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557 --- ZT IPO和STARTUPS

(2009-04-20 23:55:00) 下一個
IPO和STARTUPS


一個公司的誕生和死亡


1982年,斯坦福大學的克拉克教授離開教職創辦了一家矽穀公司;
1993年,這家公司和好萊塢攜手製作了科幻大片[Jurassic Park (侏羅紀公園)],開創好萊塢
計算機三維特技效果的先河;
1997年,這家公司的銷售額高達$3.7B,2009年,在經濟危機的淒風苦雨中,這家曾經叱吒
風雲一時的計算機三維圖像先驅 Silicon Graphic宣布破產,並以$25M 的價錢買給了一個
名不經傳的小公司,如同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一樣絕跡了。



在矽穀,哪個公司一出現危機,就算不用看新聞也能知道。早在2001 到2002 Dot.com
泡泡破裂的時候,矽穀到處都是Silicon Graphic四處求職的員工。Silicon Graphic據
說曾連裁了十一、二輪的雇員,到最後每隔一星期的周五都要公布一次裁員名單,
公司上下一致疲倦不堪,隻盼著要死要活早點知道,好快快結束。

公司和人一樣,都有生有死。
這篇想寫的是矽穀的最大特色:Startups 公司和IPO

百度把STARTUPs翻譯成“新運作的公司”,STARTUP公司其實是靠著新技術誕生的
早期BABY 公司,不僅是矽穀特色,也是練就成千上萬百萬富翁的搖籃。

對矽穀以外的人,加入START UP工作,然後幾年之後公司上市,連秘書、清潔工一
類的小雞小鴨都雞犬升天,搖身一變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聽上去就象神話一樣。其
實每年總有幾十成百的START UP出世,很少很少的最後象YAHOO,EBAY GOOGLE
APPLE 那樣,大部分都最後做死掉,小部分被大公司買去,僅有很少的一部分最終修成正果。


從STARTUPS到上市公司過程







舉例子吧,比如說你有個突破性的技術想法,找了個幾個朋友一起,各自掏點小錢
湊份子,花了半年幾個月的時間做成了樣品,便想開始做公司。如果不需要很多資
本投資,開始就能賺錢自給自足,不需要找人投資,這樣最好。

EBAY的創始者皮爾,在早年剛建起交易網站時,用戶主動每月寄錢給他,郵遞員常常
要交給他一大包一大包的硬幣。象EBAY這種生意模型,一直並不需要外界投資,最後
仍然找了Benchmark Capital 象征性地投了$6.7M,主要為了包裝上市。 但大部分的公司
從想法==>產品==>賺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兩年到五年的時間,所以需要大量資金。


 


找外界投資這時候有兩條路: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 或是風險投資公司(VC)。


天使投資者一般是有錢的個人,不容易找到,但是一旦找到,隻要你的技術想法好,
容易投成。

風險投資公司矽穀很多,但你一定得有把死人說活的本事,想法要以最優形式表達
出來,讓人相信:

1) 你的主意獨一無二前所未有;
2) 有廣大的市場和大好的賺錢前景;
3) 技術上有很大難度,別人想偷學競爭不容易 ;
4) 有很優秀有經驗的團隊。

如果四條都符合則勝算巨大。

第一輪投資成功的代價是,你要把公司一部分的股份給投資者做交換。拿到這筆錢
之後,要精打細算,根據雇人需要計算燒錢速度,如果花錢太快,提早燒完錢,但
公司仍然沒有做到符合上市要求的規模,這時候就需要一輪新的投資,同時要給出
更多的股份。整個的投資過程,不僅是個尋求資本的過程,同時也是給你做START
UP估值的過程。比如VC投$5M的同時拿走你50%的股份,說明他們估價你的公司值
$10M,等等。。。。

等最終熬到上市(IPO),那是你的技術=>股份=>換錢的關鍵一步。IPO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原理和找VC 投資類似,但區別是不再是找某
幾個 VC投資,而是向所有股民、投資大眾公開招股。公司的性質也從私人有限公司
成為公共股份公司,公司的價值則完全由市場決定。

