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易道民風之 九十五:拉登的聖戰裏程

(2011-05-01 21:22:02) 下一個
拉登的聖戰裏程:億萬富翁之子與世界的對抗(組圖) 雅虎



5月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宣布,“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已被美國軍方擊斃。據透露,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城外的一座房子中被打死,巴方情報人員參與了有關行動。圖為本·拉登1998年5月26日在阿富汗出席新聞發布會的資料照片。



這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1日報道本·拉登相關情況的視頻截圖。



這是半島電視台關於本·拉登報道的視頻截圖。



這是半島電視台關於本·拉登報道的視頻截圖。



這是半島電視台關於本·拉登報道的視頻截圖。



這是半島電視台關於本·拉登報道的視頻截圖。

拉登的故事:億萬富翁之子與世界的對抗

2011-05-02 11:27 轉載文章 我說兩句(加入討論) 轉發至

奧薩馬·本·拉登1955年出生於沙特阿拉伯的吉達,父親是沙特最富有的建築業大亨阿瓦得·本·拉登。他的父親以建築業聚積了50億美元家財,拉 登繼承了3·5億美元,並將之變成他資助恐怖活動的本錢。他在52個兄弟姐妹中排行17。拉登的母親據說是他父親的第十房妻子,同時也是他父親10個妻子 中最不得寵的女人。

老拉登早在幼年時期,即率整個家庭從也門移居沙特阿拉伯從事建築業,由於得到了沙特國王的 信任,本·拉登家族的事業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發展神速,贏得了如今的萬貫家財,拉登家族的大多數財富來自於建築行業。如今,本·拉登家族的財產據估計有50 億美元,屬於奧薩馬·本·拉登名下的約有3億美元。

拉登是這個大家庭的20個兒子之一,長大成人的拉登在兄弟中間無論是才學或是相貌都很一般,未受到父親的器重,逐漸形成沉默寡言甚至帶有幾分靦腆的性格。拉登在吉達接受了中小學教育,之後進入在吉達的阿布都爾·阿濟茲國王大學經濟管理係學習,並獲得學位。

他自己當過工程師,從石油及建築業賺取了龐大的家產。本·拉登在沙特阿拉伯和西方國家擁有幾家公司,涉及建築、石油、製造和寶石等諸多行業,傳說還有販毒、偷運核材料、化學武器和軍火買賣等。這些五花八門的行當為他帶來了滾滾財源,其個人財產估計達數十億美元。

據另一種說法,上世紀70年代,本·拉登曾赴英國學習工程學,完成學業後他回國一度接手了家族的生意,並獲得相當的成功。

棄商從戎小試牛刀恐怖魔頭顯露天才

拉登注意到,阿拉伯國家要麽成為美蘇爭霸的一張牌,要麽成為美國壓製的目標。拉登對此極為反感,決定憑自己的巨額財產,討回公道。他很推崇暴力恐怖手段,對此進行了精心的研究,逐漸成為一個狂熱的原教旨主義者。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年輕的拉登離開自己在沙特阿拉伯舒適的家庭,輾轉進入興都庫什山脈,並聚眾樹旗,展開了反對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鬥爭。

本·拉登過去的一位盟友哈立德·福阿瓦茲說:“本·拉登帶去了巨型推土機。由於害怕前蘇軍武裝直升機的攻擊而找不到駕駛員,他就親自上陣,並因此而負了傷。後來,本·拉登置身家性命於不顧,幹脆親自率領一支阿拉伯誌願軍與前蘇軍作戰,並且在1986年的一場關鍵性戰役中取得勝利。”

在這場戰爭中,拉登顯露了他的戰略天才。他意識到,阿富汗既缺乏設備,又沒有人力來應付這場持久的戰爭,於是他立即行動起來,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80年代上半年,拉登與一名巴基斯坦兄弟會成員阿布達拉·阿紮姆共同創辦了一個名為馬克太布·阿爾—基達邁特的組織(或稱服務辦公室),為阿富汗抵抗組 織提供兵源和資金。該組織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等)建立了征兵中心,最終從約50個國家征募、輸送了數萬名戰士參加抵抗前蘇 聯的戰爭。該組織也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建立了準軍事訓練營地。

