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金融危機最大贏家:中國
中國:這個國家或許是本次金融危機的最大贏家。就在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先後熄火之際,中國經濟卻一路高歌走過了這場“大蕭條”。預計中國2010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9%。現在這個國家正在將手裏的資金派上用場。從沃爾沃(Volvo)到悍馬(Hummer),再到上周正式提出收購的Corriente Resources,中國企業正在世界各地搶購著業務和資產。《紐約時報》(NY Times)在一篇有關阿富汗一座銅礦的文章中寫道:就在美國花費數千億美元在阿富汗與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作戰之際,中國卻在那裏為自己迅速擴張的經濟獲取著原材料。這個世界的超級大國致力於安全問題。它實力增長最快的競爭對手則專注於商業。
詹姆士•戴蒙(James Dimon):在過去兩年中,這位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首席執行長一直被稱作“美國最重要的銀行家”、“政府的首選銀行家”以及“華爾街碩果僅存的英雄”。他被《美國銀行家》雜誌(American Banker)提名為“年度銀行家”,有了自己的傳記,連一向吝於表揚金融業的奧巴馬總統也說他幹得不錯。到2009年末時,戴蒙已率領摩根大通安然渡過了這場金融危機,他的個人聲譽在危機中不僅毫發未損,而且還更加閃亮了。事實上,他現在經常被傳會成為下一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人選。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這位“奧馬哈先知”在金融危機期間所做的交易和拒絕做的交易,都同樣彰顯出他從這場危機中獲益的能力。隨著各金融機構的壞帳衝銷額急劇增高,它們紛紛來向巴菲特乞求援救。巴菲特對每個來向他示好的人都說“謝謝,我不感興趣”,除了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此話怎講?你看,巴菲特購買了價值50億美元的高盛優先股,息票利率為10%,他還獲得了以每股115美元的價格購買50億美元高盛普通股的期權。高盛目前的股價約為166美元。作為他去年的年終大戲,巴菲特實施了平生規模最大的一次收購,斥資260億美元買下了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高盛:在2009年,高盛是誰都想恨上一把的華爾街公司。它被稱做“披著仁慈麵孔的巨大吸血烏賊”。由於在剛剛接受納稅人幾十億美元救助款幾個月就拿出數十億美元準備發獎金,它成了反映華爾街薪酬製度種種缺陷的最佳例證。盡管這給高盛的形像造成了損害,但該公司依然因兩個原因而成為贏家:1)此次金融危機為它消除了一些競爭對手;2)高盛那幾十億美元利潤/薪酬肯定會提振公司的士氣。
阿蘭•穆拉利(Alan Mulally):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的這位首席執行長因帶領該公司平安渡過了這場金融危機而應獲殊榮。此次嚴重的經濟衰退重創了美國汽車業。汽車銷售量降至幾乎30年未見的低點。與競爭對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克萊斯勒(Chrysler)不同,福特汽車沒有拿政府的錢,它也沒有申請破產保護。就在其競爭對手仍然被束縛在政府身邊之際,福特卻在趁機攫取市場份額。到去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已實現扭虧為盈。去年第三季度,福特汽車盈利近10億美元。
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比茲•斯通(Biz Stone):這兩位Twitter的創始人一直有大量機會將這項業務出售。穀歌(Google)等企業都已表示了收購興趣。但這對搭檔卻堅持不肯出售Twitter。現在看來這一決定相當明智。在2009年,從體壇人物到明星大腕,似乎誰都在使用Twitter的微博服務。Twitter的用戶數量在一年內從400萬飆升到6,000萬。除此之外,Twitter還新獲得了一筆1億美元的注資。這使Twitter的價值超過了10億美元,比其去年2月上一輪籌資時的估值高了兩倍。現在他們能夠拿得出來匹配這一估值的可能隻是一個盈利模式。
羅伯特•本默切(Robert Benmosche):身為美國國際集團(AIG)首席執行長的他雖然十之八九不是第一個被形容為傲慢、言過其實的企業領導人,但他正在為自己的員工和AIG這家紐約的保險公司拚爭。而他可能正是那個能從AIG獲得某種回報的人。對美國納稅人來說,這或許是個好消息。我們不要忘記,他對美國政府說,如果政府想用他,就需要給他錢。看看本默切總計1,050萬美元的薪酬,就能猜到政府怎麽做了。
詹姆士•戈爾曼(James Gorman)和布賴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這兩人在金融界的職位更上一層樓。戈爾曼被任命為麥晉桁(John Mack)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接班人,而莫伊尼漢則接掌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兩人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銀行都受到了本次金融危機的衝擊。重建外界對其的信心對這兩家機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Stephen Gro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