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不分南北半球;緊日子來了,不分中國與西方。
中國和美國像一對夫妻,一個負責賺錢,一個負責花錢。
——經濟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發明了Chimerica(中美國)一詞, 來定義最大消費國、最大資本國(美國)與最大儲蓄國、最大製造國(中國) 構成的利益共同體關係。
在金融危機之前,美式生活方式已深入中國。
入冬之前,你的不相信名單上隻寫著房產中介、基金經理和國產奶粉;
入冬之後,還得加上所謂的中產身份、長期勞動合同和中國版美國夢。
西化的生活樣板和生活“常識”界定了我們的價值觀,
物欲生活方式下的中國災民再次站在生活的拐點之上。
跟投機和縱欲相比,節儉和節製的美德一點都不時髦,
但後者可能正是我們度過嚴冬的救命稻草。
此外,我們還需要更多改變,來迎接中國改革開放的下一個30年。
在冬季,一個國家,有寒意,可能更清醒。
2008年的第二個生活拐點
是誰製定了生活的樣板?是誰定下了生活的常識?是誰界定了生活的價值?全球性“冬天”到來,物欲下的中國災民,再次站在生活的拐點之上。
“我今天想從自動提款機裏取點錢,它提示‘資金不足’。我不知道這是指銀行自己還是指我。”如果路透社早30年發表這個冷笑話,你大可嘲笑一下西方人;不幸的是,你在ATM前正如此喃喃自語。
世界果然是平的——在英女王炒股虧了37%的錢、冰島傳言國家破產、柏林一家出版社的《資本論》銷量比1990年增加100倍、西班牙人離婚率下降30%、日本的修鞋鋪突然火爆、香港人急甩高爾夫會籍、東莞工人因工廠倒閉紛紛失業之後,自問事不關己的你,突然發現上班的公司登上了網絡流傳的178家“大裁員企業”名單。
冬天就這樣來了——窮忙族因裁員潮惶惶不可終日,師奶戰鬥在超市,小工廠老板失去了所有訂單,大學生連“年薪高達5000元”的招聘廣告都不放過,發夠牢騷的購房者期待樓價狠狠下跌,股民如同野草般等待著春風吹又生……全球金融危機的波浪按股民、外企小白領、代工廠老板、廣告商、外來工、星級酒店服務生等玄妙軌跡蕩漾開去,最終將每個人都牽扯了進去。
“冬天”來了,不分南北半球;緊日子來了,不分中西方。入冬之前,你的不相信名單上隻寫著房產中介、基金經理和國產奶粉;入冬之後,還得加上所謂的中產身份、長期合同和中國版美國夢。
有評論說金融危機是美國式生活方式的危機。當中國的你邊刷卡邊用 “美國老太太”故事說服自己時,已經順手分享了這種危機——於是,上半年還登滿房地產廣告的中國媒體,隻好改口向你提倡緊縮式生活。
你開始懷疑:樓要夠高、城市要夠大、成功要有車有樓、孩子要喝牛奶不喝豆漿、大學要外國不要民辦……是誰製定的生活樣板?是誰定立的生活“常識”?又是誰界定的生活價值?金融災難在自然災難後接踵而至,物欲生活下的中國災民再次站在生活拐點之上。
全球化生活方式之變
研究機構尼爾森對52個國家進行了調查,超過一半人認為自己國家將在未來12個月內步入衰退。最悲觀的是日本人、德國人、葡萄牙人和法國人;最為樂觀的是印度人、越南人、中國人和俄羅斯人。
一年多前,“恐怖紅利”讓華爾街一位代理法拉利跑車的“美國大媽”興奮叫喊道:“我愛死這群孩子們了”,時尚雜誌編輯構思的是如何教美國人在加勒比海買一個小島。如今,華爾街因為金融風暴成為一個熱門旅遊景點,不懷好意的遊客隻為到那兒緬懷道瓊斯指數跌破一萬點的那個崩潰時刻;《花花公子》策劃了華爾街女性分析師專題,當然,失業的女分析師展示的不再是頭腦,而是裸體。
美國總統和好萊塢仍在向全世界推銷一生換8輛汽車的中產階級夢。事實卻證明,美國的中產階級生活是分期付款的,按揭來的生活甚至需要一個國家來還——一篇《最需要變革的是美國生活方式》的評論呼籲美國人改變“享樂至上”的生活方式:“美國正站在一個曆史拐點上,一場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不僅將推動當前諸多棘手問題的解決,還有望挽救日益沉淪的美國。”
NBC脫口秀主持人傑伊嘲笑通用汽車、通用電氣、21世紀不動產公司都成了小企業。以汽車、房子、信用卡代表的生活方式被西方人懷疑——有學者回顧戰後大國發展史,提出一種“失去的十年”現象:1945年到1955年,陷入戰後憂鬱時期的英國;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的日本;上世紀90年代,國家解體的俄羅斯。“失去的十年”往往民生凋敝,卻又往往帶來生活方式變革。
這是全球化的魔力:全球金融危機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的樣板生活方式。提款機扮演了全世界最好的環保主義者與道德課老師——統計表示英國廁紙銷量正在下降,浪漫的希臘和意大利人已開始回家吃飯,美國人在街區開辦了省錢培訓班,新節儉主義在全球流行。深陷在全球化之中的中國人隻能傻乎乎地跟著走。
物欲生活的中國選擇
三年前的全球化論壇上,印度工藝複興信托組織創辦者麗圖·塞迪發問:“滿大街都是美國流行音樂,年輕人做著去美國矽穀的夢想。學者們擔心這些年輕人丟掉了印度的氣質。你們中國也麵臨著這樣的挑戰,不是嗎?”
