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299 --- 中國救美國也是救自己

(2008-09-26 00:25:08) 下一個
繼續投資美國國債:中國救美國也是救自己 亞洲周刊

紀碩鳴/美國金融海嘯越演越烈,危及全球,各國聯手推出拯救金融市場措施時,也在期待「華爾街風暴的幸運兒」、擁有全球最龐大外匯儲備的中國可以成為拯救金融海嘯的「白武士」。美國總統布殊出席北京奧運的另一重大使命就是期待中國不要釜底抽薪,更希望攜手拯救。

對此中國學界、商界及金融官員意見嚴重分歧。北京從金融安全和國家安全考慮,願意和美國攜手拯救金融危機,實際上也是救自己。

白武士,是西方財經界的常用比喻,指的是向瀕臨危機的公司提供協助、出手拯救的力量。金融海嘯吹襲下的美國,猶如瀕臨危機的公司,期待白武士的出現。這場金融海嘯發生在美國本土,卻危及各國,要全世界付賬,需要全世界出手協助拯救、維護。美國政府在不斷推出對金融市場的最大介入措施時,也寄希望於中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出手相助。

西方學者及媒體報道更認為,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外匯儲備,中國仍保持的高速增長,中國會是「華爾街風暴的幸運兒」,中國的「保護主義成為世界救命稻草」,期待中國可以如拯救亞洲金融風暴一樣,成為拯救美國金融海嘯的「白武士」。麵對全球危機,中國能不能成為拯救美國的白武士?中國的學界、商界及金融官員間意見嚴重分歧。

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發生在美國,戰場卻遍布全球。據美國銀行業監管部門——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統計,今年年初以來,美國已有十二家商業銀行和吸儲機構破產。單二季度,就有一百十七家商業銀行和吸儲機構被列入「問題銀行」名單。全美五家巨型獨立投資銀行,有三家被收購或破產,二家要回歸商業銀行。

據美國媒體九月二十日報道,美國政府要求國會批準一項總額達七千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以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美國政府更呼籲日本、德國和英國為各自受財困的銀行製訂拯救方案,顯示銀行業界錯綜複雜的關係下,美國政府無法獨力解決這一次的全球危機。七大工業國九月二十二日發表聲明說,七國「強烈歡迎」美國政府採取的拯救金融市場非凡措施,同時保證會與美國合作。

中國的外匯儲備大部分投入美國的債券,是美國全世界最大的債權國之一,同時,中國持有一點八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又有持續高漲的經濟基礎,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令人關注。中國的金融官員回答亞洲週刊詢問時表示,注意到美國有關呼籲中沒有提及中國,這是因為一方麵中國金融係統尚未完全開放,直接受損不大;另一方麵,北京政府反應迅速,在海內外不同金融領域推出拯救措施,已先聲奪人,做了應該做的。

北京奧運期間,正值太平洋彼岸的金融海嘯開始後浪推前浪,不斷有金融機構陷入危機。美國總統布殊全家出動遠赴北京觀摩京奧,表麵上為體育而來。但知情人士告訴亞洲週刊,美國總統另外一個使命,是期待攜手中國解決麵臨的金融危機,中國是全世界購買美國債券最巨額的國家之一,布殊希望北京不僅可以避免釜底抽薪,同時還期待北京協助相救。

北京繼續投資美國國債

亞洲週刊獲悉,在雷曼兄弟傳出破產消息後,北京還大手筆拿出百多億美元投資美國國債。北京是從金融安全和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願意和美國攜手拯救金融危機,兌現對布殊的承諾,雖然北京並不就此要表明有能力可以救美國,但北京出手,看似在協助拯救美國,實際上是拯救自己。「因為中國與美國有共同的利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九月二十二日上午應約與美國總統布殊通電話,胡錦濤表示:「中方願意同美方繼續共同努力,加強對話、交流、合作,妥善處理彼此利益和重大關切,特別是要妥善處理台灣問題,推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持續穩定向前發展。」

亞洲週刊獲悉,救市、救經濟,已經上升到中共中央層麵而不單在國務院。早前,中央辦公廳應主要領導要求,廣泛收集情況,聽取各方意見。中央最高層隨後作出維護金融安全的指示,認為中國低迷的股市,金融類股價不斷下滑,如果被外資抄底,將對中國金融安全構成威脅。北京最高層決定參與全球的拯救行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最近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的專題研討班上提出的「保持證券市場的穩定」,已成為與「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和「保持金融市場穩定」具同等意義的大事。

麵對影響全球的金融海嘯,北京不斷傳出有收購西方金融企業的消息,九月十八日,中國三大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在法國簽署了收購合同,中國銀行將斥資約二點三六三億歐元(約美元)收購猶太人金融資本的法國洛希爾銀行百分之二十的股權,成為該銀行繼洛希爾家族之後的第二大股東。據了解,雙方簽署的是一項長期戰略投資及業務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原有股東手中股份和增發的新股。根據投資協定,中國銀行將向洛希爾銀行董事會委派兩名董事,並獲得參與經營管理的相應權力。雙方合作領域將集中於產品開發、設計與分銷、技術和知識轉移以及人員交流等。

