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支玉香 深圳報道 2012-05-11 23:50:25 評論(0)條 隨時隨地看新聞
核心提示:王亞偉淡出公募圈了,未來的去向尚不可知,王亞偉無疑是基金業最耀眼的明星,但是絕對不是唯一。
王亞偉淡出公募圈了,未來的去向尚不可知,王亞偉無疑是基金業最耀眼的明星,但是絕對不是唯一。這些年裏,曾經在公募的天空裏閃耀過的明星很多。他們手握重金、呼風喚雨,人前光鮮,一呼百應;上市公司對其熱情款待,投資者對其膜拜有加。但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些大佬們揮手辭別公募基金界之後,如今很多都已光環盡失。
轉會私募:幾家歡樂幾家愁
公募基金的體製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私募的自由生長成為公募基金經理神往之地。因此,擺脫公募基金的種種禁錮後,不少原明星基金經理選擇加盟私募或自主創建私募。
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
當項誌群出現在深圳某社區做產品推介之際,與會人員大多不知道他曾經是眾人熱捧的公募界明星基金經理。2006年,項誌群就以輝煌的戰績榮獲當年度封閉式基金金牛獎;2009年9月,項誌群加入已經解決完股權問題的大摩華鑫基金公司。當年他的業績一路領漲,2010年一季度,其帶隊的大摩領先優勢領跑各類開基,同期表現甚至超越王亞偉,其管理的基金規模也一路增長,大摩領先優勢從2009年9月22日首募時的7.04億份,發展到2010年二季度末的39.55億份,占到了全公司合計份額的半壁江山。
不過,在他業績最為輝煌之際,選擇了離開。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離開大摩華鑫後,項誌群加盟了淡水泉。然而,記者從公開資料未了解到項誌群已經開始管理產品,不過淡水泉官網信息顯示,項誌群擔任淡水泉副總經理。
淡水泉的總經理則為趙軍,趙軍曾經一度也是公募界的風雲人物,曾經任職嘉實基金,為基金豐和基金經理、研究總監、機構投資總監、總裁助理。如今,淡水泉已經成為私募基金公司中,規模居前者。
從公募轉會至私募後,順風順水還有呂俊和江暉。
呂俊曾經一度是公募基金界的翹楚。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呂俊掌舵的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累計收益550%,遠遠超過同期同類基金321%的複合收益率。2007年8月呂俊創立了上海從容投資。在呂俊的個人影響力下,從容投資規模在40億元左右,儼然已經在私募基金公司中位居第一階梯。然而,呂俊親自管理的基金產品業績並無亮點,和其帶隊公募基金產品時的輝煌相差甚遠。
江暉同樣是國內第一批公募基金經理,曆任華夏基金總經理助理、湘財荷銀基金投資總監、工銀瑞信基金投資總監。2007年,江暉告別公募,一手打造了星石投資。2008年市場遭遇大熊市,江暉管理的星石產品因空倉股票而獲得成功,當年大熊市毫發無傷,並取得正收益。如今,星石投資管理規模也已位居陽光私募前十。
明星基金經理轉型私募後,成功的是少數,而水土不服的則大有人在。
在創辦隆聖投資之前,王貴文擔任嘉實基金總經理助理,掌舵嘉實主題精選。王貴文的“成名作”是投資中國國航,中國國航上市時無人問津,但王貴文所管理的基金卻重倉介入,結果牛市初期國航報複性上漲,王貴文因此一戰成名。
根據好買基金網的數據,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王貴文掌舵的嘉實主題精選期間基金淨值增長175.9%,在同期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七。
2007年年底,王貴文告別公募基金,為最早一批從公募轉戰私募的試水者,其發行的私募產品為“隆聖係列”。王貴文業績曾經一度可圈可點,然後,2008的熊市中,王貴文判斷失誤遭遇重挫,業績不佳讓王貴文煎熬了多年,2011年12月29日,王貴文終於解脫,當天中投信托在網站上發布隆聖係列產品的清盤信息。
