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十三:從攝影堆砌說Google文章

(2007-01-09 04:42:08) 下一個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十三:從攝影堆砌說Google文章  
來源: 好文推薦06-06-12 18:33:51
   


都是數碼惹來的禍!從半導體發展出來的數碼科技了不起,三十年前沒有人會相信吧。我不懂,但效果如何看得到,令人拜服。我的投訴,是這先進科技的存在,往往代替了人的腦子,出現了不是腦子使用科技,而是倒轉過來,腦子被科技奴役的情況。在兩項我算是專家的玩意上,人腦成為電腦奴隸的情況明顯。一是攝影,二是文章。

先談攝影吧。今天用膠卷曝光,衝洗後掃描入電腦,經過電腦修改(稱造片),最後由電腦輸出,激光射印到感光的相紙上。沒有黑房,效果一般比昔日好,而且容易得多。昔日我們在黑房可以修改的,今天的電腦不僅容易,而且很多我們當年辦不到的,今天是舉指之勞了。

我說過,一件作品隻能從作品本身評價,不要管作者是怎樣弄出來的。攝影由電腦造片,這裏加那裏減,更改反差,調校色彩,取消礙眼之物,等等,做來容易,效果往往令人驚喜,比昔日可以辦到的優勝多了。問題是今天的攝影者知道電腦可以做更多的,於是腦子想著電腦可以怎樣做,走上了堆砌的路,又稱「斬料堆砌」。這是從幾張底片選擇局部來組合,砌成一張作品。例如這裏加一隻飛鳥,那裏把山搬過來,總之搬來搬去,百鳥歸巢。

作品要從作品本身看。這種堆砌作品有可取的嗎?很少見到,因為有三個不容易解決的困難。其一是不同物體的光位、大小的比例、焦點的距離、風向的變動,等等,數之不盡的,組合堆砌在一幅作品中,費盡心機可以造得近於天衣無縫,但整張作品看總有點不妥,彷佛有點發神經。其二,這種堆砌作品要用腦,但腦子總是想著電腦可以怎樣砌,可以巧妙之極,但我就是看不出作者有一個純真的創作腦子。其三,藝術是感情的表達,算我麻木,堆砌作品一般看不到作者的感情。

電腦作品不限於攝影堆砌,文章也如是,起碼有四十年的日子了。一九六七年到了芝加哥大學,見到那裏有些研究生,把大量數字送進電腦,回歸統計一番後,寫論文,事前沒有什麽假說要驗證的。我問佛利民:「這些博士生是搞什麽鬼呀?」他回應:「他們把廢物放進電腦,廢物於是跑出來。」然而,教授們不容易管轄一個學生以電腦作出數之不盡的回歸分析,選出好看的,倒過來砌出所謂需要驗證的假說。從那時起,美國不少經濟博士論文是這樣搞出來的,其中精品是好看的廢物。

今天Google當道,神乎其技,要什麽資料或數據一按鍵盤就在熒光幕上出現。一夜之間不少專欄寫手變得學富五車。作品隻能從作品本身看。問題是Google文章往往棱角分明,可以看得出來:數據多但組合生硬,堆砌痕跡明顯,推理邏輯連不起來。

我寫專欄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是先有題材,也有大概意念,不管結論,隨寫隨想,寫到哪裏就哪裏,初稿後認為需要補加資料,就請同學到網上找,可用的用,不支持的或把文章修改,或說明己見與資料不符。除了客套,不說半句自己不相信的話。文章者,玩意也,心安理得為上。

這裏說的Google文章,說假話更困難。作者似乎先有題材,跟著找資料,容易找,很多的。思想於是由資料擺布。原則上可以寫得好,困難是寫專欄有很大的時間約束,要打通資料的經脈談何容易?作者於是迫著把資料堆砌,但求砌得象樣,驟眼看有學問,但細讀會覺得作者的思想交叉,非縱橫也。

牛頓、史密斯、達爾文等高人當年沒有電腦協助。搞思想創作,今天有人比得上他們嗎?自己當然望塵莫及,但說過了,我是個古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