狄更斯有一部小說《艱難時世》,裏麵的資本家葛雷梗將孩子們看成一些小罐子,由他灌輸進功利主義的觀念,直到溢出為止:“要鍛煉有理性的動物的智力就得用事實:任何別的東西對他們都全無用處。”
當全球化的主導者更多在西方而非東方,我們就變成了“小罐子”——美國人是寓言裏冬天還在拉小提琴的蟋蟀,中國人則是秋天就辛苦搬運糧食的螞蟻。螞蟻想過上蟋蟀的好日子,於是花明天錢的“美國老太太”故事對中國人就有了教育意義。
不過中國人在“美國老太太”俱樂部不算受歡迎,這讓教育意義很快就變成了諷刺意義——德國的聖誕樹漲價,外媒就說是中國人開始消費聖誕樹的緣故;糧食緊張、價格上漲,德國總理默克爾就說皆因“三億印度人一天吃兩頓飯”和“十億中國人開始喝牛奶”。
法國人若澤·弗雷什在《中國不笑,世界會哭》一書中,甚至希望中國人保持滿足於匱乏物質生活的“美德”,通過“精神愉悅”來得到“健康的身體”:“如果中國人哪天丟掉了他們的價值觀,忘記了他們如此獨特的思維方式,中國會不會變成4500年來它一直不曾充當的角色:一個好戰的國家?所以我說,中國不笑的時候,世界會哭。”
占世界人口5%的美國人正消耗掉地球能源的四分之一(而且還是分期付款),自私的弗雷什卻想讓中國人保持窮美德,顯然沒有什麽說服力。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美國人在金融風暴中的遭遇,讓弗雷什的話成了準預言:“我所擔心的是,中國人經濟條件的改善是以大筆負債作為代價,中產階級拉著的大車將會越來越沉重。這幾億勞動者能夠想象自己很可能整個後半生都在償還銀行利息嗎?”
美國人由“先洗未來錢”淪落到參加省錢培訓班,正好讓中國人進而明白自己在地球村中的處境——或許中國人應在謹慎處理個人賬單的理性之外,去直麵一個相關於道德、傳統與生活方式的“感性的冬天”。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11月,在廣州的一個小咖啡館裏,住在鄧世昌廣場附近舊房子裏的居民們,聚在一起討論自己的理想生活,希望通過抱團向政府提議,為社區擺放垃圾桶、興建一個帶人工湖泊的小公園,增加福利,改變生活。
全球化讓冬天不期而至,但可以預見的是,全球化會再次消解這個冬天,迎來春天。此間,中國人亦有反省:啃老族開始寄錢給父母、工作狂開始關心身邊的同事、小資女開始養成記賬的習慣……
“一個炫耀財富的時代已經結束”,美國曆史學家斯蒂夫·弗瑞什為這個冬天下了一個斷語。以個人主義和消費主義為宗旨的生活方式正在不起眼的地方發生改變,節儉、互助等傳統美德或會在人們抱團取暖時重新延續。人們終究會明白一個簡單道理:冬天裏緊縮的是物欲,卻不一定是生活的幸福指數。
2008年11月4日,比利時觀念藝術家揚·法布雷將洋蔥和土豆裝在避孕套中,製作了一件名為“春天就要來了”的作品。他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洋蔥和土豆,發芽戳穿了避孕套,更有不少落到地上,發出腐爛的臭味——這個無意之舉,像是在揭發一個繁榮春天背後的真相,更像是一個對物欲時代的隱喻。
東莞陣痛:難過的“世界工廠”
麵臨企業倒閉潮的傳言,東莞市長不得不出來澄清。它是城市發展的中國標本,也是危機下的中國暴風眼。
2008年初冬,正午12點,38歲的王洪江一個人悄悄爬上了6樓天台。
他的左腳下是“特區窗口”深圳,右腳下是“世界工廠”東莞。他的對麵,是合作了6年的生意夥伴深圳市恒強盛公司,這家研發出了中國第一隻扁平顯像管、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係認證的生產商,在11月7日立冬日的晚上突然宣布倒閉。
王洪江收到消息趕緊撲來,卻隻看到一封“告債權人書”和一排法院封條。恒強盛欠下他192.9萬元的貨款,這是供應商中最大的三筆欠債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恒強盛至少欠下100餘名供應商1600多萬元的貨款。
王洪江是安徽省天長市興龍電子公司駐深銷售員,按照公司規定,銷售提成為3%,出現欠債個人須承擔40%的責任,依此折算,王洪江一夜之間將負債80萬元,他在深圳10年的血汗轉瞬付之東流。