組建新軍事大本營集訓三萬恐怖分子

阿富汗戰爭結束後,本·拉登回到了老家。他認為任何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的存在都是威脅。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沙特怕自己成為伊拉克的囊中之物,便邀請美國軍隊駐紮在這個王國。本·拉登聞訊後,請求與沙特阿拉伯國防部長會麵,為保衛沙特的國家安全獻計獻策,表示可以不用美國人的幫助擊敗伊拉克。他在國防部長麵前攤開地圖,講述如何不靠美國人幫助打敗伊拉克的計劃。當國防部長問他如何對付伊拉克的飛機、坦克和生化武器的時候,本·拉登一本正經地說:“我們用信仰來打敗他們。”沙特政府自然拒絕了他的極為荒唐的建議。拉登對此很是惱火,一氣之下移居也門,在那裏過了大約一年的流亡生活。

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一個新的組織————名為“阿爾·伊達”(意為“基地”)的軍事大本營。“阿爾·伊達”的目的就是推翻幾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來是“腐敗無能”的政府,驅逐這些國家的西方勢力,最終廢除國家的疆界。

據國際反恐怖專家估計,從80年代上半葉到1995年之間,在阿富汗拉登大本營接受過訓練的人有3萬之眾。這些人分別來自埃及、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也門、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斯、蘇丹和巴基斯坦等國家。

那些年間,每一個月就有80人到拉登的營地受訓。在這些受訓者中,有各式各樣的危險人物,例如被埃及政府於1983年判處死刑的埃及極端組織頭目穆罕默德·紹基等。這些“英雄豪傑”時常與拉登會麵密談。

事實上,“阿爾·伊達”已成為一些阿拉伯國家裏那些鼓吹原教旨主義的極端組織的領導中心。

美國援助抗蘇鬥士拉登軍隊鳥槍換炮

阿富汗的戰爭並不隻是種族的仇恨,它是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的長期對抗和全球爭霸的一個部分。當時,美國人和本·拉登的遊擊隊員懷著共同的目的:把前蘇聯軍隊從阿富汗趕出去。

因此,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時的本·拉登不僅得到了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大力支持,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盟友,甚至還有人將其稱為“英雄”。而拉登的許多陰謀詭計和暴力手法就是從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那裏學來的。

從80年代初至1985、1986年間,美國給了這些抗蘇鬥士們大量的援助,其中包括專門對付直升機的“毒刺”便攜式導彈等尖端武器。

在那時被吹捧為最成功的秘密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每年撥出5億美元的軍費來武裝和訓練貧窮且手無寸鐵的遊擊隊員,那些當時最有前途的領袖就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看中並予以扶持的。

本·拉登的組織是當時7個主要遊擊隊派別中的一派。美國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尖端產品,包括防空導彈等,都陸續進入了拉登的兵器庫。現在大部分武器仍在那裏。據估計,拉登的組織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獲得的美國軍事援助高達2·5億美元之巨。

當然,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計劃也是成功的。經過10年的殘酷戰爭,遊擊隊員戰勝了前蘇聯軍隊。當初軍容不整的遊擊隊變成了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現代化軍隊,他們甚至打敗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這場戰爭使拉登成為阿富汗家喻戶曉的人物。

狂人被逐流亡蘇丹建基地集訓雇傭軍

1989年前蘇聯撤軍後,阿富汗陷入派別之戰。拉登似乎無意於這種權力之爭,帶著他的“弟兄們”重返沙特阿拉伯,從事建築業務。

阿富汗戰爭後,拉登發表聲明,對沙特王族進行了嚴厲批評,他指出,沙特王族允許美國軍隊駐紮在沙特的基地,是一種犯罪行為。

拉登頻頻發出號召,使用暴力手段將美國軍隊趕出去,將沙特王室推翻。他領導的遊擊隊也屢屢發起攻擊政府和美軍的活動。

拉登的極端主義傾向,引起了親西方沙特王室的不滿。沙特政府不能忍受他過分的要求,很快作出反應。1994年4月,拉登的沙特國籍因為其“不負責任的行為”而被取消,沙特政府將拉登驅逐出境,並凍結了拉登在沙特的財產。

