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398: 中國當代所有人的努力就是為獲得特權(圖)

(2010-09-04 18:35:59) 下一個

南方周末:中國當代所有人的努力就是為獲得特權(圖)

 

盡管孔子曾經說“有教無類”,表達了足夠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在中國古代,也不難找到以人的充分發育成長為目標的教育理念,找到開放性的教育嚐試,但是,不得不承認,體製內的古代教育,很難不是一種服務於當局者具體功利目標和政治需要的工具性教育,特別是宋以後以科舉考試為中心的教育(科舉作為文官選拔製度,足以示範於古代世界,它的含義和意義,自然也遠不是“教育”可以範圍的,但我們不必把圍繞《四書五經》的科舉教育,想象成“人文主義”的),並不是一種以輔成人的全麵發展為目的的教育。“人的自由全麵發展”,是文藝複興、啟蒙運動以來現代教育最核心的理念和理想,因此,如果沒有啟蒙的洗禮,沒有關於“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的正確認知,文化和製度又不能輔成這種認知,教育就很難不盤桓在曆史的陰影之下。


事情也確實如此,中國當代教育一個很不好的傾向,就是“考試”從一種手段演變成了目的,而且幾乎演變成為新的“科舉”,讓人不免觸目驚心。



兩件事就可以說明這種情況,第一,這些年來,無論初中、高中,都會有不少家長租房子陪讀陪考,升學考試時,還會有更多家長備著提神補腦的靈丹妙藥,在賓館開房子,送考助考。第二,近年來,所有的書店幾乎都變成了教材教輔書店,包括大學用書,考研用書,公務員考試用書。分數至上,一切都是為了應試,孩子的前程,家長的臉麵,均在考試一舉。一考定終身,考試近乎賭博,尤其是高考。即使社會事實上已經不可能為“大學生”“研究生”提供盡如人意的“終身”前程,人們仍然樂此不疲,以至,讀了本科不行,那就考研,讀了碩士不行,那就考博。相應地,所有的學校也以升級為重點,升級成本科學校,成有碩士點、博士點的學校為目標,為此上下動員,全力以赴,不惜弄虛作假,烏煙瘴氣。

然而,一個社會的美好並不是高學曆可以解決的,一個人的幸福也不是因為學曆高低一元性地決定的。而且,學曆和文憑未必等於文化水平,何況考試?說句笑話,“神仙都怕考試”,一個文盲也可以把博士“烤糊”。很遺憾,應試消耗了我們太多的心力,這對於一個民族的傷害是無形而巨大的,而且,淘汰性質的考試,讓大部分年輕人充滿失敗和絕望,因為優勝者永遠隻會是個別人,一部分人,而且,這一次考試的優勝也不能保證下一次考試不失敗,於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失敗者,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力爭上遊中充滿失敗感,充滿委屈、怨憤和不平,教育成為諷刺性的“挫折教育”。




湖南教育台曾經播放過一個專題節目,顯然是作為好的教育方式的示範:某小學,舉行孩子、老師和家長的互動,互相真情告白,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教室裏家長、孩子、老師哭成一片。一位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大家一起找原因,孩子哭著說:“媽媽在家打麻將,無法學習。”媽媽於是哭著許諾:“媽媽不打麻將了,那麽,你這個學期的成績要進前十五名”,孩子哭著點頭答應。另一位沉默的學生,老師當著家長的麵指出:“這個孩子,就是太固執,你喜歡打籃球,為什麽不把打籃球的勁用在學習上?”這樣的節目所暗示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大可商榷。對於一個小學生,什麽是“前十五名”?什麽是“太固執”?。

幾年前,我在一個職校作演講,受眾就是那些高考不盡人意而勉強讀職校的學生,用個不太恰當的詞,放眼望去,台下真是“哀鴻遍野”,你首先要麵對的就是他們普遍的失敗感和深淵般的絕望,首先就得喚醒他們基本的自信和自我認同,情形令人酸楚。其實,人的智力和能力是多元的,教育必須輔成這種多元,而不是把多元弄成了單一。因此,任何考試和測驗其實都隻能是權宜性的,包括高考,而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價值觀,卻讓孩子們以為,中考、高考就是對於他們全部智能和未來前途的測驗。

