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一)
(2004-12-25 11:53:20)
下一個
淨 空 法 師 主 講
劉 承 符 居 士 記
淨 空 法 師 於 一 九 九 四 年 三 月 一 日 在 加 州 哥 波 廷 諾 市 (CUPERTINO ) 淨 宗 學 會 講 心 經 , 為 期 一 周 。 承 張 德 聲 居 士 惠 賜 錄 音 帶 七 卷 , 恭 聽 之 後 , 摘 要 筆 記 , 匯 成 斯 篇 , 供 養 讀 者 。
各 位 同 學 :
今 天 我 們 有 這 麽 好 的 機 緣 , 在 美 國 淨 宗 學 會 與 大 家 研 習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經 , 殊 為 慶 幸 。 古 大 德 常 說 : ‘ 佛 法 大 海 , 信 為 能 入 , 智 為 能 度 。 ’ 世 尊 一 代 時 教 , 說 法 四 十 九 年 , 講 般 若 的 時 間 最 長 , 占 了 二 十 二 年 , 般 若 經 的 份 量 也 最 重 , 可 見 佛 法 教 學 是 以 般 若 智 慧 為 主 。 有 些 人 誤 會 認 為 修 淨 土 者 往 往 疏 忽 了 般 若 智 慧 , 這 個 說 法 是 不 正 確 的 。 在 阿 彌 陀 經 中 可 以 看 出 , 世 尊 為 宣 揚 這 個 法 門 , 於 諸 大 弟 子 中 , 特 別 揀 選 智 慧 第 一 的 舍 利 弗 尊 者 , 在 菩 薩 眾 中 特 選 大 智 文 殊 大 士 為 對 象 。 如 非 真 有 大 智 慧 很 難 接 受 這 個 法 門 。 因 此 智 為 能 度 , 對 淨 宗 說 非 常 恰 當 。
曆 代 翻 譯 心 經 共 有 十 四 種 , 常 見 的 有 七 種 , 此 次 采 取 流 通 最 廣 的 玄 奘 大 師 譯 本 。 在 中 國 各 宗 各 派 皆 選 心 經 列 入 朝 暮 課 誦 , 可 見 在 整 個 佛 教 中 其 所 占 的 地 位 。 茲 以 時 間 關 係 , 雖 不 能 詳 細 解 說 , 但 一 定 會 把 精 要 之 處 提 出 來 向 大 家 作 一 個 簡 報 。
經 題 是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經 八 個 字 , 可 分 四 個 段 落 ,1 、 般 若 ,2 、 波 羅 蜜 多 ,3 、 心 ,4 、 經 。 般 若 是 梵 語 , 古 印 度 的 言 語 , 翻 成 中 國 話 , 意 思 是 智 慧 。 在 翻 經 規 則 方 麵 有 五 不 翻 : 一 為 秘 密 , 如 咒 語 , 皆 音 譯 。 二 為 含 多 義 , 在 中 國 找 不 到 適 當 的 詞 匯 , 如 婆 伽 梵 , 此 名 相 含 多 義 。 三 為 中 國 無 , 如 閻 浮 提 , 樹 名 , 中 國 無 此 樹 。 四 為 順 古 , 如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五 為 尊 重 , 如 般 若 。 通 常 說 般 若 有 三 種 , 一 為 實 相 般 若 , 真 空 之 體 , 即 真 實 的 相 狀 。 第 二 為 觀 照 般 若 , 乃 實 相 之 用 。 第 三 為 文 字 般 若 , 詮 釋 言 教 , 整 個 佛 經 皆 屬 文 字 般 若 。 般 若 的 別 名 很 多 , 如 真 性 、 實 相 、 首 楞 嚴 、 中 道 、 畢 竟 空 等 等 。 