平湖鎮鵝公嶺村天鵝工業區上空的風有些涼,他在廠門口堅守了5天,一籌莫展,這一天,他沒有吃早餐,也沒有吃午餐,絕望像水一樣漫上胸口,幾乎讓人窒息。
“193,快下來!別一時想不開呀!”有人發現了王洪江,這群來自湖南新化、廣州、惠州、東莞長安、深圳寶安等地的供應商因為債務聚集在一起,彼此不以姓名而以欠債數目相稱:11,39,50,180……
王洪江沒有動,他試圖“用生命的代價換取社會的覺悟,把借金融危機之名惡意騙取貨款的老板繩之以法”。
不太平的工業區
恒強盛在立冬日的倒塌,不過是全球金融風暴背景下珠三角的一個殘酷插曲。
早在10月,東莞合俊玩具廠、深圳寶安百靈達等電子廠、玩具廠、服裝廠的相繼倒閉,就已讓人感覺到金融危機帶來的絲絲寒意。
11月,天涯網友“我叫梁山伯”發表的萬言書《東莞:“風暴眼”中的世界工廠》搔到東莞癢處,這篇被認為是“比較客觀”的網文,引發東莞政府高層集體學習、研討對策以及民間智庫熱議“東莞如何過冬”的熱潮。“一九二九,懷中揣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東莞的冬天似乎才剛剛開始。
東莞市樟木頭鎮銀洋第三工業區,倒閉已經一個月的合俊玩具廠門前,一片空寂。經營出租屋生意的吳老板疊著手蹲在門口曬太陽。今年5月,他看到合俊“廠裏人多生意好”,便在對麵租下一棟民房,改建成50間單間,當時人滿為患,每間能租兩三百元,現如今,出租屋裏隻剩下合俊廠一個工人,“他請了律師要索賠,平時早出晚歸去找工”,那些來自四川、湖南、廣西等地曾經的租客,“已經打包回家”。吳老板改了招租牌上的價格:“長期出租,不收押金,120-150元(包水不包電)”,很快,他又調了價“80-120元(包水)”。價格雖然便宜,卻隻能吸引到少量遠處的工人。
吳老板的隔壁,是一間掛著“轉讓”牌的電話超市,來自潮州的劉老板在這裏開了兩年店,“我有 10台電話,以前一個月話費能打一兩千塊,現在一天不到兩三塊;以前一天賣水能賣三四百塊,現在隻有十幾二十塊。”劉老板準備再等兩個月等廠重開,“如果做不下去,也隻能是走。”在拐角處開米粉店的張老板則顯得比較悲觀,“前麵一間飲食店剛剛投資幾萬塊裝修,開張不到兩個月就倒了。我也是在關門吃老本,現在形勢不好,去找個地方開店很好找,最怕就是廠子突然倒掉。”
在樟木頭的沿途,到處都能看到“清債”、“辦證”、“廠房租售”、“商鋪轉讓”的廣告招貼,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某某廠的倒掉。每年接近年關,東莞的工業區總會變得雞飛狗跳。工廠倒閉,除了拖欠工人工資、甩給當地政府一顆燙手山芋外,通常還會拖垮產業鏈下端的一批小工廠以及一群供應商。
在天台上足足站了3個小時的王洪江,最終在當地街道辦、派出所和政法委書記的勸說下走了下來,“李書記和我講,你放心,我一定幫你跟蹤到底,把這個老板繩之以法。說句良心話,誰也不想死,李書記提到老婆小孩的時候,我感覺到有希望了。” 王洪江摸著剛剛打完點滴的手上的紗布,顯得異常疲憊。
恒強盛老板孫國平在《致債權人的信》中這樣解釋工廠破產的原因,“在今年嚴酷的經濟危機中,由於資金鏈斷裂,迫於無奈選擇不辭而別。原因有三:一是美金升值,訂單下降,原本可以賺錢的出口產品變成了虧本的東西;二是原材料漲價,工人工資提高,將微薄的利潤擠壓為負;三是貸款難收,到處求爹喊奶,像孫子一樣收款,夜不能寐,急出一身冷汗。” 孫國平還說,“不少供應商都知道,我是一個癌症病人,為三四百人的生存操心實在太苦太累,如今金融風暴之際,生意特別難做,整天麵對眾多供應商追償,原材料供應又不及時,生產時斷時續,我隻能選擇放棄。”
但供應商們沒有相信這位原本“忠厚”的“知識分子”的說法,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場借金融風暴之名行“金蟬脫殼”之實的走佬計劃。
小老板的過冬計劃
肖功俊是東莞市大朗鎮屹立印刷公司的老板。9月以來,他以一個小工廠主的身份,在廣東幾家報紙上發表《東莞10億“利市”,拿出不易分配更難》、《誰來引領我們中小企業前行?》、《“求大”或會誤導企業》等9篇評論,從而在東莞企業主中聲名鵲起。在被“我是梁山伯”於《東莞:“風暴眼”中的世界工廠》一文中致敬之後,他欲以“我是祝英台”撰文回應。
下午5點,肖功俊的工廠便已歇工,他開著黑色別克將在藝術幼兒園上學的女兒接回辦公室後,抽起“五葉神”來,偶爾接到催貨的電話,他便耐心解釋。