公開信息顯示,4隻清盤產品中,隆聖1號和隆聖2號均成立於2007年11月7日時行情高點,成立時的規模分別為0.63億元和1.28億元。隆聖3號和隆聖4號則於2007年11月20日同時成立,成立時的規模分別為1.63億元和0.82億元。截至2011年12月9日的淨值數據,隆聖1號、隆聖2號、隆聖3號和隆聖4號的單位淨值分別為0.7453元、0.6918元、0.6373元和0.6656元。
一位了解王貴文投資風格的人告訴記者,王貴文的投資理念和方法不太適合絕對收益投資,相反公募基金的相對收益或許更加符合王貴文的投資方法。
曾經的基金界的老人、大成基金首任總經理龍小波也遭受業績重壓。2004年5月,龍小波成立了深圳市柏恩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7月,在香港成立了柏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此後,龍小波和他的柏恩投資並不為投資者過多關注。
然而,當世人再度將目光投向龍小波時,因其親自掌舵產品“龍馬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自2007年11月16日成立以來,虧損幅度一度超過60%。記者了解到,這隻產品4月25日公布的最新淨值為39.3500元(麵值100元),成立4年多以來,虧損超過60%,在全部同類產品排名中仍舊墊底。
最為顛沛流離的莫過於李旭利。李旭利在南方基金成立之初就加盟南方基金,並一步一步走到投資總監的位置,2005年,李旭利加盟當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並將這家新基金公司帶進了行業十強,創造了基金業新公司成長的奇跡。
2009年5月,李旭利從交銀施羅德掛靴而去,迎接他的是在私募界潛行數年、戰績斐然的裘國根。李旭利加盟裘國根一手創辦的上海重陽投資後,推出的首隻產品頗受投資者追捧,一舉吸金11.5億,繼續他的奇跡人生,刷新了陽光私募產品首發的最大募集金額。
然而時隔一年後,李旭利的投資生涯走到了盡頭。2010年9月,證監會對李旭利立案調查,隨後公安機關介入調查。如今,身陷囹圄的他,尚在等待著一再推遲的法庭審理。
雖然,私募之路並不平坦,但是仍舊有公募基金的大佬前赴後繼加盟。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已經從中郵基金離職的原投資總監彭旭也已加盟私募。
“猛人”彭旭,回歸私募後又會有什麽樣的傳奇?
離開二級市場
能夠修煉成為基金行業大佬的,無不在這個圈子摸爬滾打多年,對於投資具有獨到的見解,一般不會離開這個行業。但是仍有人選擇了離開二級市場的投資,跨界到相關的金融行業。
2011年11月底,基金界頗具影響力的老人肖風現身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萬向集團大樓。
三個月前,天命之年的肖風做了一個決定,辭去博時基金總經理一職。
他與博時基金的交集,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博時基金籌備之際肖風已經成為頂梁柱,博時基金成立之後,他擔任博時基金總經理,並帶領博時基金公司穩居行業龍頭位置。
辭職之時,肖風告訴記者:“今年正好也是我五十歲,我想作一個選擇,從一線退到二線,最後董事會也同意了。我覺得整個基金業,或者是整個
企業界也好,一個人做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做了13年,這也是不多的。到60歲退休還有十年工作時間,我想開啟一個不一樣的、新的十年,從而進一步豐富我的人生經曆。”
隨後不久,肖風到萬向控股金融事業部擔任總經理。萬向控股定位是產業投資人,主要從事股權投資與行業管理。現萬向控股旗下已包括民生保險、浙商銀行、通聯支付、萬向租賃、通聯期貨、工商信托、浙商基金及萬向香港等多個子公司。除了券商領域,萬向控股已在金融業其他領域全方位覆蓋。
日前記者了解到,肖風同時擔任公司副董事長,負責總體發展戰略。
