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892 --- G20恐失敗收場

(2009-03-29 22:25:52) 下一個
全球十五萬億救市流產 G20恐失敗收場(圖) 中評社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倫敦G20峰會周四召開,希望能承接去年11月的首次華盛頓G20峰會,就挽救全球經濟、推動國際金融改革以防止環球金融危機重演,提出具體協議。然而峰會未開,G20內三大陣營——歐陸、美英,及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卻已矛盾叢生。在歐洲力拒下,英國首相布朗的2 萬億美元(約15.5萬億港元)全球振興經濟大計泡湯。華府周末亦改口稱,不要求與會國作出銀彈振經濟承諾,恐令市場失望。

  德國《明鏡》周刊搶閘披露了布朗希望說服各國領袖簽署的公報草稿,草稿承諾注資2萬億美元刺激全球經濟,但“2萬億”這數字是在括號內的,顯示這數字純屬英國建議。草稿稱,這可為全球未來兩年帶來2%經濟增長和1900萬就業。其餘內容主要是一般的承諾,諸如“我們決心恢複增長,抗拒保護主義,並為改革我們的市場及機構……我們相信,一個建基於市場原則、有效規範和強大國際機構支持的開放世界經濟,能確保全球化可持續發展”。



英國倫敦本周舉辦20國集團(G20)峰會,示威群眾已蠢蠢欲動

  報道一出,立即引起歐洲領袖強烈反彈。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六晚率先發炮﹕“我不會任人吩咐,說我們必須花更多的錢。”西班牙財長索爾韋斯也附和﹕“我和歐元區朋友都認為,沒有推出新經濟刺激計劃的餘地。”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強調,資本主義“激進改革”比減稅更重要。

  歐元區憂大擲銀彈增財赤

  德法等國希望趁今次金融海嘯,促成國際金融改革,讓歐洲扮演更大的角色、改變美國金融獨大不受規管情況;美國則強調振經濟為先,抗拒太強規管。然而以德法為首的歐元區,卻抗拒效美英大擲銀彈的做法,擔心各成員國赤字大增,將令歐元麵對龐大壓力甚至崩潰。

  由於歐洲反對聲太強,英國外相文禮彬昨讓步稱,英美不會在G20峰會上,力促各國承諾具體救市銀彈。但有倫敦官員懷疑今次是德國官員“耍陰招”泄密,蓄意破壞布朗的遊說大計。《星期日電訊報》便引述《明鏡》知情人士稱,消息來自德國政府。《星期日泰晤士報》甚至稱為“柏林耍的‘卑鄙手段’”。

  德被指蓄意泄草稿搞破壞

  德國政府新聞辦公室否認泄露了G20的聲明草稿。英國首相府發言人也淡化事件,強調2萬億隻是IMF較早時估計G20成員國需要作出的刺激經濟措施總數,並非要求各國再加碼。但外界推測,英國財相原打算在4月底再公布大幅減稅及增加支出的大計已成泡影。英方官員私下承認,除了承諾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提供2500億美元彈藥扶助貧國外,本周不會再有具體刺激經濟措施,但英國官員仍期望今秋稍後再有機會達成協議,“大有可能於今秋在亞洲有另一次領導人峰會,屆時會有論壇商討另一輪刺激經濟措施”。布朗則依然希望IMF扮演裁判角色,建議各國何時進一步減稅。

  在刺激經濟上,中國較偏向中間落墨。中國駐倫敦大使傅瑩向英國廣播公司稱,中國準備好再加碼刺激經濟,惟中國彈藥也有限,“人們應記住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華府改口 稱不左右別國救市

  德國總理默克爾周五表示,國際金融危機源自市場的無節製行為,應加強金融市場監管,“不能每10年重複一次這樣的災難”。歐盟輪任主席國捷克的總理日前更形容,美式刺激經濟措施是“通往地獄之路”。由於歐美分歧愈來愈大,奧巴馬政府昨終一改口風,聲稱無意主宰他國開支目標。白宮國際經濟事務副國家安全顧問弗洛曼(Michael Froman)稱,沒人要求G20與會國家要承諾立即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刺激經濟方案隻是G20峰會恢複經濟增長的4大計劃之一,其他計劃包括解決各自的金融體係問題、避免保護主義和采取措施減少危機擴散至新興市場。