“今年特別難做,去年開始難,今年特別難。我的廠,今年經營的困難主要是水災,我這裏就損失了100多萬元。”2000年,在中央級研究院做過電子工程研究的肖功俊創辦了這家小印刷廠,8年來他隻有四個月出現過虧損,“2007年一個月;今年2 月份過春節,生意非常差;再一個是六七月份,6月是因為水災,7月份是沒定單。”
肖功俊的印刷廠主要是給一些電子廠做包裝盒、說明書、吊牌,處在產業鏈的下端。從去年5月開始,他開始明顯感覺到生意難做,競爭者增多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勞動成本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就算有訂單也很難做,因為做下去是虧損的。即便帳麵不虧,但是貨款不能及時回籠,風險太大。加上現在經濟環境、法製環境非常不好,動不動就遇上走佬,我也經曆過這樣的損失,去年一次,今年有兩次”。
今年,就在肖功俊所在的沙步土地坑工業區就有七八家皮革、電子廠倒閉,“有些是山寨工廠,有一家從水災到現在都沒有開門”。
肖功俊從幾個細節感覺到金融海嘯對東莞的影響。一是廠裏的工人越來越多請假,理由是“弟弟或者親戚的廠倒閉了,要到車站送他回家,以前沒有這樣的請假理由”。二是大朗汽車站的返鄉潮提前到來,“以前這個時候回湖南邵陽是134塊,現在回家的人多,票價漲到了220或230塊,跟過去春運一個價。”
原材料漲30%、工人薪資漲40%、訂單縮減30%……壓得肖功俊喘不過氣,紙張從去年年初的每噸6300元左右,攀升到現在每噸約8000元。勞動力成本由去年的每月七八百元,漲到現在的1200元左右。印刷廠的利潤比去年下降了5成,以前效益最好時每月能賺10多萬元,如今隻有兩三萬元。
東莞市長安鎮榮發電子科技公司總經理陳秀鵬已經4年沒有出去旅遊,一雙皮鞋穿了一兩年沒換,“一是忙,二是做生意難掙到錢”。為了節省開支熬過經濟危機,他將廠房裏的三根燈管拆成隻剩一根,對工人宿舍用電也用電表控製,自己24小時待在廠裏,許多事情親曆親為。
東莞市長安鎮祥宇五金廠的老板易冰也發現,因為金融危機,身邊的許多同行變得小心翼翼,“很多人有生意都不敢去做,都是怕自己拿材料幫別人做了,幾個月後收不到錢。”他所在的五金業,許多工廠處於半停廠狀態,有的正大批裁員,“反正快到過年了,有些工人寧願回家待兩個月,看看外邊的情況怎麽樣再決定是不是出來做工。”
計劃一:減少人數,身兼多職。比如讓文員兼職管理倉庫,會計兼職人事經理。計劃二:老板親自抓采購,將采購銷售兩頭各吃5%回扣的額外成本削減掉。計劃三:或者學習日本企業生產管理方式提高生產力,或者幹脆“冬眠”,或者縮小規模,將500人減成100人,留下一二十個骨幹搞技術,關閉生產線轉做貿易,訂單照接,轉發給其他工廠生產,減少風險。計劃四:上下遊幾個工廠合成一個進行生產,不合並不重組,你還算你,我還算我,但這樣可以省掉租金,節省生產成本,風險和利益共擔,等經濟轉暖,就可東山再起。計劃五:引入阿裏巴巴的“三企互保貸款”,三家企業聯合起來一起貸款,如果一家企業出現了風險,另外兩家一起承擔,這樣幾家企業“抱團取暖”能減少風險促成緊密合作。
肖功俊對2009年的預期是“前途迷茫”,“2009年能不能好就看7月,因為聖誕節和感恩節的產品生產旺季都是在7月至11月,如果7月份沒有聖誕節的好消息,沒有顯示出轉暖的跡象,那就麻煩了。”
誰的東莞?
“東莞到底是誰的東莞?是160萬人的東莞,還是1200萬人的東莞?現在在東莞的1000萬產業工人沒有幸福可言,這裏除了宿舍就是工廠,連家都沒有,這是個問題。”
肖功俊所擔心的是,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老一代打工族能吃苦耐勞,生於八九十年代的新一代打工族已經“靠不住了”,“家裏要是受點委屈,還可以找村幹部評理,在東莞打工經常要吃啞巴虧。東莞這座城市也非常困惑,留人也不是,不留也不是,如果全部走了,剩下一堆工廠土地,怎麽辦?”
天涯網友“摩陀”寫道:“我在東莞待了六七年,見證了這個城市的部分發展,沒有家的感覺。經濟衰退潮來臨之際,民工兄弟姐妹在常平火車站返鄉,昔日各鎮區熙熙攘攘熱鬧的景麵也變得肅靜起來,秋意正濃,冬天來了,我的兄弟姐妹們,你們做好防寒措施了嗎?”
