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fay (left), with Gilles Binchois
Guillaume Dufay - Se la face ay pale 杜費的定旋律彌撒曲《假使我的麵色蒼白》
Why is great : He defined the sound of the early Renaissnce with unparalled emotional power. What's his story : In an age when music had yet to start rolling off the printing presses , such was Dufray' legendary status that his pieces were distributed via hand-written copies. He stood at a musical crossroads, taking well-trusted Medieval forms and techniques such as the 'isorhythm '(recurring rhythmic patterns) to the peak of perfection. Defining works: Missa L'homme arme 《武裝了的人》; se la face ay pale 《假使我的麵色蒼白》. (From classic fm)
音樂和生平:Guillaume Dufay 紀堯姆•杜費比利時人,他所處的時期是中世紀末期,文藝複興早期, 他在世的時候其音樂才華就得到整個歐洲的一致認同, 但後人對他的生平卻了解甚少,因此不少作家一直在探索 並對他的生平賦予很多傳奇色彩,但是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杜費是一位叫Marie Du Fayt的女士和一位匿名的牧師的私生子,他的出生在那個時期是非法的,所以他年輕時跟母親姓取名叫William Du Fayt。 杜費是15世紀最受歡迎的音樂家, 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隻有約200多作品得到保存下來,其中包括:8 Masses, 80多首歌。
了解更多請看:
布艮第樂派 布艮第的地理範圍包括目前法國、比利時及荷蘭北部、盧森堡和洛林的大部分。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這個地區的音樂家與他們創作的音樂風格被稱為“布艮第樂派”(Burgundian School)。由於地理區域廣闊,文化複雜,布艮第樂派的音樂家來自各國,音樂風格廣泛。布艮第樂派具有國際性色彩。
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布艮第聚集著一大批畫家和音樂家,包括著名畫家胡伯特(Hubert)和凡·艾克(Jan Van Eyck),以及最著名的音樂家杜費(Guillaume Dufay,1400-1474)和班舒瓦(Gilles Binchois,1400-1460)。當時,布艮第地區成為培養音樂家的搖籃。這裏有許多培養音樂家的學校,如康布雷、布魯日和列日地區的音樂學校。當時康布雷教堂的演唱水平在歐洲最高,自1420年之後,羅馬教皇唱詩班的成員全部來自康布雷,杜費就是其中一員。
布艮第的音樂家的主要活動地點是在布艮第公爵的小教堂裏。教堂聘請的音樂家們來自法國、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其他地區。到了15世紀初,布艮第擁有了自己的近30名音樂家。他們既是音樂理論家,又是音樂實踐家;既是歌手,又是教師。隨著他們在音樂藝術上的聲望越來越大,到了1419年好菲利普(Philip the Good)執政之後,布艮第樂派在音樂藝術上的聲望在當時的歐洲無人能及。
力求表現詩歌的內容,是布艮第樂派的特征。14世紀的音樂和詩歌的聯係是比較膚淺的,而布艮第樂派則把詩和曲視為一個整體,談音樂與詩歌的內容緊密相聯。他們的音樂沒有強烈的戲劇性對比,更多的是陰柔傷感、安詳超凡的情感表現。在布艮第樂派的音樂中,即興的作曲方式越來越少,音樂家們追求精致的音樂技巧,五度、八度的采用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六度和三度的樂句,使音樂聽起來柔和而高雅。
杜費 作為布艮第樂派的代表作家,杜費在康布雷大教堂的附屬學校就讀,並在教皇的合唱隊中任職達7年之久。之後,由於學識淵博,被任命擔任教會要職。但是,無論在世還是去世後,他都以偉大的音樂家及偉大的教師聞名。
杜費的音樂創作領域包括了宗教和世俗兩方麵。他的世俗歌曲的歌詞采用發文和意大利文。歌曲大部分是三聲部的。在他的意大利文作品中,可以看到蘭迪尼的影響。他的法文歌曲則表現出清晰的織體與豐富的旋律。如世俗歌曲《溫柔高貴的心》(Franc nuer nentilx),可以感受到各聲部之間的模仿、三和弦似的和聲效果及每個聲部的獨立特色。
上個世紀的巴黎聖母院樂派所珍視的經文歌,沒有被15世紀的音樂家所忽視,以杜費為首的布艮第樂派把經文歌當作一種隆重的節慶音樂形式,用於國王加冕、教堂禮儀和婚禮盛典。如果說有一種音樂能逾越教堂音樂與宮廷音樂這道鴻溝,那麽這種音樂就是經文歌,因為經文歌不屬於教堂音樂與宮廷音樂的任何一方,而是介於兩者之間。
杜費的經文歌多是以等節奏的技巧寫作的,聲部從三聲部到五聲部的都有。作品多半是以已有的旋律為作曲的基礎,持續聲部不在最低聲部,而改在次低聲部出現。他的著名經文歌《慈悲聖母》(Alma redemptoris mater)是一首三拍子的三聲部的音樂作品,開始是一段華彩的獨唱樂句,運用格裏高利聖詠,然後這段旋律在女高音(聲部)上出現,不再是一個神秘的聲音,而是變成了一段優美的旋律。音樂句子的終止都落在C大和弦上,使音樂在調式的轉換中具有類似大調的感覺。結尾部分富有戲劇性的和弦,也表現出作曲家對樂曲結構的高超處理技巧。再加上優雅的節奏,使作品的表現生動自然,富有吸引力。
如果說最能代表巴黎聖母院樂派的曲式是經文歌,那最能代表布艮第樂派的曲式應是彌撒曲。杜費在宗教音樂的創作上,最突出的便是彌撒曲的創作。他共寫了8部完整的彌撒曲。這是自1364年馬肖創作第一部完整的彌撒曲約70年以後,才有另外完整的彌撒曲出現。正是在這些彌撒曲的創作中,杜費奠定了合唱四聲部的方式。如他的經文歌創作一樣,在杜費的彌撒曲中,持續聲部不再是最低的聲部,而是次低聲部。他把最低聲部稱為“貝司”,也就是現在的“低音聲部”。
杜費非常注重樂曲的整體風格的形成,在曲式結構上保持一致性。為了這個目標,杜費采取了定旋律連用的方式,就是選用一段聖歌旋律,用在五個樂章的每個段落中,從而打破了在每個樂章中用不同的聖歌的方式。例如杜費的定旋律彌撒曲《假使我的麵色蒼白》(Missa sela face ay pale),其中定旋律就是由法文歌曲《假使我的麵色蒼白》演變而來。另外當時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武裝了的人》(L'homme arme),深受15世紀作曲家的喜愛,很多人用它來創作樂曲。杜費也以此曲寫了一部彌撒曲。 (侯錫瑾著:《西方早期合唱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 http://www.verycd.com/topics/107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