佛 說 出 如 此 眾 多 名 字 指 一 件 事 , 目 的 是 不 讓 我 們 執 著 名 相 , 叫 我 們 體 會 真 實 的 意 趣 。 大 智 度 論 上 有 一 首 偈 : ‘ 般 若 是 一 法 , 佛 說 種 種 名 ; 隨 諸 眾 生 類 , 為 之 立 名 字 。 ’ 此 偈 非 常 重 要 , 說 明 佛 為 眾 生 說 經 , 建 立 許 多 名 相 術 語 的 因 由 。 通 常 般 若 翻 作 智 慧 , 智 是 照 見 , 知 俗 諦 , 慧 是 揀 別 , 照 真 諦 。 換 言 之 , 智 有 照 了 的 功 能 , 慧 有 鑒 別 的 作 用 。 通 達 有 為 之 事 相 為 智 , 通 達 無 為 之 空 理 為 慧 。 總 之 , 照 了 一 切 法 不 可 得 , 通 達 一 切 法 確 實 無 有 障 礙 , 乃 真 智 慧 。
波 羅 蜜 多 、 波 羅 譯 為 彼 岸 , 蜜 多 譯 為 到 。 合 之 即 彼 岸 到 , 若 依 中 國 的 文 法 應 為 到 彼 岸 。 其 意 義 如 中 國 人 的 成 語 ‘ 到 家 了 ’ 很 接 近 。 如 畫 畫 功 夫 純 熱 , 說 他 的 功 夫 到 家 了 , 也 就 是 究 竟 圓 滿 之 義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即 ‘ 究 竟 圓 滿 之 智 慧 ’ , 與 一 般 所 說 的 聰 明 智 慧 有 差 別 。 梵 文 之 到 彼 岸 , 古 人 注 解 中 說 , 把 生 死 比 作 此 岸 , 把 涅 槃 比 作 彼 岸 , 有 般 若 圓 滿 的 智 慧 才 能 離 開 生 死 , 證 得 大 涅 槃 的 彼 岸 。 佛 在 經 論 中 常 提 到 , 凡 夫 修 行 成 佛 須 經 三 大 阿 僧 祇 劫 , 其 時 間 用 劫 算 而 非 用 年 算 。 我 們 過 去 生 中 , 無 量 劫 來 都 曾 經 聞 法 修 行 , 才 能 有 今 天 的 善 根 福 德 因 緣 , 聞 到 世 尊 所 說 究 竟 圓 滿 的 大 法 。 我 們 既 有 過 去 生 中 無 量 劫 修 行 , 何 以 還 未 成 佛 ? 應 知 佛 說 三 大 阿 僧 祇 劫 是 由 小 乘 初 果 須 陀 洹 算 起 。 過 去 生 中 雖 有 修 行 而 未 證 初 果 , 其 修 行 時 間 都 不 能 算 , 修 到 初 果 才 算 不 退 。 從 此 再 經 三 賢 - - 十 住 、 十 行 、 十 回 向 , 曆 一 個 阿 僧 祇 劫 , 此 時 道 力 微 , 被 煩 惱 伏 , 名 遠 波 羅 蜜 。 由 初 地 至 七 地 , 曆 第 二 個 阿 僧 祇 劫 , 道 力 增 長 , 有 能 力 伏 煩 惱 , 名 近 波 羅 蜜 。 由 八 地 至 十 地 曆 第 三 個 阿 僧 祇 劫 , 道 力 盛 , 禪 定 智 慧 能 力 增 強 , 盡 伏 煩 惱 , 名 大 波 羅 蜜 。 在 四 教 中 屬 於 別 教 。
