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科技創新、培育良才“沃土”的高等院校,緣何風氣浮躁、“泡沫”堆積?在道德譴責之餘,有識之士將批判矛頭轉向了製度層麵,當前高校過於量化的科研評價體係應予以改革。
科研評價體係類似於地方經濟發展GDP指標式考核,重量不重質
“指標式考核的‘學術GDP’已成為高校學術浮誇的‘催化劑’。”浙江大學教授、浙江省政協常委朱淼良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當前屢屢曝光的論文抄襲、專利造假事件,有個人道德因素,也有製度導向的原因。”朱淼良認為,這種導向就是高校內部普遍采用的“量化式”科研評價體係。
據介紹,現行的高校內部科研評價體係主要由科研項目、論文、專利、項目成果等要素組成,這幾個要素通過記“計點”、“積分”,折算出“學術分”後,便是教學科研人員晉升職稱、受聘崗位的主要評判依據。
朱淼良說,這種科研評價體係類似於地方經濟發展GDP指標式考核,最大弊端就是重量不重質。如科研被量化成項目的數量多少和經費多少,論文看的也主要是發表的數量。有的重點大學要求高一點的,要看發表國內一級論文和SCI檢索(即科學引文索引)、EI檢索(即工程索引)以及被引用的論文次數的多少。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國內高校推行之初,這種評價體係曾對促進高校科研產生一定積極作用,但到近年,其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
“過分追求科研項目數量和論文多少,直接助長了論文抄襲、專利造假等學術浮誇風氣。”朱淼良說,為了尋找“加分”因素,追求量化分數最大化,許多教研人員長年在外跑科研項目、找關係發表論文,個別人員甚至偽造成果、抄襲剽竊,學術腐敗現象層出不窮。
以SCI檢索為例。我國各高校和研究機構在1995年後競相將其作為衡量科研機構和科學家學術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以前高質量的SCI檢索論文很難發表,一個學院一年可能隻有一兩篇。現在不一樣,一個人一年可以弄好幾篇,有的教授甚至宣稱三年內發表100多篇論文。”朱淼良說,現在有些學術會議,隻要花點“投稿費”,發表的論文就可以錄入SCI檢索,還有人純粹為了追求數量,一稿多投。
每年數萬項科研“成果”中,90%以上未產生實際價值
更令學者憂慮的是,當前高校過於量化的科研評價體係,滋生了大量“泡沫”,直接戕害中國的學術競爭力乃至國家競爭力。
美國物理學會期刊總編馬丁·布魯姆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論文質量下降問題。該期刊透露,在過去十多年中,來自中國的論文數量大幅增加,質量卻在降低。據統計,我國SCI論文數量已居世界第五,但1994年至2004年十年間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卻排在第120位之後。
“國家每年花費巨額科學研究投入,換來的卻是大量的‘垃圾’論文,真正的科技創新卻嚴重不足。”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
有數據顯示,每年國家統計的數萬項科研“成果”中,90%以上未產生實際價值。
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對媒體說,現在的中國,基礎命題無人問津,因為費時、費力,而且賺不了什麽錢,教授都跑去做應用課題,這對中國未來的學術發展有極壞的影響。
事實上,浮誇風氣已經使一些高校偏離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朱淼良提出,現在一個碩士生導師帶二三十個碩士生、一個博士生導師帶一二十個博士生外加五六十個碩士生的現象並不少見。這不排除一種考慮,即研究生多了,可以幫自己多出論文、增加積分。
“我現在帶了18個博士生,21個碩士生,有幾個學生我甚至還不怎麽認識。”作為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生導師的朱淼良教授坦言,以前,讀一篇學術論文就像讀一本好書,可現在,研究生交上來的許多論文中,連粘貼的痕跡都沒去掉,上下段落之間的文風對不上。
重提“一個方向、一本書主義”
“高校和學術界必須反思現行評價體係中數量、指標崇拜型等相關問題,樹立長遠的、可持續的科研發展觀。”朱淼良說,現代科學體係是由多門類、多學科結構而成,不同的門類不同的學科有自身發展規律和評價體係,高等院校提倡的應是兼容並蓄、多元化的評價體係。
“對創新人才的評價標準不能隻看科研和論文的數量,還要注重科研成果的有效性。”朱淼良認為,鼓勵重質量不重數量的科研項目發展,提倡一個人一個研究方向、“一本書主義”,鼓勵用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進行一些基礎性研究。要鼓勵不重篇數、重“影響因子”的論文發表。
目前,針對近期接連出現的學術造假事件,科技部已計劃為造假者建立“汙點”檔案,有關部門還將加大科研經費的申報、管理的監督力度。而現在國內一些高校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量化評價體係的弊病,積極探索新的評估方法,有的學校開始試行文理科不同的標準,有的已經宣布將研究生學位授予與論文脫鉤,但也有的學校仍在強化“論文指標”。
問題在於,如果重量不重質的評價標準不改變、管理者與教學科研人員急功近利的心態不改變,學術風氣就難以好轉。朱淼良教授呼籲說,做學問也應倡導科學發展觀,它不僅關係到高校的教學科研質量,更關係到整個民族的持續創新和進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