此前,傳出美國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因為資金周轉不靈而在各地積極尋找買家,過去一段時間內,摩根士丹利市值縮水逾四成,中國主權財富基金的中國國家投資公司將是買家之一。早前,中投公司已經持有百分之九點九摩根士丹利股份,有消息稱,中投有意增持摩根士丹利最多至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除了中投外,也有市場消息稱包括中信集團在內的其他銀行團也在與摩根士丹利洽談股權收購,要與日本的銀行業爭奪入主權。當然,這樣的投資需要通過美國政府的外資投資審查,正常情況下,這樣的投資困難重重,問題是如今的美國金融業到了非常時期。

北京主動出擊

在今年七月,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為收購德累斯頓銀行(Dresdner Bank)進行談判,儘管最終收購不成,但大膽提出了用現金支付全部收購款的建議,令人側目。跡象表明,即使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北京沒有放棄進軍海外市場的戰略,仍依然故我地主動出擊。

受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產影響,全球股市連續暴挫。儘管中國央行下調了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和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但滬深股市依然跳空低開並連連急挫,而更多的聲音是呼籲政府不必救市。九月十八日晚,國家有關部委分別發布了三項政策:一是從二零零八年九月十九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二是國資委、匯金公司分別表態支持中央企業增持或回購上市公司股份;三是匯金公司宣布即日起自主增持工行、建行、中行股票。利好措施接連出台,代表國家資金間接入市,表明政府強烈救市意圖,刺激滬深股市熾熱,首日千多隻股票漲停。

在中國「一保一控」的宏觀調控目標下,不少專家指出,此次調整印花稅是財政刺激經濟的一項舉措。著名經濟評論家葉檀表示,救市是全球聯合行動,是全球央行和財政部拯救經濟的重要步驟,「中國錢」成為此次次貸危機走出困境的指望之一。她指出:「全球經濟與金融正在經歷一個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典型標誌是政府的力量大大加強,全球大型金融機構部分股權易手,中國錢受到重視,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被拿去拯救金融機構。」

事實上,擁有一點八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在海外的投資大部分買的都是美國的債券。在美國次按危機發生後的一年多時間,有專家估計,包括「兩房」、直接購次級貸、短期債券、中投公司投資金融產品及各金融機構分別各自投入美國金融市場等,QDII的投資全軍覆沒,大約有九千億美元被套住。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研究員指出,看到損失是客觀的,但大部分還是帳麵虧損,「好在中國開放晚,如果這樣的金融海嘯遲五年,中國金融受損更不可想像」。

何帆認為,麵對這樣的金融海嘯誰都難獨善其身,「目前中國想抽身也難,想不作貢獻也不行,問題是如何變被動為主動」。何帆讚同危機也可以變為好時機,在市況低迷時「摻股到華爾街,中國除了萬億的外匯儲備,還有商業、金融機構,有較大的收購潛力。而中國購買美國資產也是必然的,因為歐洲金融產品價格昂貴,日本的產品收益低」。此時,美國的敵意減少,入主華爾街對美國的政治影響大,中國企業不為股權投資,隻為股份所有,可以派駐董事,溝通信息,學習國際金融的操作。

中國是美國資產最大的海外持有者之一,美國佛吉利亞州凱瑟爾大學(Keiser University)金融教授楊戰軍在接受多維社專訪時認為:「美國金融風暴會波及中國,但不會真正地衝擊。因為中國的金融和資本市場正處於開放過程中,還沒有完全開放。」去年,楊戰軍就提出中國的保護主義對世界貿易起了槓桿作用,他分析說:「終歸要有一個國家一枝獨秀,來平衡世界貿易,今後六個月,中國貨幣的保護主義又會成為世界的救命稻草。」

這一波美國掀起的金融海嘯,從另個側麵見證了美國霸權逐漸旁落的現實。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等大投行,曾經具有「點石成金」的魔力,他們是美國百年來崛起的動力和象徵。如今,雷曼兄弟轟然倒下,美林改換門庭,摩根、高盛回歸商銀,美國模式遭遇重大挑戰。海外的金融業者看好中國,稱中國也許是躲過華爾街風暴的幸運兒,但中國是否可以在世界金融重新站起來時也是幸運兒呢?