心 字 是 中 文 , 自 古 以 來 解 釋 心 字 之 文 甚 多 , 但 以 心 為 六 百 卷 大 般 若 經 之 精 要 一 語 最 為 圓 滿 。 心 經 為 大 般 若 經 之 綱 領 , 所 以 稱 為 大 般 若 之 中 心 , 亦 比 喻 人 的 心 髒 , 至 為 重 要 。 最 後 經 字 是 通 題 , 佛 所 說 的 言 教 , 經 弟 子 們 結 集 成 文 , 皆 稱 為 經 。 古 來 大 德 解 釋 經 字 , 常 用 貫 、 攝 、 常 、 法 四 字 。 貫 是 貫 穿 所 說 之 義 理 , 換 句 話 說 , 每 一 部 佛 經 都 是 一 篇 有 係 統 的 文 章 , 從 頭 到 尾 一 直 貫 穿 下 來 , 絕 無 雜 亂 , 攝 為 攝 持 所 化 之 眾 生 , 使 讀 者 百 讀 不 厭 , 如 磁 鐵 吸 針 一 樣 。 常 是 古 今 不 易 , 法 是 遠 近 同 遵 , 確 實 超 越 時 間 與 空 間 , 即 今 人 所 說 之 真 理 。
本 經 是 唐 朝 玄 奘 大 師 翻 譯 的 , 大 師 是 河 南 偃 師 人 , 姓 陳 名 褘 。 十 三 歲 在 洛 陽 淨 土 寺 出 家 , 貞 觀 三 年 到 印 度 求 學 , 曆 一 百 二 十 八 國 。 當 時 西 域 與 印 度 均 未 統 一 , 有 許 多 小 的 國 家 。 留 學 到 中 印 摩 竭 陀 國 那 爛 陀 寺 , 此 項 古 跡 到 現 在 依 然 存 在 。 他 受 業 於 戒 賢 論 師 及 勝 軍 居 士 , 他 的 老 師 是 一 僧 一 俗 。 貞 觀 十 九 年 回 國 , 三 年 去 的 , 往 返 共 十 七 年 。 大 師 世 壽 六 十 五 歲 , 圓 寂 於 唐 麟 德 元 年 二 月 初 五 , 公 元 六 六 四 年 。 由 印 返 國 後 翻 經 十 九 年 , 翻 成 七 十 三 部 , 一 千 三 百 三 十 卷 , 份 量 之 多 為 譯 經 師 之 冠 , 對 中 國 有 最 大 的 貢 獻 。 所 譯 經 典 均 收 入 大 藏 經 。 這 部 心 經 是 大 師 在 貞 觀 二 十 二 年 五 月 二 十 四 日 在 終 南 山 翠 微 宮 翻 經 院 譯 的 。 過 去 南 京 金 陵 刻 經 處 楊 仁 山 老 居 士 曾 把 大 師 所 譯 經 典 刻 版 流 通 。 該 刻 經 院 曾 送 我 一 全 套 , 我 把 它 收 藏 在 達 拉 斯 佛 教 會 五0 一 樓 上 。
觀 自 在 菩 薩 ,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 照 見 五 蘊 皆 空 , 度 一 切 苦 厄 。
‘ 觀 自 在 ’ 即 觀 世 音 菩 薩 , 中 文 譯 此 菩 薩 名 字 有 兩 種 , 翻 ‘ 自 在 ’ 是 表 智 慧 , 菩 薩 有 究 竟 圓 滿 的 智 慧 , 於 法 自 在 。 翻 為 ‘ 觀 世 音 ’ 表 菩 薩 大 慈 大 悲 , 循 聲 救 苦 , 此 二 名 各 有 取 義 , 表 明 菩 薩 自 行 化 他 。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 行 是 修 行 , 曆 事 練 心 。 凡 夫 心 不 清 淨 不 平 等 , 菩 薩 是 覺 悟 的 人 , 在 一 切 順 逆 境 中 修 清 淨 心 平 等 心 , 以 究 竟 圓 滿 的 智 慧 , 行 甚 深 境 界 的 般 若 。 深 對 淺 而 說 , 在 經 教 中 有 淺 深 二 種 : 第 一 類 人 空 般 若 , 破 除 我 執 , 但 見 於 空 , 不 見 不 空 , 此 羅 漢 、 辟 支 佛 、 權 教 菩 薩 三 乘 所 修 的 , 謂 之 共 般 若 , 賢 首 家 稱 為 大 乘 始 教 。 第 二 類 法 空 般 若 , 不 但 人 我 空 , 法 我 亦 空 。 更 進 一 步 , 破 了 法 執 , 不 但 見 空 , 又 見 不 空 , 此 與 前 麵 三 乘 人 所 見 所 悟 的 不 同 , 稱 為 不 共 般 若 , 亦 即 圓 教 初 住 以 上 菩 薩 所 證 的 , 教 下 謂 之 實 教 菩 薩 , 包 括 大 乘 的 終 教 、 頓 教 、 圓 教 。 觀 自 在 菩 薩 所 證 的 即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