來自四川南充的打工詩人、農民工人大代表鄭小瓊是眾多打工者中幸運的一位,但她並沒有東莞戶口,也完全支付不起在東莞買房的首付。7月份,她辭去上海銘好貿易有限公司東莞銷售業務員的工作,不再推銷絲攻、銑刀、螺紋塞規和搓絲板,轉而參加廣東省作協一個扶助農民工寫作者的學習項目,“我並不認為東莞經濟的冬天來了,我反倒認為這給東莞企業的升級帶來了機會。現在說東莞的冬天來了,還有點早,可能在過完年後,才是真正的冬天,還會有相當多的企業比現在生存更為窘迫”。
她依然清晰地記得,2001年剛到東莞,她就被莞樟路一帶借招工幌子騙人的工廠所騙,而她剛到一家家具廠上班才三個月,就遇到了“9·11事件”對東莞家具業的衝擊,鄭小瓊成為被裁員的員工之一。她的東莞8年,基本在工廠裏度過,六年在東坑鎮,一年在常平鎮,待過塑料廠、玩具廠、家具廠、鞋廠。“這8年是東莞極其興盛的8年,對於東莞,我一直深懷感情,現實中它給我的內心帶來這樣或者那樣的不愉快,我把青春丟失在這個城市 ,時間會把這座城市慢慢融入到我的骨肉,這種融入的過程是尖銳的疼痛,也是一種無奈的心酸,我想我的感受對於這個城市的農民工來說是相同,我們也許隻是這個城市的過客,留給我們加班、低薪的不愉快,但若幹年回過頭看,你在這個城市遇到的不幸與苦難,幸福與喜悅,都會是另一種風景。”
鄭小瓊說,東莞的“打工詩人”群體,大多是工廠裏的文員、拉組長、內刊編輯,他們每月能拿到 1000多元,混得好的,慢慢進入了廣告公司或工廠管理層。她並不願意將8月1日因無法支撐房貸重負而選擇上吊自殺的吾同樹歸入“打工詩人”之列,理由是 “他2005年畢業來東莞工作,便將戶口由單位遷入東莞,兩年又開始供房。而我或者劉大程、陶天財等‘打工詩人’群體來東莞8年以上,連在這裏買房的可能性基本都沒有,‘打工詩人’中大部分都沒有遷戶,也不可能供房”。
“珠江三角洲有4萬根以上斷指,我常想,如果把它們都擺成一條直線會有多長,而我筆下瘦弱的文字卻不能將任何一根斷指接起來……”這是令鄭小瓊成名的其中一首詩。
很難說,選擇自殺的“東莞詩人”吾同樹是被金融危機所累,還是失業所累,總之,他在離開人世之前寫下了這樣一首名為《消失》的詩:“物質堅持物質的腐爛/夢在無形地蒸發,一切在緩慢地/消失,於相近或遙遠的未來”。
記賬網潮流:網絡小賬本裏的新節儉主義
曆史學家認為小賬本裏有大命題。當中國出現超過80個以上的記賬網,“賬客”成為奉行新節儉主義的人群代名詞,我們亦開始了對傳統生活理念的吸收與回歸。
餐費1.2元(一個饅頭、一杯豆漿);生活費70元(一桶油、一隻童子雞、一塊豬肉、去吃飯的公交費1.5元)……
這是一種精打細算的生活,細致得讓一些人抓狂。記賬的絕對不僅限於精打細算的師奶,寫字樓格子間的白領們一邊在討論H&M新上市的Comme Des Garcons,一邊悄悄地在各類記賬網上記下中午的飯錢、上班的拚車錢,並標明時間、地點,偶爾還會記錄彼此花錢的感受——比如,“心痛中……”。
這是不少城市人的生活寫照:出賣苦力一月,上繳銀行2/3,此月改善生活的夢想僅限於一次200元以下的牙祭。記賬這一方式,已經成為即將麵臨經濟寒冬的城市生活的一種潮流。尤其是當它以online的形式呈現時,可以擺脫吝嗇鬼的寒磣,時髦地為消費主義念一記緊箍咒。
“賬客”群起
2004年4月,便捷的網絡生活除了提供交友、泄憤、購物、YY等功能之外,出現了記賬功能,Gooot.com開始免費提供全球首個在線記賬服務。在爛黃的筆記簿,EXCEL表格,單機版記賬軟件之後,這種革命性的在線記賬方式,避免了瑣碎的演算統計,帶來了操作執行上的簡單便捷。使用這種網上記賬功能的人被稱為賬客,年齡都在23—35歲之間,大學畢業2—3年的年輕人最多。他們瀟灑地過了幾年自食其力的月光生活之後,準備承擔“有房有車”的中產生活壓力,股市、基金的紅火讓他們意識到了理財的重要,而記賬存錢是理財的第一步。
2007年之後,CPI上漲,城市生活的成本不斷提高。記賬網站在這一段時間內發展迅速。 Gooot.com(現域名改為KeepAccounts.com)的界麵上發出這樣一句感歎:“很慶幸,如今國內外有很多從事這項工作的組織,他們很多都做的比我們好。”目前中國的記賬網站大約有80個左右。其中影響比較大的,像錢包網有60萬的注冊用戶,財客在線有近注冊用戶25萬。目前的記賬網站有了日誌功能和web2.0社區功能。用戶能夠在上麵記下自己日常的所有開支,還可以與人交流省錢經驗、理財心得。用錢包網的創始人之一餘湛的話來說,就是 “看別人如何賺錢,如何花錢”的。網上記賬不僅約束了自己的消費衝動,在某種程度上也樹立了消費的榜樣。在錢包網每天都有掙錢最多的人和花錢最多的人,正向比較能夠給記賬人提供不少動力。
