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487: 擲出窗外:麵對食品安全危機,你應有的態度

(2011-06-20 06:21:13) 下一個




擲出窗外:麵對食品安全危機,你應有的態度

本調查報告發布於官網:擲出窗外(www.zccw.info);

此外,您還可以在如下網址讀到本報告:新浪微博人人網豆瓣

亦可以在如下網址下載到本報告的pdf版:新浪愛問本站下載(流量消耗過大已暫停);

版權聲明:按照CC-BY-SA 3.0協議可轉載,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即可。

本次調查報告的所有成果均提供下載:
數據搜集、整理的成果:《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資料庫(2004-2011)》提供Excel版的下載(點這),
《擲出窗外》與《易糞相食》的下載(點這),
擲出窗外網(zccw.info)所使用的圖片素材的下載(點這)。
這樣如果擲出窗外網因故不能被訪問,您仍可據此查閱到相關信息。

下麵的文字解釋了我做這次調查的起因、經過和感慨,如無意閱讀,可點這裏跳過,直接查閱調查報告:

《易糞相食:中國食品安全狀況調查(2004-2011)》

一、緣起

起初他們在嬰兒奶粉裏摻三聚氰胺,

我還沒有養孩子,我不說話;

接著他們在火腿腸裏摻瘦肉精,

我不怎麽吃火腿腸,我仍不說話;

此後他們使用地溝油,

我很少在外吃飯,我繼續不說話;

再後來他們使用牛肉膏,

我決定不吃牛肉了,但還是不說話;

最後,我依然被毒死了,

但沒人能告訴我是什麽原因,

因為,後來大家都被毒死了。

開始關注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是從三聚氰胺事件開始的,當時非常震驚,也很生氣,但因尚未成家,沒有孩子,所以並不覺得和自己的生活有太大的關係,隻是遠遠的圍觀。蘇丹紅、地溝油被曝光時,同樣覺得是小概率事件,認為這些有毒食品應該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直到一個月前,我讀到一條新聞:《多地曝用牛肉膏製造假牛肉 多吃致癌》。那一刻,五雷轟頂。

研二末時,我專心論文,那幾個月的作息非常不規律,總是趕不上食堂的飯點,於是習慣了叫外賣,是學校後門某處的一家餐館。我最愛鐵板牛肉蓋澆飯,經濟實惠——不到10元卻有大塊的牛肉。室友不時勸阻我,說牛肉是假的。我頗不以為然,還笑他杞人憂天:世上怎麽可能會有假牛肉呢?店家難道當食客是傻子嗎?如果是假的,我難道吃不出來嗎?牛肉就是這個味啊。再說了,他拿什麽來冒充牛肉?

讀完這篇新聞,我一言不發,奸商們的創意和膽識不可戰勝。特別是讀至這一段時:“專家指出,食品添加劑(牛肉膏)在一定安全劑量內食用,並無危害,但若違規超量和長期食用,則對人體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我是多麽想用咆哮體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啊!!!有木有!!!! 那一刻我似乎能夠理解珍珠港及911時美國民眾的感受了。

我自以為身為大學生,隻要身處校園,飲食上潔身自好,不吃路邊攤、燒烤、麻辣燙,那麽有毒食品即使存在,也與我無關。自以為大學如同象牙塔一般,把社會的一切惡都隔離在外。但那一刻,這種天真的想法頓時灰飛煙滅,我們被傷害的容易程度其實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得多,可謂防不甚防,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奸商太狡猾。同時我也意識到永遠不要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不是你。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衝掉一塊,

歐洲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因此 不要問喪鍾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鳴。

——約翰·多恩

因此我決定要有所作為。之前不明真相,所以吃致癌物吃了大半年,算是跳進了火坑,但現在既然察覺了,就應該大聲疾呼,讓身後的人繞過這火坑,並讓他們知道路上的火坑有多少、隔他們有多近。我覺得但凡關注自己身體及生命者,皆會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他們之所以不在意,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形勢有多嚴峻,也許隻有當大部分人清楚自己的處境後,事情才會有改變的可能。

需要澄清的是,調查期間,得知關於“牛肉膏”事件,果殼網·謠言粉粹機雲無心第一時間發布了辟謠文章《豬肉變牛肉——被妖魔化的“牛肉膏”》,認為“不能僅僅因為它(牛肉膏)是‘添加劑’就認為它有害,甚至用‘慢性中毒,畸形甚至可能致癌’來嚇唬公眾”。隨後《南方周末》也有《廣州工商局:牛肉膏未被國家禁用算合法》的報道,謝謝雲大俠及南都,此事算是虛驚一場。

但我並未因此放心,我覺得對食品製造業應該一直持有“有罪推定”的態度:廠商既然連在食品種類上都能作假,又如何保證他們使用的添加劑、生產環境是合格的。合格的牛肉膏可能不致癌且無害不假,但如果奸商們使用的是來自黑作坊生產的呢?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同《牛肉膏現身廣州 工商局“合法論”被指偏激》的觀點。

