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919 --- 貨幣戰爭之英鎊霸權

(2009-04-06 04:14:43) 下一個
貨幣戰爭之英鎊霸權 英鎊是如何取代黃金的(組圖) CCTV經濟半小時

   在剛剛結束的G20領導人峰會的閉幕記者會上,芮成鋼向東道國英國的首相布朗提問,會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建議成立超主權的儲備貨幣來代替美元,本次峰會上,是否討論了這一建議?布朗說,由於沒有具體提案,本次峰會討論並沒有具體討論這一話題。

  其實在人類數千年的貨幣史上,使用範圍最廣、曆史最長的貨幣是黃金(199,-4.62,-2.27%),這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超主權貨幣,但直到近代史上大英帝國崛起,由英格蘭銀行獨家發行的代表英國國家權利的英鎊替代黃金在全球通用,人類史上第一隻主權性質的國際儲備貨幣誕生了,此後美元、西德馬克、日元以及歐元,為了爭奪更多經濟話語權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貨幣之戰。這些主權貨幣,為什麽成為全球硬通貨,它們成功的路徑是什麽,又是哪些因素導致了它們的衰敗?從今天起,我們將用一周的時間,分別講述英鎊、美元、日元、歐元等主要貨幣的發展簡史,一起回顧我們曾經經曆,並且現在還在持續的貨幣戰爭。

  今天我們先來了解第一個主要國際儲備貨幣——英鎊的興衰。

在不列顛人先後擊敗西班牙、荷蘭、法國、俄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之後,英鎊成為第一個稱霸世界的貨幣。
    在不列顛人先後擊敗西班牙、荷蘭、法國、俄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之後,英鎊成為第一個稱霸世界的貨幣。
南京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律認為,一個國家,它的綜合國力到了一定程度,它也必須讓自己的貨幣體現自己的實力。
    南京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律認為,一個國家,它的綜合國力到了一定程度,它也必須讓自己的貨幣體現自己的實力。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金融係主任王長江認為,一個國家的貨幣發展實際上是有利於國家的金融製度的不斷修改相關的法案。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金融係主任王長江認為,一個國家的貨幣發展實際上是有利於國家的金融製度的不斷修改相關的法案。

  英鎊如何成為第一個稱霸世界的貨幣?

  1609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隨後,阿姆斯特丹銀行成立了,大約比英國的英格蘭銀行早一百年,主要功能就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穩定荷蘭的經濟。發達的金融市場使得阿姆斯特丹在17世紀成為世界金融中心,荷蘭成為當時的世界海上霸主。但是,由於當時還沒有形成世界經濟體係,荷蘭盾也沒有搭上荷蘭稱霸的順風車。在不列顛人先後擊敗西班牙、荷蘭、法國、俄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之後,英鎊成為第一個稱霸世界的貨幣。這段曆史首先要從英格蘭銀行的成立開始。

  17世紀的歐洲,戰爭成為所有國家麵臨的最嚴峻的考驗。每一個歐洲國家都麵臨著其他國家的戰爭威脅,而軍隊的建設和戰爭的軍費開支,都必須從民間籌得。而在16世紀打一場戰爭需要幾百萬英鎊,到17世紀末,則需要幾千萬英鎊,而在拿破侖戰爭末期,開支就要達到上億英鎊。當時最繁榮的國家都無法靠平時正常的收入來應付這一時期的戰爭開支,於是國家便開始借款打仗了。

  中國英國史學會常務理事陳祖洲:“在這之前國王是可以隨意借貸的,你有錢我跟你借,你不借也不行,我借的時候可能講好三年還的,我三年到那時候我就可以不還,那甚至你跟他講好不收利率的,隨意可以更改。”

  如何籌到戰爭款項成為了英國王室最頭疼的問題。在這個時候,1688年,支持議會的輝格黨人與部分托利黨人將國王詹姆士二世廢絀。詹姆士二世倉惶出逃。議會決定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時任荷蘭奧蘭治執政的女婿威廉夫婦共同為英國國王,因為這場革命未發一槍、沒有流血,後人稱之為“光榮革命”。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化,國王由議會決定產生,意味著君權從“神授”變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變了在英國已經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權性質。從1688年起,英國正式確立了議會高於王權的政治原則,並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製。從此,國王借了國民的錢也必須歸還。

  陳祖洲:“在光榮革命這個解決方案當中,它也一個權力法案,對這個做了明確的規定,你國王不能隨意侵犯國民的這個財產。”