北方人說的“雞賊”南方人說的“精刮”在當下並不全然是貶義,許多登峰造極的“雞賊”手法倒是很符合當下的囧風尚。豆瓣上有雞賊小組,有人專門計算了一筆在公司上廁所的省錢賬:每天上公司拉屎每年會節水2噸,少上班50小時,節約衛生紙4卷,少打掃廁所20次。數據科不科學不好判定,但是這樣的雞賊精神帶著反消費主義的囂張,不禁讓人心動。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葛朗台,雞賊作為自我節製的一種,某種程度上不失為一種美德。在記賬網上每天記錄0.5元、1.5元瑣碎數字,最後享受集腋成裘的結果,對很多人來說是精神層麵啟示意義更大。消費主義縱容了我們的欲望,在金錢上實現自我控製,可以避免自己迷失在一個個物質陷阱中。
記賬網的生意經
“財客在線”的運營總監田克山稱自己是草根創業者,跟許多從內陸小城來上海闖蕩的人一樣,經濟窘迫是大城市生活最鮮明的現實。2004年來上海時,他身上隻有600多塊錢,租不起房子,隻好借住網友家,半個月搬了三次家。“出門找工作,一天跑下來,光是路費就好幾十。”1983年出生的田克山因為自身的經曆,對於金錢的體驗比一般的同齡人深刻得多,“因為總覺得錢不夠花,所以就跟朋友做了這個網站。”
在做“財客在線”網站之前,他開過絲綢店,做過打折網站,財客在線是他做得時間最長的創業項目。網站發展的速度讓他這個屢遭挫折的創業者有點意外。2008年7月份開始,財客在線的注冊人數翻了兩番。金融風暴後,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期不像以前那樣樂觀了,對錢包自然就會看緊一點,所以上網記賬的人越來越多。
目前幾乎可以說是網站生存的冬天,“財客在線”主要靠著向朋友借的十幾萬來維持,經濟形勢不明朗,很難吸引到風險投資。所以盡管網站形勢發展得不錯,田克山本人的生活卻並未告別艱苦的創業期。他堅持每天都記賬,詳詳細細地把每筆開支都記好,每月總結下來會反省,比如每天出門時買水的錢一個月下來其實也要花去好幾百,以後就帶水出門吧。路邊隨便一個盒飯都要十幾塊錢,還不如回家自己做。坐地鐵比坐公交多一塊錢,以後出門要先研究好路線。省錢的原則都是不該花的錢不要亂花。“記賬就是清楚地明了每一筆錢的流向”,然後有針對地砍去不必要的開支。今年 11月,田克山的兒子在江西老家出生,他說,現在又多了一重奮鬥的壓力,想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於他就要多付出一些努力。
小富靠儉,這一傳統的訓誡不僅針對過日子,同時也是針對創業者。在倒閉和蕭條中,更多的是像田克山這樣在艱難中前進的創業者。正如對2008年金融風暴中離世的王永慶,人們除了議論他的身後財富,接班人等等八卦之外,更多回味的是這位“經營之神 ”奮鬥傳奇,他的吝嗇和節儉,當年為省3分錢不舍得洗一次熱水澡,一條毛巾用了二十年,後來成為台塑的企業精神。
金融風暴裏的小賬本
17世紀耶穌會士魯日滿在江南一帶傳教,隨身攜帶了一個賬本,記下從1674年10月到 1675年5月的私人花費和收入。著名漢學家高華士對該賬本進行了研究,複現了一個傳教士在17世紀的中國江南的傳教生活。小賬本大曆史,如今在網絡上糾結於自己收支狀況的賬客們背後,留下的或許是這個時代的記錄。
北京的王瑩在錢包網記了1年賬之後,最大的體會是“物價漲得厲害”。一年前,跟朋友出去吃飯,每次AA製分攤下來,大概都是30—40塊錢,到了今年下半年基本都是60塊左右的。總收入沒有增長,“錢是越來越不經花”。警告自己不能再繼續不負責任的月光生活之後,她開始有意識地控製消費,並做一些理財產品,但是去年買的基金已經虧得差不多了。為了省下一部分日常開支,她周末會回父母家去過。每個周末至少可以省下近百元的開支。這是通過賬目核算出來的。父母家有點偏,家庭生活是主要內容。避免了額外的娛樂開支、交際開支,更有效遏製了隨時爆發的消費衝動。
金融風暴來襲,王瑩覺得除了捂在手頭的基金短期難以起死回生之外,自己今年的獎金可能也會有點影響。所以她打算利用業餘的時間再做一些兼職,她是做翻譯的,有一技之長總不不至於讓自己挨餓,公司屬於同行業中的上遊水平,如果她的公司倒閉或者裁員,估計整個經濟就已經相當糟糕。雖然有時抱怨自己的財政狀況,但是總體是有信心的。這也是賬客們的一種普遍情況,他們相對理性地規劃自己的收支,懂得通過適當的方法來節省開支,同時對未來有一個比較好的預期。
