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和銀行借貸並行交錯,浙江最大民企廣廈控股負債率狀況因此引起借貸人關注
【《財經網》專稿/記者 楊海鵬 張冰】民間借貸和銀行借貸並行交錯的狀況,使得浙江民企的真實負債率成為一個難解之謎。近期,廣廈控股的資金狀況因此引起了銀行及民間借貸人的關注。
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廣廈控股)在2008年8月18日公布的浙江省工商局“2007年浙江民企百強”中排名第一,旗下擁有80多家成員單位,號稱浙江最大民企。但自今年以來,貸款銀行接獲了有關其巨額民間借貸的舉報。
8月19日,一家國有銀行的浙江分行一行十餘人,突然出現在杭州玉古路的廣廈控股總部,要求廣廈控股歸還所有信貸資金。隨即,與廣廈控股及其旗下子公司有貸款業務的很多銀行相繼提出還貸要求。銀行的這次行動,源自一名叫吳堅的民間借貸人,向浙江銀監局和各商業銀行提供的舉報。
根據吳堅提供的廣廈控股內部財務材料,廣廈控股以公司和董事長樓忠福親屬名義發生的民間借貸達9.6552億元。吳稱,這並非廣廈涉及的民間借貸的全部。
“這些資料,銀行也經過初步核實。”一浙江地方銀行的董事對《財經》記者稱:“這加大了銀行對這個公司的擔心。”在得到吳堅資料後,率先索債的那家大型銀行,曾經向浙江省高級法院問詢與廣廈控股及其旗下企業有關的案件數量和執行情況而未果。
實際上,早在2007年,浙江省銀監局曾對廣廈控股及其部分關聯企業信貸情況,進行專項調查,當時就認為存在“政策風險”“資金挪用風險”和“關聯風險”。
當時,銀行並不知悉廣廈尚有大量民間借貸。而吳堅所公布的廣廈控股的民間借貸數額之大,顯然出乎銀行方麵意料。
《財經》記者獲悉,銀行方麵的行動已在政府出麵協調後平息。樓忠福10月12日現身其父的葬禮,也使得憂心忡忡的民間借貸人暫時鬆了口氣。
民間借貸管窺
民間借貸在浙江有悠久傳統,對浙江民營經濟早期勃興功勞甚著。在浙江東陽,幾乎每家企業的起家中,都可以看見民間借貸的身影。民間借貸亦是廣廈控股的主要融資渠道之一。這些借貸數量不小,相當部分在體外循環,未進入其財務賬目。
“我們是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借款給廣廈控股的。但從2007年開始,廣廈控股就沒有支付過任何借款利息,至今也沒有歸還本金。”吳堅對《財經》記者稱,他在義烏經營托運業和加油站等,有數億元資金的積累。
吳堅向《財經》記者提供了他與廣廈之間的15張原始借據。這些借據顯示,廣廈集團以廣廈控股的名義向吳借入資金,月利率為6%-12%不等,借款期限均為一個月左右,落款同時蓋有廣廈控股和樓忠福本人的印章,還有擔保人朱建新的簽名。朱建新當時的身份是廣廈控股的財務總監,此前曾擔任浙江金融租賃股份公司的副總裁。朱原籍義烏,在家鄉資金圈子人脈很廣。
吳還提供了廣廈財務部2007年10月出具的“外部單位借款情況變化表”,顯示公司借款餘額總計9.6億元,有明確身份的民間借款人共50餘名,月利率2%-8%不等。大部分資金采用華東三省一市匯票的形式,匯入了廣廈控股或者相關企業的賬戶,約有20%左右則直接進入了某些個人賬戶,並未體現在廣廈相關企業的財務報表上。因此,民間借貸人無從了解資金的真實去向。
這些借貸資金中有5000萬元來自浙江中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其董事長丁慶平已於10中旬闔家逃亡。據金華市政府人士估計,丁氏此逃作廢了2億多銀行債務和近1億本金的民間借貸。同時,他利用一房多售的方式,套走數億元售樓款。丁慶平是兩屆浙江省政協委員,與樓忠福同為建築業出身,後進軍地產。
廣廈控股曾因杭州天都城“造城計劃”致使資金鏈受損。此項目為3500畝的超級大盤,號稱“華東第一盤”。因地處遠郊,廣廈控股在一期項目時,將大量資金投向了公共設施如公園、學校、活動中心等。後來,杭州叫停了市中心到“天都城”的地鐵項目,這一樓盤的銷售因此受阻。
據吳堅稱,廣廈控股在2005年和2006年間展開了大規模的擴張和土地收購行動,也在這一時期加大了民間借貸。
在吳堅向銀行監管機構和各商業銀行舉報後不久,廣廈控股在浙江義烏以侵犯企業名譽權起訴吳堅,索賠高達900萬元,稱吳向廣廈控股討債不成,遂投遞誹謗信件。西湖區公安局就此立案,但未對吳堅采取行動。
銀行貸款一覽
廣廈控股的貸款風險,早在一年前,已引起金融監管者的注意。
2007年4月,按照浙江省分管副省長的指示,浙江省銀監會曾對廣廈控股以及主要關聯企業進行了信貸情況摸底,形成了一份長達31頁的內部報告。
