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1983牛市卷土重來?
現
在的情形開始有點像1983年:股市在飆升,失業率突破10%,科幻電視連續劇《V星入侵》又上演了。
股市投資者不由得期待1983年重演。這一年,正是一場曆時18年的大牛市的開端。
目前為止,股市行情很像八十年代早期。1982年8月到1983年10月,標準普爾500指數大漲69%。今年3月9日以來,該指數躍升58%。兩個時代都經曆了深度衰退,而在深度衰退過後,股市往往都會快速反彈。
可惜的是,其他相似之處很少。
現在市場的估值已經遠不像當時那麽低。八十年代的牛市開始的時候,標普500指數往績市盈率不到7倍。即使在上漲69%過後,其市盈率也僅僅達到10倍。
最近的這一輪上漲行情開始的時候,市盈率為13倍,現在已經膨脹到接近19倍,而其長期平均水平為16倍。
失業率頭一次達到10.2%是在1983年4月,當時已經在準備下降了。而現在看來,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可能還要保持漲勢。
另外,1980年代牛市開始的時候,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基準利率為11%,這意味著它隻要下調利率,就能夠再次提振市場。而在今天,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處在接近於零的水平。
當時美國的嬰兒潮一代正處在掙錢能力和消費能力都最高的時候,現在這些人已經損失了數萬億美元的淨資產,退休金與醫療福利也都不確定。
1983年的時候,美國消費者一輪為期20年的負債積累還沒有開始。當時的家庭負債占可支配收入的62%,這是自六十年代就一直保持的水平。
現在這一比率是122%,這還是在過去兩年債務增長停滯的情況下。
現在的監管與稅收前景或許也跟1983年不同。曆史證明,如果提高稅收、嚴格監管,市場能夠承受,但華爾街各公司會痛苦不已。
Miller Tabak首席經濟策略師格林豪斯(Dan Greenhaus)上周五告訴客戶說,通脹率在上升,失業率在上升,稅收在增加,監管在加強,而債務在下降,1983年可不是這等情形。
Mark Gongl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