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天下》雜誌
作者:李雪莉
十月四日,波士頓國際機場。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大師梭羅(LesterThurow)正在候機室一隅接受《天下》記者專訪,旁邊的旅人拿著《紐約時報》,頭條上寫著國會搶救華爾街的消息。
飛機引擎轟隆隆作響,梭羅在上機前指出他的不安,“全世界,美國的金融問題會重創全世界。”而讓梭羅更憂心的是,他史隆管理學院學生的就業前景不明。他急切地說:“大部份投資銀行都雇用MIT與哈佛的畢業生。但是現在這些投資銀行都凍結人事,學生很受傷。”
巨塔倒塌名校畢業生夢碎
這個以哈佛、MIT等名校群聚聞名的劍橋地區,距離紐約華爾街,此次金融風暴的中心有三百四十公裏遠,空氣卻瀰漫著濃厚的焦慮。
十月,原本是征才的季節,但從華爾街到哈佛、MIT、波士頓大學,辦征才說明會的金融公司明顯縮水。投資銀行掛零,顧問公司也寥寥無幾。
台灣環球水泥第三代、正在哈佛就讀研三的侯智元,道出哈佛人心情,“同學都在想,i-bank(投資銀行)都破產了,highyield(投資報酬率高)的事業機會過去了。”
由於國際金融機構在全球都有據點、員工,畢業生的焦慮也從美國東岸一路延燒到歐洲和亞洲。
一名台大畢業赴法國知名商學院Insead取得MBA學位的畢業生,自今年一月開始找工作,至今未有著落,目睹工作機會像全球股市行情不斷減少。他冷靜娓娓道來求職的曲折,“我兩個月前通過雷曼香港的筆試與第一次麵試,正準備二次麵試時,雷曼就垮了。”
巍峨的金融巨塔,在眾目之下瞬間崩解,令人驚駭不解。焦慮氛圍籠罩全球商學院,衝擊哈佛為首的美國長春藤名校。
過去二十年,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等長春藤名校大學生,每年約有一半以上的人進入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距離華爾街最近,位在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總看得到學生一下課就換上西裝、搭著地鐵到華爾街實習、上班。
華爾街之路的勝利
哈佛的華爾街淘金熱也不遑多讓。“在哈佛,不論你念的是電機、美術或哲學,哈佛人第一與第二誌願就是i-bank、顧問公司。第三與第四誌願才是念法學院、醫學院,”哈佛大學數學係大三學生Ben說。
令名校學生趨之若鶩的,是投資銀行的高報酬與奢華的生活。
由於美國長春藤名校學費每年要花費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元台幣,學生貸款念書,自然考慮工作報酬率;像避險基金業務的工作,有可能年收入達二十萬美元,一年就可以繳清所有學貸。
這種在華爾街淘金的價值,在過去二十年間,成為主流,逐步侵蝕哈佛等名校長年建立的服務價值。
哈佛政治係教授兼燕京學社社長的裴宜理(ElizabethJ.Perry)是位中國通,二十年前曾到台大短期訪問。她指出,一九六○年代,學生還滿熱衷公共服務的事業,但一九八○年代事情開始變化。當美國走出七○年代的石油危機及八○年代初期的經濟問題,股票市場開始起飛。
華爾街的工作慢慢成為學生畢業後的標準路徑。這條路徑不但成為主流,而且是壓倒性的勝利。
“學生在進哈佛的前幾年,還會參與公共活動,但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學生就將心力集中投入華爾街,”裴宜理憂心地說。
這幾年裴宜理的學生會跟她訴苦,說他們如果不選擇華爾街的工作而去教書或念研究所,會被同學瞧不起,周邊的同儕壓力會讓他們很不舒服。她直言,不少哈佛人較量的是“摩根士丹利花一萬美元還是兩萬美元簽下你?”
華爾街價值對許多年輕哈佛學生而言是驕傲,但對惦記哈佛三七二年曆史的教授們,卻是心頭隱憂。
九月二十五日,哈佛大學校長朱.佛斯特(DrewFaust)邀請六位哈佛重要財經、法律學者,共同討論金融危機的起因與解決之道;這場座談會更網上直播,校友與教授們前所未有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