另外,當江湖盛傳某某劇毒、某某致癌、某某輻射時,建議各位及時訪問謠言粉粹機(點這)和方舟子的博客(點這)以獲取更靠譜的解讀。當然,有時這兩位大俠的觀點也會不一樣,請自行取舍。

二、行動

不管“牛肉膏”事件算不算虛假一場,但當時的確是把我嚇住了。於是我搜索了下近些年來各媒體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新聞,結果是觸目驚心,匪夷所思。鑒於我有重度的網絡依賴症,每天超過8小時在線,以閱讀資訊為樂,但縱使如此,這次查到的大部分新聞我從未讀過——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可以理解。於是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資料匯總,把能搜集到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新聞做一個數據庫,呈現給公眾,讓大家意識到我們的處境。並隨後分析這些新聞,描述趨勢、總結規律。

我征集到了33位誌願者,經過17天的通力合作,我們共查閱相關報道近17268篇,約計1千萬字。從中篩選出2107篇報道,製作了2849條記錄,並為每篇報道提取了包括事發地、涉及食品的種類、對人體有害的原因等在內的關鍵詞,以方便統計及查詢,並製成數據庫:

【1/3】《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資料庫(2004-2011)》,隨後我又撰寫了

【2/3】《易糞相食:中國食品安全狀況調查(2004-2011)》與本文:

【3/3】《擲出窗外:麵對食品安全危機,我們應有的態度》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資料庫(2004-2011)》的價值不僅在於首次以黑心食品為主題大規模搜集近年來各地的新聞報道,讓不少鮮為人知或熟視無睹卻又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報道重見天日;更在於每篇新聞都按統一規範提取了關鍵詞,如事發時間、地點、食品名、有害原因、類別等等,便於檢索與統計,而且公開的平台,開放的下載亦為感興趣的研究者在本次調查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探討提供了便利。

一個數據搜集完全、更新速度及時的新聞報道資料庫,僅靠我個人或一個團隊是難以維係的。在小白同學的技術支持下,我把資料庫發布在網上。發布版搜集的最後日期是2011.5.31,此後的新聞報道尚未收錄。為了讓這個資料庫成為一個時代食品安全新聞報道的見證,方便後來者進行查詢與研究,我希望電腦前的您,能夠加入我們:當您讀到一條曝光食品安全危機的新聞時,希望您能將標題與鏈接添加進本資料庫,入口地址在這裏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調查及本資料庫不為所搜集的新聞報道事實的真實性與觀點的準確性背書,本人既無食品安全學的專業資格亦無足夠時間和精力,因此隻能保證搜集到的報道皆出自正規媒體,且轉載於主流網站。

三、易糞相食

孔子著《春秋》,至獲麟而止;後學效顰,至易糞相食而知止。

在學校食堂吃飯,

吃第一口,感歎,

哇!太難吃了,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吃的菜嗎?

繼續吃第二口,

啊呸!還真有。

這大概就是我在做此次調查時心態的真實寫照,每當我讀到一條超越我想象力和道德底線的黑心食品新聞時,總是感歎,太假了吧,還有比這更惡心的事麽?然後繼續統計,不多久就又讀到一條,啊呸,還真有。但是當我讀到下麵這條時,我覺得沒有必要比較了:最惡心的已經出爐了,但還是強忍著惡心繼續查閱,果然也再未有超越者。而此文所反映的恰巧就是我們當下所麵臨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最真實寫照,這篇新聞就是,當當當黨,《東莞作坊用化糞池水熬地溝油 原料殘渣有衛生巾》(2011.5.10),點這裏查看原文。

看完新聞是不是很慶幸自己沒住在東莞?千萬別這麽想,一則市場經濟環境中商品可以自由流通,在海外都能隨處買到MADE IN CHINA,何況國內,新聞隻說了產於東莞,有沒有說僅售於東莞;二則我又赫然發現這條新聞:《重慶掏糞工掏扒生活殘渣提煉地溝油》(2011.4.11), 已無力評論。

讀史書經常會讀到“易子相食”,說的是遭遇戰亂或災荒或糧食拿去支援兄弟國家或用於釀酒時,老百姓家無餘糧,那些“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人先餓死了,剩下的人開始“人相食”,路人吃完了就開始吃家裏的人。但畢竟是自家的孩子,下不了口,於是便和鄰居家交換,吃“別人家孩子”,把自家孩子換給別人吃。這是個殘忍的選擇,讓人悲痛且無奈。

