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04 (68)
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2013 (53)
2014 (23)
2015 (6)
" 美國 用一個小小的台灣牽製了中國整整半個世紀。他把...
回複 '西遊子' 的評論 : OP lived in Canada...
同感!喜歡林語堂,京華煙雲,特別是木蘭。
去年曾經給我在美國長大的17歲的女兒讀這本書聽,就是...
也喜歡木蘭這樣的女子。評論得很到位!
如果美國真如作者所說的那麽美,那美國根本就不會有91...
一看就知道是沒在美國真正生活過的人寫的
前後不錯,中間是狗屎。
劉亞洲上將這篇文章讓五毛和左憤們情何以堪啊?這簡直...
斯人已逝 RIP... and you?
也念國
因為
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範的漢字。而俗字,即流行於民間,而且大部分是因為書寫便捷形成的簡筆字或異體字。太平天國的“囯”字即是一個俗字。據《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中載,明末張自烈著《正字通》中已收入“囯”字。
~~~~~~~~~~~~~~~
不帶點的國字故事
郭沫若題寫南京太平天國曆史展覽館的牌匾時,“國”字少了一點,“囗”裏藏的不是“玉”,而是“王”。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郭沫若先生對洪秀全沒有繼續進軍,使“天國”不完整,深為惋惜,有意把“國”字寫少了一點。
“國”字少一點是洪秀全的創造。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一點。
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石達開所鑄的聖寶錢,錢文“太平天國”的“國”字,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
說“國”字,不能不提到嶽飛與“精忠報國”。在杭州西湖畔的嶽廟精忠園正壁上,鐫有朱紅鬥大四字:“精忠報國”,細心的遊客都會發現“國”字裏麵少了一點。
據說,南宋時嶽飛應征入伍,臨行時,他母親叫他跪下,在他背上刺寫“精忠報國”四字。嶽飛要來鏡子反照後說:“母親,您刺的字,兒終身不忘,但是不知‘國’字少了一點是何道理?”嶽母說:“兒呀,隻因金兵入侵中原,國都陷落,二帝被俘,如今國家無主。這一點先別寫上,等到國土收複時再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