 



對於一般打工階層來說,規矩是越早加入公司的,一般分的股份越多,每股的買入價
(Striking Price) 越低。如果分到原始股最好,但一般都分到股權(Stock Option)。

比如你很有可能分到10萬股,每股隻需要五毛錢買入(Striking Price)。一旦公司上市,
每股在股市上要25元成交,你的10萬股就值(25-0.5)X 100,000=$2.45M。  公司上市前的股票
最值錢,上市以後的買入價就由市場決定了,就算你分到不少股權,但能否賺到完
全是撞大運。比如你在公司的全盛時期加入,分給你一萬股股權買入價$50元,,這
之後公司一路走下坡路,股票再沒有高過$50一股,你這一萬股便一文不值,如果某
一天,股票終於高過了$50,股價每漲一元,你就能得一萬元。。。。,這個過程叫exercise options

矽穀的公司和美國其他地方的公司不同,隻要是新的科技公司,打工階層就算上市
以後加入,仍然能得到不少的股權,隻要公司經營的好,股票往上漲,每人人都有
發點小財的機,這也是為什麽這裏房子特別貴,這裏的白領灰領幹活玩命的原因之一

想當年穀歌股票上市後,矽穀一大幫子工程師到處搶一個MILLION幾個MILLION的房
子,矽穀的房價一直就是這些STARTUPs=>IPO的公司雇員撐著的。

矽穀的START UP也有不同的幾類,象GOOGLE,FACEBOOK,TWITTER 這類靠的是創新
想法,最終的目地多是IPO,而還有一類做的是硬件技術的,他們往往有針對性地做
CISCO、ORACLE、HP 等一類公司的競爭產品,目的不是上市,而是逼著這些大公司
出大價錢把他們買下來。



2006年是IPO最多的一年


你知道嗎?

高科技公司有一批明星般的創始人,最耀眼的是 Bill Gates和 Steve Jobs,加Michael
Dell,和Larry Ellison,這幾個早期科技明星恰好都沒讀完大學。

而後來的新一代,尤其是矽穀的幾位最有名的公司創始人卻都是斯坦福或是藤校出
身:

雅虎的Jerry Yang and David Filo 是斯坦福的同學;
穀歌的Larry Page and Sergey Brin也是斯坦福的
Facebook 的Mark Zuckerberg 和他的兩個室友都是哈佛的
Twitter的創作者Jack Dorsey 是康奈爾的

Startups公司有一類獨特的文化

我老公在美國不少名牌大公司做過不少年,當年來到矽穀就是為了做Startups,一
旦做過了Startups,他就再不想回頭再到大公司工作,想把公司做上市發財固然是
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Startups的特點和氣氛及文化吸引他。

在矽穀,因為很多大公司都是在短時間內由Startups做成的,所以都保持了很多Startups的
特點,比如我碰到很多APPLE的NERDS,他們說去APPLE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崇拜Steve
Jobs並想體驗APPLE那種CULT式的團隊精神。

Startups裏早期的公司成員多是技術人員,很少的官僚和虛偽的假大空,每個人都
能橫向縱向身兼多職,極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大公司的COOKY CUTTER 式運作不
可同日而語。

Startups的成員之間容易產生戰友同誌式的友誼,建立信任,使得不少人有種家庭
式的歸屬感,有了共同的目標,於是便更加忠於公司,拚命苦幹。穀歌和蘋果等不
少公司,下了很大的功夫想保持這種文化,源於這種Startups文化使得公司的生產
力,不需威脅利誘,仍然能大量提高。這種文化是種精神性的,比宗教弱些,有點
象當年的毛澤東思想給人造成的那種效果。

人的歸屬感和忠心其實是很多人精神深處的某種需要,滿足了這種需要,便可以讓
矽穀的很多小蜜蜂心甘情願地每日工作12小時;把精神轉化為物質,滄海變桑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