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176 --- 產能過剩能阻止通脹發生嗎?

(2009-08-13 04:32:05) 下一個

產能過剩能阻止通脹發生嗎?
苑德軍

在經濟社會和公眾對漸行漸近的通脹深感擔憂的時下,有一種觀點頗為流行,即認為我國目前存在的產能過剩對物價有向下拉動的作用,因而其能夠阻止通脹。

不過,產能過剩並不能成為通脹的阻遏因素。美國、日本和一些歐元區國家都存在產能過剩,但通脹並沒有遠離這些國家,而是與其經濟發展如影隨形。我國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剛剛結束的上一輪通脹,也是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形成的。

強調產能過剩不能阻遏通脹,並非否定產能過剩拉動物價向下的作用。在上一輪通脹中,PPI持續走高但CPI卻沒有相應上漲,PPI向CPI的傳導過程受阻,就是產能過剩的原因所致,即下遊行業的產品由於嚴重供過於求,即使上遊行業的產品價格上漲,下遊行業的產品也無法通過提價來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但是,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影響物價變動的各因素之間的力量發生了變化,國際輸入因素在物價變動過程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並左右了物價變動的方向和變動程度,進而引領物價向上形成了通脹。這就是上一輪產能過剩背景下通脹的形成機理。

產能過剩隻是從需求角度影響物價,而除了需求拉上型通脹這種由需求因素導致的通脹外,還有其他類型的通脹形成機製。從影響物價變動的因素看,需求擴張在現實的通脹生成機製中已不占據主要地位,而國際輸入型通脹和成本推進型通脹則成為主要的通脹生成機製。

美元貶值引起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上一輪通脹的主因。而眼下逐步增強的通脹預期,仍主要來源於美元貶值預期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此外,隨著美、日等主要經濟體經濟逐步擺脫衰退進入複蘇,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將顯著回升從而拉動其價格向上。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揚,必將使我國目前的通脹預期轉變為現實的通脹。

應該看到,隨著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融合度越來越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已經成為我國通脹經常性的、重要的策源地,而這種通脹生成機製與國內產能過剩毫無關聯。國內產能過剩的程度再高,都不會影響輸入型通脹機製的生成,也不會削弱這種機製對國內通脹的影響程度。

企業生產成本上升,是引發通脹的又一持續性、長期性因素。我國勞動者工資收入增長長期落後於GDP的增長,成為消費增長放緩的重要原因。提高企業人力成本,使勞動者工資收入隨著經濟增長和物價上升明顯提高,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節能投入和環保投入增加,資源和能源價格改革推進使資源品和資源價格上升,也會拉動企業成本上升。而由於處於過剩狀態的產品並非引起企業成本上升的產品,因而產能過剩對成本推進型通脹亦無抑製作用。

客觀分析和評價產能過剩對物價總體水平的影響,還必須分析CPI的結構。在CPI中所占權重最大的是農產品價格,產能過剩的產品的價格對CPI的影響相對較小。盡管我國農業持續5年增產,今年夏糧又獲得豐收,但我國的糧食供求仍處於“緊平衡”狀態,糧價上漲的壓力始終存在。從國際農產品市場看,全球糧食儲備處於30年來的最低水平。如果再考慮美元貶值的因素,未來國際農產品價格仍會上升,從而將拉動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由於農產品和產能過剩的產品在CPI中所處地位不同,所以,產能過剩產品的價格下行,並不能改變物價變動的方向和趨勢。

必須看到,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現實因素和潛在因素、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等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判斷物價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難度相應增加。傳統金融教科書中建立在封閉經濟條件下貨幣與商品對應關係基礎上的需求理論,已經難以科學、全麵地解釋今天開放的中國受紛繁複雜因素影響而導致的物價變動現象。

認為產能過剩可以顯著消減通脹壓力,延緩通脹實現的進程,實在是太過天真的想法,不僅有悖於物價變動的實際,而且容易使人們低估現實的通脹壓力並模糊政策決策者的調控視線,使其有可能做出不合時宜的政策決策。

(作者係中國銀河證券公司高級經濟學家、博士生導師。文中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