照 見 是 功 夫 , 智 慧 的 運 用 , 修 行 的 樞 紐 。 為 三 智 用 , 此 三 智 為 一 切 智 、 道 種 智 、 一 切 種 智 , 亦 即 智 慧 的 運 用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六 根 接 觸 六 塵 境 界 , 我 們 的 見 解 與 看 法 就 屬 於 智 慧 。 第 一 種 空 觀 深 者 , 能 斷 見 思 惑 , 顯 一 切 智 , 見 真 諦 , 真 諦 即 哲 學 家 所 說 的 本 體 。 第 二 種 假 觀 深 者 , 能 斷 塵 沙 惑 , 顯 道 種 智 , 見 俗 諦 , 就 是 對 法 界 自 然 現 象 完 全 通 達 明 白 。 第 三 種 是 中 觀 深 者 , 能 破 無 明 , 顯 一 切 種 智 , 見 中 諦 。 一 切 智 與 道 種 智 是 一 不 是 二 , 前 麵 兩 種 的 觀 照 均 偏 在 一 邊 , 未 達 到 圓 融 。 等 到 觀 照 功 夫 深 了 , 知 道 一 切 性 相 理 事 是 一 不 是 二 , 對 宇 宙 人 生 之 真 相 完 全 明 白 , 無 絲 毫 疑 惑 , 就 是 究 竟 圓 滿 的 智 慧 見 到 中 諦 。
五 蘊 即 萬 有 , 分 為 色 、 心 二 法 。 色 法 即 物 質 , 一 切 物 質 皆 以 色 為 代 表 。 心 理 精 神 方 麵 的 以 心 為 代 表 , 心 分 為 四 類 , 受 、 想 、 行 、 識 。 受 是 前 五 識 , 想 是 第 六 意 識 , 行 是 第 七 末 那 識 , 識 是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色 法 是 物 質 , 物 質 是 眾 微 聚 , 聚 是 因 緣 生 法 。 緣 聚 則 生 , 緣 散 則 滅 。 金 剛 經 說 : ‘ 凡 所 有 相 , 皆 是 虛 妄 ’ 。 又 說 : ‘ 一 切 有 為 法 , 如 夢 幻 泡 影 , 如 露 亦 如 電 , 應 作 如 是 觀 ’ 。 這 就 是 說 明 五 蘊 以 及 宇 宙 人 生 的 真 相 。 佛 法 講 眾 微 是 比 喻 , 說 明 所 有 物 質 皆 是 由 眾 多 微 細 分 子 聚 合 的 。 現 在 科 學 儀 器 進 步 , 可 以 用 顯 微 鏡 看 到 原 子 電 子 以 及 基 本 粒 子 。 金 剛 經 講 所 有 物 質 皆 為 一 合 相 , 由 分 子 組 合 成 為 一 切 物 質 , 佛 的 五 眼 圓 明 比 我 們 用 顯 微 鏡 觀 察 還 要 來 得 準 確 。
佛 說 基 本 物 質 有 四 種 特 性 , 謂 之 四 大 , 即 地 、 水 、 火 、 風 。 地 大 代 表 物 體 , 它 雖 然 小 到 肉 眼 看 不 到 , 而 確 有 其 物 體 之 存 在 。 火 大 代 表 溫 度 , 水 大 代 表 濕 度 。 科 學 家 有 另 外 一 個 說 法 , 說 它 帶 陽 電 稱 為 火 大 , 帶 陰 電 稱 為 水 大 。 它 是 動 的 稱 為 風 大 , 四 大 是 代 表 基 本 物 質 的 四 種 特 性 。