我不曾想到,這樣的悲劇其實離我們一點也不遙遠,它就發生在當下,應被稱為“易糞相食”。而更讓人憤怒的是,這種情形的產生並非如古人那般為形勢所迫,而是完全自找的。最早見到“易糞相食”一詞,是在五、六年前, “貓眼看人”論壇,一位網友評述層出不窮的有毒食品案件時如是說,這個詞是如此的經典以至於我隻瞟過一眼就牢記在心了,可惜當時沒有注意原作者。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以為這個詞使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直到這次我讀到這兩篇新聞,我才發現,這居然是寫實。

如果標題黨《重慶掏糞工掏扒生活殘渣提煉地溝油》這篇新聞,那應該是:“你們家炒菜用的油,可能提取自別人的糞便。”不知你看到這句話時是否有點惡心,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或許換個思路你會好受一點?這導致的另一個事實是:“你的糞便,可能成為別人家炒菜的油。”

等會,我想吐會先。

因此我毫不猶豫的將“易糞相食”作為了本次調查報告的標題,它準確的反映了中國食品安全的現狀:沒有誰是孤島,沒有誰能置身事外,即使你本人就是有毒食品的製造者。有這麽一段話,你可能夠猜出其出處?

我不會吃的,打死我都不會吃,餓死我都不會吃。

這話並非出自節食減肥的少女,亦非出自絕食的抗議者,而是“染色”饅頭的製作者(點這)。當記者問他:

你自己做的東西你不吃?

他的回答是:



我自己做的東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裏麵加了色素的,不能吃。

這句對白讓我既可氣又可笑,既可歎又可悲。何謂“易糞相食”?就是每種食品的生產者都清楚自己製作的食品是垃圾(以此觀之,西式快餐真不能算是垃圾食品),因此絕對不吃。但問題在於,你可以不吃自家的饅頭,但你總要吃別人家包子,打別人家醬油,喝別人家奶粉吧。不管是在現實中,還是在新聞中,我都多次聽到,某食品的生產者自己及其家人從來不吃自己生產的食品,每次聽到他們沾沾自喜的口氣,似乎在慶幸自己躲過一劫時,我總是悲從中來。這些奸商不僅沒有良心,也沒有智商:你以為天底下就你一個奸商?

這不是個別現象,需要反思的是整個群體,黑心食品的製造商們是一個多麽逐利而又短視的群體,而每個對此沉默的旁觀者都是有罪的,會因此付出代價,或者說正在付出代價。我們陷入囚徒困境:隻有彼此信任才會有最好的結局,然而大家卻都選擇了損人利己,看似利己,但當每個人都這麽選擇的話,這場博弈沒有贏家,大家都在“易糞相食”。

是我們已經對食品問題麻木了,不在乎了麽,覺得是死是活就那麽回事了,就算“易糞相食”也無所謂了麽?如果真是如此,我倒也沒有必要費心做這份調查了,獨善其身就好,大不了乘桴浮於海。但問題在於事實上又不是如此啊,他們並不是不在意,隻是沒有說出來,他們默默的在用腳投票,他們懂的。

《伊利母嬰營養研究中心:參照西方標準的配方奶粉明顯不適合中國寶寶》

《內地家庭在香港搶購奶粉爆發衝突5人被捕》

《香港部分超市因內地客搶購奶粉發出限購令》

《澳門因內地客搶購奶粉擬出台限購令》

《新西蘭奶粉限購令 導致部分代購店斷貨》

四、擲出窗外

為何食品安全會淪落到如此境地,是曆史的原因?還是文化?還是道德缺失?還是製度?

一次和幾個好友餐敘,席間說到了這個問題。一好友說,假牛肉事件曝光後,她們家表示情緒穩定、對生活影響不大,因為她媽媽很長時間以來都是在清真肉鋪購買牛肉,那裏的牛肉肯定沒有問題,肯定不會用豬肉塗牛肉膏變成牛肉,“因為他們有信仰”。對此,我深以為然,這是一位好聰明的母親。目前就我所知的資料,真沒怎麽見到清真食品出問題的新聞。

順帶說一句,這一個月來我忙著做本次調查,多次錯過食堂的飯點,為避免悲劇重演,我不敢再叫外賣,以免某天出現《昨日本市一調查食品安全的大學生食物中毒被送醫院》這樣的新聞。於是我果斷選擇了學校旁的蘭州拉麵館,雖然我是南方人不喜麵食,但為了吃得放心,我忍。

那位好友的母親似乎也一語道破了之所以國內食品安全問題屢出的天機。要知道,傳統社會也有奸商,但他們至多是缺斤少兩,應不至於在食品中摻毒物以賣個好價錢——這與謀財害命何異?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多少會相信“抬頭三尺有神明”,相信“積善人家慶有餘”。然而人心不古,這種傳統、樸素的價值觀似乎被我們遺忘很久了。當一個社會愈物欲橫流,而監管與懲罰又不夠時,身處其中的個體逐利便會愈不擇手段,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安分守己做良心生意的利潤遠不如坑蒙拐騙以次充好的,不久便被市場淘汰,這樣,笑到最後的總是最昧良心的。

