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224: 為什麽中國的芯片業趕不上美國?

(2009-09-07 02:04:15) 下一個

 美國《商業周刊》9月4日文章,原題:為什麽中國的芯片業趕不上美國?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對日本可能成為製造業和技術方麵的主導者深感憂慮。這種擔憂從來也沒有成為現實。今天,同樣的擔憂又集中在了中國身上。這個中央王國似乎會成為一個更加令人畏懼的敵人:它有巨額的外匯儲備,經濟增長迅速,科學家和工程師眾多,政府對高技術公司實施了巨額補貼。中國威脅的真實性有多大?

  毋庸置疑,中國正在基礎設施和技術上闊步前進。不過,美國擔心被中國超過似乎並不明智。創新不僅僅需要錢和實力。

  幾年之前,中國似乎會主導全球半導體行業。2004年,中國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在香港和紐約證交所上市。次年,另兩家中國芯片設計公司炬力集成和中星微電子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進行了首次公開發行。中國芯片業的熱捧者說,還有數百家半導體設計公司已經準備就緒,許多新的中國芯片製造商也開始創建。


  五年之後,大多數中國芯片公司仍然沒有盈利。原因何在?大量密切相關的原因說明了為什麽大量培訓工程師和花錢補貼公司,以及建設基礎設施不足以創造一個成功的行業。

  由於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善,跨國公司限製了向中國的技術轉讓。例如,英特爾公司正在中國東北部建設一家工廠,但它卻長期推遲把自己最先進的製造設備設在中國,即使這樣做會增加對坐落在中國的電子工廠的物流成本。

  盡管中國的半導體公司已經生產出了一些成功的設計產品,但是,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設計車間難以取得真正的突破。這可能是由中國初出茅廬的學術項目所生產的水平參差不齊的工程師們所導致的。中國的學術項目盡管具備雄心和資金,但卻用數量犧牲了質量。同樣,中國的MBA並不具備從有著長久商業研究的國家中走出的MBA們那樣的連貫性。而且,與美國“矽穀”的年輕工程師和MBA不同,年輕的中國工程師和MBA們缺乏那些在職業生涯的早期便將公司推向股市、或者創造了真正的創新產品的榜樣。

  另外,中國的地方政府在大型項目上還存在不健康的競爭。這可能會導致受到青睞的行業出現過度投資,例如半導體行業。這種市場紀律的缺乏亟待解決,因為荒廢的半導體生產線吸著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這些錢本可以用於其他更多的也更有生產力的項目。

  這並不是說,中國未來不會產生創新技能或者在類似清潔能源等行業成為令人敬畏的競爭者。中國擁有大量技術力量和數量優勢,它還在該領域進行大量的投資。當前的全球衰退甚至會對中國公司有利,因為政府推行了大規模的刺激方案,消費者購買也依然強勁。從“矽穀”回國的人員也開始為中國的企業增加力量和深度。他們曾經為美國頂級公司打工,知道如何開展競爭和創新。

  但是,在未來幾十年,在如半導體設計等價值創造的最複雜的領域,中國是否會超越美國和其他的創新中心?日本龐大統一的國家技術政策惠及了日立和東芝這樣的企業集團,卻窒息了芯片市場。結果,日本至今也沒有任何規模的無晶圓公司。日本的公司仍然過於內向,並依賴於發展緩慢的國內市場的成熟。由於人口的老齡化以及經濟的滯脹,日本的這個市場已經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了。

  中國在某些關鍵方麵與日本不同,但是區別並沒有大到日本公司的教訓不適用於中國公司的程度。我們對中國技術主導地位的擔憂被誇大了。的確,中國有了一些成功的公司,比如搜索引擎商百度和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在快速增長的多人在線遊戲方麵,中國公司也執世界之牛耳。但是,對從總體上特別是對半導體行業形成並影響了美國技術領域的自發向上的創造力和創新的集中複製是一條難走的路,也不可能通達全球技術霸權的目的地。(作者維韋克-瓦德華,唐湘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