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財經觀察 1378 --- 世界感受中國經濟放緩之痛
(2008-10-21 03:04:02)
下一個
世界感受中國經濟放緩之痛
2008年10月21日09:22
中
國蓬勃發展的經濟正在以快於大多數人所預料的速度冷卻,在發達國家遭遇金融危機之際,對於那些希望中國需求有助於保持全球經濟平穩增長的人來說,這不啻是當頭一棒。 Reuters
上海一處建築工地的拾荒者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宣布,中國經濟第三季度較上年同期增長9%,增速低於第二季度的10.1%和第一季度的10.6%。中國今年截至第三季度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9.9%,鑒於經濟增長放緩的勢頭仍在持續,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有可能自2002年以來首次低於10%。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對記者們說,全球金融危機已經對全球許多國家的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造成了嚴重打擊,中國也不例外。 自9月份以來中國已經兩次下調利率,近期壞於預期的經濟數據有可能使政府加速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以延續經濟增長。許多經濟學家目前預計,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進一步降至8%,這將是中國自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德國的機械製造商、日本的建築設備生產商,到全球各地的原材料供應商,那些從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獲益的企業已經感受到了切膚之痛。大宗商品價格最近幾周大幅下挫,原因是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以及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市場需求前景都不太看好。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突出表明,雖然近年來取得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經濟增長,但中國經濟的規模尚不足以使它獨力推動全球經濟的增長。中國的人均收入僅排名世界第100位,以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經濟隻占全球經濟的6%。即使是按許多經濟學家所鍾愛的購買力平價指標衡量,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重也隻有10%左右。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說,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推動因素,但對世界經濟影響更大的是其餘那90%的經濟。此外,雖然中國的金融體係依然大體未受當前信貸危機的影響,但中國顯然也有自己的問題。拉迪說,所有方麵都在朝不利於經濟繼續增長的方向發展。 隨著美國和歐洲等主要海外市場的需求下降,出口增勢正在迅速減弱。而此時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又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另一不利因素。雖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繼續快速增長,且消費者支出一直保持了良好勢頭,但總體經濟增速看來仍有可能放緩。人們曾將8月份經濟增長率下降歸咎於北京奧運會期間大批工廠被臨時關閉,但經濟增速在9月份繼續減緩則表明,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更為廣泛。 當然,以世界標準衡量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依然是相當高的,而且很有可能繼續保持在這一水平。但國內需求尚不足以取代美國市場需求對中國經濟的巨大推動作用。中國13億人去年的消費額約為1.2萬億美元,而美國3億人的消費額就達到了9.7萬億美元。 中國依然是一大淨出口國:以今年1至9月為例,中國的出口高於進口1,81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說,不能隻看經濟規模,中國仍然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中國因素對減弱當前危機的負麵影響能起點作用,但起不了太大作用。 那些出產原材料和生產建築設備等中國所急需產品的國家一直從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獲益匪淺。以德國為例,它之所以能持續占據世界最大出口國的寶座,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它的對華工業設備出口。 據德國方麵的統計,今年前7個月德國出口到中國的機械和機械零部件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0%。中國在機械設備方麵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德國第二大出口市場。VDMA工程協會的經濟學家奧拉夫·沃特曼(Olaf Wortmann)說,中國有強勁的內在需求,他認為,即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德國對華出口增速也能維持在百分之十幾的水平。 鑒於眼下全球整體不景氣的局麵,這是個好消息。不過中國的需求也有其局限性。中國是德國工業設備的一大買家,但買進的其他德國產品卻並不多。總體來說,中國隻是德國第11大市場,占去年德國9,690億歐元出口總額的3%。這顯然不足以帶動整體經濟:今年德國的增速下滑至2%以下,明年很可能會降到零。 由於從中國的快速增長中獲益的主要是與建築和投資周期有關的企業,眼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對這些行業造成了嚴重損失。隨著房屋銷售的下滑以及開發商紛紛削減新建項目,建築用鋼材、水泥和銅的需求走軟。中國國內鋼材價格近幾周大幅下挫,一些規模較小的生產商接連倒閉。在新加坡上市的鋼鐵企業中國金屬(FerroChina Ltd.)由於無法償還債權人的債務,於本月早些時候被接管。 甚至是在機械出口行業,各企業也注意到了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德國阿恩斯貝格市Desch Antriebstechnik GmbH公司的執行董事蓋爾克(Uwe Geilker)說,中國已經成為該公司齒輪、衝壓件、離合器等零部件越來越重要的市場。不過,今年該公司的出口訂單大幅減少。降幅最大的是美國的訂單,其次是歐洲國家的訂單。盡管中國等亞洲國家的訂單尚未減少,但也並沒有彌補整體訂單的下滑。因此蓋爾克說,該公司預計明年的收益和出口額會停滯不前。 中國的放緩正在迫使亞洲鄰國進行調整。日本大型化工品廠商Tosoh Corp.已經將聚氯乙烯(即PVC,一種塑料建築材料)的產量從9月份降低了15%。這是該公司10年來首次采取這種措施,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的需求大幅下滑。 曾有一度,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對日本機床的訂單幫助該行業抵消了國內和歐美市場的疲弱。不過,據日本機床生產商協會Jap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的數據,來自中國的訂單今年連續下滑了3個月之後,9月份更是減少了24.6%。日本最大的機械製造商Komatsu的股價較6月份的高點下跌了近70%。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說,他預計國際金融危機會對外商投資和出口帶來進一步的衝擊。這兩個領域也是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不過,通貨膨脹率已經從2月份8.7%的高點大幅回落至4.6%。這樣政府就有了餘地可以將政策轉向保增長,官員們也表示將會出台更多的措施。 李曉超說,我們還必須認識到,中國有能力避開這次的衝擊;中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性和產業政策都有較多的調整餘地,因為中國的儲蓄率高,銀行係統現金充足。 國務院周日晚間發表聲明稱,要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盡快出台有針對性的財稅、信貸、外貿等政策措施,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除了進一步的降息和對出口商減稅之外,分析人士預計政府還會把基礎設施和房市作為增長的推動力──與1998年中國政府為避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而采取的措施類似。 韓國石化企業SK Energy Co.發言人Kim Woo-kyung說,盡管中國政府表示將努力推動經濟增長,但仍需要一段時間實際需求才會增長。今年1-8月份,該公司對華石化產品出口量減少了35%。她說,SK Energy Co.指望中國市場能做到的就是需求不會進一步下滑。Andrew Batson / Ian 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