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零售業大牛股分析
中國零售業的前景是十分遠大的,隨著國民財富的增加,消費總額的不斷擴大,各種新的消費形態都將有很好的表現,這個行業中最有可能出現本土最有競爭力的公司群體。那麽問題是在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蛋糕中,誰將切走最大的部分?是哪種業態?業態中的哪些公司?成功者應該具有什麽樣的特征?
我覺得因為消費行業是絕對的下遊行業,並且涉及到人的消費習慣,一般是持續而且緩慢改變的,所以作為美國零售行業的變遷發展曆程和現狀,對於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將提供良好的借鑒價值。畢竟人性中消費需求的滿足,消費習慣的好惡,是基本相通的。雖然各國有不同的消費層次和習慣,以及客觀條件的製約,但是隻要存在開放的市場環境,較少的競爭障礙。最終的大趨勢競爭格局是趨同的。也就是說路可以不同,大致目標格局是趨同的。目前中國處於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各種先進的落後的業態並存,同時在一個圈子中競爭,受益於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大家都能活的很好。但是現在存活的不代表將來能夠存活下去。畢竟經濟向前發展,零售業的門檻極低,競爭趨於激烈,隻有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業態才會發展壯大脫穎而出。
美國的零售業是出產大牛股的行業,上百倍的漲幅絕不少見,我們可以提出一打大家熟悉的名字。我統計了幾大子行業的市值。結果讓我有些意外。(之所以沒有用銷售收入做比較基準,因為零售的市銷比相差不是很大,後麵會有典型公司的銷售數據)。
子行業按市值排名,蛋糕切分如下: (1)折扣店,大型超市(2)家居建材和裝飾(3)藥店(4)百貨商店(5)食品雜貨店(6)網絡零售(7 )電器零售店(8)辦公用品。
詳細子行業分開描述:市值單位均為億美元,均取行業前五名或前兩名,漲幅為大概數不是準確數。
(1 )折扣店,大型超市,會員店:
沃爾瑪 2056
塔吉特 474
好事多 232
family dollar 44
dollar general 43
合計2849億美元,呈現出規模化成長迅速的特征,贏家通吃,市場份額極度集中。代表人物沃爾瑪的漲幅一千多倍。後麵的兩家一圓店發展也很好。
(2)家居建材
家得寶 749
柔氏 429
合計 1178億美元
家居裝飾
Bed bath/beyond 108
Willams 37
合計145億
更明顯得快速成長,贏家通吃,規模效應。第三四名得份額很小。代表人物家得寶的漲幅一百多倍。
(3)藥店
沃爾格林 447
Cvs 264
Medcohealth 177
Omnicare 52
Rideaid 24
合計950億美元。市場份額不很集中。代表人物沃爾格林30倍
(4)百貨公司
西爾斯 244
聯邦百貨 235
KOHL 213
JC彭尼 153
TJXcos 126
合計771億美元。市場集中度很低,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利潤表現很不穩定,其中西爾斯04年底合並了K-MART已經不能算傳統的百貨公司了,代表人物西爾斯10倍,最好的KOHL 40倍
(5)食品雜貨店
克洛格 166
AHOL 165
SAFEWAY 135
Wholesale food 84
DEG 79
合計630億。也呈現出市場份額分散的特征,這在這個類別裏是很正常的,其中代表人物wholesale food 漲幅20倍。
(6)網絡零售
EBAY 397
亞馬遜 133
合計530億。大家對他們一定非常熟悉,這是隻有第一沒有第二的行業,更殘酷,EBAY漲幅最高30倍,亞馬遜最高60倍。這個行業市銷比比較高。
(7)電器零售
百思買 260
電路城 44
Gamestop 35
Radioshock 26
Guitar center 13
合計380億。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屬於贏家通吃,競爭極為激烈,敗者幾乎難以生存,代表人物百思買200-300倍。
(8)辦公用品
Staples 177
Officedepot 112
Officemax 34
Acco 12
Banta 11
合計342億美元。市場份額比較集中,代表人物staples漲幅30倍。
根據美國股市零售業的現狀,回過頭看看中國股市中的零售行業,你就會發現發展機會有多麽巨大,將來的消費增長空間遠大於GDP增幅。假以時日。中國也會出現漲幅百倍的公司,這是巨大的機會,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現存的幾十家零售股。多以單體百貨存在,陷阱比機會多,因為其中大多數都是所謂的僵屍公司,將來不破產或改名就算不錯了。
