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

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天使。
個人資料
正文

小天使(1545)-“早戀”,我們不如換個詞

(2008-08-20 03:42:08) 下一個
by 嘉卿

珍珍的媽媽非常驚訝,沒想到這次老師找她談話,談論的竟然是“早戀”這個問題,她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聽話勤奮好學的女兒竟然“早戀”了。珍珍今年上小學六年級,學習成績也很不錯,老師很喜歡她,也正是因此,老師在跟家長“匯報”這件事情的時候,態度還是很客氣的,要是換了那些學習成績差又搗亂的學生,老師早就冷嘲熱諷一番了。

老師拿出了指證珍珍的“證據”——幾張紙條,是她和同座的男生相互寫的,被老師沒收而來。另外,據說有同學目擊他們放學之後牽著手在路上走。“這麽小就懂這些,不及早管以後可就壞了。”,老師皺著眉頭語重心長地對珍珍的媽媽說。

珍珍媽媽被老師的話說動了,生氣極了,一種羞愧的感覺占據了她的大腦,她的耳邊似乎都想起了街坊鄰居在背後說著悄悄話:“她孩子這麽小就早戀,怎麽教育的……”帶著這股怒火,媽媽回家狠狠地打了珍珍,珍珍哭得泣不成聲。媽媽大叫著:“你要再敢跟那個男生好,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這次“暴力懲罰”似乎起到了作用,老師說最近珍珍已經不跟那個男生說話了,放學也不在一起走了。可是,從這以後,珍珍的學習成績卻漸漸變差了,老師經常看到她上著課眼神卻是直的,不管怎麽跟她談她都打不起精神來,人也消瘦了很多……一年多過去了,一天媽媽在一個胡同口裏竟然看到了她跟一群社會“小混混”抱在一起,手裏還夾著一根沒有燃盡的煙……

 

心情心聲

這樣的“悲劇”屢見不鮮,家長常常流著眼淚說:“我管她難道管錯了嗎?”管當然沒有錯,可是管必須要看對象、分情況、選方法。

像珍珍原先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隻要對她適度引導就能夠讓她意識到問題,強硬的管理反而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疏遠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有的時候,所謂的“早戀”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它可能隻是一些其他問題的外部表現,例如缺乏安全感,需要關懷和對自由的渴望,同時也可能是厭學的先照。讓我們對這些問題區別對待:

 

★初戀式“早戀”

來源於對異性情感的“早戀”,這種情況下,早戀不如叫作“初戀”,每個人都會經曆讓自己難以忘懷的初戀,我們可以限製孩子“談戀愛”,可我們不可能限製他的初戀。初戀是一種神秘而讓人驚喜的體驗,它會不知不覺來到,讓人措手不及,我們可以不承認它的到來,但它卻真實存在著,每個人的心理發展狀況不同,生活際遇不同,初戀發生的年齡自然也不同。這種伴隨著性激素而來臨的情感是我們不能夠忽視的。

如果孩子的“早戀”是他的初戀,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首先為孩子的長大而感到高興,之後可以引導他如何麵對自己的感情,了解愛情所需要付出的責任,了解目前的他為什麽不適合去進行一場如同成人一般的“戀愛”。

 

★無聊式“早戀”

不得不承認孩子日常的學習生活是有些枯燥的,而且在這種競爭體製下,學習常常很難得到成就感。而電視上、廣告中那些俊男靚女的浪漫邂逅又是那麽吸引人,那麽讓人難以忘懷,“如果也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該多好呢?”這可能就是一部分早戀最初產生的心態。而且,就像我們之前談到的“同儕壓力”,如果自己的朋友裏有一個人有了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那他也會坐不住了,畢竟,對於孩子來說“早戀”也是一種證明個人魅力的方,如果有個帥呆了的男孩子在學校門口等自己,對於很多女孩子來說也是虛榮心的極大滿足。

這部分孩子更多的是把“早戀”看成一種“危險遊戲”,而且這種遊戲越危險越好,很多過早的性行為就是在這種危險心態中發生的,對於這種行為家長必須及時幹預,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自由限製。另外治本的做法是給孩子培養興趣,讓他從做一些事情中感受到成就感,這樣可以減少他對學習的倦怠感,把精力更多的轉移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上。

 

★補償式早戀

上麵兩種早戀容易鑒別,隻要我們稍加注意就能夠鑒別,而這種卻補償式早戀卻往往本身就是由於我們的疏忽造成的。現在很多父母都是雙職工,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常常在外麵“忙事業”,很晚才回家,或者幹脆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家,雖然他們能夠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可是卻缺少了童年很重要的東西——依戀。

