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 1790 --- 貸款高增長風險堪憂
(2009-02-23 02:07:06)
下一個
貸款高增長風險堪憂
許小年 [2009年02月20日 15:17]
盲目跟隨政府和國企項目發放貸款,銀行甄別風險的功能弱化,壞賬增加隻是時間早晚問題
【《財經網》專欄/專欄作家 許小年】“4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宣布至今,政府部門一直沒有明確資金來源。媒體曾報道過,中央政府將於今、明兩年發行1.2萬億國債,並準備代地方政府發行2000億的債券,除此之外,未見任何其他說明。剩下的2.6萬億從哪裏來,目前尚未有準確的官方消息。
從近幾個月的銀行貸款數字來看,商業銀行有可能成為4萬億的主要資金提供者。全部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去年11月為4700億,12月7700億,今年1月的前20天創下9000億的天量,整個1月的數字是1.6萬億——這意味著在1月的最後五個工作日中就放出了7000億!市場估計,貸款會在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4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正在轉變為信貸刺激計劃,說到底是貨幣刺激計劃,靠印鈔票拉動內需。銀行放貸雖然不影響基礎貨幣,但貸款生成的存款將進入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從而增加貨幣供應量。照此勢頭發展下去,當銀行的可貸資金出現短缺時,或者政府在“兩會”後大量增發國債,銀行成為購買的主力時,中央銀行極有可能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也就是增加基礎貨幣的投放,那時的“4萬億”就會變成三分之一靠財政,三分之二靠銀行。
商業銀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放這麽多貸款,顯然是為了配合拉動內需的政策,但這正是我們擔憂的。商業銀行在經濟中的作用,本來是作為儲蓄者和借貸者的中介,嚴格審查項目的風險和收益,在充分估計和有效控製風險的基礎上,計算項目的商業收益,依此決定貸款的投放。商業銀行首先要對它的股東和儲蓄者負責,而不是對政策負責。雖然國有商業銀行的大股東是政府,但政府股東作為出資人,它的目標是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它關注的是貸款的安全性與盈利性,而不是貸款的社會效益。
商業銀行在短時間內放出這麽多貸款,要麽降低了貸款標準,要麽放鬆了項目評估與審核,要麽兩者兼而有之。無論何種原因,如此發放貸款,後果不言而喻,短則兩到三年,長則三到五年,曾經困擾我們多年的銀行壞賬將卷土重來。
新增貸款中固然有相當大的部分為票據貼現等短期融資,但問題是,經濟活動已顯著放緩,近幾個月的工業附加值、進口、電力消耗、財政稅收等統計指標都證實了這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短期信貸增速不降,反而陡增,短期資金的供應超過了實體經濟的需要,錢都到哪裏去了?豈不令人更有理由懷疑信貸資產的安全性?
至於新增中長期信貸,據說主要投入了政府支持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大型國有企業。即使這個情況屬實,也不能認為這些資產就是安全的。我們不要忘記,政府支持與否,絲毫不會改變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銀行給鐵路貸款,能否安全回收,取決於鐵路的建設成本、建設期、客流量、票價等經濟因素,鐵路的建造者是誰,無關宏旨,這條鐵路的成本和收益參數不會因政府承辦而好轉,也不會因民營企業是投資方而惡化。實際上,同樣一條線路,民企投資的收益可能更高,而風險更低,因為錢是他自己的,為了賺錢,他一定要精打細算,千方百計控製風險。
銀行跟著政府和國企放款,不會降低經濟的總體風險,隻不過在發生壞賬時有人埋單罷了。但正是因為壞賬有人兜底,銀行的“道德風險”上升。順便說一句,“道德風險”有著嚴格的經濟學定義,指的是隱性擔保機製引起的金融機構的行為畸變,不能將“道德風險”和道德敗壞劃等號。麵對政府和國企這樣看似安全的大客戶時,銀行不再進行認真的風險收益評估,就此喪失了應有的識別和控製風險的功能。對銀行而言,貸款或許是安全的;對全社會而言,信貸資產的總體質量下降了,不僅因為政府項目的收益低,而且因為銀行不再嚴格把關。
曆史上,中國國有銀行曾積累了數以萬億計的壞賬。在產生壞賬的原因中,政策性貸款首當其衝,其他兩個原因是工作失職和內外串通的犯罪活動。可見,政府和國有企業並非貸款的“避風港”。在經濟下行時,國有企業的盈利迅速惡化,財政稅收的增長速度在過去幾個月間也一路下降,2009年1月為-21%。盲目跟隨政府和國企項目發放貸款,銀行甄別風險的功能弱化,壞賬增加隻是時間早晚問題。
幾年前,我們曾“背水一戰”,進行了“隻能成功,不能失敗”的銀行改革。剝離銀行壞賬,政府注資核銷不良資產,以上市為契機,建立基本的公司治理機製和風險控製製度,將國有銀行逐步改造為按照市場商業原則運作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真正的商業銀行。這一工作到現在尚未結束,國家開發銀行與農業銀行的改革仍在進行中。在這樣的時候,難道我們又要把銀行推回政策性貸款的老路嗎?為了拉動內需,甚至不惜製造新的銀行不良資產嗎?
現在回過頭來看,幸虧我們早幾年推進了銀行改革,在金融海嘯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國的商業銀行基本上是健康的,雖然在海外資本市場投資出現了一些損失,但由於資本金和撥備充足,不致影響國內金融體係的穩定。我們切不可因小失大,一味追求經濟的短期表現,降低貸款標準,最終傷害到金融體係的根本。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拉動內需是有必要的,但首先要搞清楚內需在哪裏。在一個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的國度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空間巨大,說“內需不足”是天大的笑話,關鍵在於如何打破僵化的體製對內需的束縛,將以居民消費和服務業為主的潛在內需,轉化為實在的購買力。這就需要減稅,充實社會保障體係,將國有資產分配給民眾,開放行政壟斷行業,解除對服務業的過度管製,而不是靠政府花錢,更不是靠銀行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