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黃北顧

都是文人比都是文盲更有意思。但做文人不能一路凱歌,更不能是利維迎。若做至禍亂五常,就離流氓不遠了,還不如文盲好。
正文

盲目迷信隻會加速死亡

(2006-08-03 01:10:09) 下一個

    生活中遇到過不少上了歲數的人,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和尋求靈魂不死,他們往往開始熱衷於某些所謂的宗教,在生活起居及飲食習慣方麵一改往常,急速轉軌,給身心健康造成損害。凡我認識的有這種情況的人,沒有幾個人的生活是健康科學的。下麵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我們公司的任先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當時五十來歲,他沒什麽專長,能力也平庸,但做事很執著。執著對某些人、某些事來說是優點,但要是方向錯了就麻煩了。

    九十年代有幾年裏任先生一見到我就鼓動我參加“仙妮蕾德”的傳銷組織。我當然知道傳銷是怎麽回事,不過又覺得他很逗。你們知道搞傳銷的人都和神經病差不多,神神道道,大家肯定都有切身體會。你想,這麽一個木訥厚道的人竟也每天逢人便推銷產品介紹組織,嘴動個不停,豈不令人感慨?我逗他玩,不想他還當了真。

    後來我到了國外,幾年後見到任先生,他老了一些,但身體並不太差。談話間他又開始介紹他信佛的經過。在我看來,信佛是件好事,禪宗哲學博大精深,佛教的仁慈、博愛、寬容,睿智,以及它所提倡的順應自然、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都對老年人安度晚年有益。

    任先生會背誦一段經文,但發音是梵文的,具體意思他自己也搞不清。從他煞有介事地講他親眼看到地藏菩薩出現的情況看,我認為他已經在某些時候出現了幻覺。這不是什麽好現象。

    我們做的飯菜很香,肉食很多,任先生的飯量很大,有時甚至比我這個三十多歲的人的飯量還大。飯量大,活動少,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反應:上火,頭疼頭暈,惡心腹痛,甚至雙眼腫脹流淚,流涕,大便粘稠,人整天昏昏沉沉。幾天之後,任先生便感覺不適,提前回國了。一年後就聽說他去世了。
    再有一個是我的一個朋友的父親。當時正是嚴新、柯雲路等人大搞“特異功能”的時期,老人七十來歲,退休後癡迷氣功,身體一直不錯。一日突發奇想,決定進行“辟穀”,就是連續多少天不吃東西,隻喝少量的水,據說是可以將身體裏的雜質毒素排淨。幾天下來,老人身體變得虛弱不堪,最後進了醫院。從此以後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複元氣,不到一年,撒手歸西。
    我姑父退休後也信了佛,每天家裏放著不知是什麽音樂,據說是誦經音樂,他每日念經,戒了酒肉,隻吃素食。他倒是樂天派,生活條件好,日子也過的順心。但最終還是因心血管疾病去世。這麽多年,素食並沒有幫助他減輕病症。
    我母親患癌症前練了幾年“香功”,做了手術之後沒法練了,我也勸她不要再練了,說那玩意騙人,沒用。飲食起居健康合理,心情開朗,多想多做讓自己高興的事,比什麽都強。手術過了12年,母親快八十歲了,身體還是好好的,走路不用拄拐杖。
    在姑媽的極力攛掇下,父母也“信了”佛,唱經聲也整日在家裏回響。我告誡父母,為人誠實向善就是遵從佛的教導。不要改變生活方式和好習慣,不要因信佛而怕這怕那,生怕做錯了什麽而徒然增加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從而對健康產生負麵影響。不要讓家裏的宗教或迷信氣氛太濃,不要太注重所謂儀式。
    對佛教來說,一般的信眾是對形式的重視大於對其精神的理解。受知識水平和國內國情的影響,很多人把“信教”當成了一種工具,盼著生子、發財、避禍、長生,而沒有將其當作一種人生信仰和處世理念。這樣就將各種宗教信仰當成了一種立竿見影的實用工具。譬如我見過有幾個信基督教的老女人,在講述自己的“見證”時,說誰誰誰腿斷了,在向上帝禱告之後,第二天就不治而愈了,等等。像此類情形就落入了迷信,會對人的正常心理和精神活動產生消極影響。若有李洪誌那樣的人借機利用,人就會從精神上被心術不正的人控製。
    宗教不僅給人以精神寄托,同時也會使人懂得恐懼。雖然其好處是預防作惡和犯罪,但對精神與身體活力相對衰微,更喜歡用道德標準來評價生活的老年人來說,可能會增加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影響身體健康。因此,避免盲目迷信,避免過度沉迷和走火入魔是很重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