拉登先是流亡到也門,後來帶著他的家人和一大幫的追隨者,遷入了蘇丹的喀土穆。據說,拉登與蘇丹領導人過從甚密。拉登還安排了許多阿富汗退役兵遷入蘇丹。

在那些阿富汗退役兵中,有些已經回到了他們的國家,並重新開始了他們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回國後,則投入了原教旨主義活動。他們用自己在阿富汗戰爭中學到的知識,建立了遊擊隊和恐怖基地。在埃及和阿爾及利亞,被稱為“阿富汗退役兵”的人士幫助極端分子對付政府。

在阿富汗的大多數遊擊隊員的訓練營地仍在運作,它們為許多正在進行戰爭的國家提供雇傭軍。阿富汗還和從前一樣被看成是遊擊隊員的心髒,從那裏受過訓練的戰士被派至任何需要他們的地方。遊擊隊員退役兵開始出現在如索馬裏、波斯尼亞、科索沃和車臣的戰鬥中。

大魔頭隱居阿富汗借互聯網發號施令

1996年5月,拉登輾轉返回阿富汗,尋求在那裏“避難”。直到目前,拉登一直在阿富汗定居。在此期間,他依靠衛星電話和國際互聯網與外界保持聯係。

拉登在選擇阿富汗為最後落腳點之前,常在阿拉伯國家來往。他娶了一個菲律賓女人,在菲律賓有3家大公司。遷入阿富汗後,身後留下了阿富汗退役兵的巨大網絡和數家工廠及公司。

在阿富汗,本·拉登擁有一套房子,並由目前控製著整個阿富汗局勢的塔利班士兵保護。他很快把自己隱入了靠近坎大哈市的山區。在那裏,他受到了追隨者的崇拜。

在阿富汗鞏固了他的基地後,拉登很快就讓他龐大的國際網絡投入工作。通過高科技手段,例如電傳、衛星電話和國際互聯網,他得以同分布在阿拉伯世界、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素未謀麵的追隨者進行聯係。

這期間,拉登曾經發布過3次命令,號召手下拿起武器對付美國人,包括1996年8月在國際互聯網上發布的針對美國的“戰爭宣言”。

鏈接>>

本·拉登的聖戰裏程

1992年12月:針對駐索馬裏美軍的也門旅館爆炸案。

1993年2月:美國世貿中心爆炸案。致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1993年6月:謀殺約旦王儲阿卜杜勒未遂。 80年代初,本拉登加入了數以千計阿拉伯青年的行列,前往阿富汗,對抗1979年以來占領阿富汗的蘇聯入侵者。

一開始,他參與為聖戰者興建軍火庫、醫院、和道路的工作,但他也參與戰鬥。

一直在調查研究本拉登的勢力網的作家福登說:“後來,他開始領導一批士兵,並且親身參與了許多軍事行動,包括一次圍攻賈拉拉巴德的著名戰役。這是一次對抗蘇聯占領的重要戰役。在這次戰役中,他虜獲了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自此之後,他到哪兒都帶著它。”

除了帶給他幸運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之外,他在阿富汗的時間也為他提供了聯係全球各地的伊斯蘭激進人士的機會,包括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來西亞、甚至美國的人。

1989年,當蘇聯部隊撤出阿富汗之際,本拉登返回沙特的家鄉。然而這時候所發生的事,令他感到震驚。

1990年當伊拉克部隊入侵科威特時,沙特國王法赫德拒絕了本拉登所提的軍事援助,轉而向美國求援。

沙特反對派領導人阿勒法基表示,本拉登無法接受50萬美國士兵踏上沙特的神聖土地這一事實。

阿勒法基說:“這是他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當時他的想法是,這是對伊斯蘭使命的重大背叛,是沙特政權的一個曆史性的重大背叛。”

