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開播後,眾多觀眾每天晚上十時三十分準時守在電視機前享受“夜宴”,許多幾乎從來不看電視節目的“文藝青年”也被拉回到熒屏前。這部紀錄片的熱播,也引發了一股全民紀錄片熱潮 截屏圖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伴著如此溫潤的臺詞,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前天深夜剛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收官,昨起又在紀錄頻道重播。“舌尖上”的話題持續高溫,在微博、論壇和口口相傳間不斷發酵。一部非黃金時段播出的紀錄片,為何吸引了那麼多的觀眾?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
“就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希望大家看著開心,感動就好。”昨天中午,《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在新浪微博接受訪談時坦言,很多評論有點過度詮釋,他不喜歡被別人拔高,從簡單的片子裏拔出很多高深思想。
簡單背後,透出別致思考。將鏡頭對準普通人,關注美食背後的故事,便平添了人情味。“故事很短,但是很生活。”網民“東巴”說。
因為有著遠離家鄉、在淤泥裏行走的挖藕人,才有蓮藕排骨湯的溫暖;因為有著阿公阿婆浸米、磨粉、蒸粉、舂搗的辛苦,才有全家團聚吃年糕的溫馨;因為有著將蝦和鹽攪碎後放在竹篩上曬太陽的簡單,才有老夫婦共賞日落的相濡以沫……
舌尖上的故事娓娓道來,沒有空洞宣講飲食文化,而是直麵百姓生活,展現製作工藝和生產流程,將吃回歸家庭。
一顆顆黃豆,經石磨碾壓,雪白汁液汩汩而出,再通過發酵等一係列時間的轉化,才能成為附著菌絲的毛豆腐……看似簡單的過程,帶我們尋找食物源頭,思考傳統美食從何而來。
陳曉卿希望,觀眾不隻欣賞到美食,還能以美食為窗口,看到中國人和食物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片中充滿了人物故事,故事有趣,人有意思。”陳曉卿說,“以往美食節目,更多介紹烹飪技術和吃的禮儀、文化。而這一次,更多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希望觀眾能從對美食的熱愛中,品讀到對生活的熱愛。”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正是陳曉卿對《舌尖上的中國》最初也是最終的定位。
首次用高清設備拍攝美食
在以前的電視熒屏裏,中國美食常由“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展示,或以“比賽”來詮釋。而《舌尖上的中國》,則借助輕鬆緊湊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麵,展示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宣傳片的一幅畫麵更是獨具匠心。初看,是遠山近水與一葉扁舟;近觀,原來是筷子與肉。美食,及其背後的人與事,無不散發著濃鬱的中國韻味。
這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美食紀錄片。高清技術將製作過程還原到極致——翻炒,拍打,捍麵,出鍋……廚房裏司空見慣的細節動作,都被清晰、真實地拍攝下來。
醉蟹、醬排骨、水煮魚、蘭州拉麵、米皮螺螄粉、滷汁肉夾饃……五花八門的美食,在高清鏡頭下紛紛披上完美色澤。唯美的畫麵,讓人垂涎三尺之餘,頓生親自下廚的衝動。
“攝製組把整個片子的製作水準提得比較高。”陳曉卿介紹,主要體現在兩方麵。一是敘事節奏上,要符合國際銷售市場,“不能像以前一樣,念一首唐詩,再開始說一段故事。基本上都特別短促,資訊量密集。”更重要的是,攝影團隊非常出色。“策劃時強調,要拍出那種垂涎欲滴的視覺效果,結果我基本能給80分以上。”
陳曉卿說,製作之初的目標就是做得專業。“引起這麼多反響,和整個攝製團隊的辛勤勞動密不可分,大家在策劃、拍攝、剪輯中都付出了很多智慧和勞動,我隻是團隊中的普通一員,為此感到榮幸。”
跋山涉水拍美食卻沒口福
拍攝前,陳曉卿曾與美食家蔡瀾、沈宏非深入探討,達成共識——所謂美食,其實就是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不一定非要高居廟堂。他們決定以此為拍攝基調。
13個月內,20多人的攝製組走訪國內60多個地方,從繁華的東南沿海到偏遠的大山深處,尋找鄉間的草根美食達人,呈現原生態美食製作。“草根達人不遲鈍、不保守,嗅覺往往比一些烹飪專家敏感。”
說起攝製過程,甘苦自知。陳曉卿回憶,在滇南竹林取景時,四週毒蚊飛舞,他們靈機一動,想到在竹筍尖上點蚊香。在寧波象山,原來想在祠堂拍攝年糕製作,結果不巧,趕上有人大擺三天流水席婚宴。“雖然常常不順利,但是工作過程依然是美好的。”
拍遍五湖四海美食,卻難得親口嘗鮮。陳曉卿坦言,拍片子和當廚師一樣,都很辛苦。“做菜不是為了自己吃;拍片是為了讓觀眾高興,所以拍攝中變胖是不可能的。”他解釋說,中國人特別講究趁熱吃。等拍完再吃,肯定涼了。“更多熱乎勁,留給觀眾。”陳曉卿還透露了拍美食的一個小訣竅——如果想在視覺上表現新鮮欲滴,最好趁沒熟的時候拍。
拍攝期間,主創人員的家屬是否也能分享口福?陳曉卿回應說,攝製組常從各地帶回特色美食:肉骨頭、黃饃饃、米酒、青稞、乳扇、蓮蓬……但家屬感受更多的,是相思之苦。曾有一位妻子訴苦說:“拍鬆茸,孩他爹去雲南一週,我獨自在家帶娃;去湖北一週,我還獨自在家帶娃;陜北、廣西、西藏……一週又一週,我仍然獨自在家帶娃。”
【焦點鏈結】
拍紀錄片需要耐心
年過七旬的法國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曾推出《微觀世界》《喜馬拉雅》《遷徙的鳥》《海洋》等多部經典紀錄片,在全世界贏得萬千粉絲。他以特殊拍攝視角、高端技術裝備、長時間耐心等待,來捕捉大自然瑰麗奇景。他曾說:“你要花很多時間和動物慢慢相處……我們有耐心等待那些驚人的畫麵,一年不行,就等兩年三年。”
《微觀世界》前後拍了15年,啟用重達一噸的攝影機,聚焦微小而豐富的昆蟲世界;拍攝《鳥的遷徙》歷時4年,改製動力傘、小型飛機、內藏攝像機的航模等工具,隻為抓拍與鳥一起飛翔的角度;拍攝《海洋》歷時5年,多種新設備齊上陣。當巨型鯨魚躍出水麵,微型電動遙控直升機悄無聲息地靠近。一架半潛水半陸地攝影機,可同時在水麵上下捕捉到海豹、海獅、水獺的仰泳鏡頭。
(責任編輯:單曉冰)
舌尖上的中國高清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