問題是,有一些考試內容,完全沒有意義,純粹是一種記憶力測驗,甚至是錯誤的記憶力測驗,就譬如今年湖南高考的“文綜題”,我那天不經意之間在《瀟湘晨報》某一頁的左上角看到,選擇題之30:“19世紀中期,許多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來自中國。而在20世紀初年,大量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如勞動、方針、政策、理論等迅速傳入中國。出現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A、中國留學日本人數增多。B、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C、日本明治維新成效顯著。D、日本先於中國接觸西學。”標準答案是C。可以這樣“單選”嗎?什麽算是“決定性因素”呢?同一大題的27、28、31小題,都有類似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這不是一個可以簡單選擇的問題,而是為了命題而勉強設計的問題。因為一切為了應試,考試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炙手可熱的“技術”行當,考試高手被稱為“狀元”,考試通過律高的學校被稱為“狀元的搖籃”,善於輔導考試的人成為“名師”,考試成為一個捉迷藏一樣的遊戲,命題者絞盡腦汁,猜題者腦汁絞盡。

我們為什麽會如此看重考試?重視排名?為什麽我們會把原本應該目標多元、層次多樣的教育,弄成了“獨木橋”?

說到底,仍然是一個與傳統,與體製有關的文化問題,與政府在資源上的絕對壟斷性有關的問題。獲得高學曆、高名分、高規格的目的,不論個人,還是作為單位的學校,無非是讓自己在事關利益的排名中處於優位,以便在政府壟斷的“占有性”的資源分配中,獲得超勝,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奔走在這一“爭先恐後”的強迫性的“競技場”,唯恐自己的手伸得不夠長,唯恐自己的腿腳不夠勤快,唯恐自己“輸在起跑線上”。

簡單地看,中國當代教育的問題,其實就是家長的問題。我們這一代人的問題很大,從觀念、習慣到作為。我們一直生活在一種“缺乏性”的狀態,從古至今,一部分人的滿足,常常意味著對於另一部分人的剝奪,一部分人的“晉級”,意味著另一部分人的“淘汰”。或許,我們還習慣了這種被“淘汰”的命運,相信這種“淘汰”的永恒,於是,在這種“淘汰”中取得個人的優勝,成為“人上人”,就變成了我們奮鬥的動力和成功的標誌。常常是這樣,一個人的“地位”有多高,就看他擁有多少別人不可企及的“能耐”和特權,這才有“成功者是不受指責的”(也就是“成王敗寇”的另一種說法吧)邏輯。

我總感覺,我們這些家長所有的努力和目標,就是讓孩子不做普通人,而創造機會做有“特權”的人,讓自己的孩子不付出太多勞動就可以“錦衣玉食”,就可以成為社會財富的擁有者,而不是告訴孩子,勞動、付出、承擔責任有多麽幸福、多麽快樂,不是讓孩子去充分地體驗原本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意義是通過承擔責任來獲得的,有產者的子女教育,最大的問題往往就是如何讓孩子找到目標和意義,為什麽我們這裏有“富不過三代”的諺語?我想,簡單地說,要麽是你“為富不仁”,而你所處的社會不能容忍你的“不義之富”,要麽是你不具備把“富裕”延續下去的基本動力、教養和文明。

羅素在他的自傳中說,人的本性中有兩種可以喚起的衝動:“創造性衝動”與“占有性衝動”,前者是教育應該達到的目標,後者則通常是戰爭的動力。我們需要強化前者而弱化後者,教育一定要輔成人作為生物的多樣性,作為社會有機因子的多樣性,作為不可或缺的文化主體的多樣性,而不是相反。社會生活的豐富健康有賴於人的個性及其價值理想的多元。隻有出自“個性”的興趣,才可能支撐一個人走遠,也隻有出自不同個性的多元文化,才能支撐一個群體保持長久的活力和生命力。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