信仰缺失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一則我不相信信仰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二則就算能,那讓這個民族恢複信仰,也隻能是“家祭勿忘告乃翁”的事了,在當下於事無補。因此在我看來,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或者說可行的解決辦法,是意識與製度:公眾的危機意識與食品產業的管理製度。

從歐洲退貨回來的火腿,已經長了白色黴菌,公司把它切碎,填入香腸;商店倉庫存放過久已經變味的牛油,公司把它回收,重新融化。經過去味工序,又返回顧客餐桌;在香腸車間,為製服成群結隊的老鼠,到處擺放著有毒麵包所做的誘餌,毒死的老鼠和生肉被一起摻進絞肉機。工人在一個水槽裏搓洗油汙的雙手,然後這些水再用來配置調料加到香腸裏去,人們早已經習慣在生肉上走來走去,甚至習慣在上麵吐痰。

是不是看上去很眼熟,但請注意,這並不是在講中國。“1906年,作家厄普頓?辛克萊(Upton·Sinclair)根據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廠的生活體驗寫成了紀實小說《叢林》(The Jungle)”(一譯《屠場》),上文便摘引自其中。由此看來,即使是在美國,這樣一個由清教徒建立、被稱為世界民主燈塔,以自由市場而著稱的國家,一個世紀前,其食品生產行業同樣處於“叢林狀態”。

這本書被時任美國第26任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讀到,他邊吃早餐邊讀,突然“大叫一聲,跳起來,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來,又把盤中剩下的一截香腸用力拋出窗外”(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 read the book and reportedly threw his breakfast sausage out the window),他隨後與辛克萊見麵,推動通過了《純淨食品與藥品法》(Pure Food and Drug Act),並創建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雛形。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便是大名鼎鼎的FDA,被稱為“美國食品安全守護神”,它的認證是一塊“金字招牌”。在我看來說FDA是全世界人民食品安全的守護神也不為過,它對食品安全的意見是這個星球上最權威的。插一句,致力於把中醫推廣到全世界的朋友們對這個組織應該不會陌生,不共戴天啊。

因此以史為鑒,我們應該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對比一個世紀前的美國,我們沒有任何借口:食品安全問題與信仰無關、與文化無關、與曆史無關、與資本流通無關、與商人逐利無關、與自由市場無關、與政治製度無關、與意識形態無關,我們不該把一個簡單問題複雜化,食品安全淪落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是因為民眾缺乏危機意識,是因為我們沒有健全能有效懲惡揚善的製度。

但轉念一想,有時複雜問題簡單化又會有管中窺豹之感。讀罷搜集到的新聞,我無比震驚,震驚的不僅是那些食品製造者的無良與想象力,更是這些新聞其實俯仰皆是,唾手可得,但人們卻很少去留意,或者即使留意了,也很少憤怒。

關於這點,我想特別聲明的是,就事論事,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中國媒體從業者的勇氣和責任感毋庸置疑,而管理者的容忍尺度同樣值得讚許。在這個領域,赤裸裸的新聞遏製、行政幹預並不多見,當然,這可能也與黑心食品加工商實際上在食物鏈的底端,尚無能量與意識去擺平曝光新聞有關。總之,將悲觀的現狀完全歸咎於新聞自由度是不公平的。


曝光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不僅很多,還能輕易的獲取。我非常認同virushuo所言:



Google給我們的最大價值,除了信息流動加速,就是信息永存。當我寫完這篇blog,發布在我的blog上,按下“發布”之後的幾分鍾,各種蜘蛛就會蜂擁而至,把這篇文章複製若幹次,存在這世界的各個角落。這文章即永存。無法被某個組織控製或刪除,也無法阻止其流動。公關公司不行,某個國家政府也不行。孫雲豐的言論,和百度其他員工的言論,也將和這篇文章一樣,被永存,成為曆史的一部分。這是我們熱愛Google的原因。

現在,我要按下發布按鈕了。

拜互聯網所賜,今天我坐在寢室,就能輕易的以關鍵詞搜索獲取幾年前的相關新聞。那些報道,一旦發布,並上傳至網絡,就永遠不會消失,而且,永遠能被隨時找到。同時互聯網也聯係起了誌同道合的人,沒有這兩種便利,難以想象我和我身處各地的朋友們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數據搜集。

根據搜集的新聞報道的數量和質量來看,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那些有責任感的媒體人做的已經夠多了,相關的的新聞、報道,可以很容易的獲取,且讀者甚眾。但問題在於,這些讀者似乎讀過就算,僅此而已。我更好奇的是,“中國人,你為什麽不生氣?


