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美國核力量 vs. 俄羅斯石油
2006 年 3 月 -4 月期的美國 “ 外交事務 ” 雜誌,出版了一篇標題為 “ 美國核力量獨霸的崛起 ” 的文章,向全世界發出了這樣的警告:核子武器互相毀滅的時代已經接近結束,今天在幾乎 50 年裏頭一次,美國差不多接近獲得核子獨霸的地位。非常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具備了在第一打擊下,就可以徹底摧毀俄羅斯或者中國的遠程核子武庫。俄羅斯和中國,和其餘的世界所有國家,將在未來的許多年裏,苟且偷生在美國核子獨霸的陰影下。
在蘇聯垮台後,俄羅斯的戰略核武器也像其經濟一樣,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其遠距離轟炸機下降了 40% ,遠程彈道導彈下降了 60% ,最要命的是可以在第一次核打擊下生存的核反擊力量發射遠程導彈的核潛艇,則下降了 80% 。而同時,美國的核武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美國開發出了新一代的射程為 3500 公裏的戰斧飛彈,這些飛彈高速而精確,幾乎是不可攔截。僅是 2003-2006 短短三年間,美國已經在各類軍艦上安裝了 6000 個發射裝置。以美國當前的實力,基本上可以在第一波的攻擊中,徹底打擊所有的俄羅斯戰略目標。
在這種強大攻擊力為背景的前提下,美國決心在波蘭和捷克安裝的全球反導彈係統,可以幫助美國在對付俄羅斯上,補償原來對俄羅斯導彈早期預警的缺陷。在沒有這個基地之前,美國需要幾分鍾的時間,才可以計算出俄羅斯發射的彈道導彈的各種數據。在捷克的監視雷達安裝後,這個過程縮短到了幾秒。因此,一個對俄羅斯可能的攻擊計劃是,首先由巡弋在波羅的海和北令海的美軍艦艇,發射巡航導彈摧毀俄羅斯的遠程核子武器的井底發射架,移動發射車,核潛艇和戰略空軍。而且還可以摧毀指揮中心,導彈防禦係統,軍事機場,海軍基地和通信中心。第二波的攻擊,則由航空母艦戰鬥機群和遠程轟炸機群,打擊地麵軍事力量,如陸軍的坦克和裝甲力量,以及軍事工業。在某種程度上,美國已經在對付阿富汗,伊拉克和南斯拉夫的戰爭中,進行了小規模的預演。
俄羅斯當然十分明白這個道理,並將建立在波蘭和捷克的反導彈係統,看成這個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當美國聲稱這些係統是為了防備伊朗的導彈時,普京反唇相譏,提議將係統放到俄羅斯在阿塞拜疆的基地。不過美國當然不會吃他這一套。
那麽俄羅斯的反製方法是什麽呢?俄羅斯的白楊 -M 型洲際導彈是世界上僅有的彈道導彈,可以加速到超音速的同時,每一分鍾之內兩次變換方向以逃避雷達探測。這個導彈也可以用於短程發射,令美國的導彈防禦係統無計可施,利用其多彈頭再入分離器係統,可以同時攜帶 10 個針對不同攻擊目標的核彈頭。所以俄羅斯的反製手段是,當美國開始對俄羅斯進行打擊,在巡航導彈發射後的 15-10 分鍾,俄羅斯將用攜帶核子彈頭的短程導彈,攻擊美國的反導彈係統和其他歐洲各國。美國的巡航導彈需要 2 個半到 3 個小時的時間,擊中所有的俄羅斯目標,而俄羅斯的核彈頭,隻需要 10-15 分鍾,就可以摧毀捷克。
而在捷克的雷達摧毀後,俄羅斯在北海待命的核潛艇,就會在 20 分鍾時,攻擊波蘭。俄羅斯相信,因為核子戰略平衡已經被美國在核科技的領先而打破,俄羅斯唯一的選擇是對攻擊方產生不可接受的損失,而逼美國坐下來談判。
當然從美國現在的態度來看,其對俄羅斯的對策不以為然。而且除了在軍事上對俄羅斯加大壓力之外,美國還通過重金支持俄羅斯內部的反普京勢力,企圖以支持人權和民主的名義,在俄羅斯導致內訌。美國國務院也把針對俄羅斯列為其 2007-2012 年的主要任務之一。
當然,對中國,美國也有同樣的戰略考量,但是其反導係統的部署國家,一個是日本,一個是澳洲,都與中國經濟關係過於密切,而使其計劃存在難度。尤其是澳洲在陸克文上台後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不要栽進和中國對抗的陷阱。而日本在中國成為其最大的出口市場之後,任何挑起中日關係衝突的行為,必然受到企業界的全力抗拒。