做事成功的原因無非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子行業中大型超市和專業零售商表現優異,百貨公司前景最差,市場份額不斷縮減,百貨公司的衰落,自身是更根本的原因,他們自願或被迫的放棄了某些商品大類的經營,而其他類別的專業零售商之所以取得成功,因為他們經營麵寬且深提供了廣泛的選擇和便宜的價格。例如家具和電器,工具等品類從百貨的退出,現在百貨的主力品種多數是服飾和化妝品等等,市場份額不斷縮減。有統計數據顯示:1996-2002年美國西爾斯,彭尼的銷售額下降1%和0.3%的同時沃爾瑪和塔吉特的銷售額增長13。4%和12.3%。2002年11家美國頂級百貨銷售額1300億美元僅為沃爾瑪的一半,這一年百貨類銷售額下降3.5%,超級中心增長21%,一圓店增長14.7%,倉儲會員店增長10.3%,折扣店增長14.5%。現在的百貨公司多數改進方向是重新店麵設計,提供折扣商品,減少服務成本。行業影響不斷減少,幸存下來的隻有購並重組,從銷售額來說,百貨業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業態。
西爾斯曾經是美國夢的一部分,現在沃爾瑪早就取而代之,這就是美國的現狀,也許並非中國的將來。我覺得中國也會出現幾個百貨商的成功範例。因為中國市場能夠支持這樣的公司出現,但是從長時間跨度的角度來看,這一行業的前途並不樂觀,因為這一業態屬於明顯的份額消失者,也就是拿不到比市場發展同等大的蛋糕。這些業態中,大型超市和專業零售商的前景比百貨要光明很多。股價漲幅最高的都不是百貨類股票。這之中出現巨人的可能性更大,份額增加來自於市場總額的擴大,消費習慣的改變,不同業態對手之間的爭奪。隻有這樣市場才會不斷集中,不斷產生規模利潤,這才是產生大牛股的溫床和背景。
零售的消費者文化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如果一個零售商發展緩慢,它將淹沒在時代的大潮之中,如果低效率將被高效的競爭對手自動取代。如果你不像對手那麽老練,你就必須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同樣的商品,你就隻能接受失敗的命運。因為消費者忠實於每一筆交易,而非忠實於銷售商,在這個時代,奢談消費者忠誠是沒有意義的。多數顧客購買動機的背後,價格無疑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價格競爭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成為競爭的不二法門。
這場遊戲的核心叫做效率。不斷的競爭,不斷的集中,不斷的退出。才會誕生出行業的巨人,這些巨人需要我們去發現和辨別,這就是研究美國零售業現狀的意義。中國的很多種子選手還沒有上市呢。
讓我們描述一下成功者的具體特征:他們掌握著先進的技術,庫存跟蹤,以及後勤技術,巨大的規模可以獲取最低的進貨價格,高效的管理帶來極高的經營效率。最後獲取基於效率的壟斷利潤。大眾消費者才是零售商命運的最後決定者,存活下來的隻能是更好的把握了消費文化現實需求的競爭者。
附表:各個業態典型公司的具體財務指標
業態 | 折扣店超級市場 | |||
代表公司 | 沃爾瑪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3156 | 2870 | 2587 | |
毛利(億美元) | 752 | 682 | 600 | |
淨利潤(億美元) | 112 | 102.7 | 90.5 | |
P/E | 19.3 | P/B | 3.68 | |
P/S | 0.63 | 淨利率(%) | 3.23 | |
ROA(%) | 9 | ROE(%) | 22 | |
業態 | 折扣店超級市場 | |||
代表公司 | 塔吉特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526 | 468 | 481 | |
毛利(億美元) | 177 | 154 | 163 | |
淨利潤(億美元) | 24 | 32 | 18.4 | |
P/E | 19 | P/B | 3.36 | |
P/S | 0.87 | 淨利率(%) | 4.58 | |
ROA(%) | 8.48 | ROE(%) | 18 | |
業態 | 百貨商店 | |||
代表公司 | 聯邦百貨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224 | 156 | 152 | |
毛利(億美元) | 91 | 63 | 61 | |
淨利潤(億美元) | 14 | 7 | 7 | |
P/E | 16.6 | P/B | 1.76 | |
P/S | 0.87 | 淨利率(%) | 3.23 | |
ROA(%) | 7.7 | ROE(%) | 13 | |
業態 | 百貨商店 | |||
代表公司 | 彭尼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188 | 184 | 187 | |
毛利(億美元) | 73 | 71 | 66 | |
淨利潤(億美元) | 10.8 | 5.1 | -9.5 | |
P/E | 14 | P/B | 4 | |
P/S | 0.63 | 淨利率(%) | 6 | |
ROA(%) | 8.4 | ROE(%) | 26 | |
業態 | 家居建材 | |||
代表公司 | 家得寶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815 | 730 | 648 | |
毛利(億美元) | 273 | 244 | 206 | |