你怎麽能夠不生氣呢?你怎麽還有良心躲在角落裏做“沉默的大多數”?你以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你忍耐、你退讓,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烏煙瘴氣,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就是因為你不講話、不罵人、不表示意見,所以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喝著、呼吸著化學毒素,你還在夢想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天:你忘了,幾年前在南部有許多孕婦,懷胎九月中,她們也閉著眼夢想孩子長大的那一天。卻沒想到吃了滴滴純淨的沙拉油,孩子生下來是瞎的、黑的!

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仆立法委員、告訴衛生署、告訴環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你一定要很大聲地說。

原載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時報·人間》

龍應台先生講的是台灣,1984年的台灣,請不要對號入座。

除了不生氣的民眾要反思,還有人同樣需要反思。不過不同的是,他們不像羅斯福,他們從不用擔心餐桌上的問題,因為他們有“特供”(《南方周末:“低調”種菜》,《搜狐專題:“60年來的‘特供’”》)。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汪經理透露,除供市場外,每周還給湖北省委機關食堂送一次鵪鶉蛋,每次幾十件,已經送了三四年。

同是湖北,京山輕機集團國寶橋米有限公司生產的橋米部分以團購形式提供給省政府、糧食局、農業廳等政府部門。橋米是湖北京山縣獨產的大米,質量上佳。

我是2000年進入縣城的一中就讀高中的,毫不意外,學校食堂的夥食並不合我胃口。但學長們表示,其實與以前相比已有較大改善,因為曾發生過這麽一件事情。幾年前,學校食堂愈來愈過分,今天賣不掉的第二天再賣,口感奇差,難以下咽。學生們忍無可忍,其中的活躍分子串聯了各個班級,終於有一天,大家去食堂購買了早餐後,把油條、大餅全部扔在了教學樓前的空地上。學校大怒,但法不責眾,此事不了了之,隨後夥食的確有所改善。這個故事讓我激動了很久,也許當時的場景並沒有像我在腦海中想象的那麽氣勢恢弘:漫天飛舞的油條大餅如雪花般,但這個場景的確是早期我對“非暴力不合作”的直觀理解。插一句,有段時間經常讀到“無代表不納稅”,這個句型導致我對“非暴力不合作”有了另一種理解,罪過罪過。

我很欽佩當年的那些學長們,他們的勇氣、智慧和責任感仰之彌高,我恨不能早生幾年,和他們坐在一起。雖然他們的故事今天看來更像是一個傳說,雖然他們的故事如今已沒有多少人提起,但總會有有心人記得的,總會有繼承者發揚的。我為身為你們的學弟感到驕傲。

學長們把油條從教學樓上扔下與羅斯福把香腸從白宮窗戶扔出,相隔百年,相距萬裏,但在我看來卻是異曲同工:他們把早餐“擲出窗外”,他們在表達不滿。為什麽要這樣做,我想那應該是因為他們相信,“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事情不會自己慢慢變好,需要外界的動力與刺激。對此,老羅曾給出過一個精彩的例證:



過去我住的新小區冬天取暖達不到規定溫度,我和一些小區論壇的刺兒頭一起天天去折磨物業和開發商,一個月後他們終於崩潰了同意加鍋爐,後來大家就不冷了。再後來我就看到一達人在小區論壇說,最近屋裏好溫暖啊,其實大家不必整天抱怨的,要相信生活會慢慢變好的--有感於“你們怎麽總是盯著陰暗麵啊” @羅永浩

我們大多數時候是那個在小區論壇寫男默女淚,寫淡淡的憂傷,寫45度仰望天空內牛滿麵,寫一刹那,繁華落盡,再回首,往事如煙,然後不時感歎生活在慢慢變好的人;但是,在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個刺兒頭,說些讓人不高興的話,不是想做,而是不得不做。

複習考研時我才知道曆史上有過兩次“擲出窗外事件”(Prager Fenstersturz),兩次都發生在布拉格,為波希米亞人對羅馬教廷及神聖羅馬帝國的反抗,分別發生於1419年與1618年。波希米亞人果然很有小資情調,抗議都抗議的這麽有創意,第一次他們“衝進新市政廳,在群眾的鼓噪煽動下,活活地將市長及市議員共7人自新市政廳的窗戶扔向樓下一大群手持長矛的抗議者”,第二次他們“衝進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將兩名帝國大臣及一位書記官共3人從窗口扔出”。兩次“擲出窗外事件”分別直接或間接導致了胡斯戰爭(Hussite Wars)與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影響了歐洲曆史發展的軌跡。在我看來,羅斯福總統之舉同樣對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謂第三次“擲出窗外事件”:扔出了一根香腸,換回了《純淨食品與藥品法》與FDA。

鑒於此,為表示對先行者的尊重,以及對中國食品安全美好未來的信心,本調查報告發布的網站取名為“擲出窗外網”(www.zccw.info)。“擲出窗外”,我想,應該是每個人麵對食品安全危機應有的態度。

