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076 --- 分析:通縮可能趨緩 但未完全消除

(2009-05-16 05:10:50) 下一個
分析:通縮可能趨緩 但未完全消除
周新的全球通貨膨脹數據分析結果出爐之後,屆時通貨緊縮應該看起來被控製住了。不過問題遠沒有結束。實際上,最艱巨的通貨緊縮大戰仍有待打響。

十多個國家將於本周公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中國在周一公布,4月份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5%,PPI降6.6%。美國則將在周五早間公布。期間,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歐元區、阿根廷等國的數據將陸續出爐。

不斷下降的能源和食品價格推低了全球通貨膨脹,這個趨勢還會繼續。巴克萊(Barclays Capital)的經濟學家們預計,至少直到9月前,美國、英國、歐元區和日本的消費者價格指數都將較去年同期出現負值。

這將使對全球性通貨緊縮潮的擔憂升溫,即難以遏製的價格下滑導致消費者和投資者手握資金離場觀望,進而削弱經濟的增長。

通貨緊縮的後果如此嚴重,全球各國央行紛紛大幅降息加以應對。包括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在內的很多國家央行都實施了“定量寬鬆”,也就是發行貨幣向經濟體係注資,避免價格下滑。

不過普遍性的通貨緊縮不會立即構成威脅。今年消費者價格指數出現負值,主要是因為從去年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曆史性高水平回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內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一直相對穩定。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已企穩。

央行官員們真正的艱難日子尚未到來。鑒於發達國家的衰退深度和可能的緩慢複蘇,對這些國家來說,通貨緊縮仍是比通貨膨脹更大的長期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預計,2010年底前,全球經濟增幅將比其潛力低4個百分點。表現欠佳的經濟體讓工人停工,壓低整體工資水平。腰包更加緊張的消費者增加了公司提價的難度。表現不佳還導致產品和服務供過於求,給價格帶來更大的下行壓力。

措施大膽的央行可以通過向經濟體係中注入流動性加以應對。當然問題是要知道何時停止注資。

如果各經濟體繼續步調一致,那麽停止注資將較容易。如果一些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比其他國家反彈得更快,各國央行可能會過早停止注資。

Mark Gonglof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