美國在波蘭和捷克的作為,和其在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的舉動,都把歐盟,尤其是德法聯盟擺上了台。在俄羅斯不甘被人宰割的情況下,以俄羅斯人的簡單粗暴的性格,一定是大力反彈。而這種反彈就發生在了格魯吉亞身上,而迫使所有的歐洲國家不得不表態。當然除了美國進軍格魯吉亞去人道援助,北約在黑海顯示軍力等等,所有親美的新歐洲國家和英國,都會大聲鼓噪,想重新在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入北約一事上翻案。當然還會在象征性的國際事務上,比如說趕俄羅斯出 G-8 ,和不允許其加入 WTO (已經要破產了,而且除了能源這個命根子,俄羅斯沒有太多東西可賣)給俄羅斯難看。但有些招數就比較務實,比如說要求歐盟所有的國家不能單獨和俄羅斯簽署雙邊能源協議。
之前筆者談過俄羅斯對歐洲的石油輸送,其總數大致在 2007 年為 476 萬桶一日,其中包括其他中亞國家,如哈薩克斯坦等國的產量。俄羅斯自己的產量大概是 394 萬桶,其中賣到德國的隻有 42 萬桶。本來德國的總石油消耗量是一天 265 萬桶,不是太多,因此就算是俄羅斯能夠完全從哈薩克斯坦把油源壟斷,其歐洲市場並不大。
最主的原因就是西歐的經濟已經比較成熟,汽車是一種奢侈品,而不是相對於美國的生活必用品,所以其對石油的需要量基本上已經穩定,沒有太多成長的空間。其他的歐洲國家,如法國日用 197 萬桶,意大利日用 188 萬桶,和英國日用 183 萬桶,都比較低。雖然世界油價的大漲,會是一些工業用戶比如說出租車司機和漁民受到衝擊,但對其真正的經濟損害有限。現在整個石油的炒作,主要是用中國的經濟發展為借口,如果中國可以走歐洲的發展道路,在 2010-2011 年後,以天然氣和其他非石油能源為主要能源支柱,估計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會立即跟進。這樣可能會導致世界石油需求預期降低,使國際石油價格降低到 40-60 美元一桶。這可能會對主要靠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所以說俄羅斯和巴庫 — 第比利斯 — 傑伊漢油管的爭奪,隻是一個虛晃一槍的幌子,因為這個管道出的油,是以亞洲和美國市場為主,而且如果拿不到哈薩克斯坦的供油,這個管道就會一直虧損下去。俄羅斯的真實意圖似乎是敲山震虎,企圖阻嚇從土耳其埃爾祖魯姆延伸到奧地利的那布可 (Nabucco) 管道,而保障俄羅 斯提倡的 “ 南流 ” 線路。
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和石油相比,則是一個不同的圖景。從俄羅斯輸往西歐的天然氣,和其石油一樣,必須通過兩個國家才可以到達目的地。而這兩隻攔路虎,一個是烏克蘭,一個是波蘭。隻要控製住了這兩個國家,就等於卡住了俄羅斯的能源出口。
自從烏克蘭顏色革命之後,俄羅斯一直試圖控製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不惜通過威逼和利誘的方式,但仍然無法使烏克蘭就範。最後雙方因為定價的爭執,使俄羅斯在 2006 年 1 月,對烏克蘭停氣供應,但烏克蘭則從天然氣管道裏偷氣,導致了後麵的歐洲國家供氣不足,而影響了俄羅斯對這些國家的服務保證。這之後,又鬧過一次烏克蘭賴賬,不肯付錢的事件,使俄羅斯對其深惡痛絕,但又不能得罪德國和意大利這些大客,居然對烏克蘭無計可施。
現在的情形是,俄羅斯有三條線進烏克蘭,一條由白俄羅斯過烏克蘭西北部,和其他兩條相交,然後三條經斯洛伐克,入捷克,進德國,和入奧地利進意大利,另外一條是從令白俄羅斯過波蘭,入德國。在南部則是一條專供烏克蘭的線路,和從俄羅斯的圖阿普謝附近過黑海到土耳其的薩姆鬆港的 “ 藍流 ” 供應土耳其,經安卡拉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伊斯坦布爾。現在俄羅斯最大的客戶是烏克蘭,年供 635 億立方米,占其總量的 66% ,然後就是德國 390 億立方米,占總量的 36% ;土耳其 234 億立方米,占總量的 64% ;意大利 210 億立方米,占總量的 25% ;和法國的 98 億立方米,占總量的 20% 。