五、中國食品達爾文獎

統計資料時,看到奸商們的離奇行徑,總是會不時感歎:這樣也行?!!!漸漸的就有了個想法,我要給他們評一個獎,來告訴世人,在利益麵前,創意是沒有道德底線的。

謝謝溫迪·若斯科特,這位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學學位的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他致力於搜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此類故事,並最後創建了達爾文獎網站(www.DarwinAwards.com)。其評選的“達爾文獎”(這套圖書的中文版可以在這裏購買,居家旅行必備啊)“旨在紀念這樣一些人:他們通過愚蠢的方式毀滅了自我,大義凜然地把自己從人類的基因庫中永遠抹去,從而保證了人類長久的繁衍。”

查爾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把生物進化的機製稱作“自然選擇”,選擇的結果是“適者生存”。人類進化至今,已是經過選擇了,但時至今日,仍有那麽一些人,他們缺乏常識, “以一種愚蠢非常、白癡至極的方式將自己殺死”。“達爾文獎”認為這些人的自取滅亡“明顯改善人類基因庫質量”,他們犧牲了自己,把自己從人類基因庫中抹去,確保了人類物種的長期生存;既然他們“以單純實誠的行為目的以及自我犧牲的偉大精神毀滅了自我,也因此有資格享受達爾文獎的光環與榮耀”。

簡言之,在我看來,“達爾文獎”就是授予那些笨死的人。那些人因笨而死,被剔除出人類基因庫,使得活著的人越來越聰明,從長遠來,有利於人類這一物種的延續。舉個例子,一個恐怖分子“寄出了一封炸彈郵件,卻沒有貼上足夠的郵票,於是郵件被送還,而打開信件的正是他自己。”

在“達爾文獎”的啟發下,我決定設立“中國食品達爾文獎”(www.DarwinAwardOfChineseFood.com),用以評選那些“旨在消滅中國人的中國食品”。具體介紹和投票地址點這

“中國食品達爾文獎”的獎金是人民幣一塊四(¥1.4)。考慮到實際情況,“中國食品達爾文獎”的獎金及獎狀將頒發給首家曝光該類食品的新聞媒體,謝謝你們的專業素質。如果難以確定,獎金累計到下一輪。

本次數據搜集的參與者給出了候選名單,我從中提名了10種。最後將會通過投票的方式決出獲獎者,投票時間為(6.17-9.11)。

六、可告人的目的

這是一個奇怪的傳統:當大家聽到不同意見時,第一反應並不是思考你說的對不對,而是去想你是誰?你為什麽這麽說?動機何在?你想替誰說話?這種傳統其實不太好,而且其產生的曆史也並不悠久,至少我父母告訴我,他們那輩人年輕時下麵的這段話能倒背如流:


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麽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你看,至少當時應該不會先問“你是哪個媒體的?”這樣的問題。雖然這不是好的傳統,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測,同時也出於文責自負的考量,我還是自報家門下。吳恒,碩士三年級,在讀,專業是曆史地理學(Historical Geography),本科專業是空間信息科學(Space Information Science)。雖然兩門專業都是打醬油路過,但專業給予我的學科訓練及思維模式在做本次調查以及撰寫調查報告時都體現出來了,果然,“拿了桔子跑啊”,“法國就是培根”啊。

同樣必須說明的是,此舉純屬個人行為,沒有任何官方背景,與學校無關,也不屬於任何項目課題,亦無受到任何組織與個人的資助。僅是一位大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為社會做一點事情而已。

調查報告的目的在於讓更多的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齊心協力將其改善。因為報告撰寫人的專業所限(非新聞傳媒類,非食品安全類),加之資料搜集、整理的時間有限(33人,一個月),加之又是學生,社會經驗有限。更重要的是,本調查沒有做任何實地采訪,僅僅是統計、分析了現有的新聞報道。因此撰寫的報告可能會多處硬傷,望不吝指教。

本調查的初衷與定位本非學術研究,僅是一聲呐喊,拋磚引玉,希望借此能引起公眾重視,讓更多真正有專業資格的人參與其中。另一目的在於,這2千多篇報道均是媒體人社會責任感的體現,這些不該被忘記。

做這個調查沒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相反,有的都是“可告人的目的”,並希望廣而告之,因為隻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了,群策群力,下情上達,事情才有改善的可能。“國家是我們的國家”,我與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生於茲,長於茲,我們不關心,誰關心?

