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美國儲蓄率上升的得與失 2009年 01月 07日 11:34美 國人終於又開始儲蓄了。不過經濟學家們在人們該存多少錢的問題上看法不一。但個體消費者在儲蓄的問題上可不是這麽看的。在上世紀70、80年代的經濟慢速增長期,通過可支配收入減支出折算的美國個人儲蓄率超過了10%,因為失業以及信貸收緊的現狀令消費者捂緊了錢袋。從90年代末開始,股價的飛漲令美國人感到更加富有了,儲蓄率則隨之降到了2%。在2001年美國經濟步入衰退後儲蓄率略有回升,但又因房價的上漲而急速下滑,因為房產讓美國人覺得儲蓄已經變得無足輕重了。2007年時美國的個人儲蓄率均值降到了僅僅略高於0.5%的水平。 現在美國人正試圖重建其在房產和市場波動中付之東流的財富,個人儲蓄率又有所抬頭。11月時該比率為2.8%,而隨著消費者淨身價的縮水促使他們趨於保守,未來幾個月這一比例有望超過4%。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級研究員威廉姆•克萊恩(William Cline)表示,現在的一個大問題是,個人儲蓄會不會增加到抑製消費及經濟增長的水平。這個問題對於美國經濟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國內生產總值(GDP)逾七成都是消費支出貢獻的。 克萊恩說,這主要取決於美國居民到底是將房產及股票損失看做是永久性的,還是暫時性的。 對個人來說,適宜的儲蓄水平主要由大環境決定。當然,那些不久就要退休的人儲蓄動機最強。個人理財專家表示,對於其他人來說,他們手中的儲蓄應該能維持半年到一年的生活,以防失業的黴運降臨到自己頭上。 儲蓄的意願能給整體經濟帶來許多好處,其中之一是減少國家的外債規模。政府可以通過預算盈餘來推高國家的整體儲蓄率,其中包括企業、個人和政府儲蓄。但是倘若此時需要更多消費來刺激商業投資和創造就業的話,這麽做可就隻能起到反作用了。 一般來說,其他國家都比美國的儲蓄水平高。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可能是文化差異。法國、德國、以及許多歐元區國家的儲蓄率都達到或超過了10%,這多少是因為家園因戰爭被毀的曆史仍深藏於人們的記憶之中。這種相對節儉的生活方式並未使得它們的經濟增速超過美國、也沒能使它們在衰退麵前變得更具免疫力,雖然較高的儲蓄水平可以在失業增多的情況下起到重要的緩衝作用。 中國的家庭儲蓄率高達20%-30%,但這更多的是經濟結構問題的體現,而非經濟實力的體現。中國政府不發放退休金,所以家庭必須靠自己的儲蓄來養老。 對美國低儲蓄率最尖銳的批評之聲指出,因為美國缺少現金緩衝,所以它才會過於倚重中國、日本和中東產油國,正是這些國家所投資的美國國債在為美國國內的支出提供資金。如果美國自己擁有更多的儲蓄則會減輕其對外國債主的依賴。 當選總統奧巴馬(Obama)的首席經濟顧問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長期以來一直警告美國需要提防“金融的恐怖平衡”,即美國的債權人可能通過拋售美元及其他美國資產的方式打擊美國經濟,並將其利率推高到災難性的高位;不過他們也意識到,如果這麽做將使自己手中的美元資產價值一落千丈,這種認識也使他們不會輕易這麽做。 還有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美國能夠在低儲蓄率環境下發展,因為美國公司能用非比尋常的高效率調撥手中的可用資本。克萊恩說,相比其他國家而言,美國往往能用低儲蓄率求得更高速的經濟增長。當前經濟低迷、信貸吃緊,這套理論將經受考驗。 Sudeep Red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