對於一些資深賬客來說,記賬是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樂趣和成就感的來源。譚笑的賬客人生是從筆記本時代便開始的,然後是EXCEL表格、記賬軟件和網上記賬。量入為出,理智的消費讓她在大學三年級便不再向父母伸手要錢。賬本記錄了她進入社會,經濟獨立的過程。開始拿工資,存下第一筆錢,第一次給父母買的東西,用自己的努力換回一樣中意的東西,第一次投資……可以這麽說,她的一部分人生是在賬本上。她說,現在看著早先用EXCEL表格做的賬,上麵記著中午飯幾塊幾毛,過去的很多事情就會浮現在眼前。
譚笑目前的收入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她每月會有幾百塊錢給父母,幾百塊錢用來投資QDII,用剩下的錢來維持自己的日常開支。金融風暴讓投入QDII的錢損失了近2/3,不過,譚笑還是堅持自己不會放棄投資,她的理財觀念也較為激進,覺得錢放在銀行裏就是貶值,一定要拿出來用錢生錢。所以,目前,譚笑的記賬生活中與 “賬友”們交流投資經驗是重要的一環,股市、基金的漲跌,經濟政策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無論是信息共享還是投資建議,這樣的“網上金融圓桌會議”對譚笑們來說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就像一群愛看電影的人在一起聊電影,一群老饕聚在一起吃喝。
大多數賬客都是喜好安穩的,沒有大起大落,講究細水長流。生活在廣州的駱先生是公務員,一個月有四千左右的收入,他說自己的收入在廣州屬於中等偏下,所幸旱澇保收。房子又是父母買好的,不存在還貸的壓力。在財客網注冊了一年多,他的收獲是明了自己支出的流向,原來不少是用在吃方麵的,每月買菜要花掉1200元左右。
駱先生的理財方麵全是做長線的,股票是2004年入市的,經曆了熊市、牛市和熊市,翻了兩倍又跌了2/3,沒有悲喜,隻有隨遇而安,他說,放著吧,總有一天會漲起來的。駱先生堅信,把錢放在股市裏一定比放在銀行更保值。其實,他的理財生活也並不是完全的波瀾不驚,每天他會給自己一次刺激和冒險的機會——買彩票,隻是以兩元投入進行,中過無數次的5元,駱先生說,說不定哪天會中400萬,為什麽是 400萬而不是500萬?答曰“稅後。”
10位專業人士的過冬指南(其中之三)
房價還會不會跌?
公衍奎:“市場不可能在一年之內好轉”
(公衍奎,華高萊斯地產顧問公司副總裁)
今年的行情,從一個大牛市迅速而突然地變成一個熊市。未來一年依然不會樂觀。光靠政策的導向已經不行了,要等到產業被拉起來,要等到消費者手裏的錢再次充裕。
牛市的操作手法,是寄希望於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比如說這個地方一點商業氛圍都沒有,但你判斷明年它能起來了,你就可以買。牛市的投資有很多投機的因素在裏麵,實際上很多情況下投資買的是預期。
如果你的房子已經被套住了,不要怨天尤人,也沒必要到售樓處罵開發商的娘。在現在行情下沒什麽萬全之策。該斬倉的斬倉,要是你覺得能挺,你就拿著,兩三年就回來了。房地產投資就這樣,隻要你不止損,隻要你不天天算賬,你的東西都還在。如果你天天算計賬麵價值,你可能早虧損破產了。尤其對北京來說,價值還是在的。
現在房價還沒到底,穩定性還不夠,房地產公司的困難期還沒過去,這個時候炒房是風險比較大的事情。如果真要投資,要關注實際的回報能力,不寄希望於資產的迅速增值然後變現。房子的交易成本本身比較高,如果房價沒有10%的漲幅,你根本就沒空間操作。
在熊市的時候,我們選擇物業首先要選擇成熟區域。區位要成熟,市場要成熟。比如說一個商鋪,你要確認隻要買下來就能出租,而且租價比合適才能去投資。千萬不要指望它明年一定變火了,租金、售價能躥升。“做火”這個過程,在熊市的時候,是比較慢的。如果你手上有閑錢,也可以選擇成熟區域的二手房。這些區域在市場基本上比較穩定,投資額度也可以控製,不一定把錢全押在一個地方,分開投到不同的小房子裏去也是很好的選擇。
投資項目是商業還是住宅都沒關係,關鍵是看現實的市場。一定要確認這個市場是已經存在的。不能在一個偏僻的地方等著路修通了人氣再上來,那時間就遠了點了。從投資的角度看,隻要市場是不成熟的,在熊市時這都預示著高風險。牛市我們關注的是機會,熊市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規避風險,出發點是不一樣的。這是在熊市投資的另一個原則,不要把希望過多地寄托於未來,要抓住現實。(采訪/鄺新華)
股民怎麽解套?