無獨有偶的是,肖風原部下李全,和肖風一樣選擇了跨界。李全同樣是基金界的老人,在博時基金第一線奮戰了12年之久,離開時為博時基金副總經理,擔任過博時基金公司除總經理職位以外的所有部門的領導。
他的跨界比肖風來得早了一些。2010年5月,李全加盟新華資產,他的履曆在保險資產管理行業重新開始。
李全入職之後,接受記者采訪認為,保險資產管理行業馳騁的範圍更大一些,所以願意做一些嚐試。除可以按常規投資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外,還可以參與私募,可以投資債權計劃和股權計劃,可以投資不動產,允許成立金融控股集團。
雖然這些基金業人士此前所在的的基金行業主要是進行二級市場的投資,但離開基金行業後,仍舊從事相關金融行業,這個跨界還不算太遠。而不少曾經的明星們刻意低調,已經徹底淡出人們的視野。
那些逐漸被忘卻的名字
基金大佬們在職之際,舉手投足引起市場關注,離開之際更是掀起軒然大波。但是隨著大佬們日漸淡出這個圈子,業內已經再無他們的消息。
易方達基金教父江作良的離開成為了焦點。2008年,易方達原副總裁江作良因“個人股權投資,回避利益衝突”等原因向公司提交辭呈。江作良在易方達基金公司尚未成立的2000年,即以個人身份投資立立電子,為了回避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並消除公眾的疑慮,江作良決定辭去易方達基金公司副總裁和投資總監的職務。
江作良是資本市場上不折不扣的老江湖,上世紀90年代初就試水資本市場。當年他的離職讓投資者扼腕歎息。
記者了解到,離開易方達基金以後,江作良曾經賦閑在家很長一段時間,大有隱退江湖之意。
然而,2011年年底,江作良意外現身於廣發證券的策略會上,他表示“現在沒有啥機會,我和大家一樣都在虧錢”。這是他從易方達掛靴而去之後,首次公開亮相。
記者從公開信息了解到,江作良現在身份是廣東惠正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惠正投資的注冊地址為“廣州市海珠區琶洲大道東1號2707房”,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為“以自有資金進行對外投資(法律法規投資的項目除外),項目投資管理、谘詢(涉及審批的項目除外),財務谘詢”,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江作良仍舊低調行事,並無重出江湖之意。暫時並沒有發行陽光私募產品,但是為身邊親友理財。同時江作良很善於另辟蹊徑,也參與一些一級市場投資。
基金界另外一位頗具影響力人物李學文目前仍未正式出山。2006年,身為投資總監的李學文帶領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基金業績一路上躥,以182%淨值增長冠絕基金行業,這一業績甚至榮獲了當年全球公募基金冠軍,他據此成為資本市場上的傳奇人物。
一年後,李學文也是掛冠而去,當年傳言眾多,一度有說法指原因是時任總經理控製欲強,不喜歡公司內有明星,更不滿已經刻意低調的李學文風頭過勁,此外,也有傳言指時任總經理要求李學文簽訂了避免同業競爭合同。
傳言是否屬實已經無從考究,但揮別公募之後,李學文並沒有改投私募,市場上也再無其消息。專注私募研究的知情人士曾經一度告訴記者,私募公司中並未聽說有李學文其人。曾經一度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李學文可能環遊世界去了,也有人說他每天在家裏修身養性,練太極,看書,沒有工作。
不過,記者最新了解到,李學文目前在一家私募公司任職。然而,他並未正式帶隊陽光私募產品,仍舊沉寂,市場再無他的公開消息。
在2006年,王亞偉隻是那個飽受挫折之後遠遁海外學習,剛剛歸國的基金經理,而當年銀華價值優選的基金經理蔣伯龍則幾乎和李學文一樣名氣大噪。其管理的基金在成立十個月後淨值增長幅度高達100%。不過,時隔一年多後,蔣伯龍離開了他的老東家,自此市場上再無他的傳說。
此外,諾安基金原投資總監易軍等,淡出公募基金也是已有時日,至今沒有任何消息。這些昔日眾星追捧的明星基金經理,至今也是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