淨利潤(億美元) | 58 | 50 | 43 | |
P/E | 12.4 | P/B | 2.75 | |
P/S | 0.85 | 淨利率(%) | 7 | |
ROA(%) | 13.4 | ROE(%) | 23.5 | |
業態 | 家居建材 | |||
代表公司 | LOW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434 | 364 | 308 | |
毛利(億美元) | 148 | 122 | 96 | |
淨利潤(億美元) | 27 | 21.8 | 18.8 | |
P/E | 14.3 | P/B | 2.9 | |
P/S | 0.9 | 淨利率(%) | 6.7 | |
ROA(%) | 13.3 | ROE(%) | 22.3 | |
業態 | 電器 | |||
代表公司 | 百思買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308 | 274 | 245 | |
毛利(億美元) | 77 | 65 | 62 | |
淨利潤(億美元) | 11.4 | 9.84 | 7 | |
P/E | 21.4 | P/B | 4.77 | |
P/S | 0.8 | 淨利率(%) | 3.8 | |
ROA(%) | 10.7 | ROE(%) | 24.3 | |
業態 | 食品雜貨店 | |||
代表公司 | 克洛格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605 | 564 | 538 | |
毛利(億美元) | 150 | 143 | 141 | |
淨利潤(億美元) | 9.6 | -1 | 3.1 | |
P/E | 17 | P/B | 3.15 | |
P/S | 0.26 | 淨利率(%) | 1.55 | |
ROA(%) | 6.43 | ROE(%) | 22 | |
業態 | 食品雜貨店 | |||
代表公司 | wholesale food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47 | 39 | 31.5 | |
毛利(億美元) | 16.5 | 13.4 | 10.8 | |
淨利潤(億美元) | 1.3 | 1.3 | 1.03 | |
P/E | 49 | P/B | 3.68 | |
P/S | 1.52 | 淨利率(%) | 3.23 | |
ROA(%) | 9 | ROE(%) | 12.5 | |
業態 | 藥店 | |||
代表公司 | 沃爾格林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422 | 375 | 325 | |
毛利(億美元) | 117 | 102 | 88 | |
淨利潤(億美元) | 15.6 | 13.5 | 11.75 | |
P/E | 25.4 | P/B | 4.32 | |
P/S | 0.92 | 淨利率(%) | 3.7 | |
ROA(%) | 11 | ROE(%) | 18.4 | |
業態 | 藥店 | |||
代表公司 | CVS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370 | 306 | 266 | |
毛利(億美元) | 99 | 80 | 69 | |
淨利潤(億美元) | 12 | 9 | 8 | |
P/E | 20 | P/B | 3 | |
P/S | 0.67 | 淨利率(%) | 3.38 | |
ROA(%) | 8 | ROE(%) | 15.8 | |
業態 | 辦公用品 | |||
代表公司 | STAPLES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160 | 144 | 132 | |
毛利(億美元) | 46 | 41 | 36 | |
淨利潤(億美元) | 8.3 | 7 | 4.9 | |
P/E | 21 | P/B | 5.34 | |
P/S | 1 | 淨利率(%) | 3.23 | |
ROA(%) | 12 | ROE(%) | 21 | |
業態 | 網絡銷售 | |||
代表公司 | 亞馬遜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85 | 69 | 52 | |
毛利(億美元) | 20 | 16 | 12.6 | |
淨利潤(億美元) | 3.6 | 5.88 | 0.35 | |
P/E | 45 | P/B | 35 | |
P/S | 1.45 | 淨利率(%) | 3.23 | |
ROA(%) | 8.74 | ROE(%) | 190 | |
業態 | 網絡銷售 | |||
代表公司 | EBAY | |||
2005 | 2004 | 2003 | ||
收入(億美元) | 45.5 | 32.7 | 21.6 | |
毛利(億美元) | 37.3 | 26.6 | 17.5 | |
淨利潤(億美元) | 10.8 | 7.8 | 4.4 | |
P/E | 38.5 | P/B | 3.56 | |
P/S | 7.67 | 淨利率(%) | 20 | |
ROA(%) | 8.6 | ROE(%)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