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財經觀察 1683 --- 聽話的中國銀行業
(2009-01-18 18:00:14)
下一個
聽話的中國銀行業
西
方一定很希望國內銀行都像中國的銀行那麽聽話。
盡管美國和歐洲政府都已經向國內銀行注資,但讓這些銀行重新開始放貸看來並不容易。
中國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在中國,大銀行的多數乃至全部股權仍屬國有。中國政府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需要、也得到了銀行貸款的支持;不過這種支持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會導致不良貸款規模增加。
中國去年12月份的貸款餘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9%,高於11月份的16%。去年貸款總體增長規模很可能超過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為2003年以來首次。
Associated Press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這種再杠杆化舉措是中國政府為抵禦出口和房地產市場放緩的影響而采取的積極的支持性措施。
不過西方銀行的避險意識也有其好處。對正在放緩的經濟增加貸款將擴大不良貸款規模,尤其在減息導致銀行淨利差收窄的情況下這樣做就變得加倍危險。
目前大部分額外貸款有望進入政府支持的項目或國有企業,這減輕了上述擔憂。此外,多數大型銀行在此期間將壞帳水平保持在低位。
但在經濟放緩期維持貸款流動性的壓力意味著銀行帳麵不良貸款規模可能迅速上升。花旗投資研究(Citi Investment Research)指出,今年中國的信貸乘數(貸款增加額/名義GDP增加值)可能超過兩倍,為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的第一次。
這麽高的信貸乘數可能意味著銀行信貸規模擴張得太快,以致於經濟無法支撐它。上次出現這種情況大概是在6年前,最終中國政府通過收購壞帳對銀行進行資本重組。
這一次的結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中資銀行在重組之後發生了多大變化。更加獨立的銀行管理、更強的風險監控能力應當能夠阻止信貸水平在當前的增長勢頭上出現危險的膨脹。
目前的情況表明,中國政府要求下麵執行政令的能力將被證明是比較強大的。
Andrew Pea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