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167 --- 經濟衰退似近尾聲

(2009-07-21 16:12:26) 下一個
經濟衰退似近尾聲:世界經濟最困難時期過去了嗎? 香港經濟導報

香港經濟導報蘇錫民/目前,世界經濟前景仍籠罩著諸多疑雲,因此對經濟何時複甦和複甦前景也就眾說紛紜。但普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當前西方經濟衰退最困難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在一些國家已經出現了一些可能開始複甦的跡象。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6月24日公佈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預測,經合組織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將下降4.1%,明年則將增長0.7%,均好於其在3月份展望報告中作出的分別下滑4.3%和增長0.1%的預測,這也是經合組織自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首次上調其成員國經濟增長預期。同時,歐盟委員會6月29日公佈的報告也顯示,得益於成員國政府大規模金融救市和刺激經濟的努力,歐元區經濟雖仍深陷衰退,但正呈現出初步轉好跡象。

經濟衰退似近尾聲

全球經濟低迷似乎已接近底部——7月1日全球各國公佈的6月份製造業數據顯示,世界範圍的衰退在所有大型經濟體均已接近尾聲。上述6月份數據來自對製造業部門採購經理的一係列調查,製造業是全球經濟中受衰退打擊最嚴重的領域。儘管隻有中國的整體數據為正數,但美國、英國、日本的製造業產出數據也為正數。

與此同時,一切有關第二場大蕭條的言論都已煙消雲散。各地股市紛紛上漲,漲幅從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各類經濟指標也全麵改善。許多人都持有這種觀點。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在一個季度內從大約10倍躍升至15倍,高於長期平均水淮,反映出企業收益趨於正常化。

自1月1日以來,衡量全球船運市場費率的指標激增近400%。從大豆到銅等一係列大宗商品的價格都翻了一番。與此同時,長期債券收益率回歸理性,而市場波動性指標也重返雷曼(Lehman)破產前的水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表示,2010年全球經濟可能增長2.4%,高於此前預測水淮。

貨幣政策幾近技窮

世界銀行日前公佈,隨著各國努力採取措施抵禦漫長的全球經濟危機,在截至6月30日的2009財政年度,世界銀行提供的資金援助增長了54%,達創紀錄的588億美元。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西方經濟體為應對危機可謂手段用盡:從動用巨額資金救市,到推出一個個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從連續大幅度降息並將利率降至曆史最低水淮,到採用非常規的所謂“定量寬鬆”貨幣政策直接擴大貨幣供應量。

比如說,如果算上因失業率上升而自動增加的社會保障支出,包括歐元區在內的歐盟今明兩年計劃拿出6,000億歐元用於拯救實體經濟,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目前,經濟刺激手段已經很多,其中貨幣政策槓杆基本用盡,而經濟尚未出現明顯改觀,財政赤字劇增帶來的壓力卻越來越大。

市場研究機構IHS Global Insight首席歐洲經濟學家霍華德.阿切爾說,歐洲央行未來無疑將繼續給銀行施壓,要求他們增加放貸,因為信貸緊縮目前仍嚴重製約歐洲經濟複甦,但銀行出於自保考慮正在提高信貸門檻。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下降2.5%,創下自歐元區1999年成立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主要就是因為投資受信貸緊縮影響持續大幅萎縮。

此前,各成員國政府實施的經濟刺激舉措為歐元區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儘管金融形勢依然相當脆弱,歐元區大部份金融市場正呈現出積極的企穩跡象。原因就在於金融危機爆發後,成員國政府採取了大規模金融救市行動,避免了金融業的徹底崩潰。得益於這些行動,歐元區信貸緊縮局麵有所緩解,融資條件得到改善。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表示,現在還不是富裕國家開始取消經濟刺激的時候。他警告稱,這種做法可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災難性後果。“我知道,一些發達國家正在考慮假設經濟複甦即將到來時的政策組合,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考慮此類措施還為時太早,”佐利克說:“匆忙撤離,可能會把弱者丟在著火的房子裡。”

他還補充稱:“2009年仍是危險的一年。近期的進展很容易出現逆轉,2010年的複甦步伐還遠未確定。”他的觀點與美國奧巴馬政府一致,後者針對過早調整財政和貨幣政策發出了警告。佐利克表示,富裕國家和大型新興市場國家決定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更多資源,用於應對經濟危機,“其根本作用是為全球經濟購買了一份金融保險。”但是,“它並沒有針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貧窮國家的諸多問題。”

這位世行行長表示,發展中國家經濟今年將縮減1.6%。發展中國家如今正麵臨匯款不斷減少、出口市場日漸萎縮、投資資金枯竭和旅遊收入下降的局麵。今年世界銀行收到的援助申請大幅增加,世界銀行估計,2009年發展中國家的資金缺口為3,500~6,350億美元。由於經濟複甦的步伐遠不能確定,世界銀行預計這一勢頭將一直持續至2010年。

經濟回升能否持久

最近的西方經濟數據尚難對世界經濟已經開始複甦提供足夠的證據。歐元區經濟第一季度環比下降2.5%,為歐元區成立以來最大季度跌幅。美國經濟第一季度的跌幅以年率計也高達5.5%。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實際減少14.2%,為戰後最大降幅。

世界各國的決策者擔心,即將到來的經濟回升將既不能持久也不夠強勁。全球製造業的恢複,主要是因為企業已經出售了它們積累的大部份庫存,並重新啟動被封存的生產線。一旦這個臨時推動力完成,企業將依然要麵對一個嚴肅的問題:維持目前勢頭所需的更長期需求來源在哪裡?

雖然歐元區正走出穀底,反映經濟可能持續往上,但經濟也可能隻是反彈,然後又再次下跌,並會停留在底部一段時間。如果信貸管道仍然不暢通,將會讓銀行體係境況更嚴峻;也許情況會逐步改善,目前歐元區各國財長們的態度是謹慎樂觀。另一方麵,由於當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導致研發和資本投資減少,影響到勞動生產率提高,再加上就業下降,歐元區未來幾年經濟增長潛力很可能會削弱。

必須反思的是,金融危機難道不是惡性經濟金融力量經由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嗎?局勢真的會在一個季度就發生逆轉?但實際上,全球經濟衰退已對經濟體產生了嚴重衝擊。就拿東歐國家來說,本世紀以來的經濟繁榮主要緣於大量外資湧入和巨量的信貸擴張。而金融危機爆發後,歐洲很多銀行因投資抵押貸款金融產品而遭受巨大損失,流動性嚴重不足。它們不得不收縮戰線,從東歐國家撤出。這導致這些國家流動性迅速乾涸、貨幣開始貶值,由此也導致其出口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

“新興經濟體麵臨很大的複甦延緩的危險,”國際清算銀行(BIS)6月29日發佈的年度報告表示,“尤其是打破負反饋的難度特別大,即經濟下滑的嚴重程度將延緩外資重新湧入的時間,而這又會進一步損害經濟增長。”據世界銀行6月22日的預測,東歐國家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中遭受此次危機打擊最大的,今年該地區經濟預計將萎縮4.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