  峰會無果恐蹈1933年倫敦會議覆轍

  全球聚焦周四的G20峰會,但無論結果如何,相信與會元首都不願看到曆史重演──加深了全球經濟蕭條的1933年倫敦會議。

  76 年前,為期6周的挽救經濟會議,於倫敦地質博物館舉行。來自全球66國的代表團赴會,商討如何解決失業率上升、生活水平下降及全球貿易呆滯的問題。對於這次號稱19世紀凡爾賽和會以來最大型的國際會議,外界最初亦充滿希望,英國《每日郵報》社評稱它是“曆來最重要的會議”,指會議“不許失敗”,百貨店 Harrods更掛上“文明世界站在十字路口”的廣告,向代表團發出警告。

  羅斯福拒出席 被轟“隻顧自己”

  然而作為大蕭條一大禍源的美國,態度卻不甚合作。新上任的總統羅斯福沒有出席,隻由時任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率領代表團,最後羅斯福數周後更發表震撼各國的宣言,表明不會參與任何有關貨幣穩定協議的談判,令會議被迫在7月27日休會,之後也再沒召開第 2輪會議。英國報章矛頭紛紛直指美國,《鏡報》抨擊美國“隻關心自己的問題”。史學家指出,由於各國看待問題的角度均不一樣,加上國內政治壓力的掣肘,導致各國代表未能取得重大協議。

  各國分歧無共識 加深蕭條

  當年美國跟歐洲就貨幣問題談不攏,令會議失敗收場,加劇了全球經濟危機。有評論員便認為,現時的情況,實在跟當年有幾分相似。今次G20峰會上,歐美在是否需要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方案上,也同樣出現分歧,美元問題也再成關注點。英國財相戴理德近日也提到,“1933年各國政府聚首一堂,但未能達成共識,結果出現曆時長達數年的衰退”,矢言不可重蹈覆轍,但加州大學教授艾肯伯格倫(Barry Eichengreen)直言:“現時我們在問題本質及解決方法再現分歧。德法要求覑力監控對衝基金及避稅天堂,美國則強調刺激經濟。”他指出,政治掣肘也妨礙了采取正確行動,例如國會反對再以巨額公帑拯救華爾街,就令到美國無法幫銀行體係回複充足資本。

  各國元首現應怎做,才可避免1933年的失敗重演?牛津大學史家克拉維(Patricia Clavin)指關鍵是汲取教訓,為談判外交留餘地。“政策行動需要協調。既需領導,但也要各方肯合作,而非一味要對方讓步。”

  G20峰會﹕簡介與期望

  與會代表

  包括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英國、美國元首,以及歐盟輪任主席國。這些國家合共占去全球九成GDP、八成全球貿易和六成半全球人口

  議題1:財政及貨幣刺激經濟措施

  最有可能結果:空泛承諾采取必要措施回複增長。法德反對公共開支振興計劃規模過大

  20國立場:中美英日支持加推刺激經濟措施,歐洲國家大多主張靜觀其變,惟全球央行在采取零息及非常規貨幣政策上頗為一致

  議題2:IMF改革及集資

  最有可能結果:承諾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金增加一倍,主要來自發達國的捐款,但隻泛泛承諾改革IMF

  20國立場:美國傾向將IMF手頭的2500億美元拯救用資金,增加3倍,暗示願再提供1000億美元彈藥。歐盟亦準備提供相同金額的彈藥。中國及印度等現金充裕的國家,捐款金額則視乎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的進展。

  議題3:金融市場監管

  最有可能結果:承諾徹底改善監管條款,包括監察金融市場的機製、銀行資本要求、評級機構監管等,但難有具體時間表

  20國立場:英美屬意較少幅度的監管條款;歐盟則要求設立跨國機構,嚴格執行金融市場規管,不少發展中國家亦持相同意見。至於控製金融機構過度冒險、要求提高銀行及基金的財政透明度上,則獲普遍國家讚成

  議題4:保護主義

  最有可能結果:重申達成全球貿易談判協議的迫切性,但未有時間表;重申反對保護主義

  20國立場:世貿組織警告今年全球貿易減少9%,多國都有貿易談判需處理;英國首相布朗計劃用1000億美元擴大貿易融資,以刺激出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