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297: 中國創造就業仍有大空間

(2009-12-31 20:50:33) 下一個
中國創造就業仍有大空間

Daniel H. Rosen

人都樂於與2009年告別,但2010年的中國經濟可能更加艱難。為擺脫全球衰退,中國政府製造了一輪房地產泡沫,其標誌是商業地產供給過剩,以及住宅價格不可持續的上漲。後果將在新的一年裏顯現。

為消化這種過剩並使之顯得合理,中國領導人正在努力提振需求,具體途徑是加快業已宏大的城鎮化進程,減少移民與城鎮戶籍限製。領導層同時也在寄望於加速城鎮化與消費之間的關聯。2008年,43%的中國人口屬於城鎮人口,相比之下,拉丁美洲平均城鎮化率為79%,歐元區為73%,美國為82%;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由於大力推進城鎮化,近期內中國將會推動鐵礦石和鋁等上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建築市場也會一片繁忙。但很多人擔心,中國城鎮幾乎所有行業的工廠都已充斥過剩產能,而加快向城鎮移民隻會加重生產過剩,並溢出到世界市場。

如果中國各方麵都出現了產能過剩,那麽大幅提高城鎮人口隻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但情況並不是這樣。事實上,中國市場中還存在大量經濟活動與就業的空白帶。如果出台政策解決這些問題,將可以在未來幾年在傳統和新興行業創造數千萬新的工作崗位,提高國內消費,並讓這個國家避免與它的貿易夥伴發生衝撞。

看看這三個行業:醫療、製造業白領和教育。

醫療:中國每千人擁有醫生1.6名;美國超過23名。並不是中國要照搬美國醫療模式,而是考慮到嬰兒潮一代老齡化、飲食、生活方式、壽命和環境汙染等改變帶來的病死率的不斷提高,填補這一空缺至關重要。要想達到美國的比例,中國需要增加接近3,000萬名醫生,更不用說相配合的護士、療養專業人員、醫院管理人員和組成現代醫療行業的其他數百種細分專業,他們的數量還要從目前很低的水平增加好多倍。

製造業白領:中國的製造業能力廣為人知,但它的製造商在研發、質量控製、品牌管理、財務規劃、環境健康安全和幾乎各種其他白領崗位上投入極少。而正是這些崗位能讓一般的產成品變為品牌產品,並為公司帶來無形價值,而無形價值占據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多數企業資產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雖然中國的流水線產能可能已經過剩,但要把中國工廠生產的一個10美元的無品牌烤麵包機變為在歐美零售價75美元的博朗(Braun)牌烤麵包機,相關業務職能的產能仍然極度缺乏。

中國要在這方麵與美國比肩,至少需要增加6,000萬白領工人。考慮到發展水平不同,我們可以將這個數字減半,但3,000萬白領工人的缺口仍然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教育:教育部門的崗位空缺也是相當巨大。中國每千人有10位教師,美國有22位。要避免城鎮化加速在帶來更多繁榮的同時加劇收入失衡、社會緊張和犯罪與下層社會等發展問題,向城鎮移民工人子女提供基礎教育就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中國目前需要增加1,600萬名教師,才能達到美國的比例,另外也需要增加指導老師、谘詢顧問、學校管理人員和其他相關崗位。

這些崗位為何空缺,當然是有原因的。

就醫療和教育而言,中國政府選擇節省資源或將其轉移給國有企業,而不是投入足夠多的公共資金,與此同時又不允許民營企業贏利性地投資於這些領域。中國已經有一些廉價民營醫院和診所,但資源和市場份額有限。而在製造業方麵,民營與中小企業投資設立白領工人崗位的資金成本,一般是體量更為龐大的國有企業所享受低名義利率的兩到五倍。而當它們能夠樹立品牌和並積累自有知識產權的時候,法規執行與知識產權保護的不到位,又削弱了它們收回投資成本的能力。

這三個行業僅僅反映了崗位創建潛力的冰山一角;中國絕對不是各行各業都產能過剩。問題在於產能過剩的行業創造的就業崗位並不多。

在7.8億勞動人口中,鋼鐵、鋁業、水泥、平板玻璃和上遊石化行業創造的工作崗位一共才1,400萬個,抵不上廣東一個省服務業的崗位數量。

中國消費-城鎮化的政策思路是一個正確方向,但必須同時為金融行業糾偏,讓它不再讓創造就業崗位的行業窮得餓死,而繼續為其他資金充足的行業注資。中國如果要讓它的城鎮化戰略成為一種解決方案,而不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泡沫機器。

(編者按:Daniel H. Rosen是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顧問機構Rhodium Group的負責人,也是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兼任副教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