本 經 最 重 要 的 修 行 宗 旨 即 是 經 文 第 一 段 , ‘ 觀 自 在 菩 薩 ,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 照 見 五 蘊 皆 空 , 度 一 切 苦 厄 。 ’ 五 蘊 中 色 蘊 包 括 一 切 物 質 現 象 , 精 神 方 麵 有 受 想 行 識 。 五 蘊 皆 是 因 緣 生 法 , 因 緣 生 法 皆 無 自 體 , 乃 真 實 相 , 真 實 相 是 空 相 。 空 的 意 義 有 四 種 : ( 一 ) 空 無 義 、 因 緣 所 生 , 皆 無 自 性 , 自 體 不 實 , 畢 竟 皆 空 , 此 義 易 懂 。 ( 二 ) 虛 空 義 、 無 粗 相 而 有 微 妙 色 , 有 名 無 實 , 一 切 法 均 如 此 。 ( 三 ) 心 空 義 ( 四 ) 法 空 義 。 心 空 是 一 絲 毫 染 著 皆 無 , 經 論 中 說 : 離 言 說 相 , 離 名 字 相 , 離 心 緣 相 , 才 能 觀 察 到 諸 法 真 相 。 因 一 切 法 , 相 有 體 空 , 一 切 法 了 不 可 得 , 空 為 諸 法 之 實 相 。 金 剛 經 所 說 , 如 夢 幻 泡 影 , 形 容 至 於 恰 當 。 把 一 切 事 實 真 相 看 清 楚 , 一 切 苦 難 就 消 失 了 。 因 一 切 苦 難 皆 由 迷 惑 顛 倒 妄 想 執 著 而 來 , 妄 想 執 著 帶 給 我 們 無 量 無 邊 苦 難 。 事 實 真 相 明 白 , 妄 想 消 除 , 執 著 永 斷 , 一 切 苦 難 就 遠 離 了 , 此 之 謂 度 一 切 苦 厄 。
諦 觀 身 心 , 但 見 五 蘊 。 諦 是 仔 細 的 意 思 , 觀 是 用 智 慧 去 觀 察 。 身 是 色 蘊 , 心 是 受 想 行 識 , 在 五 蘊 中 求 人 我 相 了 不 可 得 , 無 量 劫 來 虛 妄 的 我 執 即 可 破 掉 。 一 切 煩 惱 皆 由 我 執 而 起 , 我 執 空 , 煩 惱 即 斷 , 煩 惱 斷 , 求 六 道 輪 回 也 不 可 得 。 小 乘 四 果 羅 漢 , 斷 見 思 煩 惱 即 超 出 輪 回 , 分 段 生 死 就 沒 了 。 再 觀 察 五 蘊 , 蘊 從 緣 生 , 亦 無 自 體 , 緣 生 無 性 , 求 五 蘊 相 也 不 可 得 , 法 執 也 盡 了 。 法 執 產 生 於 所 知 障 。 障 礙 了 菩 提 涅 槃 , 所 知 障 盡 了 , 菩 提 涅 槃 自 然 現 前 , 變 易 生 死 也 沒 了 。 六 百 卷 大 般 若 經 的 精 義 就 是 這 幾 句 話 , 可 謂 一 語 道 破 。 為 什 麽 一 般 人 對 於 這 種 意 思 難 以 領 會 , 因 為 無 量 劫 來 , 妄 想 執 著 太 堅 固 了 , 必 須 勞 世 尊 以 二 十 二 年 時 間 說 出 此 事 實 真 相 , 我 們 才 能 接 受 。 上 來 所 說 是 般 若 修 學 的 宗 旨 , 下 麵 要 詳 細 說 明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的 真 相 , 便 於 我 們 觀 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