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認識丁香
(2006-08-30 19:45:26)
下一個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象我一樣,
象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淒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象夢一般地,
象夢一般地淒婉迷茫。
象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靜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裏。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是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寫於1927年。他是用象征筆法抒發他在大革命失敗後的惆悵心緒,撇開這一層,這首詩本身那種空靈哀怨的意境更令我銷魂。走廊安靜眼中的丁香是恬淡羞澀的,那麽自然地,如她所言,象丁香一樣的人,也是淡然的麵對一生,接受自己,”平凡樸素的參透了存在的真諦. 既不會因為比牡丹少了幾片花瓣而放棄 開放, 也不會因為比玫瑰少了 幾分濃豔而收斂微笑“。 我很欣賞這種人生態度。
在戴望書的眼裏,丁香卻是哀怨的 ---- ”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讀到此句,我甚至想到了林妹妹。其實南唐詩人李璟眼中的丁香也是哀怨的象征,”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丁香的花蕾,也就是丁香結,是古詩詞中常 用來象征 愁心的。 看來中西文化確實很不同,對花的理解 就有顯著差異,正如安靜所介紹的,在歐洲人 看來, 丁香 代表羞怯。
比較安靜對丁香的慧悟與戴望舒對丁香的感悟,我們看到的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的內心的折射;比較南唐詩人與歐洲人對丁香的注解,我們領會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和各自的精彩。我們應該象認識丁香一樣認識自己,認識我們的文化。
進一步引伸開去,文明發展至今,中西文化各有所長,那些點點滴滴,絲絲縷縷,”“剪不斷,理還亂”,是許許多代人積累的物質與精神的文明,是在與自然和人的嚴酷競爭中求生存與發展的經驗教訓的總結,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應該采取的態度是兼收並蓄,是揚棄。據說花店裏賣的玫瑰都是”現代月季“,是嫁接的產物。或許,這對我們在對待中西文化的態度上有啟發。我們看到外國的奇花的美麗,可以想法移植,嫁接,但如果水土不符,盲目行事,花會夭折死去,所以既要研究花,也要認真研究土,研究氣候。我們自己花園中的萬紫千紅,更需要保護,要懂得疼愛。因為她們已被驗證經得住風霜,曾經並將繼續給我們帶來智慧的芬芳和愛的溫暖。當然我們要懂得鑒別,毫不留情的除去那些謬誤的雜草,那些惡之花,以防它們蔓延,但如果說要把自家整個花園的花,或許因為各自的這樣那樣的不完美(世上有完美的花嗎?),都連根拔掉,豈不荒謬?
我們海外華人的一個責任---這詞太重,沒有人有這責任,可以做的有意義的事吧---就是利用得天獨厚的跨越中西的優勢,悉心領悟中西文化的精神,把西學的精華而不是糟粕帶給中國,把中國文化的靈秀與美麗而不是落後的” 國粹“介紹給西方。
話扯遠了,還是回頭來談詩文。欣賞了安靜的散文<<認識丁香>>後,讓我們再讀一讀戴望書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
象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靜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
多麽優美的文字,多麽曼妙的意境。那是純粹的中國人的文字與意境啊,伴我成長,讓我永遠留戀,讓我傾心向往。
11/0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