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所謂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所以說他認為天才並不一定天生就與生俱來的,後天的勤奮和環境的影響等因素都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影響。不敬地說一句,這是胡說八道,給自己戴高帽子,說自己勤奮,或者是假裝謙虛一把,說自己談不上天才。我的理論是,能成為發明家的天才是用了汗水的,99%?那絕對不可能,我認為遠遠小於這個數目10-20%左右吧。但是靈感,也就是與生俱有的東西,我認為是起了主導作用的,絕對不止1%,我認為80%以上。所以呢,天真的孩子們,不要以為隻要認真就能成天才,後天的勤奮能夠對個人有影響,隻是加個10%的分而已。一個在某個項目六十分的人,如果十分努力,也不過是能達到七十分的主。認識我的人一定以為我要說我的孩子是天才,錯,錯,錯。他還算聰明,讀書不是問題,也不見到他怎麽讀書,但是離天才還差得遠著呢。
人分四類:
第一類:天才--0.1%的人群,他或她在某個領域裏有與生俱來的靈感,並且,幸運地被他人或自己發現了。(不被發現的那些人,有可能悲慘地給排入以下任何一類人,甚至第四類)
第二類:聰明人--5-10%的人群,他或她在很多領域裏都有一定的小靈感,自我和他人都認為他或她有一定的天才素質。(如果他或她自認為自己是天才的話,那就會比較可憐,他或她會活得很累,很不愉快)
第三類:普通人--80-90%的人群,一般他人眼裏的平常人,有時候自己會為自己偶爾的聰明感動一下。這指在特定條件下,偶爾也有突發的靈感。
第四類:智商成問題者1-5%的人群。
剛有了孩子的母親都很可怕,她的疲倦不堪的臉永遠在微笑,那是打心底裏感受著孩子的幸福。我和老公磕磕碰碰地帶大兩個孩子。我這個做媽的,和朋友,和那些剛剛認識的媽媽們有著永遠沒有句號的討論,永久的唯一的主題-我們的孩子。在此期間,認識了各種類型的孩子們,從第一到第四類。第四類的孩子不必談,往往是母親永遠的傷痛,其實對孩子自己,也許是幸福得很。生活在社會中,大多數不可能無顧周圍的眼光的。但是,第一類的孩子遠不象別的父母羨慕的那樣,因為,他或她是特殊的,每一個他或她又有他自己的特殊,讀書真的不是問題,剛聽老師講了一半,他或她就明白了,太簡單,無法忍受還要在教室裏坐40分鍾,於是,他或她往往是問題孩子,是母親頭疼的孩子。他或她太聰明了,第二或第三類人的父母是無法理解的,也是不知所措的,他們真的不需要什麽努力汗水,他或她的那個竅是一直打開著的,隻是沒人發現。遇見過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兒子鋼琴比賽遇到的,他沒法上普通學校,母親辭職帶他走讀上大學,鋼琴隻是他玩遊戲玩到無聊的時候的一種消遣。
我遇到更多的孩子是第二類的,不對,其實第三類的遇到最多,但是由於是普天下的情況,共性太多,就不談了。第二類的孩子們在人們的眼裏已經是出色的,是父母的驕傲自然是不用說的,同時他們也是比較容易被社會接受的一類。然而天才,第三類人是無法理解的,這也造就了這個群體的孤獨。
我是個中庸之人,隻希望孩子平安,快樂,能偷點懶的人生,何樂而不為?99%的汗水,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