本拉登於是前往蘇丹,支持其他穆斯林戰士,像是那些對抗埃及和阿爾及利亞政府的人。

埃及記者達爾維希表示,本拉登在此扮演了後勤的角色。

達爾維希說:“本拉登並未提供任何意識形態上的鼓舞。他實際上所提供的,是一個財務和補給網,通過一個非常複雜的銀行和投資係統,從也門一直延伸到阿爾巴尼亞。”

1996年,蘇丹要求本拉登離境。當時被極端伊斯蘭組織塔利班剛剛控製的阿富汗,就成為他的最後一個避難所。

在阿富汗,本拉登的地下勢力網卡伊達開始擴張。

調查本拉登勢力的作家福登說,這個組織的成員多達五千人,分布在大約25個國家。

福登說:“卡伊達是一個非常鬆散的聯絡網,由士兵、受過訓練的爆破專家以及各種支援者組成,包括一些財務提供者。他們接受本拉登的指示。盡管這個網絡似乎有許多層級的指揮,以及一個架構,但是情報機構很難破獲它。”

這個網絡使本拉登得以置身於任何暴力活動之外。但他一直是一個掛名的首腦,將生命和金錢貢獻於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鬥爭。

這使本拉登被美國列入它的主要通緝犯名單,美國還懸賞五百萬美元捉拿他。

美國指稱本拉登參與策劃了1998年的使館爆炸案和去年(2000年)襲擊美國科爾號驅逐艦事件。

1998年,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遭到炸彈襲擊,造成二百多人死亡;去年(2000年),美國科爾號驅逐艦在也門受到襲擊,造成17名美國士兵死亡。

本拉登終年54歲,至死仍在招募戰士,進行聖戰。

他最近在一盤招募戰士的宣傳錄相帶上出現,錄相帶的背景顯示,一批蒙麵男子在阿富汗沙漠的一處訓練營接受訓練。

本拉登在錄相帶中這麽說:“這項訓練的成果,是為唯一的真主所進行的聖戰。你在巴勒斯坦的兄弟們,正期待你們,以便摧毀美國和以色列。”(HPZ)

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拉登離開家庭參加了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組織”,展開了反對前蘇聯的鬥爭。拉登組織了一批來自阿拉伯國家的誌願者,提供他們去阿富汗的路費,還建設了一些訓練設施。拉登還把世界各地的遊擊戰、破壞和隱匿專家聚集在一起,為他們提供戰術指導。

1988年,拉登及其“聖戰者”們建立了一個名為“阿爾·伊達”的大本營,專門訓練“聖戰者”。“阿爾·伊達”的目的就是采取極端暴力手段推翻幾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來“腐敗無能”的穆斯林政府,驅逐這些國家的西方勢力。

阿富汗戰爭是兩個超級大國對抗和全球爭霸的一部分,當時的本·拉登不僅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甚至還有人將其稱為“英雄”。拉登的許多陰謀詭計和暴力手法就是從中央情報局那裏學來的。美國給了這些“抗蘇鬥士”們大量援助,其中包括專門對付直升機的“毒刺”導彈等尖端武器。中央情報局每年撥出5億美元軍費來武裝和訓練貧窮且手無寸鐵的遊擊隊員。美國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尖端產品陸續進入了拉登的兵器庫。

1995年1月:謀殺教皇保羅二世未遂。

1995年6月:謀殺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未遂。

1995年11月:利雅得美軍軍營爆炸案。5人死亡。

1995年11月:駐巴基斯坦埃及使館爆炸案。17人喪生。

1996年:宰赫蘭美空軍住所爆炸案。

1997年:開羅外國旅遊者客車爆炸案。

1998年8月:東非美國使館爆炸案。257人死亡5000餘人受傷。

2000年10月:也門美國“科爾”軍艦爆炸案。17人死亡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擊美國 紐約世貿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造成了3000多人喪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