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囯之295: 中國是個很大的黑洞
(2009-12-31 20:31:43)
下一個
聲明一下,我是個物理業餘,下麵一些涉及到物理的東西可能會是不準確的,或者幹脆就是錯的,如果如此,達人們可以幫著糾正一下。
我前幾個月看了一本介紹弦論的普及讀物《悠雅的宇宙》(The Elegant Universe),根據書裏介紹,引發弦論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黑洞的存在—首先黑洞是個“奇點”,絕大多數弦論之前的物理理論裏的方程到了黑洞那個點就崩潰了,無解或者得到一個無窮大或者無窮小的結果。然後,黑洞具有極大的質量和極小的體積(在弦論之前,黑洞廣泛的被認為體積是無窮接近於0的),這使得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在黑洞的問題上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正因為此,還有別的一些原因(比如說理解大爆炸之初的宇宙,給四大基本力一個統一的理論框架等等),弦論才得到了發展。
看那本書讓我對黑洞產生一些興趣,所以我還拖著穀主一起看了一些關於黑洞的東西。經典理論的黑洞有個很有意思的性質,通俗的說就是在離黑洞很近的地方,任何東西都會被吸進去,連光都逃脫不了(根據量子理論,這是不一定的,物質還是能以一定的概率逃脫的,雖然這個概率可能小的微乎其微)。什麽叫很近?物理上的術語叫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在視界之內,沒有任何東西能逃脫,包括光以及任何信息。這個視界的大小則取決於黑洞質量的大小,質量越大,則視界的半徑越小。換句話說,根據經典理論,事件視界之內的事情是永遠不可能被驗證的,在理論上就不能被驗證,因為沒有任何光和信息能夠逃離事件視界。但這並不意味著黑洞是不可知的,物理學家仍然可以通過測量事件視界外的東西來推算事件視界裏的事情,比如說這個黑洞的質量大小。
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對外界而言,基本就有點像一個黑洞—巨大但幾乎沒有什麽可靠的信息出來,特別是中國經濟的狀況。幾年前,哈佛的Dwight Perkins教授在他的非正式退休講演中就說,改革開放以前,他和不少研究東亞和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一直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官方數據不可得或者不可相信的情況下,估算中國經濟的大小。 Perkins教授曾跟我說起,為了了解情況,他當年甚至讀了不少可以收集到的大陸出版的小說。然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一下開始公布這些數據了,Perkins教授開玩笑說:壞消息是我們這些多年的工作一下就沒什麽用了,好消息是我們發現當年我們猜得那些數據還是比較準確的。
幾個月前,一位美國的經濟學教授非常客氣的問我:你對中國數據的質量怎麽看?
我說:我知道你想問得是什麽,但讓我先回答你問出來的問題。中國數據的質量不是很好,很多數據都對不上,雖然這些年來,數據的質量有了長足的進步。
我接著說:你其實想問得大概是中國的經濟複蘇是不是真實的吧?中國的經濟是不是真的像官方說得那麽好?
於是我就舉了黑洞的例子。我說我們可以完全不去理會中國官方公布的任何經濟數據,僅僅憑著從黑洞外能夠收集到的信息來猜測中國經濟的狀況,我們能得到什麽結論?我估計能夠得到結論恐怕會是中國的經濟比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總量更大,而不是更小。這次的複蘇也是真實的。
對方做願聞其詳狀。我就說,發達國家中第一個收緊政策的就是澳大利亞,事實上,澳大利亞在整場危機中根本幾乎就毫發無損,甚至還有了點泡沫。你去澳大利亞問問就知道為什麽了。整個國家都在忙著出口中國。印尼也是,印尼的煤礦,銅礦都忙瘋了,也都是因為中國。台灣,危機開始的時候經濟衰退大概是東亞地區最嚴重的,今年2季度以後,開始收到大量的來自大陸的訂單,有時候一些產品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麵。再到韓國,年初的時候,看起來快死了,韓元貶了50%多,後來發現中國來了大量的機械設備的訂單,結果到年末的時候,韓國今年看起來可能還會有輕微的增長。我說,今年的中國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吸進了大量的進口貨物,但吐出來的(出口)卻完全匹配不上,這隻能說明一點,中國國內的需求異常強勁,而一個沒有真實複蘇的經濟,是不會有這麽強勁的需求的。
當然,我又說,至於具體數字是多少,隻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此話說過幾個月後,國家統計局在經過了第二次經濟普查之後果然上調了2008年的GDP(這一次,上調了4%,第一次經濟普查之後,中國2004年的經濟總量一下被上調了17%)。如果說我有任何詫異的話,那就是調高的幅度比我預想的要小,換句話說,在上調之後,我還是覺得中國的經濟總量被低估了。我知道很多人會說,這叫“被富裕”。是的,經濟總量和個人的收入並不直接相關。中國這些年經濟增長的最大得益者,並不是掙工資的,雖然其它國家也有類似的現象(比如說美國,經濟增長伴隨的是中位收入的下降),但中國狀況之嚴重,是絕大多數國家都不能比擬的。
所以說,中國是個很大,但有點畸形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