歌唱得還不錯.
最鬱悶的是王菲,日本演唱會,造型華麗自然不必說,但幾乎都是模仿bjork和其他一些個性音樂人,比如那個翻版天鵝服...王菲基本上很酷,對觀眾總是一臉不屑,最多在唱"悶"的時候跳幾跳,甩甩頭.有個朋友感慨說,"就這麽唱幾句,這錢賺得真容易啊..." 天後的歌很好聽,但唱現場...是不好聽的,都有點聲嘶力竭了,按音樂老師的話說,就是缺乏穿透力.
最驚人的是李娜,告別演唱會,跟爸爸一起看的.歌寫得很好,唱得更是無可挑剔...人才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