化美國之危為中國之機,這樣的聲音在美國次貸危機中不絕於耳,北京的金融官員大都較樂觀。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最近在出席上海舉行的國際金融研討時就表示,美國的金融動盪對中國金融業和實體經濟的影響是有限。「在新的金融格局即將改變的大背景下,中國應該抓住機遇,穩步發展資本市場。」她認為,美國的金融動盪對中國的實質影響遠遠小於心理影響。中國金融業涉及國際金融市場有問題的產品資金量有限;中國調整減少經濟結構對外需求的依賴;中國十三億人口有經濟向內需拉動轉型的基礎條件,更重要的是,「美元為主的貨幣體係麵臨巨大挑戰,國際金融體係需要改革,中國有機會在新國際金融體係建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前提是認真汲取他人的經驗教訓」。

美國金融服務業重新洗牌的過程,其實也是全球金融業大洗牌的過程,國際金融板塊開始移動。損傷較輕的日資對收購不斷受挫的環球金融機構表現得甚為積極,以資產計全球最大銀行的三菱要入股摩根士丹利二成,野村要購雷曼亞洲。但在中國,不同意見的分歧爭議仍然很大。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對亞洲週刊表示,有些學者和政府官員嚴重低估了形勢,中國在這場金融風暴中受損程度尚未估計清晰,「我所知道的受損情況要比中國官方估計大二、三倍,加上『災情』進一步擴大就是美國實體經濟受損,今年的中美貿易跌至七年來最差,明年的壓力更大,並影響就業及中國經濟增長」。

與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相比,十年後的金融風暴更糟。鍾偉認為,前者是區域危機,美歐市場沒受影響,這一次,全球經濟有可能步入衰退。「九八年,中國經濟已經硬著陸,而現在國內經濟正在調整,外部經濟亦下滑,具雙重不景氣的壓力。外貿會負增長,投資相對平穩,消費回落,中國難以避過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鍾偉指出,雖然美元貨幣主導的地位在次貸中被削弱,但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洲貨幣沒有成為國際貨幣的可能,新型市場國家還沒有作好登上國際金融市場演出的準備。鍾偉承認,中國目前有些動作,「但判斷這些國際動作是合理還為時太早」。

至少,中國目前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所作的投資都沒有賺錢。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幼文表示,美國政府出手,歷史性打破美國政府的遊戲規則,說明美國金融業墮落深淵,風險很大,中國缺少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及管理人才,更沒有這方麵成功的經驗,「即便你搭便車上去了,關鍵是你能否管得了,你知道水有多深嗎」?這樣的金融遊戲,中國還沒有能力參與。張幼文認為,中國要對世界有貢獻,目前還是在實體經濟發揮作用,啟動內需,穩定中國的經濟增長,就已經是最大的貢獻了。因為,這一次金融海嘯大大不同於一九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安邦集團(ANBOUND)董事長、首席分析師陳功表達得更為直接,他認為,無論什麼重組的辦法,真正在為美國政府、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買單的,還會是中國、日本和中東國家。畢竟世界上隻有這些國家隨著全球化,賺了不少錢,但也沒少買美國政府的國債,就在次貸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還買了一百多億美元,那得有多大的勇氣啊!從現在的市場訊息分析,陳功不排除美國政府與中國政府已經有了某種程度上的內部協議,美國政府發債,中國人拿現金來買債,讓美國人有機會來挽救自己的金融體係。

陳功質疑的是,憑什麼這樣做?包括安邦研究總部的一批傑出的研究人員都認為,挽救美國人可以,出錢可以,但也該跟美國人好好講講條件了。當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美國人多牛啊,風水輪流轉,這次該我們牛一把了。陳功指出:「你挽救了美國人,然後想讓美國人感激你,這種可能性放在美國當今的製度體係裏麵看,那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的,美國人都是一群白眼狼。我們應該認真點思量的,不是如何挽救美國人,而是美國人倒台之後,對中國究竟有利還是無利?」這個時刻,隻要中國大量地拋售美國國債,那麼這個為無數人所推崇了幾十年的美國模式轟然而倒,是有很大可能的。陳功認為:「要知道,這可是千金難買的一個時刻,是美國人自己玩高利貸,玩出來的。」

安邦由陳功撰寫「當前經濟形勢和我的觀點」報告提議:現在的時刻,存在著一個世界金融秩序重整的機會。原有的金融秩序,實際是以美元和美國經濟為基礎的。如果一旦美元體係崩潰或是陷入長期的調整期,這樣的係統就會喪失基本功能,就有了替代的可能性。「在這方麵,我希望我們的金融專家,尤其是那些自美國學成歸來的金融專家們,在平時大發議論、翻譯洋人觀點之餘,也做點正經事,搞點原創設計,把這個新的世界金融秩序設計一下,至少是參與設計一下,以便確保裏麵能有未來中國的位置。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不是我所能簡單回答的問題。在這個問題裏麵,蘊含著很多的新的重大認識,例如我們必須要思考,美國的金融係統之後,美元崩潰之後,對我們究竟有利還是無利?類似這樣的問題,恐怕必須另做專題研究。我在這裏能告訴大家的,就是要汲取一個已經可以看得很清楚的教訓,那就是不要相信投資銀行和投資銀行的人,不要相信資本市場!」

中國在拯救美國中拯救自己?中國在這場全球金融風暴中力求自保度過難關?中國要抄底,能否在美國「危」中尋找中國的「機」?一個個問號在爭議中探討。都說由美國颳起的金融海嘯還隻剛開始,中國該不該、能不能救美國金融的爭論,在中國的金融界、知識界中仍沒看到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