  “光榮革命”後的第二年,英國就卷入了同法國長達百年的戰爭中,而所有英國有錢人,都不能不關注這場無休止的戰爭。盡管當時倫敦的民間借貸非常活躍,但他們仍然不願意貸款給王室,因為有兩點擔心:一是王室賴賬不還,二是王室打了敗仗,自己將血本無歸。以至於開戰時的1689年,英國王室隻籌集到了很少的一筆錢。由於法律規定國王不能賴賬之後,一個為戰爭籌款的機構應運而生。

  陳祖洲:“在1694年,當時倫敦有1286個商人,他們以股份製的形式,貸給國王一筆錢,當時的利息了是8%,那麽這個就促使了英格蘭銀行的誕生。”

  在短短的11天內,英格蘭銀行就為政府籌借到120萬英鎊,極大支持了英國在歐洲大陸的軍事活動,但為了避免英國王室濫用這筆資金,同時建立起銀行的信任體係,英格蘭銀行製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1811年,英國財政部拿著議會剛剛批準的100萬英鎊軍費的批文前往英格蘭銀行支付,時任審計長格倫威爾發現上麵沒有蓋國王的印張,拒絕支付一筆上上百萬英鎊的軍費。

  陳祖洲:“那是什麽原因,因為國王當時正在拉肚子,沒辦法,他生病,沒辦法蓋印,所以盡管政府在正在前線在打仗,很需要這筆錢,但是由於它有嚴格的規章製度在裏麵,這筆錢當時的審計長格倫威爾並沒有付給財政部,從這裏麵我們可以看出來,就是英格蘭銀行在它建立以後,它通過一係列的規章製度,使得它能夠得到這個信用,取得這種信任。”

  正是有了如此嚴格的法製化銀行信用體係,源源不斷地民間資金才流入到英格蘭銀行資助英國進行戰爭,而一次次勝利又給這些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收益。英國當時的對手法國,無論從國土麵積還是國家經濟實力,都比英國要強大,為什麽英國在戰爭中總能獲勝,就是因為法國財政在籌集軍費中遇到了困難,而英國的軍費卻非常充足。因此當時的歐洲有一句名言:戰爭中,獲勝的一方往往擁有最後的一塊金幣。

  南京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律:“英國的對外戰爭基本都能獲勝,人們願意支持這樣一個能夠一本萬利的戰役,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它這個戰爭,也可以稱之為某種意義上的貨幣戰爭,但不是那種貨幣戰爭,就是通過錢來打勝自己的對手,從而最後獲取最大的利益。”

  英格蘭銀行成立之前,英國社會上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銀幣和金幣,1694年,英格蘭銀行開始發行紙幣——英鎊。但那時的英鎊還不能算真正的貨幣。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王鬆奇:“當時的英鎊隻是一種紙鈔,因為當時這個黃金在流通,它隻是記錄黃金的單位,本身沒有價值,所以有電影百萬英鎊的故事就是一個英鎊的紙幣可以印成一百萬,它可以換金塊,可以換黃金。”

  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深奧難懂的書中,牛頓用數學方法證明了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這四大定律被認為是“人類智慧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成就”,然而這個著名的科學家在12年之後成為了英國皇家鑄幣局的局長,並工作長達30年之久,1717年,牛頓將黃金價格定為每金衡盎司3英鎊17先令10又二分之一便士。從此英鎊按黃金固定了價格,牛頓對金融貢獻雖然可能是偶然的,但他提出的金本位製最早雛形對後來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英國史學會常務理事陳祖洲:“很多學者講1816年英國實行金本位,其實在1717年的時候,英國就有實行金本位製度,它是這樣講的,那從這裏麵看,至少牛頓在英鎊和黃金之間建立這樣一個這樣的比例關係的話,它對他金本位的實行那肯定是一個促進作用。”

  1816年,英國通過了《金本位製度法案》,從法律的形式承認了黃金作為貨幣的本位來發行紙幣。1821年,英國正式啟用金本位製,英鎊成為英國的標準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 7.32238克純金。

  金本位的確立,英國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世界貨幣進入了英鎊世紀

  1821年,英國正式確立了金本位製,所謂金本位製,就是以黃金作為本位幣的貨幣製度,在該製度下,各國政府以法律形式規定貨幣的含金量。這一製度的典型特點就是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黃金自由輸出和輸入:公民可以將持有的紙幣按照貨幣含金量兌換為金幣,各國之間不同的金鑄幣按各自含金量形成固定比較,建立比較穩定的國際貨幣聯係,並允許黃金在國際間自由流動。金本位的確立,加上英國在當時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很快也確立了英鎊的霸主地位,世界貨幣進入了英鎊世紀。

  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最終迫使荷蘭接受了《航海法》,《航海法》規定:輸入英國及其屬國的貨物,必須使用英國的船隻或者是輸出國的船隻。從此,荷蘭船隻逐漸退出馳騁了近一個世紀的茫茫海域。在打敗了西班牙、葡萄牙之後,英國人將海上馬車夫荷蘭也趕下了海上霸主的位置。

