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明月

麵向海內外華人征稿薦稿、招商引資。 歡迎光臨他鄉明月:http://www.usmingyue.com 藍月沙龍:http://www.usmingyue.com/bbs
正文

曉月:赤子之心

(2004-12-10 13:16:44) 下一個
1993年左右,由於工作的需要,我接觸了一些文物鑒賞家和畫家,他們有的當時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
  一日,與友人去著名畫家、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先生家裏,那時的常先生已年屆80高齡,記憶力有些下降。我和朋友剛進他家與他打招呼,他熱情地起身迎接,我們一一介紹完畢,常老向我們談起了他剛出版不久的另一本有關敦煌研究的著作,然後請他的夫人(那位在敦煌與他相依相伴的紅顏知己)把書送給我們,常老拿出新書,便準備在書上為我們簽名,他的夫人靈巧地拿來筆墨,常老用毛筆認真地在書的扉頁上寫上了幾個大字,他看起來行動遲緩,但那隻寫大字的手卻平穩有力。寫畢,常老站起身,雙手恭恭敬敬地把書遞給我們。
  當時,室內正擺著一幅他夫人畫的未完成的油畫,我一邊欣賞,一邊與他的夫人聊天。常老坐在那裏,滿臉笑容地看著我。可是,一會兒工夫,常老卻指著我手上的那本他剛送給我的書問:“那是你寫的書嗎?”“哦?”我感到詫異。她的夫人馬上解釋,常老的記憶力不好了,思維有時清醒有時糊塗。
  到午飯時間了,兩位老人誠懇地留我們在他們家裏吃飯。出於禮貌,我要求到廚房去幫廚,但常夫人說她家的小保姆就可以做好的。那位小保姆年齡不大,看起來像農村女孩的樣子,她隻默默地在廚房忙著,不和我們說話。見我誠心要到廚房做事,常夫人便把她家裏的一些新餐具搬出來向我介紹,倆人聊了起來,我隻是聽,沒有幫上任何忙,直到後來,與我同來的那位朋友都樂了起來,為了阻止我幹活,她竟把家裏的各樣餐具幾乎都挪進了我們所在的客廳。到飯菜快要端上來時,我們又一樣一樣地把他們搬回了原地。
  那天,小保姆燉了一隻雞,但那隻雞做得又幹又硬,其他的菜也沒有滋味,可見小保姆做飯的手藝很差,但兩位老人沒有絲毫的不滿和責怪。吃飯的時候,常老慈祥地笑著,那笑容讓人看起來就象是孩子,他告訴夫人給我們夾菜,常夫人熱情地為我們忙來忙去的,她在我的盤子裏夾了很多菜,我就不抬頭地吃呀吃,直到最後,我都快急出眼淚來了,因為怕辜負老人的盛情,我就想盡量把盤子裏的菜吃光,但還是沒有如願,因為我吃完就又夾來一些,總是沒有吃完的時候。我想,要是再繼續吃下去我會昏過去的。終於,我還是“辜負”了老人的盛情,剩下了飯菜。但兩位老人的那份誠摯的情意卻在我的心裏紮了根。
  大概也是同一年,我認識了民族音樂學家、著名的金石家朱虎雄先生。那時,台灣的一個出版商要出版一本有關中國文物鑒賞方麵的書,需要朱先生幫忙,朱先生更是親曆親為,有求必應。那段日子,在朱先生的身邊,耳濡目染,看到他的為人和行事,真是時常讓我產生內心的欽佩和感動。據他的朋友說,他收藏有很多奇石、竹雕,並對此欣賞有加,愛不釋手,可是,一旦他的朋友們向他索要,他又常常毫不吝嗇地給與別人。朱先生的篆刻堪稱一絕,但他創作的很多印章到最後都沒有保留在他的手裏,我看到的是朱先生的一本篆刻集錦。看著那些風格各異的、用剛勁的筆觸和線條表現的藝術創作,我這個對篆刻不懂的門外人竟能怦然心動、驚歎不已,我想,那肯定是藝術的靈魂在感染著我。那裏也肯定映現著藝術家自身的情操和品格。
  朱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與我說起過他的同道好友沈從文——那位不僅以獨具特色的散文表現生活,還以研究中國古代服飾而成績斐然的大師。在朱先生的口中,最為歎服的是沈從文先生的人格力量。
  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誌同道合又人品相當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友誼和相互欣賞。正如季羨林先生在懷念沈從文先生的一篇文章中說:“對沈先生也一樣。偶爾在什麽會上,甚至在公共汽車上相遇,我感到非常親切,他好像也有同樣的感情。他依然是那樣溫良、淳樸,時代的風風雨雨在他身上,似乎沒有留下什麽痕跡,說白了就是沒有留下傷痕。一談到中國古代科技、藝術等等,他就喜形於色,眉飛色舞,娓娓而談,如數家珍,天真得像一個大孩子。”對,就是這句話,“天真得像一個大孩子。”這種天真,這種赤子之心,讓真正的藝術家永褒著藝術的青春和活力。
http://www.usmingyue.co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