從這裏可以看出,如果俄羅斯可以和土庫曼斯坦簽訂協議,比如現在談妥於 2009 年開始建立天然氣管道,通過俄羅斯向歐洲送氣,其市場的前景非常樂觀。但是要使這個前景成為現實,俄羅斯必須發現一個迂回路線,即和西歐最大的兩個市場德國和意大利合作,建立一條北線,可以繞過波蘭,供氣德國,和建立一條南線,可以繞過烏克蘭供應意大利。如果這兩條線路成功的話,俄羅斯就會不再投鼠忌器,直接將烏克蘭,波蘭和捷克的供氣,要麽卡斷,要麽抬高價格,使這些國家老老實實,不再去做美國的小走卒。而且殺雞給猴看,其他如羅馬尼亞,匈牙利等等,就會乖乖的看俄羅斯的臉色做人。
這個北線計劃,就是從聖彼得堡附近的維伯格( Vyburg )通過波羅的海海底,直接接到德國的格拉斯夫。如果這個管道能建成的話,其輸氣量可以高達 300 億立方米一年。這個計劃的總裁是前德國總理施羅德,但是由於其管道必須避過波蘭的海域,牽涉到芬蘭,瑞典,丹麥的領海,其環境保護報告遲遲不能通過,需要花多點銀子才可以最終成功。
而南線計劃則是和意大利合作(而且當初邀請了意大利前總理佩羅迪出任總裁,但沒有應允),從黑海的伯裏哥法亞開始由海底線路進保加利亞,然後從這裏過俄羅斯的血肉兄弟塞爾維亞,和黑山,然後過海進意大利。另外則分一條管道,從塞爾維亞入匈牙利,進奧地利這個歐洲的匯集點,然後分流到德國,法國等地。這條管道的好處在於塞爾維亞和黑山是自家兄弟,既可以保證管道安全,又可以在經濟上幫他們一把,實在是皆大歡喜。至於保加利亞,俄羅斯已經於 2008 年初搞定,由兩國一人一半擁有輸氣管。這條管道的輸氣量也是預訂在 300 億立方米一年,兩條線路運行後,就可以讓烏克蘭,波蘭和捷克這幫頭上生反骨的薑維們喝一壺了。
但是這裏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在黑海底鋪設的管道,必須經過烏克蘭的海底大陸架,因此必須有烏克蘭同意其環境影響研究報告後,俄羅斯才可以開工。而這條管道,一方麵要堵死非俄羅斯控製的替代線路,又要繞過烏克蘭,可想而知,是不可能被批準的。
這裏又扯出了下一個熱點,那就是克裏米亞。換句話說,如果由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其中在總數大概 2 百萬的居民中,超過 70% 的是俄羅斯族人的克裏米亞,宣布獨立的話,那麽烏克蘭就不再擁有對這個海域的發言權。
其實在 1992 年 5 月,克裏米亞國會已經通過了獨立法案,但決定暫不執行。但是俄羅斯國會則在同時通過法案,宣布取消 1954 年,由赫魯曉夫將克裏米亞從俄羅斯共和國,劃給烏克蘭共和國的決定。在 1994 年,克裏米亞的總統的競選口號是 “ 與俄羅斯統一 ” ,隻不過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政府的督促下,才沒有折騰下去。
如果現在由格魯吉亞挑起的這場衝突繼續擴大,尤其是烏克蘭現政府強行加入北約的話,估計大家應該看到烏克蘭會分裂成東西烏克蘭兩個國家,而克裏米亞則要麽加入俄羅斯,或者尋求獨立。這會是歐洲的下一個熱點。
以目前的形式,俄羅斯已經開始宣布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但同時又開始在新聞裏報道,重新恢複格魯吉亞人斯大林在俄羅斯曆史上的地位。筆者估計普京希望發出的信號是,俄羅斯對格魯吉亞沒有惡意,但就對美國代理人薩卡什維利深感反感。如果格魯吉亞人民決心推翻這個政府,重新和俄羅斯和好,這些地區的歸宿問題還是有的商談。而當大部分格魯吉亞人覺得被薩卡什維利誤導,和被美國出賣之後,會有什麽選擇,現在斷定還為時過早。隻不過格魯吉亞人和南奧塞梯人的居住太混雜,不是很容易劃出一條清晰的分界。任何真正的獨立和分治,都會牽涉到種族的遷移,就像當年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樣。
隻不過無論最後的結局如何,對這兩個地區的人民都是一個安全的保障。普京當時用了一招俄羅斯人最拿手的老伎倆(當初在中國的伊犁地區也用過),從 2000 年起,發給了這些人民俄國護照,因此任何針對他們的軍事行動,俄羅斯都可以理所當然的進行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