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驕陽

我的心中充滿驕傲,就象桃花在春天嚎叫! 就象太陽盡情燃燒! 我的心中充滿自豪,如同鬆果落滿山腰! 如同荒坡瘋長的野草!
個人資料
正文

童年

(2006-08-30 20:13:12) 下一個
女兒喜歡玩電腦遊戲,小手在鍵盤上熟練的挪移,眼睛裏閃爍著兒童才有的興奮和陶醉。

 女兒開學升小學三年級。她以前的好朋友,住在我們小區的那個越南人家的女兒升初中了。那天她對女兒說:“我升初中後,我們就不再是朋友了。”

 “We will not be friends any more after I go to the middle school.” 我想她是這麽翻動著冰涼的薄唇,輕言細語的說的,因為她們隻用英語交流,並且她一貫是個溫順的姑娘。女兒回家告訴她母親,眼裏噙著淚。我拍了拍她的頭,表示理解她的委屈和傷心。

她倆是很好的朋友。曾經是。
 
我們這個小居住區沒有中國小孩,幾個印度人的孩子都比女兒大,對她比較霸道。越南這家的小孩其實也大三歲,但是性格溫和顯得有耐心,兩年前女兒和她成了好朋友。先前沒有朋友的女兒很孤獨,這後來就活潑多言許多。兩個小孩愛互通電話,沒完沒了嘰嘰喳喳聊得盡興,我和妻反而成了她倆的電話接線員。家裏來的電話多半是找女兒的。 她倆來往頻繁,一起玩各種電腦遊戲,一起在後院遊泳,一起在小區的馬路上騎 自行車,一起坐校車上下學。萬聖節之夜,兩個漂亮的小姐妹穿著公主的花衣,到鄰區挨家挨戶討糖,TRICK OR TREAT。冬天我開車送她去小姐姐家,隻見她背著一大包玩具,下車 後頭也不回,踩著草坪上的積雪,滿心歡喜的奔跑著去會她的朋友。晚上我 去接 她,她卻往往依依不舍賴著不走。
 
女兒的性格比較特別,不大合群。 但是她一旦認了誰是她的朋友,就十分的投入。在學校的班上,她也隻選一個人做朋友。 WE ARE FRIENDS。 對於她,這似乎是很嚴重的承諾和宣言。有時候,我懷疑她錯誤理解了朋友的意義。朋友,對一般人而言,就是泛泛的, 隨便的,無常的,鬧著玩的,不用太上心太認真的關係。但在她幼小的心目中,友誼似乎是特別而真實的存在,不會消失的緣份,象她的玩具寶貝一樣天天可觸摸,夜夜需嗬護。 自然,她不會懂得緣份這個詞,更不懂得“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她隻是自然的,滿心歡喜的分享著童年的快樂與孤獨,朝朝暮暮的守著日積月累的友誼。

我們似乎都經曆過那種對某種情誼的忠誠和對刹然失去情誼的哀傷。
 
但我真的不記得童年的我也對友誼如此的投入了。我的童年,沒有美國兒童擁有的電腦和各式玩具,也沒有他們的孤獨。我有很多的小夥伴,多得不會太在乎失去。我會在外麵玩到深夜才歸家---無論是和一群小男孩 大男孩捉謎藏,鬥雞,鑽進防空洞裏探險,還是在太陽下捏黃泥巴,滾鐵環,彈彈子,拍煙盒,或者在草叢裏捉蟋蟀,樹上粘知了,或者在女孩子家看她們剪紙,養蠶,搖“玉石” (用一隻玻 璃管裝上一塊 石子 和水,搖到融化,然後凝固) 。
 
因為環境的隔離和內心的孤獨,女兒似乎過早的體會了喪失友誼的失落。與她相比,至少我沒有那麽早的對他人滋生依戀,即使純粹出於友誼也沒有。所以我有些耽心。
 
她其實還有一個小男孩朋友,住在隔街的小區,姐弟倆十分要好。

我常常驚訝於她的爆發力:一當聽到小男孩來我家的腳步聲,本來膩在沙發上的,平時在人叢中很矜持的她,一下子貓一樣竄起身,喜形於色,大聲呼喊著小男孩的名字,飛一樣跑去開門。見麵後,倆小人肆無忌憚的表現喜悅與興奮,大呼小叫,喊著對方的名字,然後蹦蹦跳跳,滿屋的瘋。兩家父母都開玩笑,這倆小人以後怎麽辦啊。 可是小男孩有了弟弟,女兒對三個人玩不適應。 我總是耽心女兒對友情的方式讓 她日後受傷,真誠固然好,但是但凡真誠的便容易受傷,而敏感內向的她一定有非常豐富的情感。

偶爾翻到她在學校寫作課寫的日記,不少篇是關於今天去了這個越南朋友家,明天去了小男孩朋友家的回憶。“We had fun.” 通常她是這麽結束全文的。
 
“我上個星期六去了她家,她這個星期卻沒有來,她違約了,這讓我很生氣,發誓不去她家玩了,要等她來我家後才過去。她今天打電話要我過去,我想了想還是去了,我們還是朋友,她答應明天到我家來。We had fun.”

“老師問我想變成什麽?我想變成一隻鳥,這樣就可以飛到屋頂上,看很遠的地方。我想生幾隻小鳥,白天我飛到外麵弄些食物回來給它們吃。我的朋友住在我家附近,太陽出來了,我們一起玩,一起飛到高高的屋頂上,看很遠的地方。We have fun.”
 
童年很快就會過去,天真也一樣。童年朋友的分離會給童心留下傷痕。不過,我想小孩子不會記得那麽久,痛得那麽深,說不定這樣的經曆會有免疫針一樣的效果,讓她的性格變得堅強。下一次的友情她還會同樣的投入嗎,開心時那麽開心,傷情時那麽傷情嗎?我不知道。但我的確知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受傷和複原後,我們就都長大了成熟了。我們的童心漸失,不再如當初,對他人懷著單純的信任與寄托。我們的身邊會有不同的朋友,朋友的意義也變得不同。
 
為了成熟,我們付出了代價。

隻是,或許,我們的心裏或許還存著早年的情懷,簡單的童年夢想:

 我的朋友住在我家附近,太陽出來了,我們一起玩,一起飛到高高的屋頂上,看很遠的地方。

 We have fu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