  有了國內軍費源源不斷地支持,英國已顯示出不可阻擋的強勁力量:連續的征戰中,英國建立起一支歐洲最強大的海軍,它的商業觸角已經伸向全世界,1686年時的一個統計表明,當時有近一半的英國船隻都在從事美洲或印度貿易,而在1914年一戰前夕,英國的海外投資曾高達40億英鎊,占西方國家總投資的一半。

  大量的商品需求促進了英國生產技術的進步,“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產業大國,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業優勢,英國開始積極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義的經濟體係。它率先采用取消貿易限製的辦法來擴大國外市場,也就是用取消別國產品輸入英國的限製,來換取別國取消對英國產品的限製。自由貿易成為英國的國策。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金融係主任王長江:“當時從全世界來說,當時唯一一個最強的就是它(英國)了,所以從它的實力,它的信用,從它的製度完善上麵,它代表一個強國的象征,所以當它這樣表示的時候,當一個老百姓拿到一個英鎊的時候,那就能夠知道它能夠代表,因為它有一個信用在那,它能夠代表多少黃金,所以所有人對它就是一個信任的。”

  英鎊走向全球化,不僅是基於世界對英國經濟實力強大的信任,更有賴於英國完善的金融製度和法製化的金融監管,1720爆發了史上著名的“藍海”股票泡沫事件也就成為英國完善金融製度和加強金融監管的開端,科學家牛頓也成為藍海泡沫事件的受害者。

  1711年,英國政府為了向南美洲進行貿易擴張,而專門成立了一家公司——南海公司。為了迅速籌集還債資金,英國政府決定把南海公司的股票賣給公眾。在政府的默許下,公司管理層為南海公司編造了一個又一個美妙的故事,也喚起了英國人超乎尋常的狂熱。從1720年3月到9月,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裏,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一舉從每股330英鎊漲到了1050英鎊,此時股票市值,相當於整個歐洲的貨幣流通量的五倍,連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牛頓也禁不住購買了藍海公司股票,當年作為皇家鑄幣局局長的牛頓年薪為2000英鎊,這筆錢能夠建造4個格林威治天文台,然而隨著藍海股票泡沫破裂,牛頓損失超過2萬英鎊,事後,他不無傷感地寫道:我可以準確地計算出天體的運動規律,但我卻無法計算出股票市場的變化趨勢。之後英國用了100年的時間來不斷完善貨幣發行、監管製度。

  王長江:“最終影響政府出台了一個反泡沫法,這個實際上是一百年英國政府在思考,思考什麽,怎麽樣完善一個製度,所以通過一個貨幣英鎊製度,那麽英鎊這麽一個貨幣製度實際上是不斷的完善英國的金融製度,所以我覺得一個國家的貨幣發展實際上是有利於國家的金融製度的不斷修改相關的法案。”

  1844年,英國頒布了《英格蘭銀行條例》,英格蘭銀行成為唯一能夠發行英鎊的銀行,1872年,英格蘭銀行開始為其他銀行在困難時提供資金支持,從而維護了英國經濟的穩定,此時的英格蘭銀行已經是作為中央銀行在發揮作用,有效地維護英鎊的堅挺地位。

  英鎊在全世界的廣泛使用,加上數百年英鎊同黃金匯率的穩定,讓倫敦成為當時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憑借其經濟、軍事優勢,英國讓葡萄牙、德國、丹麥、瑞典、挪威、法國、比利時、意大利、瑞士、荷蘭、西班牙等國也先後過渡到金本位製,促成了國際金本位體係在19世紀70年代的最終形成,英鎊成為世界貨幣,亦成為國際結算中的硬通貨,與黃金一起發揮著世界貨幣的功能。

  1850年時,英國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60%;鐵產量超過了世界上所有國家鐵產量的總和;煤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南京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律:“我認為英鎊這個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所以和英國和當時的英國的發展的硬勢相配合的話,它的確對推動英國的發展,建立英國在全球性的這種世界霸主經濟是有密切關係的,同時的話,一個國家,我認為它的綜合國力到了一定程度的話,它也必須讓自己的貨幣體現自己的實力。”

  “一種貨幣隻會死在自己的床上”

