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312: 拆穿股市投資的十大謊言

(2010-08-05 08:05:48) 下一個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上周收盤時,跟一個星期多一點之前十分接近。上周三振奮人心地上漲200點,主要也就是填補前一個周五讓人發愁的200點跌幅。


幾個星期以前,道指重挫近800點,然後又以同樣劇烈的程度回升。相比4月份,這個廣受關注的市場指標目前下跌了7%,相比2009年低點則上漲了59%。

這種讓人頭暈眼花的起伏,又一次考驗著投資者的神經。2008年到2009年的各種事情已經讓人崩潰,而自今春爆發希臘債務危機以來,動蕩行情又一次回到了市場。

在這種時候,經紀商或理財師可能會為你提供一些箴言或建議。有一些標準的安慰話,你會一遍又一遍地聽到。但這些話說得有多對呢?下麵的10句話,就需要進一步推敲。

1.“現在是投資股市的良機。”


想慫恿投資者買入股票的人會不停地宣傳股市曾經創造的神奇回報。這其中一些說法曾經存在,但已一去不返,而有些說法從來都是含有水分的神話。布雷特·阿連茲在本期《新聞中心》節目中重點分析了四個需要投資者格外小心的說法。真的嗎?問一問經紀商,看他在什麽時候警告過客戶,說當時不適合投資股市。2007年10月?2000年2月?壞掉的手表,一天總有兩個時刻顯示的時間是對的,但並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去撿隻壞表來戴。或者像某人曾經說過的一樣,找經紀商問現在是否適合投資股市,就像找理發師問你是不是該剪頭。“當然該剪,先生。請跟我來!”

2. “股市平均讓你每年盈利約10%。”

那又怎樣?這是根據一部分過去的曆史總結出來的,一直要回到19世紀初,而且有很多地方經不起檢驗。

這10%當中,約三個百分點隻不過是來自通貨膨脹。其他7%也不一定可靠。19世紀的數據是值得懷疑的,而20世紀的全球圖景錯綜複雜。專家認為,5%可能更為典型。另外,股市隻有在你以平均估值買進的時候才會產生平均回報率。如果你在估值較高的時候買進,回報就遠遠不如了。

3. “我們的經濟學家預測……”

打住吧。問問經紀商,他們公司的經濟學家有沒有預測到最近的這場衰退,如果預測到了,是在什麽時候。

人們過去的經濟預測成績並不怎麽好。即使是到了2008年,很多經濟學家還在否認衰退已經進行。常見的表演是預測經濟將會出現“放緩”,但不會進入“衰退”。這樣,不管實際情況怎樣,他們都能夠為自己開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在預測家麵前,算命先生的表現還算不錯。

4. “投資股市讓你參與經濟增長。”

把這話說給日本人聽吧。自1989年以來,日本經濟已增長逾四分之一,但股市下跌了逾四分之三。或者把這句話說給任何在10年前投資美股的人聽。而且,這類例子還不僅限於這兩個。196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萬億美元,道指約在1000點。13年過後,美國經濟已增長至3.3萬億美元,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呢?還是1000點上下。

5. “要有高回報,就得承擔高風險。”

巴菲特聽了這話肯定覺得意外,他寧願投資那些沒意思的公司和沒意思的行業。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FactSet Research公用事業指數的表現超出了激動人心的“高風險”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賺取高回報的唯一途徑,是購買相對未來現金流比較便宜的股票。至於“風險”,經紀商可能認為它就是“波動性”,而波動性的意思往往就是股價的上下起伏。但大家都知道,風險其實是損失本金的可能性。

6. “市場估值真的很便宜了,現在的市盈率大約隻有13倍。”

被普遍引用的市盈率(股價除以年度稅後利潤)可能會起誤導作用,因為利潤的波動性實在太大,繁榮期高得不得了,衰退時又低得不得了。

讓經紀商談談其他估值指標,比如股息率,也就是每一塊錢的投資得多少分紅;或者談談經過周期性調整的市盈率,也就是股價除以過去10年的利潤;又或者談談托賓Q值(Tobin's Q),即股價除以公司資產實際重置成本之比。沒有哪個指標是完美的,但這三個指標在過去的預測表現不錯。目前,三個指標全都說股市相當昂貴,而不是相當便宜。

7. “市場變動的時間不能預測。”

這種老話使得客戶一分錢都不敢從市場裏撤出來。努力趕上市場的每一個起落,當然是傻子才做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得一直不對整體估值給出判斷。

如果你在股價相比現金流和資產顯得便宜的時候投資股市(這往往是在所有其他人都看跌的時候),你一般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如果在股價非常昂貴的時候(比如其他每個人都離奇地看多時)投資,你可能就會敗得一塌糊塗。

8. “我們推薦您組建分散化的基金組合。”

如果經紀商的意思是你應該在現金、債券、股票、另類投資、大宗商品、貴金屬當中進行分散化,那麽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但在太多的經紀商那裏,所謂分散化就是投資不同名稱、不同“風格”的基金,像大市值價值型、小市值成長型、中市值混合型、國際小市值價值型之類。這些東西不過是營銷噱頭。比如,“中市值混合型”基金這樣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基金往往一直是100%入市,並且全部投資於股市。在全球化的經濟中,甚至帶“國際”字眼的基金所具備的分散性也不及以往,因為各種東西之間都在產生關聯。

9. “這是一個選股人的市場。”

什麽?每一個市場好像都可以定義為“選股人的市場”,但對多數人來說,投資回報(不管是正還是負)中的多數都來自他們所選的資產類別(見第8條),而不是單筆投資。麵且,即使市場確實是一個選股人的市場,你要怎樣才能相信你的經紀商就是合適的選股人呢?

10. “從長期來看,股市表現超過其他市場。”

何為長期?如果你能堅持10年或更久,那又有什麽用呢?就像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經說過的那樣,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Brett Arends

(編者按:本文作者Brett Arends是《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專欄作家,他的專欄《投資回報》幫助投資者分析最新時事並做出相應投資決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