李堅:“不抄底,不補倉,不能錯上加錯”
(李堅,鄭州益盟商務谘詢公司總經理、私募基金經理)
不管我們麵臨怎麽樣的經濟形勢,首先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市場,畢竟暴跌已經發生了。很多朋友因為投資虧損影響家庭和諧是非常不可取的。市場有漲跌,我們要積極麵對挫折,告訴自己,我沒有失敗,隻是遇到挫折,然後抓住市場的機會展開自救行情才是最為關鍵的。
我們自6124以來的策略就是不抄底,不補倉。不能錯上加錯。不要單純等待股票回到原來的價格,而是要適當高拋底吸納降低自己的套牢成本,主動解套。比如您在10元套牢,現在4元。也許直接回去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4元到6元的反彈,您可以先出來,隨後回到5元,再買就會把你的套牢價格下降。很多方法堅持去做都可以做到,關鍵在於你要思想上認識到這種主動的解套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後悔和抱怨。作為股市真正的操盤手,我們需要坦然麵對挫折,也要積極主動解決問題。戰勝我們自己,才能在投資的路上走得更遠。
現在不是一個大舉介入市場的機會,目前我們看到的經濟蕭條還沒有結束。這個時候我建議選擇防守型穩定增長的醫藥和商業類企業。
未來兩年四萬億的投資顯示了政府的救市態度,大力的救市說明熊市到達了第二階段——大幅震蕩的階段。最近出現了太行水泥、中鐵二局等黑馬個股,但是要想走出大牛股必須是實質性業績增長的出現,所以投資者可以按資金20%的配置介入股票市場的相關板塊,每次買入都需要折設好止損,明白這是一個熊市,我們需要做的是長跑中勝出。
假設有100萬的資金,我們可以選擇現金存款、基金投資、股市投資和保險做一個組合。首先,現金的比例是30%,站在理財規劃的角度,我們必須有家庭經常性月開支的三倍現金存入銀行。如果目前家庭房貸、固定消費等每月2萬元,就必須留下6萬元的活期存款。尤其是經濟危機下的失業高峰隨時會出現,其餘現金可以按照三個月和半年期存款。
其次,基金投資比例50%,這裏朋友可能不理解這個比例為什麽這麽高,其實基金不僅有股票型的,還有債券型的,所以建議在經濟下降周期配置30%的債券和貨幣基金。其他資金我們建議定投的方式投入股票市場。畢竟經濟危機下很多基金的淨值大幅下降。長期的平均投資將對您的投資和家庭有很大幫助。
然後,股票投資配置20%,作為我們投資的對象。抓住大熊市暴跌之後的波段機會。最後,保險是需要配置的,不是越多越好,根據個人的狀況可以在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中進行配置,包括失業保險等。(采訪/鄺新華)
黃金要不要買?
金偉國:“40%投資金條,60%投資金幣”
(金偉國,中國金幣收藏網特約專家)
亂世藏金。在金融危機之下,黃金成為了資金避險的首選工具。G20論壇後市場短期得到穩定,貴金屬作為避險貨幣的需求降低,再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令黃金需求的減緩,金市有所反彈,難以持續上漲。由此導致的避險資金的不穩定性,使得黃金最近的走勢也變得相當的不穩定。目前國際黃金走勢的大幅波動,給黃金的投資品種選擇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預計黃金後期仍然維持大區間的整理,因低位強勁的買盤相對應的是高位沉重的打壓,金價將繼續在680—880美元區間內波動。假設現在擁有一百萬資金的投資款,個人認為應合理地配置,分散投資。考慮到時間的短期性和風險的控製,40%將投資金條,60%將投資金幣。
現在投資黃金,當以實物黃金為主,現在的實物黃金,主要有金條和金幣兩大類。可選擇金幣,當前金幣市場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幣的價格也相應下滑,很多幣的投資價值顯現,在金價附近,金幣不僅僅是貴金屬,更是一種藝術品,在金價附近的藝術品是嚴重被低估的。
可選擇1/2盎司彩色金幣下手,從市場來分析,普遍彩色金幣都下跌了40%,部分品種如群英會彩色金幣可以逢低吸納,做中長線,收益比較穩定。如果想投資金價的幣,可以選擇世界人民都喜歡的熊貓金幣好了。
投資者購買黃金,一般都是從當地的金銀首飾店裏購買,其升水肯定是很高的,如當日國際黃金價格為160元一克,首飾店裏的金條的價格肯定在190—200元之間。但很多人都擔心在別的地方雖然能買到便宜的,但會有真假問題。
現在我可以推薦一下全國最大的兩個金銀幣市場,一個是上海的盧工市場,一個是北京的馬甸市場,這兩個市場也經營金條業務,一般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和各造幣廠等金條,應有盡有,價廉物美。
當代金銀幣是現在貴金屬理財項目裏麵的一項朝陽產業。有些品種的走勢是短時性的,如奧運產品。在後奧運時代中,這些品種逐步將流入到收藏領域,原先的風光不再,價格也將大大的縮水。如奧運1組金銀幣大盒,最高的時候到過3萬元,而現在隻有 12000多元而已,而一些飽經風霜的老幣,因其稀缺性和製作工藝使其價格穩重上升。所以投資金銀幣,有穩定的投資品種,也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