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702)
2008 (322)
(1) 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
小孩子“犯錯誤 ”,大人發脾氣,這幾乎是每個家裏都會遇到的事。有時候,我們訓過孩子也會後悔自己太沒耐心。我每次也都會給兒子道歉 ( 包括幫他爹道歉 ) ,告訴他大人有時候也會做錯事,告訴他大人發脾氣也是不好的。
兒子有一次對我說: “Mommy, when sometimes you and daddy are mad at me (聽兒子這樣說,汗!心疼!), you are actually just mad at what I did, but not at me, right?”
我心裏一震 - 這個聽似簡單的道理是多少成年人很多年都沒有領會的啊。如果我們能有成熟而智慧的心分清不是怨恨那個人,而僅僅是不喜歡他/她做的那件事,and act accordingly, 這個世界一定會和平,美好得多。( 動手打孩子的父母也一定會少得多 :P)
(2) 人比物重
爸爸常說媽媽不知道愛惜東西,從汽車到自行車到小的家用品,什麽東西到了我手裏就壞得快。不知道大寶算不算繼承了老媽這個特點,反正沒見他特別對哪樣玩具特別在惜,後來我發現這個特點有個很大的好處。
有一次鄰居一個小朋友玩他的 SCOOTER ,那個小朋友看樣子是個新手,試了幾下就失去控製, “ 啪”地一下把 SCOOTER 摔倒了。
大概是因為地麵的關係,摔的聲音很響。那個小孩很尷尬的樣子,不知所措的看著兒子。兒子臉上帶著甜甜的微笑,走過去安慰說,
“That’s OK. Don't worry. It just happens.”
(3) “救災型”兒子
黃書書說“有人總結中外父母對待孩子犯錯誤的不同之處時 , 就提到過中國父母大多是 " 算帳型 ", 主要是追查是誰的過錯 , 該誰負責 ,覺得這樣可以避免下次再犯 ; 而美國父母大多是 " 救災型 ", 主要想辦法從各方麵彌補 , 還不忘說一聲 "I LOVE YOU",覺得這樣可以把傷害減低到最少”。
說實話,我們還真沒修煉成“救災型”父母,但我家哥哥卻是“救災型”兒子。
周末早晨,廚房地板有點發黏,拖鞋走在上麵吧嗒吧嗒的響。我正找原因哪,兒子皺著眉頭過來報告了,說爸爸不小心把咖啡灑了一地, made a big mess 。然後問我,
“ But it is OK. We still love him, right, mommy? ”
我點點頭, 帶著無可奈何的口氣說,“Yeah----"
兒子高興了,聲音提高了八度說,“ I love him because he is my daddy, and you love him because he is your husband.”
(4)不幹涉別人的活法
大寶還是一個尊重別人活法的典範; 一個經常掛在嘴邊的道理是“人跟人是不一樣的” 。
有一天告訴我,班裏的有些小朋友嘲笑一個小朋友天天穿同樣的衣服 。我問“那你也笑話那個小孩了嗎? ”
大寶說,“Of course not ,people are different,they do things differently, and that's OK.”
當然,這個原則有時候也會被濫用。比如大人讓他吃不太喜歡的蔬菜或做他不太喜歡的事情時,他就會拒絕,還振振有詞地把他的大道理搬出來 “People are different and they like different things!”
有的時候,老爸老媽想告訴他不聽話不OK ,而又不失風度,還真的好好動動腦筋。
真是好有才華
成詩中文洋文
出口都頂呱呱!
謝誇謝誇:)
Mommy's little angel
He is a young philosopher
So smart and adorable
嗬嗬,總的來說大寶是個很好的孩子,我寫的都是些覺得可以“提煉”的典型事例:)
要是記流水賬日記,也是天天有的可寫,就象他自己說的:I'm cute, I am funny, I am smart, I am friendly, I am silly...:-)
小外甥女要跟你待一年啊?幾歲了?我挺欣賞美國(西方)的教育;不吝於讚美,不羞於示愛/好,愛惜人和生命,尊重個性(INDIVIDUALITY)。
具體怎麽帶小孩子看個人情況吧,反正是“愛,愛,愛不夠”,就沒錯:)
嗯,希望長大以後還能保持大方而體貼的個性,象靜阿姨家的大哥哥那樣:)
你家兒子有GF了嗎?這麽浪漫體貼的男孩,疼起女朋友,會不會來讓媽媽吃醋?:)
謝謝小豬阿姨!我覺得我家兒子的性格集中了老爸老媽的優點,
經你這麽一誇,我才忽然來了靈感 - 沒準大寶是個好的AB
, 象黃書書和米阿姨那樣.
你家小小豬可能也是個A+B的優化組合哪!:)
希望WORLDLING MM 多寫一些大寶二寶的事(尤其是大寶),我得常常來“偷師”--“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人比物重 ”,“救災型”兒子,“不幹涉別人的活法”,收獲大大的。
--我正犯愁怎麽帶我的小外甥女呢,我不想重複自己小時候的經曆,又想在她和我一起生活的這一年裏帶給她一些正麵的東西,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