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222: 二十年兩岸大局觀

(2009-09-04 19:12:58) 下一個
二十年兩岸大局觀 馬英九變數不大(組圖) 中評社


和平遠重過戰爭,兩岸關係尤其不已動武為常態。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馬英九之上任固然大大舒緩了李扁主政十數期間兩岸積壓的緊張,但這不代表兩岸關係從此步上坦途,雙方現階段仍須強調‘擱置爭議’,充分反映出難關尚在後頭。”律師盧卡爾在《中國評論》月刊九月號發表專文《盱衡二十年內兩岸關係之大局》,對此作出評述。文章內容如下: 

  西語有句黑色幽默話,說想用水晶球看透未來的人,結果卻隻得吞下滿盤玻璃碎片, 這話就如同中語所謂人算不如天算。“一國兩製”最早出台時所許諾的五十年不變期限,至今也就隻剩二十年。 要預測這既不近又不太遠之二十年後的兩岸形勢確屬難事,但若能掌握各關鍵的主客觀因素,這未來期間的可能發展或非絕對無跡可循。 

  以史為鑒,當前兩岸的三通以及“和平發展” 已成為主調的客觀形勢,二十年前非不可估及。然而, 主觀的政策反是微妙難料,事因那時兩岸當局對形勢的認識及判斷有所不及,大陸的“和平統一”方針和台灣李登輝初期的“國統綱領”未能相銜,現兩岸都承認的“九二共識”又未能及早成局,而導致李登輝後期的兩國論及陳水扁的諸冒動之相繼出現,再令生反分裂國家法,兩岸數番博弈,和平幾被葬送,倒難事先料及。 

  的確, 曆史常是人們期願之自我實現的過程,主客觀因素也總會交相影響,主政者既可受製於但也可創導現實。預測未來,既須看勢,也須看人,特別是主政者的因素。
 
  現馬英九之上任固然大大舒緩了李扁主政十數期間兩岸積壓的緊張,但這不代表兩岸關係從此步上坦途,雙方現階段仍須強調“擱置爭議”,充分反映出難關尚在後頭。 

  難題在政治 

  經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化約後, 兩岸關係的最主要矛盾已清楚可見是係於雙方在政治文化上仍絕難跨越、且甚可能愈益疏離的鴻溝以及由此衍出的最基本衝突:一麵是陸對台的領土意識,另麵是台的“主權”〔或主體〕意識。這兩種意識的衝突 ,恰構成兩岸無法形成“國家認同”的根本障礙。在過去六十年乃至百十多年以上的曆史中,兩岸非但不成命運共同體,長期反成命運對抗體。兩岸如何扭轉這樣的深層的負麵曆史經驗,絕非可如兄弟劫後泯恩仇般簡單一筆勾銷,尤其因台方現仍持續處於弱勢一方,對陸方的心態仍尤其敏感。 

  是以,陸方對台任何無視或低估此難境而作的設想或目標必礙難實行。所謂綱不舉,目不張,兩岸的政治矛盾一日不除,台海形勢必一日未屬平定,兩岸關係仍大有懸念。

  經不足促政 

  馬英九上任立刻積極開展兩岸的經貿交往,也獲陸方的大力配合。 先經後政或先易後難固屬務實之舉,但政經之間並無發生學理上之必然關連;經濟和政治畢竟各有其範疇,二者當不可等號化之 。在有關“國家認同”的政治問題上,經濟方法或可有助於營造有利的環境,但絕無替代性;兩岸盡管在經濟方麵愈走愈近,政治上卻依然可以漸行漸遠,甚或積重難返。何況“國家”的認同畢竟不能隻言利而不及義,更不能隻求同甘而不願共苦。 

  例如,歐盟當今局麵之所以能經由始於關稅聯 盟繼而共同市場之經濟整合進程而成,若無政治上一致性的共識,必不可能。相反, WTO 同是經濟統合的架構,卻全無促進政治統合的作用。 

  因此,論兩岸之統合,單憑經濟必不足成事,政治才是最終依歸。正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兩岸的難題不能隻靠便易的方式解決,實事求是,對症下藥,乃不二法門。 

  政治待協商 

  兩岸的政治協商又可從何談起?就台“主權”之堅持而論,馬英九有關“中華民國”的論述和李扁等之獨 台或台獨的主張其實是仿如一物之多麵,台內部藍綠於此核心問題上的實際差異是相當有限。正因台方有此深植的“主權”觀,陸方的“一國兩製”方針過去在台一直欠缺市場,前景也難樂觀。 

  馬英九在台主政尚餘三或七年,對“中華民國主權”的主張當無退縮的可能。有別於香港,對台而言,“一國”與“兩製”是互不相容的概念,二者之間本存矛盾。何況陸方在“一國”層麵上的高度專權,主導台方大局的主流政治勢力,不分藍綠,根本無望分權,自無絲毫誘因可言。 

  因此,除非陸方鬆化其“一國”之條件,承認“中華民國”的相當實體性,並協助提供台方最在意的國際空間及地位之保障,才有可能換取台方在“主權”上一定程度的妥協。老子“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辯證道理,恰適用於此。唯有如此,上述陸方的領土意識和台方的“主權”意識之衝突,才有可能化解,雙方才有可能在營造“國家認同”的政治工程上步入正軌。 