也許這份調查報告一如此前的諸多新聞報道一樣,似在湖心扔下一粒石子,激起了幾片水花,但隨後恢複平靜,像什麽也沒發生。但這種結局對我來說並沒覺得太有所謂,我曾努力過,就已足夠。很多年後回顧時,我可以坦然的告訴自己,當我們麵對有毒食品的威脅時,我曾力所能及的和我的朋友們一塊做過點什麽。

我沒有那麽聰明,想出破開鐵屋子的方法,但至少我嚐試著叫醒那些熟睡或裝睡的人,因為我想,如果醒的人多了,也許他們能聰明到想出辦法。區區一介書生,人微言輕,身無長物,現在能做的,大概也隻能是整理下故紙堆,總結些經驗,讓讀者“鑒於往事,資於治道”,避免曆史重演。如果讀此報告的讀者中有一、二人將來有機會能成為政策製定者,希望您能以“身在公門好修行”的心態來應對針對普通民眾的食品安全危機,這是功德無量的善舉。

七、致謝

沒有這33位誌願者陪我一路同行,這份調查報告是不可能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就完成的。我想說的是,能與你們並肩作戰,我倍感榮幸。你們辛苦了,做本次調查的數據搜集工作不僅要有強大的心,更要有強大的胃。感激你們的信任以及你們投入其中的時間與精力,希望這份總結報告能讓你們覺得付出是有價值的。

謝謝小白同學的技術支持,對於展示調查報告的這兩個網站:“擲出窗外網”與“中國食品達爾文獎網”,我的能力隻夠把它們做成txt,是你把它們變成了exe。(此處省略148字)

謝謝Yoga,是你教會了我使用Excel的數據透視表。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1749-1827)曾說過,“對數”的發明縮短了計算時間,“在實效上等於把天文學家的壽命延長了許多倍”。同理,數據透視表在實效上等於把統計數據者的壽命延長了許多倍,不然按我以前隻會複製粘貼排序查找的水平,估計現在還在整理數據呢。祝你工作順利,I am missing you, all of you.

謝謝彭彭在時間上的支持。快到你的生日了,就把這份調查報告獻給你吧。嗯,這樣以後想讓我請客時,請先在資料庫中用關鍵詞搜搜,確定沒有問題了,確定還有胃口的話再跟我說哦^^

免責聲明

本次調查及本網站沒有接受到、也沒有計劃去接受任何組織或個人的捐款。我也沒有支付給協助本次調查的誌願者們任何報酬,感謝他們的古道熱腸。

本調查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均已注明為引用,引用部分均來自於國內外正規媒體,其中部分注明了出處,未注明者皆附有超鏈接,便於查閱,為行文方便故省略之。未注明引用或未署名的部分,包括圖表和文字,皆出自筆者本人,由筆者承擔其可能引起的責任,而與其他參與者無關。

2011.6.12

如果您對本次調查或調查報告有任何建議或意見,可以在這裏留言,也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係到我:

吳恒

推特:@iwuheng

微博:weibo.com/iwuheng

豆瓣:www.douban.com/people/iwuheng

博客:blog.sina.com.cn/iwuheng

人人網:wuheng.renren.com

MSN:wuheng1219@live.cn

E-mail:adhere1129@gmail.com

Facebook:facebook.com/iwuheng

“現在,我要按下發布按鈕了。”


補充(2011.6.17

本調查報告正式發布於今晨,一天來關注者甚眾,本網站有超過9000人次的訪問。其中鼓勵者有之,疑惑者有之,關切者有之,責備者亦有之,這些倒都是在意料之內。自己做這個調查的出發點很單純,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食品安全,隻有大家把一個問題當成問題了,這個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

“請您分析總結一下中國食品安全現狀”

有媒體朋友這麽問我。我仔細想了下,回答是“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換言之,“形勢很嚴峻,但走勢很明朗”。的確,從數據報告上來講,近些年來食品安全危機的受眾越來越廣,涉及食品也越來越多,幾乎舉目望去,什麽都不能吃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形勢很嚴峻。然而作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我並沒有因為鋪天蓋地的曝光新聞而絕望,相反我認為,陰暗麵能被曝光,正是社會進步的體現。隻有被曝光了,我們才知道出現了問題,這才有改善的可能。

舉例來說,牛肉膏的新聞是上個月被曝光的,但並不是說沒被曝光前,這樣的現象就不存在,隻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曝光之後,引起了公眾的注意以及主管部門的重視,後者重新審視了相關的食品添加劑的法規,對有害無害,量的多少會重新進行討論。這樣一方麵民眾會提高防範意識,一方麵管理者進行判斷能有所依據。這樣的良性循環不失為一種好的互動模式。

越來越多的曝光報道既反映出新聞從業者日增的勇氣、智慧與良心,同樣反映了主事者的愈加開明的態度。我一直認為,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裝著沒有問題,不把問題當問題。這麽大一個中國,國情複雜,自然難以盡善盡美,況且“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在當前這種環境下,相互體諒,謀求最大公約數,上下齊心,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而媒體的廣泛報道,正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對未來是有足夠信心的。

你認為食品安全危機的解決方法在哪?