心理學中有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個小猴子放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裏,房間裏有兩個玩具“猴媽媽”,一個使用涼涼的金屬做的,但這裏放著奶給它喝,另一個使用絨布包起來的一個一樣的猴媽媽,身邊沒有任何吃的東西。每次小猴子都會跑到那個金屬媽媽那裏吃奶,而吃完了立刻又回到了絨布媽媽那裏,依偎在它的身上。這就是依戀,人類也有這樣的情結。幼年時缺乏與父母依戀的孩子會產生很強烈的不安全感,在未來的生活中,他會想方設法補償。而早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異性的關懷和同性絕對不同,對於男孩子來說,渴望得到女孩子細心的關注,這種關注本身可能就是他的需要,對於女孩子來說,可能需要別人對自己的欣賞,而不是女孩子之間的那種嫉妒。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並不了解,自己是在拿“戀愛”作為補償自己缺口的“良藥”,尤其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本身由生理變化帶來的躁動不安已經讓他們心煩意亂,甚至可能焦慮、抑鬱。這個時候有個能夠關心自己、互相傾訴的對象是他們內心需要的驅使。

對於這樣的孩子,關懷的效果大過懲罰。找到他們心中的缺口是什麽,例如缺少父愛。給這個缺口對症下藥是家長最需要做的事情。

 

★叛逆式早戀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很多女孩子過早的性行為是為了反抗自己的母親。這種說法在今天未必適用,但卻也能代表一些孩子的心態。

孩子從出生起在家庭中其實是處於“弱勢地位”的。盡管現在的孩子在家裏可以說是“呼風喚雨”,可是,大人的話不能不聽,不聽話會遭到懲罰,這也是他們都明白的道理。於是孩子心中也就自然而然產生了“反抗大人們”的衝動,不僅是為了衝破家長對自己的束縛,更想要得到他們幻想中的那種“絕對自由”。這個時候的他們,沒有生存能力,還要依靠大人的撫養生活,不能那麽浪漫的背上個行李就浪跡天涯了。所以似乎最好的反抗方式就是做那些讓父母感到頭痛的事情。

如果孩子的早戀純屬一種叛逆和反抗,就該反思一下自己平時的教育了。是不是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太過刻板?讓他以為老爸老媽總是會板起臉說話,讓他以為自己的父母不通人情,當然,也可能正好相反,叛逆來自你對他的過度溺愛,認為什麽都應該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所以,在“教訓”之前我們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問題出在哪兒了?如果隻是一味的改變孩子而不改變自己是起不到效果的。

 

情商出招

愛情教育也要提早!這也許是一個出其不意的提法,但愛情教育其實是與性教育同步進行的。同時,愛情教育也是避免孩子在性方麵犯錯誤的最好辦法,讓純潔的愛情觀去戰勝生理上的衝動,是一種積極的應對方法,讓孩子在快樂的情緒中完成人生必須的一課。

每個人的愛情觀並不一樣,所以,愛情教育不能變成說教,家長也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這樣也會影響他們未來對愛情的態度。最好的方法是引導與討論結合,從小就讓孩子有對愛情的認識,而這種認識隨他的成長不斷深入,會形成他自己對於愛情問題的態度。

簡單說來,愛情教育可以這樣進行

一、隨機應變的教育

與性教育不一樣,愛情教育中,知識成分相對較少,大多是觀念和態度的養成,所以,愉快的心情是教育的前提,如果專門開辟時間,一本正經的教育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又是老一套的教條,不如隨機應變,從日常生活中引出討論。比如,看電視的時候,關於愛情的電視,孩子就可能發出疑問:為什麽他拋棄了妻子,跟另外一個女人好了?這時就可以跟孩子談談關於愛情的責任,孩子也容易接受並且熟記於心。總之,生活是更好的教育,記住這一條絕對沒錯。

二、做孩子的愛情榜樣

孩子的愛情觀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不論你們的感情怎樣,哪怕已經打算離異或者已經離異,都不要忘記做到“相敬如賓”。至少要讓孩子明白你們對愛情的態度是認真的,不是隨隨便便的,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上用心都會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為孩子的閱讀精挑細選

當孩子到了三四年級時,老師會鼓勵他們閱讀世界名著。一來培養閱讀能力,二來提高寫作水平。不過名著大多是小說,而小說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關於愛情的描寫,所以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書目的時候,應該把把關。例如《簡愛》就是一部不錯的描寫愛情的作品,而《呼嘯山莊》就應該等到孩子大一些,具有了一定辨別力之後再讀,類似的,在童話的選擇上也應該有所取舍,因為孩子的觀念可能會源於他最初的認知。

 

幸福筆記

    說到這裏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的任務——為孩子列一個愛情教育計劃。這個計劃的起始時間一定要早,方法一定要深藏不漏。另外,最好是每次談過這些問題後,都在幸福筆記中記錄一下,包括你的話也包括孩子的話。這些記錄是非常重要的“文獻”,一來,你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教育還有哪些欠缺,盡力彌補。二來,這也是孩子對愛情的一張“成長地圖”。隨著他對這個問題認識的加深,你也能從中看到孩子的成長。還有,幼年時期傻傻的、單純的對愛情的認識也是一篇美妙的詩篇,留待未來的生活中你們一起去欣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