  德國證券教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說過這樣一句格言:“一種貨幣隻會死在自己的床上。”它形象地指出了一種貨幣的價值與其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英鎊在金本位製度下占據霸主地位將近100年之後,也麵臨一些瓶頸,比如黃金生產量的增長幅度遠遠低於商品生產增長的幅度,導致黃金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商品流通需要,這就極大地削弱了金鑄幣流通的基礎。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是導致了金本位製度的崩潰,也導致了英鎊走向衰落。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在薩拉熱窩被刺,以此為導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大戰前夕,各參戰國為了準備這次戰爭,加緊對黃金的掠奪,戰爭爆發以後,由於軍費開支猛烈增加,各國紛紛停止了金幣鑄造和紙幣與黃金之間的兌換,也禁止黃金輸出和輸入,這就從根本上破環了金本位製賴以存在的基礎。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此時,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爭中士兵傷亡約80萬,軍費開支近100億英鎊,國民財富損失了三分之一,對外貿易方麵,1918年達到13.16億英鎊,同時英國的出口額僅為進口的二分之一。巨額的貿易逆差,迫使英國變賣海外投資的四分之一即10億英鎊去補償貿易的巨額逆差,這場戰爭使得英國變成了一個債務國,隻能通過舉借外債解決財政困難和貿易逆差,戰前美國欠英國國債約30億美元,戰後英國倒欠美國47億美元,同時,英國內債因戰爭而直線上升,戰前英國內債為6.45億英鎊,戰後猛增為66億英鎊。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日不落帝國”經濟出現衰退,英鎊的強勢地位也就遭到了質疑。

  獨立經濟學家向鬆祚:“如果我們一定要選一個日子,就應該選在1913年這個美聯儲誕生的一天,美聯儲誕生,看起來是偶然的事件,實際上他是代表著美國整體的綜合國力,綜合的力量已經超越了英國,所以美聯儲它一誕生,它就已經是世界最強大的中央銀行,那也標誌著美元已經開始取代英鎊成為世界最主要的貨幣。”

  大西洋的另一岸,第一次世界大戰卻給美國帶來了普遍繁榮,大規模的戰爭物質采購極大促進了美國各行業的生產和服務,到了1929年,美國的工業產量至少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42.2%,這一產量大於所有歐洲國家的產量,世界經濟因為一戰而完全改變,但是稱霸世界一百年的英國人是不願意看見金本位崩潰的,他們不斷地做著努力,1925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丘吉爾就曾把英鎊恢複到金本位製,然而,世界經濟危機的到來不得不使英國又一次放棄。

  向鬆祚:“但是時間延續了不到6年時間,1931年,6年多一點的時間,1931年的9月21號,英國又脫離了金本位製,英鎊脫離了金本位製以後一直再沒有回來過,恢複過金本位製,所以這個時候就標誌著英鎊它從世界一個主要貨幣,已經衰落下來了。”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回憶錄裏這樣描述自己參加雅爾塔會議時的心情:“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北極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這句話形象地描述出當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二戰後,英鎊開始逐步貶值,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1967年11月,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最終,英鎊在70年代尾隨美元進入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時代。

  而隨著二戰之後的1945年,布雷頓森林貨幣體係即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係正式確立。英鎊作為世界結算貨幣逐漸被美元所取代,世界貨幣開始進入美元世紀。

  半小時觀察:紙幣如何變“硬”?

  貨幣的興衰實際上是一個國家經濟政治實力的深刻體現,英國和美國,在它們各自最強盛的時期,它們牢牢地控製了全球的經濟、貿易,決定了全球的政治和軍事版圖,而它們全球霸權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它們的主權貨幣在全世界享有無可撼動的話語權。但讓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麽在英國之前崛起的大國荷蘭,它的貨幣荷蘭盾沒能成為全球硬通貨,而在英國之後崛起的另一個大國法國,它的法郎也沒有像英鎊那樣牢牢占據著全球經濟霸權的地位?曆史中成與敗的每一細節,都值得我們今天深思。

  一隻主權貨幣的崛起,它需要有堅實的物質基礎,比如這個國家的經濟強大和繁榮;它還需要有信心基礎,這個國家應該有強大的國家機器,有堅定、清晰的國家意誌,這樣其他 國家的持幣者才能懷有信心;它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和完善的金融體係,這是一隻硬通貨的市場基礎。

  當英鎊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之後,英國利用這一全球金融霸權獲得了太多太多的好處。從這樣一個細節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比如英國的國力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已走向衰落,它在經濟、軍事方麵的實力已落後於美國、德國甚至法國等西方列強,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英鎊才最終被美元替代,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英鎊的霸權是讓英國維持大國地位最重要的支撐之一。

  我們看到,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道路不是一定水到渠成的,它不僅需要實力,還需要意誌,還要有技巧,需要決策者嚴謹細致的規劃並且持之以恒地實施。事實上,英鎊、美元為什麽會成為硬通貨,它們硬在哪裏?正是它們國家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麵麵的強大,凝聚在一張薄薄的紙幣上,這張紙幣硬度就可以媲美黃金。(主編:盧小波    記者:周羿翔    攝像:白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