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黃北顧

都是文人比都是文盲更有意思。但做文人不能一路凱歌,更不能是利維迎。若做至禍亂五常,就離流氓不遠了,還不如文盲好。
正文

思維的體操

(2006-05-20 15:33:26) 下一個
 

  思想(思緒或是念頭或是情緒或是某種心境)不斷產生,又不斷被遺忘。人的一生會產生多少這樣的東西?如此變幻、豐富、繁雜、縹緲的東西就在一個人的頭腦中綿綿不斷、永不停歇,生生滅滅。

  曾有過的念頭,如不記錄,過後就會被外在世界的無限信息淹沒,也會被後來源源不絕的思想取代。很少能夠記清曾想過什麽,如果不用語言描述記錄(描述本身也會扭曲走樣),或者通過記住事件來恢複記憶,人是不會記住什麽的。

  記不住,到頭來什麽也不會留下,好像什麽痕跡也沒有。記住了,就會順著它回憶起往事,林林總總的經曆過的人和事。

  曆史對現實作過的貢獻當然猶如樓閣之下的地基,但對眼前的存在來說,它除了具有獵奇和曆史價值外,對別人似乎毫無意義。自己的曆史對自己之所以重要,除了具有慰藉精神、滋潤心靈的作用,真正的意義是人隻能通過自己的曆史來確認自己。越是閑暇無事,年紀垂老,遠離社會中心,越需要用回憶個人曆史來確認和理解自己。比如國家總理,盡管老邁,但每天圍繞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就在時刻提醒著自己的存在和角色,以及他與這個社會和人群之間的關係。無數的坐標使自己能夠輕易地判斷自己存在的位置和狀態。

  遠離社會和人群的人猶如遠離海岸的孤舟,無倚無傍,不知所處,不知所往。此刻精神的真空自然需要記憶來填充。空虛折磨精神,周圍什麽都沒有時,人會對自己是否存在、是否存在過產生疑問。假如連記憶都是空白的,人是什麽?個體感受不到自己存在時,這種存在對他本人比對別人更沒有意義。至少別人能夠看到你的存在,不管這種感知是否具有精神意義。

  人不能隻用眼睛和心來被動接受來自外在世界的投射。生命的體操就像人學說話,不能隻聽不說,不能隻讓物質作用於精神。精神欲得到保持和壯大,必然主動釋放。自然界美妙而活力永存,可對生命個體來說,自然界太漫長,演變過程太緩慢了,近乎靜止。心與自然獨處,時間久了,會變得遲鈍恍惚。思索永恒,而永恒的東西對什麽來說才有價值呢?永恒對於社會生活有什麽意義呢?相反,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似乎是那種轉瞬即逝、效用短暫的東西。它簡直與永恒對立。之所以沒用,就因為其永恒,大而無當。譬如宇宙,對於人生,等於沒有。不如一粒黃豆於實際需要有益。心若沉溺於永恒,則無前無後,無始無終,如止水,如蒼穹,無喧嘩瑣碎,也就沒有了內容。生活和腦力活動都需要快速、煩瑣、複雜多變的鍛煉,精明和精細都是通過思維這些微小雜亂的內容鍛煉出來的。這些內容不管它多麽庸俗無聊,多麽渺小無用,但都可以用來發展人的智力。一種由人臆想出來的遊戲,按照由人杜撰出來的規則進行的遊戲,對於填充生活,對於推動思維活動都是有意義的。這就是精神與物質的互動過程。

  因此,沉湎於不能維持生活存續的任何思維,都近乎頹廢和墮落,而沒有利益的智力活動成果也將不被認可。過分“實際”的思考方式會威脅和損害生活,而拋棄這種思維,又會毀了人自己。社會是人生的內容,人又是社會的內容。人不能渴死,也不能被淹死,把握起來很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