  另外,政治之所以要協商,在為求和平,離戰爭;和平則須以對方的意願為大前提。有鑒於台方對陸方根深蒂固的疏離心態,和平的方法當不必然、甚至是不會營造出統一的目標。例如兩德之所以能有和平又完整的統一,無非有賴東德對西德的全麵臣服,實非當今兩岸情況可比。 

  “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是三十年前提出的不變最高方針,但可變的是如何對之加以詮釋和付予執行的方法。總結此方針三十年來之未有進展,不容否認,其方法實有必要與時俱進。 

  再者,爭議必不因被擱置而除,反有可能因而更加複雜和深化。若僵局一邊不先讓步,另邊之反應必乃以拖待變。馬英九對“中華民國主權”的堅定立場既有來自綠營的壓力,也有他自發的因素,即便其連任後,可變的成數不大;則突破點即端看大陸胡溫後期、及隨後上任的50甚或60後的領導班子,能否在這政治問題上拿出大魄力來重新擘劃。

馬英九基本還有潛在的中國情結
 
  馬英九因素 

  馬英九上任已年餘,除了在本較簡單及迫切的直航相關之事務性問題上稍呈進展,經濟性協定尚被延宕,和平協定猶未有譜,遑論遲早必不可免的政治協商。
 
  馬英九除因其本人的局限性之外,更將因連任勝算在望,下次大選在兩岸政治性問題上當會采持較保守的姿態,以免節外生枝,他確也已一再表態兩岸之進入政治性議題的協商最快也將是他連任後之事。因此,兩岸政治協商的視窗期當落在未來三至七年間,恰正遇上胡溫的換屆。 

  故陸方目前對推進兩岸政治協商一事較有急迫感,有意立將政治性的和平協定列入議程。但陸方當局如何令使台方馬當局也有如此之緊迫感?又究有何腹案?無他,陸方令馬成就其政績,首先有必要正麵及明確回應馬英九一貫堅持之“九二共識”下的“一中各表”,並且須是可以反映到國際外交的現實操作層麵上的提法。世衛納台觀察是好起端,其他可沿例乃至更升級的突破作法尚多。
 
  馬英九作為當今台方之主政者,在兩岸關係現階段之發展有其重要性,他的主觀意圖和他對客觀形勢的掌握,都應納入考慮。 

  馬作為典型之外省第二代固有中國情結,但有反共包袱,再加上有必須溶入台本省人主流的強烈其想法,他奉行所謂之“新台灣人主義”,是死也要成為“台灣灰”,其維護台主體性及“中華民國主權”的決心應不容置疑。他迄今長年刻意不踏足內地此事實也可說明他內中對陸方的極嚴肅和複雜性,台方誰都可去大陸,唯他不能。他雖不是冥頑之人,但中原之行必非輕舉。馬接任國民黨主席,不惜削弱國共論壇的勢頭和功能,非純屬無意之後果。 

  倘陸方未能充分掌握馬英九的狀況,不能乘馬英九現任或連任期內對台發揮政治大作為,則兩岸維持現狀,基本就等同默認目前馬英九所謂之“不統不獨不武”的立場。馬曾明言此“三不”並不排除終統的可能,按此邏輯,同樣也不能排除終獨和終武的可能,都有違陸方迄今所堅持的和平統一的大目標 。 

  在如此之現狀上原地踏步,尤其會為台方在後馬時代的內部政治統獨版圖,留下不良影響。馬英九基本還有潛在的中國情結,尚且不足成事,則何求其下代接班人。時間荒廢愈久,則兩岸的和平局麵非無一夕改觀之可能。 

  曆史不留白 

  二十年在曆史而言是轉眼即過,但在政治卻足可決定成敗,如當年抗戰後不出五年國共即已全盤易位。但與其時相比,當今年代最大之變化在和平遠重過戰爭,兩岸關係尤其不以動武為常態。若此,則兩岸雙方非大變思維不足整合兩岸長存的政治矛盾。然就可變性之維度及回旋空間而言,陸方當遠大過台方,主動權當也在陸方,陸方自有首責妥善規劃及部署。舍此之外,陸方為爭取台方人心,實亦不能完全缺席於台方內部在相關兩岸議題上之輿論形成的過程。陸方在積極和台各方麵人士接觸交流之時,固不宜激化台綠營之趨極端傾向,然為長遠計,也應著眼助長台內部具有成長空間的親陸意見和勢力,望其日後可形成一定之氣侯,有利於兩岸的終極統合。 

  然委實而論,“和平統一”在史上顯是較少之例;但史書對“澶淵之盟”之成就卻素有美談,宋遼二方各相讓步而換得雙方百年之好,對今台海相隔之兩岸非無大可借鏡處。 

  為政在人,世事固難料,但人定可勝天。下二十年內兩岸可否轉分為合?合則是文收或武統?分則是維持一種、穩定或不穩定、而略似中史上的小型南北朝格局?我輩固不能預知,曆史巨人卻終可見證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