GRE培訓班時,趙晴老師給我們總結過不少作文範式,其中一條我記憶尤深。GRE作文有一部分是針對某個問題要你寫出自己的感想和解決方法,趙老師的建議是,在美國,一個涉及麵廣的問題,最終的解決一定是要靠立法,因此在作文中應該有這麽一段。

我想這點上中美應該是相通的。民間的呼籲固然是重要的,但在一個法治社會,僅靠口號與煽情的文字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相反,有時還會事與願違。真正能起到效果的,應該是政策、法律的改變。可喜的是,事情正在一點點好轉。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時,我是由衷的高興:王立軍提食品安全議案:嚴刑峻法殺無赦懲犯罪

我想,當越來越多的媒體曝光黑心食品,越來越多的公眾關注食品安全,越來越多的政策製定者開始關注,開始思考,並嚐試從立法層麵來解決,這樣的未來倒真是值得期待。

對了,還有一個解決方式是,自己種菜。

做這些有什麽意義?

一如“一本正經”,我的價值觀一直沒變:世界並不完美,但值得奮鬥。

之所以願意花時間來做這個,一方麵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接受過高等教育,就理應對這個社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另一方麵覺得,這尚是一個值得奮鬥的世界,雖然也許有些現實讓人沮喪,但總有那麽一些人,那麽一些媒體,那麽一些主事者,讓我相信,我們的努力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

其他

此外,還有2點還需申明一下,一是本次搜集的所有新聞報道,均是來源於國內正規媒體的報道,均可直接在國內的互聯網上訪問到。一是本次調查報告的展示圖,底圖來源於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畢竟做為武大遙感的畢業生,這種意識是必須的。


補充(2011.6.18

推薦閱讀:三本書改寫美國食品安全史


補充(2011.6.19

你認為食品安全危機的解決方法在哪?

除了之前提到過的幾種建議,好友告訴我當下還有一種可行的,且正在進行時的解決方案,業界稱為Alternative Agri-food networks(AFNs),這套模式由外國傳入,翻譯為“替代性農業流通模式”,又譯為“替代食物係統”、“替代食物網絡”、“替代農業-食物網絡”,意思是“直銷本地化有機食品的模式”:

“以有機食品為例,本地化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存在互動的、直銷形式的,非主流的渠道成為了有機食品的主要流通渠道;國外學者將這些非主流的渠道形式,包括社區支持農業(CSA)、農夫市場(farmer’s market)、提攜係統(Teikei)、箱式計劃(box scheme)統稱為替代食物網絡(Alternative Food Networks,AFNS)或者替代農業-食物網絡(Alternative Agri-Food Networks)。”

我也才剛剛接觸這個概念,許多專業名詞看不大明白。琢磨了下,覺得如果用正常人類的語言來講,這種模式應該是“一小撮城市居民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與一小撮城市周邊的農民達成協議,由後者提供綠色無汙染的食品,前者則保證以略高於市場價格的價格進行購買”。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讓普通人也能吃上‘特供’,多花點錢即可”。在我看來,如果提供的食品確實能保證安全,那多花點錢完全值得,因為這些錢如果今天不用來買健康食品,明天就會用來買藥。(在這個領域,我純屬外行,如果這些解釋有誤,煩請方家指正)

這一模式現在正在實驗階段,京滬廣均有。有新浪微博的可以關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上海農好農夫市集城鄉匯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這樣評論:很難說這份報告(注:本調查報告)給我們提供了什麽之前不了解的內容。但是這種源自草根和年輕人的衝勁,以及他們介入社會問題的方法、想象力和效率,還是很讚!市集更希望從積極主動的角度尋求解決食品安全的方式,更不認為應該把所有責任推給所謂的“黑心小作坊”和政府監管不力。

其意見是十分中肯的。一直以來,我十分認同這樣的態度:“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同時我也更傾向於“點亮蠟燭,同時不忘詛咒黑暗”。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說本次調查報告的目的在於“詛咒黑暗”,那麽這些致力於“替代食物網絡”實驗的人們,他們便是在嚐試“點亮蠟燭”。仔細思考一下,這一模式在可行性以及可持續性上的確是可以找到理論依據的,而如果他們在現實中能夠將此維持下來,並推廣開來。也許就能成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第三條道路。請關注他們,這裏有他們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的PPT。

題外話:


據野史記載,中亞古國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風俗,凡是給君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就會得到提升,給君王帶來壞消息的人則會被送去喂老虎。於是將帥出征在外,凡麾下將士有功,就派他們給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們得到提升;有罪,則派去送壞消息,順便給國王的老虎送去食物。@王小波


聽說你前段時間戒煙了?
對啊,報紙上說吸煙有害健康。
後來你又戒酒了?
對啊,報紙上說酗酒也有害健康。
那報紙上還說什麽了?
報紙說縱欲對身體不好。
那你後來?
不看報紙了。


【本文於2011.6.17發布後,又經過3次修改,當前下載版本為V1.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