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黃北顧

都是文人比都是文盲更有意思。但做文人不能一路凱歌,更不能是利維迎。若做至禍亂五常,就離流氓不遠了,還不如文盲好。
正文

海歸派的羞恥與責任(節選)(作者:陳丹青)

(2006-05-19 09:31:02) 下一個

  我們與第一代海歸的貢獻無法相比。我們隻是服務國家,談不上創建。改革開放20多年,政府先是終止了閉關鎖國,開放留學,後是起用陸續回來的海歸,當然主要是理工、科技、管理、貿易、金融、外交這類專業的海歸。這類海歸在今天基本上是工具作用與工具人格。在人文藝術領域,海歸派隻是擺設。政府對藝術的理解,就是唱歌跳舞之類,而不是真正的思想、精神與價值觀。因此,即便是人文藝術類的海歸派,一旦進入體製也淪為工具,甚至自甘於工具。據我所知,個別體製外的海歸真正帶來了西方當代藝術的文化理念與創作活力,譬如北京的艾未未,還有幾位策展人。

  百年海歸的命運,印證了百年中國的曆史變遷。中國的現代化曆程,是曆史潮流與政治勢力的反複較量,多半是本土派勝利,海歸派挫敗、調整、合作。現代化有三個層次:器物、製度、文化。所謂現代化,“文化”無疑是最本質、最深層的一環。當今國策基本學習西方,但器物、製度、文化這三個層麵的彼此關係始終不平衡。 

  器物層麵,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50年的努力,一代代海歸已經為國家達成了高度現代化:核武器、高科技、現代交通、現代資訊等等。毫無疑問,中國現在是最具潛力的發展中國家,崛起的速度與姿態空前未有,舉世罕見。但國家目前堵在製度層麵,包括體製內人士的全社會都認識到政治體製改革嚴重滯後於經濟體製改革。而全麵實現現代化,文化關即人的現代化是繞不過去的。今日的中國離民主思想、公民社會等還差得很遠,由於“器物”層麵的超速現代化,製度、文化的滯後日益凸顯。

  我認為這是非常畸形的狀況:中國有著最現代化的種種器物與設施,富國強兵的理想實現了,但是人民沒有靈魂,知識分子缺乏主見,社會失去了選擇與判斷的能力,隻有消費意識和工具人格。社會實現了高層次的溫飽,但這不是現代化。 

  由於製度滯後,以及普遍的急功近利和機會主義,人文藝術領域的海歸派幾乎沒有影響,而據我所知,大部分非人文類專業的海歸認同這種高級工具角色,並對現狀非常滿意,屬於利益分享的群體。由於這類身份優越者的加入,當下畸形的文化現實更顯得合理合法,文化跋涉的前景相當渺茫。 

  每想及此,我身為海歸,感到羞恥。 

  在我看來,海外經曆最可貴的財富不是所謂前沿專業知識,而是獨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及因此體現的一係列價值觀。海歸不應該僅僅帶回各種專業知識或技能,現代價值觀才能從深遠處對中國發生影響。這種價值觀,你不出國很難認識,很難成為自身的人格。新的價值觀哪怕一時不能在中國奏效,先得在自己身上奏效,變成安身立命的一部分。 

  但我看不出海歸派在整體上意識到這一點。反倒是本土的部分自由知識分子相當清醒。現在許多人都有短暫的出國經曆,切身感受我們與外間深刻的衝突和反差,他們反而對國外的先進思想更敏感,並盡可能在改革現狀中發出聲音。我以為,清醒的本土人士比海歸更值得尊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