《財經》記者獲得的這份報告顯示,從2003年到2006年,廣廈控股在全國各地的銀行貸款從48.45億元激增到85.8798億元。其中,工商銀行16.4365億元(浙江工行14.1015億元),農業銀行10.6690億元,建設銀行10.2176億元,中國銀行5.2500億元。股份製銀行中,民生銀行10億元,交通銀行9.7007億元,其餘浦發、招商、光大、中信、興業、華夏、廣發、杭商等銀行均有3400萬到4.625億元不等的貸款。
這些貸款中,浙江省內(包括各行在浙江省分支機構在內)向廣廈控股發放的貸款,總額為49億元。截至2007年3月,已有一筆8300萬元被確認為不良貸款。
該報告調用了浙江省內各銀行關於廣廈控股及相關企業的信貸資料匯集而成。報告開篇先分析了廣廈集團的基本財務情況和總體信貸情況,隨後逐個就財務情況和融資情況兩方麵,一一分析廣廈控股、廣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廈建設)、浙江廣廈(上海交易所代碼:600052)、杭州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杭州建工)、廣廈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廈房地產)等五大骨幹企業的情況。
該報告稱:截至2007年3月,廣廈控股公司成員單位共為18家集團外企業提供授信擔保,擔保餘額為11.5680億元,所擔保貸款無不良貸款。但廣廈控股因與廣西北生集團有限公司互保,北生集團貸款到期無法及時償還,已造成廣廈控股在工行的存款賬戶被凍結。
報告對“廣廈集團的償債能力”總結稱:“廣廈集團的資金大部分來源於銀行借款,由於這幾年為投入期,產出較少,自身資金積累不多。資金大部分用於企業的發展,通過其他應收款在成員企業之間進行調節。”
報告指出,“廣廈係”公司“2006年末,資產負債率、銷售利潤率等反應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均劣於行業平均值,反映該公司長期償債能力欠佳,存貨偏大,表明企業資產變現能力一般”,認為其主要影響因素有:“1、廣廈集團銷售及贏利主要來源於建築行業,但近幾年競爭加劇,造成贏利空間逐年下降;2、第二大主營業務為房地產,對利潤貢獻度最大的,但該公司人為放慢了一些房地產項目的進度,造成一些計劃可以實現銷售的項目暫時不能實現銷售,對銷售收入也產生影響;3、許多房地產開發項目處於投入期,對房地產的銷售收入造成影響。”
實際上,浙江民企以民間借貸資金,作為銀行借貸之外的調濟和補充的現象極為普遍。但是,過往的民間借貸因利息很高,多被企業用於短時間的資金周轉,很少會長期占用。但經濟增速放緩,加大了很多企業的資金壓力,而企業在銀行和民間借貸人之間輾轉騰挪,使得他們很難了解企業真實的債務情況。浙江當地多位銀行人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均表示,這種交叉借貸的模式存在著極大的政策風險。
據《廣廈報》電子版披露,樓忠福已經在廣廈2008年中會議上,列舉了浙江中小型企業已倒閉三成的數據來表述形勢之艱難,並承認下半年的資金缺口將達到5億元,要求下半年“嚴守財務管理紅線”。
廣廈集團資金的統一調配也加大了借貸人的風險。在金融監管部門的報告中,廣廈每一家成員企業的信貸風險評估中都提及了“集團資金統一使用的風險”,表述為“內部關聯和資金往來關係複雜,信貸管理難度加大”。
報告建議各個銀行采取的措施是:“一是賬戶封閉運營,落實有效抵押或足額保證的前提下適度貸款。二是嚴禁發放信用貸款,控製風險,按照投資進度發放,按銷售進度收回貸款,防止資金被擠占挪用。三是項目管理全程監控,防止銷售回籠款外逃,加強項目資金全過程監控管理,製定嚴格的還貸計劃。四是督促企業改變經營策略,通過轉讓部分項目以及實行積極的營銷策略,加快項目銷售進度,保障後期項目資金來源。五是密切關注企業的股權及高管人員的變動情況。六是關注廣西北生互保問題可能帶來的結果,及時采取措施。”
此外,報告還提及了廣廈的其餘風險,包括“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公司項目過多且現金流不穩定”“近年來淨資產的增加主要依靠資產評估增值”“或有負債過多”等等。
一些商業銀行早已按照該報告的要求,加強了信貸管理。如民生銀行貸款10億元給廣廈控股子公司的南京鄧府巷項目,即進行了資金封閉管理。民生銀行有關人士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由於采取了這些措施,貸款回收應該是有充分保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